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0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辐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历史回顾
1
作者 葛学武 张志成 瞿保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射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辐射化学 中国科大 钴源辐照装置 技术产业化 学科建设与发展 历史回顾 历史使命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拔尖学生暑期国际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文栋 李光水 +1 位作者 李群祥 胡水明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优质资源,创立了“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化学拔尖学生暑期国际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开拓国际化办学模式,汇聚全球优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优质资源,创立了“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化学拔尖学生暑期国际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开拓国际化办学模式,汇聚全球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提高拔尖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为提升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学生培养 化学科技英才班 暑期国际科研训练
下载PDF
新世纪的基石 新世纪的缤纷——新型材料与工程研究开发在中国科技大学之一斑
3
作者 孟广耀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年第1期89-91,共3页
新材料、新技术是当今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 ,也是 2 1世纪持续发展的基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一直是我国重点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简要回顾中国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在新型材料与工程... 新材料、新技术是当今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 ,也是 2 1世纪持续发展的基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一直是我国重点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简要回顾中国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在新型材料与工程研究开发的历程和现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先进材料 工程研究开发
下载PDF
引用科学数据不可粗心——谈谈《兰氏化学手册》和《CRC化学和物理手册》的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渝然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比了《兰氏化学手册》和《CRC化学和物理手册》。《兰氏化学手册》中的大量数据没有经过严格选择和评价,也没有及时更新。由于《兰氏化学手册》的中译本在国内中学、大学及研究所等地广泛流传,建议在引用《兰氏化学手册》中的数据时... 对比了《兰氏化学手册》和《CRC化学和物理手册》。《兰氏化学手册》中的大量数据没有经过严格选择和评价,也没有及时更新。由于《兰氏化学手册》的中译本在国内中学、大学及研究所等地广泛流传,建议在引用《兰氏化学手册》中的数据时要小心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C 手册 化学 科学数据 物理 中译本 研究所
下载PDF
对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傅延勋 徐铜文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阐述了分离工程应用的广泛性、重要性。指出在理科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中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拓宽这方面的知识面及其一些最新动态,掌握分离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政府 文化背景 改革
下载PDF
MoO_3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水热合成和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文帝 徐化云 +3 位作者 刘金华 章守权 王大志 陈春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436,439,共4页
通过调控硝酸浓度,利用水热酸化钼酸盐溶液高产率地合成了的α-MoO3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6.73mol/L时,可制备出... 通过调控硝酸浓度,利用水热酸化钼酸盐溶液高产率地合成了的α-MoO3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6.73mol/L时,可制备出直径范围在50-400nm,沿[001]方向生长的正变相α-MoO3纳米纤维;硝酸浓度在2.6mol/L左右时,产物是针状的六方相MoO3;随着硝酸浓度的提高,产物由六方相MoO3向正交相MoO3过渡。对正交MoO3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充放电测试表明,电流密度从0.195mA/cm^2增至0.52mA/cm^2时,首次锂插入容量降幅比通常的微米级粉体材料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 纳米纤维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Nano-CT技术研究多孔陶瓷材料的三维结构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问全 李伟 +8 位作者 李文杰 关勇 杨云昊 陈洁 周杰 俞希跃 宋香霞 田扬超 陈初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陶瓷材料体内的多孔结构对其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研究陶瓷的多孔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表征技术均不能够观察这种多孔的三维结构。本文采用Nano-CT成像技术对相转化制备的陶瓷中空纤维管壁内的孔结构进行了三维无损观察,得到了壁... 陶瓷材料体内的多孔结构对其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研究陶瓷的多孔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表征技术均不能够观察这种多孔的三维结构。本文采用Nano-CT成像技术对相转化制备的陶瓷中空纤维管壁内的孔结构进行了三维无损观察,得到了壁内孔的形状、走向、孔径分布以及三维结构图,并计算了孔径的大小为0.4–1.5μm,孔隙率为38.31%。从而可以为改善其制造工艺、优化结构参数提供依据,使其更好地在化工、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三维结构 NANO CT 孔隙率 YSZ-LSM
下载PDF
辐射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允萍 张曼维 +1 位作者 钱逸泰 王昌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对近几年辐射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进展作了详细的综述,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合成工艺,评价了它的优缺点,并对这种方法在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关键词 辐射合成 纳米材料 辐射化学合成 综述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小琦 查正根 汪志勇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6期12-16,共5页
结合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践,从"基础—综合—提高"的层次培养模式出发,构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研究与实验教学衔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展示科学实验创新。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研究型大学 创新实践 教学体系改革 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研究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合成聚丙酰胺-硫属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的新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祖耀 郝凌云 +1 位作者 周勇 朱玉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在水溶液体系中采用同步聚合-水解技术(SimultaneousPolymerization—Hydrolysis)制备聚丙烯酰胺-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该SPH技术是基于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和MS(M=Cd,Pb,Zn)... 在水溶液体系中采用同步聚合-水解技术(SimultaneousPolymerization—Hydrolysis)制备聚丙烯酰胺-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该SPH技术是基于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和MS(M=Cd,Pb,Zn)纳米粒子的形成同步发生,使生成的半导体纳米粒子可均匀分散在聚丙烯酰胺基质中。该技术还为制备其它有机聚合物-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聚合-水解 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 聚丙酰胺
