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期水稻种子脱水速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作者 刘忠奇 张海清 +1 位作者 贺记外 桂金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目的]籽粒脱水速率直接影响种子的安全收获和快速干燥。选育成熟期籽粒含水量低、脱水速率快的品种,可保障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来自8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65份水稻核心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将成熟期种子脱水速率表型与基因... [目的]籽粒脱水速率直接影响种子的安全收获和快速干燥。选育成熟期籽粒含水量低、脱水速率快的品种,可保障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来自8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65份水稻核心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将成熟期种子脱水速率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进行GWAS分析,挖掘调控种子脱水的关键基因,为培育和创制脱水快速品种奠定基础。[结果]1)对165份水稻核心种质群体脱水速率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年脱水速率性状均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2年快速脱水的脱水速率性状在年际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亚群之间快速脱水与慢速脱水速率正相关。2)GWAS关联分析共获得与脱水速率显著关联的SNP 170个,QTL 36个。通过LD分析定位到6个与脱水速率密切相关的QTL,分别为qGDR2.3、qGDR4.1、qGDR4.2、qGDR6.1、qGDR6.4、qGDR10.1。[结论]这些QTL区间内主要候选基因OsPIP1;1、Os TIFY9、Osb ZIP48、Os ATG8b、OsDREB1C、Os SCP46与水分转运活性、信号转导、转录调控、抗氧化防御密切相关,推测它们与成熟期水稻种子脱水速率相关,可作为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脱水速率 数量性状基因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人造肉技术发展现状、安全性评价和监管以及消费者接受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芳 王盼娣 +2 位作者 熊小娟 张小波 吴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1期5-9,56,共6页
目的:2019年以来,人造肉技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人造肉制品抢占餐饮市场标志着这项技术可能迎来一个转折点,逐步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方法:综述了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两种类型的人造肉在技术层面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人造肉的... 目的:2019年以来,人造肉技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人造肉制品抢占餐饮市场标志着这项技术可能迎来一个转折点,逐步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方法:综述了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两种类型的人造肉在技术层面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人造肉的食用安全性和生物安全性以及监管框架,展望了人造肉的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度。结果:人造肉是肉类生产领域中的一种新模式和新方向,将减少食品工业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性,有助于缓解人类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和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结论:本综述将有助于促进人造肉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其产品市场在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肉 细胞培养肉 植物蛋白肉 食用安全 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干旱胁迫 被引量:9
3
作者 任杨柳 乔大河 +2 位作者 胡春辉 张龙 李玉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9期17-21,共5页
种子萌发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评价作物耐旱性强弱的主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 种子萌发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评价作物耐旱性强弱的主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根长、苗高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PEG6000处理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各性状相对指标都与品种综合抗旱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99份中等耐旱材料。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萌发期 干旱胁迫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回交改良中粳616抗除草剂性状
4
作者 杨东 骆名瑞 +1 位作者 石义涛 谢兰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除草剂的使用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开展非转基因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改良迫在眉睫。以中粳616(受体材料)及抗除草剂品种金粳818、净田美占为试验材料,经除草剂(先达豆施乐,5%咪唑乙烟酸含量)浓度梯度试验筛选抗除草剂处理浓度,通过杂... 除草剂的使用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开展非转基因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改良迫在眉睫。以中粳616(受体材料)及抗除草剂品种金粳818、净田美占为试验材料,经除草剂(先达豆施乐,5%咪唑乙烟酸含量)浓度梯度试验筛选抗除草剂处理浓度,通过杂交、回交、自交结合除草剂耐药性筛选获得中粳616-TR,进一步分析除草剂对改良后中粳616-TR幼苗萌发及生长的影响,同时以中粳616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浓度梯度试验结果显示,可将3 mL·L^(-1)作为后续抗除草剂水稻筛选浓度。改良获得的中粳616-TR在3 mL·L^(-1)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在萌发期和苗期对除草剂均有耐药性,品比试验发现中粳616-TR在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品质方面与中粳616无显著差异。综上,改良后的中粳616-TR具有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好、产量高兼备抗除草剂性状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中粳616 轻简化栽培 抗除草剂 回交改良
