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岩屑层位源解析
1
作者 桂和荣 李俊 +8 位作者 陈永青 余浩 王浩 叶爽 陈大星 梁展 胡洋 郭艳 许继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40,共12页
近年来,岩屑录井在“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层注浆加固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岩屑录井仅停留在颜色、颗粒大小及形貌特征等物理指标的识别上,难以精准判层,钻孔设计“顺层率”难以保障,制约着底板灰岩水害区域治理效果。基... 近年来,岩屑录井在“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层注浆加固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岩屑录井仅停留在颜色、颗粒大小及形貌特征等物理指标的识别上,难以精准判层,钻孔设计“顺层率”难以保障,制约着底板灰岩水害区域治理效果。基于石炭纪太原组薄层灰岩及其碎屑岩夹层的元素地球化学差异特点,选取淮北煤田桃园煤矿为研究区,对太原组上段薄层灰岩L_(1)灰~L_(4)灰地层(注浆治理目的层为L_(3)灰)垂直钻孔岩心进行取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定量测定了薄层灰岩及其夹层的主量元素背景值,通过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手段建立薄层灰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识别模式;同时对地面定向钻水平分支孔岩屑同样开展主量元素测试,并基于已建立的地球化学识别模式进行岩屑层位源解析以及识别模式验证。结果显示:高CaO丰度、烧失量(LOI)可以作为注浆加固改造目的层L_(3)灰的特征指标,MgO(0.5%±)、MnO(0.03%±)、P_(2)O_(5)(0.08%±)丰度可作为注浆目的层上覆标志层J3的识别指标;聚类分析识别模式可有效区分太原组一灰~三灰(L_(1)灰~L_(3)灰);以元素因子得分建立的识别模式可以将太原组碎屑岩夹层与薄层灰岩进行有效区分;以岩样地球化学背景值运行判别模型得到的Fisher判别方程对注浆目的层L_(3)灰岩屑来源解析的准确率为100%。基于上述认识,论证了以确保设计“顺层率”为目标的水平分支孔岩屑地球化学源解析方法应用之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地面定向钻“顺层率”控制技术方案。本研究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对地面定向钻岩屑携带的特征地球化学信息进行了目的层层位辨识,在现场快速定量测试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可为解决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水害区域注浆改造顺层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元素丰度 地球化学识别模式 顺层率 太原组薄层灰岩 底板灰岩水害区域治理
下载PDF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与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曹高社 柳忠泉 +2 位作者 刘德良 周松兴 高一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中—新生代合肥盆地受EW向特提斯构造和NNE向滨西太平洋构造等多元构造动力的控制,具有成盆期次多、构造运动频繁、沉降量和伸展量小、卷入构造层次浅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有机质的转化是不利的。而古生界应为... 中—新生代合肥盆地受EW向特提斯构造和NNE向滨西太平洋构造等多元构造动力的控制,具有成盆期次多、构造运动频繁、沉降量和伸展量小、卷入构造层次浅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有机质的转化是不利的。而古生界应为今后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中-新生界 合肥盆地
下载PDF
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放射性元素铀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馨 冯启言 +2 位作者 方婷 刘静静 刘桂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51-2457,共7页
以滇东部分地区中—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R ICPMS)对煤中铀进行测试,采用逐级提取实验分析了其中铀的赋存状态,研究了铀与形态硫、灰分、挥发分等煤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煤中铀的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 以滇东部分地区中—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R ICPMS)对煤中铀进行测试,采用逐级提取实验分析了其中铀的赋存状态,研究了铀与形态硫、灰分、挥发分等煤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煤中铀的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并分析了其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铀均值为4.47μg/g,高硫煤中铀的含量要高于中硫煤,用浓集系数判别大部分煤样都属于铀富集型。煤中铀多以有机结合态为主。煤中铀的相对富集是成煤时期沉积环境的氧化环境以及部分煤样发生的铀矿化和海水的影响、沉积火山灰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硫煤 地球化学特征 滇东
下载PDF
湖南沩山岩体多期云母的Rb-Sr同位素年龄和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丁兴 孙卫东 +3 位作者 汪方跃 陈林丽 李秋立 陈福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23-3840,共18页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单颗粒云母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显示,沩山复式花岗岩主体唐市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1.9±5.8Ma(MSWD=3.8),主体边部的新浦高演化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7.0±13Ma(MSWD=1.6),主体内部的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结晶年龄为210.1±3.3Ma(MSWD=0.21)。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及激光探针LA-ICM-MS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沩山复式花岗岩中黑云母或白云母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指示该岩体多期岩浆的温度、氧逸度以及源岩浆成分的差异。本文研究还表明,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属于次生白云母,不能用来限定岩浆源区深度及岩石成因。鉴于多期云母的成分分异趋势及指示意义,我们认为沩山复式花岗岩多期岩浆具有同源关系,均来自于同一深部大岩浆房,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经历分离结晶和/或同化混染作用侵位而成。其中,印支晚期及之后的二云母花岗岩可能最具铀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云母Rb-Sr年龄 黑云母 原生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沩山岩体 华南
下载PDF
