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强俄巴.次央 巴桑旺堆 +21 位作者 许广智 克珠群佩 陈立明 喜饶尼玛 周润年 张晓明 江嘎 杨恩洪 扎洛 王仁湘 周伟洲 任新建 霍巍 万果 蒲文成 何峰 桑杰 角巴东主 洲塔 道吉任钦 华侃 王晓松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2期21-33,共13页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中心 藏学家 中国 国内
下载PDF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凌 李裕群 李肖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6,97-102,共16页
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进行发掘,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重要的窟前遗迹,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书残片和绢画、木器等。K18应是这组窟群的中心建筑,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的发掘为研... 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进行发掘,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重要的窟前遗迹,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书残片和绢画、木器等。K18应是这组窟群的中心建筑,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鄯善县 吐峪沟石窟寺 壁画 佛教
原文传递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凌 李裕群 李肖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103-108,共12页
2010年和2011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进行发掘,共清理洞窟14处,还发现一处上山踏步。出土一些纸文书、建筑木构件等,还发现较大面积的壁画、题记。NK2应是这组窟群的中心建筑,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的发... 2010年和2011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进行发掘,共清理洞窟14处,还发现一处上山踏步。出土一些纸文书、建筑木构件等,还发现较大面积的壁画、题记。NK2应是这组窟群的中心建筑,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的发掘对研究吐峪沟佛教石窟群的布局及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鄯善县 吐峪沟石窟寺 壁画 佛教
原文传递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凌 李裕群 李肖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2,105-106,共8页
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还出土大量文书残片。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 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还出土大量文书残片。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鄯善县 吐峪沟石窟寺 壁画 佛教
原文传递
新疆鄯善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发掘报告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裕群 +2 位作者 夏立栋 王龙 张海龙(执笔/拍摄)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32,I0007,433,434,I0008,435-460,I0025-I0048,共58页
一遗址概况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地理坐标东经89°33′16″,北纬42°51′10″(图一)。吐峪沟峡谷地处火焰山山脉东段,洞窟群以吐峪沟河为界分为沟东、沟西两区,分布于峡谷南端两侧崖... 一遗址概况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地理坐标东经89°33′16″,北纬42°51′10″(图一)。吐峪沟峡谷地处火焰山山脉东段,洞窟群以吐峪沟河为界分为沟东、沟西两区,分布于峡谷南端两侧崖壁。沟东区可分为北部和南部,沟西区可分为北部、中部高台及回鹘佛寺、南部(图版壹,1、2)。各区洞窟群相距较远,位置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峪沟石窟 发掘报告 新疆鄯善 地理坐标 吐鲁番市 回鹘 鄯善县 洞窟
原文传递
游牧兴,丝路通
6
作者 郭物 《艺术博物馆》 2022年第2期52-61,共10页
游牧社会在欧亚草原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早已存在的东西方交流,也为西汉时期的绿洲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奠定了基础。本文展示了欧亚草原东部最早出现的一个游牧王国,如何通过公元前9世纪至前6世纪左右急剧的扩张,促使草原上东西方的交流... 游牧社会在欧亚草原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早已存在的东西方交流,也为西汉时期的绿洲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奠定了基础。本文展示了欧亚草原东部最早出现的一个游牧王国,如何通过公元前9世纪至前6世纪左右急剧的扩张,促使草原上东西方的交流和互动迅速活跃;并通过介绍阿尔泰山发现的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游牧首领的墓葬,展示最早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输入到南西伯利亚游牧部落中的中国丝绸、铜镜和漆料,以及阿契美尼德波斯的各种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王国 欧亚草原 草原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