下载PDF
我国6个籼稻主产省93份水稻样品品质性状分析
5
作者 贾倩 吴晓 +2 位作者 钱可峰 蔡义忠 叶荣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以我国6个籼稻主产省的93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蛋白质含量、RVA谱特征值以及米饭食味值。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2项品质指标中,1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收集的样品范围比较广,处于不同的品质水平... 以我国6个籼稻主产省的93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蛋白质含量、RVA谱特征值以及米饭食味值。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2项品质指标中,1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收集的样品范围比较广,处于不同的品质水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垩白粒率、垩白度的测定值变幅较大,分别为1.0%~68.5%、0.3%~31.7%,且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7.56%、73.25%,说明不同省份不同籼稻品种间的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尤其是垩白性状,已成为影响籼稻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均与食味值呈显著负相关,胶稠度、长宽比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回复值、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与RVA谱主要参数相关性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RVA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外观是影响籼稻食味品质特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质性状 理化指标 RVA谱特征值 相关性 食味
下载PDF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富两优2877
6
作者 刘忠奇 段志杰 +8 位作者 郑瑞丰 杨毅 周华 刘志敏 余灿 江韬 冯海涛 晏科 张鹏 《中国种业》 2023年第8期129-130,共2页
富两优287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富186S与恢复系中种恢2877杂交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中稻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和综合抗性好,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26045。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富两优2877 高产 选育
下载PDF
深圳市蔬菜基地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赵传波 郑小玲 +4 位作者 阮兆英 丁莎 李东平 徐春玲 谢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明确深圳市威胁蔬菜生产的根结线虫种类和种群分布,对其主要蔬菜基地的根结线虫进行调查,并采用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深圳市13个蔬菜基地的121个调查采样点中,有11个蔬菜基地的74个采样点发现... 为明确深圳市威胁蔬菜生产的根结线虫种类和种群分布,对其主要蔬菜基地的根结线虫进行调查,并采用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深圳市13个蔬菜基地的121个调查采样点中,有11个蔬菜基地的74个采样点发现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蔬菜根结线虫发生率为61.16%;从采集的样本中纯化得到76个根结线虫种群,并鉴定出4种根结线虫,其中69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3个种群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1个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个种群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同时发现2个采样点有南方根结线虫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复合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根结线虫 种类 鉴定 分布
下载PDF
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骆名瑞 陈涛 +7 位作者 姚姝 张亚东 朱镇 赵庆勇 周丽慧 于新 赵凌 王才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14个改良系中,C09、C11、C12和C13的多项品质性状优于武运粳7号,C14的食味值最高;C11、C12和C14不仅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武运粳7号 条纹叶枯病 定向改良 品质性状 RVA谱特征值 Wuyunjing 7
下载PDF
番茄抗性基因Ty-1的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蒋振 晋萍 +1 位作者 程斐 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5-8,45,共5页
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10对标记引物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系"JZ-108"(Ty-1/Ty-1)、感病纯合系"1712"(ty-1/ty-1)及杂交F1代的Ty-1抗性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SSR47,在抗病纯合材料中产生750 b... 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10对标记引物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系"JZ-108"(Ty-1/Ty-1)、感病纯合系"1712"(ty-1/ty-1)及杂交F1代的Ty-1抗性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SSR47,在抗病纯合材料中产生750 bp的扩增片段,感病材料中产生640 bp的片段,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750 bp和640 bp的扩增片段,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完全一致,证明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JZ-108×1712"F2代的48个单株进行检测,有8株为抗病纯合基因型,19株为感病纯合基因型,21株为抗病杂合基因型,其中抗病纯合株与抗病杂合株田间表现均为抗病。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快速筛选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 Ty-1 PCR