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印支期的推覆构造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高社 李学田 +2 位作者 刘德良 周松兴 高一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在分析合肥盆地钻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对北淮阳构造带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存在 ,探讨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模式、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意义。认为 ,印支期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组成统一的推覆构造系... 在分析合肥盆地钻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对北淮阳构造带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存在 ,探讨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模式、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意义。认为 ,印支期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组成统一的推覆构造系统 ,其动力学背景是华北陆块深部地壳向造山带内部的陆内俯冲。印支期构造运动为典型的大陆内部构造 ,并非经“B”式俯冲形成的碰撞造山运动。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的保存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陆内俯冲 合肥盆地 北淮阳构造带
下载PDF
对大庆老区水平井水淹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波 石成方 +2 位作者 孙光胜 王广运 程宝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9-40,共2页
随着水平井钻井工艺水平的提高及钻井成本的降低,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潜厚油层顶部的剩余油已成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之一。在对国内外水平井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老区厚油层水平井水淹问题的几点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应用水平... 随着水平井钻井工艺水平的提高及钻井成本的降低,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潜厚油层顶部的剩余油已成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之一。在对国内外水平井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老区厚油层水平井水淹问题的几点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应用水平井技术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老区 厚油层 水平井 水淹 三次采油
下载PDF
大庆老区水平井地质设计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波 刘振 +1 位作者 王广运 车学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48,共3页
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的剩余油,目前对大庆老区还属于一种新技术,针对老区高含水后期独具的地质和开发特点,提出了老区水平井地质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研究了老区水平井地质设计中储层描述和剩余油分析方法,论述了高含水多层油藏水平井产... 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的剩余油,目前对大庆老区还属于一种新技术,针对老区高含水后期独具的地质和开发特点,提出了老区水平井地质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研究了老区水平井地质设计中储层描述和剩余油分析方法,论述了高含水多层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和经济评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示意出一次着陆的水平井轨迹,列举了地质设计所需的基本参数,编制了水平井地质设计方案。建议大庆老区应该加快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开展厚油层顶部和断层边部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的水平井矿场试验,同时把水平井技术应用到大庆老区工业化推广的三次采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设计 程序 方法 大庆老区
下载PDF
砂体顶面微构造对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波 刘德良 +1 位作者 王广运 孙光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1-586,共6页
通过总结大庆老区水平井的轨迹设计和钻井实践得出 :影响砂体顶面微构造预测精度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沉积单元界限、补心海拔的测量精度和直井井斜等 .对大庆老区 2口代表性水平井的微构造研究的对比分析揭示出 :因地质、井网条件不同... 通过总结大庆老区水平井的轨迹设计和钻井实践得出 :影响砂体顶面微构造预测精度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沉积单元界限、补心海拔的测量精度和直井井斜等 .对大庆老区 2口代表性水平井的微构造研究的对比分析揭示出 :因地质、井网条件不同造成的微构造预测精度影响水平井的设计、钻井、施工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构造 水平井 轨迹设计 大庆
下载PDF
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伟 李延兴 +1 位作者 张静华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
基于对川滇地区的速度场、形变场和应变场的分析,提出了川滇地区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与拉张、挤压和剪切变形共存的复合变形模式;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挤出与阿萨姆角NEE方向的持续楔入是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 基于对川滇地区的速度场、形变场和应变场的分析,提出了川滇地区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与拉张、挤压和剪切变形共存的复合变形模式;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挤出与阿萨姆角NEE方向的持续楔入是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GPS站速度 块体划分 形变场 应变场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氧化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羽 黄卫东 +2 位作者 勾全增 王淦 谢荣焕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氧化沟的倒伞曝气机及推流器建立叶轮机械驱动模型,建立氧化沟污水-污泥多相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倒伞曝气机及推流器驱动的氧化沟进行流场模拟,能够较为准确的预判各种情况下的流场,有效地整合表面...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氧化沟的倒伞曝气机及推流器建立叶轮机械驱动模型,建立氧化沟污水-污泥多相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倒伞曝气机及推流器驱动的氧化沟进行流场模拟,能够较为准确的预判各种情况下的流场,有效地整合表面曝气机与潜水推流器的统一,能够很好地对氧化沟工程设计,设备配置及布置等起优化作用,并对污水厂运营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水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Heinrich 3事件的实证:浙江舟山群岛泥裂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楠 孙立广 +1 位作者 袁林喜 谢周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53,共8页