下载PDF
声化学技术用于有机合成──醇的氧化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若 刘志滨 +4 位作者 高炬 马其观 徐新良 黄金兰 陈兆华 《声学技术》 CSCD 1993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声化学
下载PDF
环氧丙烷生产中的绿色化学和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祥钦 谷云乐 吴守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1998年第7期9-12,共4页
评述了环氧丙烷的工业生产现状、环氧丙烷的绿色合成基本原理、研究与开发动向和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环氧丙烷合成的绿色组装、电解卤醇化以及电催化环氧化等主要方法。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氧丙烷 电合成
下载PDF
“分子的性质”软件用于高分子科学教学实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平笙 杨小震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教学软件 分子的性质 计算机应用
下载PDF
石英晶体微天平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光明 张广照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74-188,共15页
固/液界面上高分子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高分子在界面的动态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检测一直十分困难。最近,一种频率-耗散联用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问世,它能够同时检测固/液界面上有关高分子质量和结构的... 固/液界面上高分子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高分子在界面的动态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检测一直十分困难。最近,一种频率-耗散联用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问世,它能够同时检测固/液界面上有关高分子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因而可应用于界面高分子研究的多个方面。本文介绍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作者实验室最近几年利用QCM-D开展的若干工作,包括固/液界面上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固/液界面上高分子的吸附,高分子降解动力学和聚电解质的"层层组装"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液界面 高分子层 构象变化
下载PDF
试论大学理科分析化学教材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守国 江万权 +1 位作者 邵利民 金谷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从分析化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大学理科分析化学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析化学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所应涵盖的章节内容。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分析化学 教材建设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下载PDF
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华 邵元华 +1 位作者 徐国宝 杨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83,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对快速、灵敏、低成本体外诊断技术的迫切需求,项目开展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发展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新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缩短至发病3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化学发光 体外诊断 高特异性 分析界 疾病死亡原因 快速检测技术 高敏感性 疾病标志 试剂盒
下载PDF
化学工业园区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康平 周元祥 +4 位作者 李如忠 洪天求 李咏梅 袁志文 盛国平 《建设科技》 2012年第12期79-81,共3页
针对园区工业废水的节污减排、化工废水的厂内污染控制、混合化工废水的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开展了氯碱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改善及毒性削减的预处理技术、低碳高氨氮工业废水... 针对园区工业废水的节污减排、化工废水的厂内污染控制、混合化工废水的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开展了氯碱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改善及毒性削减的预处理技术、低碳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混合化工废水二级处理技术的优化、园区污水厂尾水循环利用的生物-生态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初步构建了化学工业园区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园区 水污染控制 水资源 资源化 尾水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气敏材料Cd_(2+X)Sb_2O_(6.8)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亚飞 刘杏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3-300,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可溶性的镉盐和三价锑盐为源物质、氢氧化物作共沉淀剂,在较宽的Cd/Sb摩尔配比范围内,制备出了具有缺陷烧绿石结构的镉锑复合氧化物Cd2Sb2O6.8及其固溶体。研究了烧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在较低温...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可溶性的镉盐和三价锑盐为源物质、氢氧化物作共沉淀剂,在较宽的Cd/Sb摩尔配比范围内,制备出了具有缺陷烧绿石结构的镉锑复合氧化物Cd2Sb2O6.8及其固溶体。研究了烧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在较低温度(600℃)下得到了纯相Cd2Sb2O6.8的超微粉,并对其高温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所得微粉产物制成的厚膜元件经气敏测试,发现n(Cd)/n(Sb)=1.10、900℃、3h烧成的间隙型固溶体Cd2+XSb2O6.8,对乙炔气体具有非常优秀的气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缺陷烧绿石结构 气敏材料
下载PDF
探索教学改革 创建精品课程——浅谈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守国 邵学广 +1 位作者 李龙泉 邵利民 《教育与现代化》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传统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分别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试方法等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平平 邵伟 +37 位作者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37-48,共12页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示范教学 虚实结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诺贝尔奖成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