下载PDF
水稻早衰突变体R7954(els)发育理化性质和亚显微结构特征
10
作者 孙出 童杰鹏 +2 位作者 王艳 潘平川 沈圣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85-1691,共7页
以诱变获得的水稻早衰突变体R7954(els)为材料,研究了早衰突变对整个植株生长发育动态及剑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水稻早衰机制。结果表明,从分蘖始期起,突变体生长势弱,生长速度慢,随后叶片出现早衰症状,最终整株呈铁锈色和枯... 以诱变获得的水稻早衰突变体R7954(els)为材料,研究了早衰突变对整个植株生长发育动态及剑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水稻早衰机制。结果表明,从分蘖始期起,突变体生长势弱,生长速度慢,随后叶片出现早衰症状,最终整株呈铁锈色和枯黄状。分蘖至成熟的5个重要生育时期,突变体抗氧化系统指标SOD活性,VC,VE和GSH含量降低,MDA积累增多;Chl a,Chl b和Chl(a+b)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减弱。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随着衰老程度的加深,叶绿体内囊体结构解体严重,膜性氧化成分嗜锇颗粒、脂肪球等增多,细胞器整体结构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衰突变体 抗氧化系统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的鉴定与评价指标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冬 陈亮 +4 位作者 刘毅 楼巧君 李明寿 熊良 罗利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对1个包含286个个体的F_2群体及衍生出的包含12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人工接种纹枯病菌,进行多年多点的纹枯病抗性鉴定。相关分析表明:病级(DR)、病斑长度(LL)、病斑高度(LH)、相对病斑长度(RLL)及相对病斑高度(RIH)等5个抗病... 对1个包含286个个体的F_2群体及衍生出的包含12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人工接种纹枯病菌,进行多年多点的纹枯病抗性鉴定。相关分析表明:病级(DR)、病斑长度(LL)、病斑高度(LH)、相对病斑长度(RLL)及相对病斑高度(RIH)等5个抗病性鉴定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指标均可以较好地评价材料的抗病性,能够用于抗病鉴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纹枯病 抗病性 鉴定 评价指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优质抗病品种中粳616的选育
12
作者 杨东 骆名瑞 谢兰宇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第4期11-13,共3页
中粳616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淮稻10号与扬粳805杂交种后代材料作母本,与秀水123作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在郑州、三亚、恩施、洪泽加代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经过多年多点试... 中粳616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淮稻10号与扬粳805杂交种后代材料作母本,与秀水123作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在郑州、三亚、恩施、洪泽加代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经过多年多点试验,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信阳、安徽淮北地区种植。总结了中粳616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中粳616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8
13
作者 邱龙 马崇烈 +1 位作者 刘博林 章旺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57-2363,共7页
控制农田杂草是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配合施用相应的除草剂,可高效地控制杂草,是一种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植物耐除草剂原理的基础上,对全球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应... 控制农田杂草是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配合施用相应的除草剂,可高效地控制杂草,是一种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植物耐除草剂原理的基础上,对全球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应用范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环境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杂草 除草剂 转基因作物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组合丰两优香1号的白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发茂 王利润 +1 位作者 徐俊英 李志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48-54,87,共8页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回交和聚合杂交方法相结合,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Xa21导入优良恢复系丰香恢1号中,获得了分别含Xa7、Xa21的单基因改良株系以及Xa7+Xa21聚合株系各1个,编号X01~X03。用5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白叶枯病菌株(PXO61、PX...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回交和聚合杂交方法相结合,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Xa21导入优良恢复系丰香恢1号中,获得了分别含Xa7、Xa21的单基因改良株系以及Xa7+Xa21聚合株系各1个,编号X01~X03。用5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白叶枯病菌株(PXO61、PXO99,ZHE173、GD1358和FuJ)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Xa7、Xa21的改良株系抗性水平优于轮回亲本,双基因聚合系的抗性优于单基因改良株系。初步筛选出杂交组合广占63-4S/X03(Xa7+Xa21)抗白叶枯病,且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均优于丰两优香1号,可作为丰两优香1号的优势替代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丰两优香1号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全球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发展态势概述及启示 被引量:18