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观音湾海滩地区发现了大量发育良好,深达60cm的泥裂构造。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泥裂构造形成于31.2~30.4kaBP期间。孢粉学和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揭示了研究区域曾经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冷干事件,事件发生时植被... 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观音湾海滩地区发现了大量发育良好,深达60cm的泥裂构造。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泥裂构造形成于31.2~30.4kaBP期间。孢粉学和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揭示了研究区域曾经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冷干事件,事件发生时植被衰落。这极可能是第四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einrich3事件的一个直接的景观证据,为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泥裂 Heinrich 3事件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甲烷-硫酸根界面分布深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自军 周怀阳 彭晓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60,共12页
利用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化学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沉积物间隙水甲烷和硫酸根、pH和ΣCO2以及δ13C-CH4和δ13C-ΣCO2的垂直剖面分布。结果显示,间隙水硫酸根浓度呈线性梯度减小,至沉积物甲烷-硫酸盐界面(sulfate-methane interface,SMI)附近,... 利用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化学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沉积物间隙水甲烷和硫酸根、pH和ΣCO2以及δ13C-CH4和δ13C-ΣCO2的垂直剖面分布。结果显示,间隙水硫酸根浓度呈线性梯度减小,至沉积物甲烷-硫酸盐界面(sulfate-methane interface,SMI)附近,硫酸盐几乎全部消耗而甲烷浓度急剧增大;与此同时,间隙水pH和ΣCO2在该深度位置明显升高。间隙水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沉积物发生了AOM作用。在AOM过程中,由于12CH4氧化速率较13CH4快,故引起沉积物间隙水剩余甲烷的碳同位素偏重,而δ13C-ΣCO2值变为极负.珠江口QA11-2、QA12-9、QA12-14和GS-1四个站位SMI对应深度分别为12cm、38cm、50cm和204cm,而南海BD-7站位由间隙水硫酸根剖面变化推算约为600cm。从珠江河口到南海沉积物,由于受陆源输入的减少,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呈降低趋势。有机质输入量及其活性的高低是制约了沉积物SMI分布深浅的关键因素,这是由于高含量的活性有机质一方面可加速间隙水硫酸根通过有机质再矿化分解作用途径消耗;另一方面可引起向上扩散进入AOM反应带的甲烷通量增大,使得通过AOM作用的硫酸根消耗通量相应增大,其结果造成沉积物SMI的上移。根据沉积物C/N比值以及13C剖面变化,推断AOM作用的可能发生机制是由于在沉积物表层再矿化作用过程中,因一部分活性有机质被大量消耗,导致进入沉积物硫酸根还原带底部的活性有机质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引起部分硫酸根转为与甲烷发生反应,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AOM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间隙水 硫酸根还原 甲烷厌氧氧化(AOM) 甲烷-硫酸根界面(SMI)
下载PDF
大庆第一口聚驱水平井的储层深度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波 刘振 +1 位作者 孙光胜 赵敏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19,共3页
南1-2-平25井在大庆油田是第一口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聚驱水平生产井,在全国也属首例。该井轨迹设计中为提高避水厚度水平段在油层顶面穿行,水平井目的层油层顶面深度预测精度要求高。设计研究得出:目的油层的预测指标,是轨迹设计中... 南1-2-平25井在大庆油田是第一口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聚驱水平生产井,在全国也属首例。该井轨迹设计中为提高避水厚度水平段在油层顶面穿行,水平井目的层油层顶面深度预测精度要求高。设计研究得出:目的油层的预测指标,是轨迹设计中的水平段所历经砂体的三维参数,关键参数是目的油层的顶面深度。通过井斜校正法和岩心分析法,预测出目的油层顶面深度的参数,形成了一套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储层预测方法。指出直井储层发育的预测精度、直井储层深度的测量方法、补心海拔的测量时间、井斜方位的算法等,直接影响水平井目的油层的预测精度。同时给出了南1-2-平25井的储层预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 水平井 深度 储层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洞温对银川台重力观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立辛 许文俊 +2 位作者 王晓权 李国斌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银川台洞温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非潮汐变化与洞温变化显著相关。提出了重力测量对洞温的改正模型。经验证,观测资料经模型改正后,潮汐参数的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重力观测 重力资料 洞温 相关分析 改正模型
下载PDF
对近183年我国南海冬季风变率的探讨:来自珊瑚氧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少华 周卫健 +3 位作者 熊晓虎 彭子成 刘卫国 陈特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西沙群岛现代澄黄滨珊瑚的冬季氧同位素记录为代用指标,重建了1818—2000年的南海冬季风风速。重建序列显示1818—1954年冬季风速以每年0.009m.s 1的速率下降,而1955—2000年下降速率明显增强为每年0.021m.s 1,46年间风速下降达20%。... 以西沙群岛现代澄黄滨珊瑚的冬季氧同位素记录为代用指标,重建了1818—2000年的南海冬季风风速。重建序列显示1818—1954年冬季风速以每年0.009m.s 1的速率下降,而1955—2000年下降速率明显增强为每年0.021m.s 1,46年间风速下降达20%。整个183年中冬季风速变化具有两个完整的强—弱波动特征,其中1830s和1940s为过去近两个世纪当中冬季风速最强和最弱的时期。20世纪的冬季风速变化与南海海表温度和中国陆地气温极为相似,相位相反,并揭示了1940s和1980s年代两个特征暖期。通过对冬季风速异常和ENSO暖、冷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ENSO事件发生时与冬季风减弱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南海 东亚季风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下载PDF