15
作者 焦悦 韩宇 +4 位作者 杨桥 黄耀辉 安吉翠 杨亚洲 叶纪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4-176,共13页
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近23年发布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为基础,从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应用率、审批情况、研发机构等... 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近23年发布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为基础,从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应用率、审批情况、研发机构等方面对全球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同时介绍了我国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进展概况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商业化 发展态势
下载PDF
云南原始地方种四路糯基因组中的MITE类转座子“124 ”
16
作者 武晓阳 杨亚洲 +6 位作者 隆文杰 陈丹 周国雁 杜娟 伍少云 蔡青 黄兴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3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四路糯与普通玉米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比较四路糯与B73基因组中“124”转座子的构成差异。[结果]在B73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124”转座子序列和其插入位点信息;通过重测序得到约120 Gb的四路糯基因组序列,并从中鉴定出17个... [目的]研究四路糯与普通玉米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比较四路糯与B73基因组中“124”转座子的构成差异。[结果]在B73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124”转座子序列和其插入位点信息;通过重测序得到约120 Gb的四路糯基因组序列,并从中鉴定出17个“124”转座子序列和其插入位点信息;在二者基因组中存在3个共同的“124”插入位点,这些位点展示出“124”转座子在序列和插入位点一致;B73基因组和四路糯基因组中均存在与waxy基因中“124”一致的转座子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可将“124”转座子归为4种类型,其中并没有单一基因组来源的类型。[结论]四路糯与B73基因组的差异是玉米种内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地方品种 四路糯 重测序 “124”转座子 起源演化
下载PDF
粳型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中种19A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东 骆名瑞 +3 位作者 谢兰宇 刘蒙 陈俊长 霍宏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中种19A是以MH2003B为母本和MH2005B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MH2003A转育而成的粳型三系不育系,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中种19A不育性彻底,品质优,分蘖力强,配合力好。介绍了中种19A选育过程、主要生物... 中种19A是以MH2003B为母本和MH2005B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MH2003A转育而成的粳型三系不育系,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中种19A不育性彻底,品质优,分蘖力强,配合力好。介绍了中种19A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三系不育系 中种19A 选育
下载PDF
水稻中胚轴伸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洁锋 金林灿 王利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3-26,共4页
综述了水稻中胚轴伸长的研究进展,着重在中胚轴伸长相关基因的定位、环境因素对中胚轴伸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培育深土直播水稻品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稻 中胚轴 育种 深土直播 QTL
下载PDF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剖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正剑 邱龙 +1 位作者 李晨章 旺根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0期1-4,共4页
分析了当前中国种业现状及国际种业的发展格局,通过对国内外种子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进行比较,明确了当前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条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策略来提高中国种业竞争力。
关键词 种业 竞争力 常规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下载PDF
2000—2020年国审水稻品种的米质特征分析
20
作者 贾倩 吴晓 +3 位作者 钱可峰 彭照 蔡义忠 叶荣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4期11-18,共8页
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审定水稻品种的米质性状数据。结果表明,国家审定品种新部标优质率逐年上升,2019年和2020年分别占比74.2%、79.4%。籼稻整精米率、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随年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垩白度和直链淀粉随年度变化明显下... 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审定水稻品种的米质性状数据。结果表明,国家审定品种新部标优质率逐年上升,2019年和2020年分别占比74.2%、79.4%。籼稻整精米率、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随年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垩白度和直链淀粉随年度变化明显下降,籼稻米质性状变化趋势优于粳稻。通过对2020年479个国审籼型杂交稻品种米质分析得出,6个米质性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是垩白度。同时分析了2020年排名前20的骨干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所配组国审籼型杂交稻品种的部标优质率和6个米质性状特征,以期为水稻新品种在米质方面的选育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国审品种 籼型杂交稻 不育系 恢复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