冰雪融化导致海水pH值和海平面变化的硼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卫国 肖军 +3 位作者 HEMMING N G 彭子城 肖应凯 安芷生 《地球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对中国南海珊瑚硼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珊瑚δ^(11)B的变化范围为22.2‰~25.5‰,珊瑚的δ^(11)B与硼浓度呈现正相关。在讨论珊瑚δ^(11)B与海水pH值、珊瑚硼浓度与年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极地冰雪融... 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对中国南海珊瑚硼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珊瑚δ^(11)B的变化范围为22.2‰~25.5‰,珊瑚的δ^(11)B与硼浓度呈现正相关。在讨论珊瑚δ^(11)B与海水pH值、珊瑚硼浓度与年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极地冰雪融化对珊瑚礁硼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可能影响,即,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雪融化对海水pH值减小、海面上升的贡献。研究者认为:中国南海珊瑚硼同位素低值与6000年前高海平面相对应,具有低碱度的冰雪融水是海水pH值减小的因素之一,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雪融化的贡献有可能是海水pH值和珊瑚硼同位素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南海珊瑚硼同位素组成有可能成为反映中国南海海平面变化的一个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 PH值 高海平面 冰雪融化
下载PDF
西藏南部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伟 张静华 张中伏 《华北地震科学》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近十多年来藏南地区GPS网的多期观测结果为研究其构造变形提供了精确数据。本文将该区划分为冈底斯、西喜马拉雅、中喜马拉雅、拉萨4个块体,建立了各块体的弹性运动模型。以藏北高原的旋转框架为参考基准,得到藏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应... 近十多年来藏南地区GPS网的多期观测结果为研究其构造变形提供了精确数据。本文将该区划分为冈底斯、西喜马拉雅、中喜马拉雅、拉萨4个块体,建立了各块体的弹性运动模型。以藏北高原的旋转框架为参考基准,得到藏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应变场,分析形变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发现藏南地区存在强烈的S-N向挤压缩短变形,同时也有明显的E-W向伸展变形。南北边界之间的平均缩短速率16.9±2.5mm/a,大约吸收了印度与欧亚汇聚速率的42.4%。在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与班公错—嘉黎断裂之间,从80°E到90°E,地壳E—W向的伸展速率16.3±2.4mm/a。因此,藏南地区现今构造变形是以挤压缩短为主,S-N向挤压缩短与E—W伸展共存的复合变形模式。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推挤是该区域变形的主要驱动力,重力作用对其变形也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块体划分 形变场 应变场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铜陵市冬瓜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达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8-22,44,共6页
以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杨山冲尾矿坝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点采集了表层与剖面23个样品,系统性地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As,Cr,Cu,Pb,Ni,Zn)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运用... 以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杨山冲尾矿坝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点采集了表层与剖面23个样品,系统性地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As,Cr,Cu,Pb,Ni,Zn)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通过3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As和Cu元素污染较为严重,生态危害性强; Zn元素污染较轻,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 Cr,Pb,Ni元素均未达到污染水平,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矿产开采活动密切相关,该评价结论可为矿区土壤环境的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皖南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旭东 刘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在对皖南山区"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查找了皖南山区降雨类型、降雨量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了影响皖南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主要因数,同时提出了改进该地区预警预报... 在对皖南山区"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查找了皖南山区降雨类型、降雨量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了影响皖南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主要因数,同时提出了改进该地区预警预报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皖南山区
下载PDF
不同煤真空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的在线分析
20
作者 钮志远 刘桂建 尹浩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利用高分辨质谱对在真空热解过程中淮北烟煤、无烟煤和天然焦形成产物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结合煤质结构和特征,通过图谱分析了煤种和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较低热解温度时,热解产物组成随煤化程度变化较小;较高温度时,... 利用高分辨质谱对在真空热解过程中淮北烟煤、无烟煤和天然焦形成产物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结合煤质结构和特征,通过图谱分析了煤种和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较低热解温度时,热解产物组成随煤化程度变化较小;较高温度时,随煤化程度的升高,高分子量产物相对含量逐渐减少;随着温度的升高,烟煤和无烟煤高分子量产物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含氧基团在200℃~400℃开始释放,到600℃则主要生成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解 煤种 质谱 在线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