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线μ子散射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伟波 肖洒 +2 位作者 帅茂兵 赖新春 安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宇宙线μ子散射成像技术研究,发挥其在国土安全、防范核走私、核不扩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宇宙线μ子散射成像技术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宇宙线μ子散射成像 核不扩散 综述
下载PDF
无碰撞磁场重联地面实验平台的研制与建设
2
作者 张乔枫 谢锦林 +6 位作者 桑龙龙 杨发 唐磊 白子逸 刘悠然 胡市航 陆全明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碰撞磁场重联实验平台(KRX)是以揭示无碰撞磁场重联的触发机制、对无碰撞磁场重联电子扩散区的结构及相关等离子体波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为目标而建设的大型等离子体装置,是开展空间环境基本物理过程地面实验模拟的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碰撞磁场重联实验平台(KRX)是以揭示无碰撞磁场重联的触发机制、对无碰撞磁场重联电子扩散区的结构及相关等离子体波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为目标而建设的大型等离子体装置,是开展空间环境基本物理过程地面实验模拟的综合性平台.装置主体为直线位形,真空室直径3 m,由多段拼接而成,整体呈胶囊型,内部采用2 m×1 m全球最大氧化物阴极源产生均匀的背景等离子体.装置外部环绕10组导向场磁线圈,内部由上下两块平行电流板通同向脉冲电流构建重联磁场位形,脉冲电源采用“H”桥结构实现了可控的变速率重联驱动.在装置四周共开设200多个真空窗口,能够通过探针阵列及太赫兹偏振干涉仪、激光诱导荧光等先进光学诊断系统对磁场重联过程开展全域、主动、高精度的测量.该平台是最新一代磁场重联实验平台,其重联区域尺寸达到10倍离子惯性长度,伦德奎斯特数S有望达到105,为开展无碰撞磁场重联实验创造了良好条件,能够对磁场重联过程开展多尺度、全面细致的研究,是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重要补充.目前,实验平台已完成基础建设以及诊断等关键组件的研制,并在小型装置预研结果的基础上完善了针对多尺度、多磁岛合并、三维磁场重联等热点问题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磁场重联 等离子体装置 地面实验
下载PDF
临界梯度模型的优化及集成模拟中高能量粒子模块的搭建
3
作者 邹云鹏 陈锡熊 陈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2-94,共13页
基于临界梯度模型,使用TGLFEP和EPtran两个程序可以模拟分析阿尔芬本征模引起的高能量粒子输运问题.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两点改进使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其一,考虑阈值剖面的演化过程.判断阈值的物理量由密度梯度(dn/dr)改为... 基于临界梯度模型,使用TGLFEP和EPtran两个程序可以模拟分析阿尔芬本征模引起的高能量粒子输运问题.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两点改进使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其一,考虑阈值剖面的演化过程.判断阈值的物理量由密度梯度(dn/dr)改为归一化的密度梯度((dn/dr)/(n/a)),并且使用TGLFEP模拟证明阈值与高能量粒子密度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当密度降低时,阈值会增大.第二,考虑有限轨道宽度效应.使用OBRIT程序计算高能量粒子的损失锥,并输入到EPtran程序中,从而增加了一种高能量粒子的损失通道.利用DⅢ-D#142111和#153071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示改进后的模型更接近实验.最后,利用神经网络代替TGLFEP计算临界梯度,并实现EPtran的并行计算以缩短运行时间.以此建立一个EP模块并加入到OMFIT集成模拟中,模拟结果表示当阿尔芬本征模驱动高能量粒子输运,会导致芯部的压强和电流降低,从而提升当地的安全因子,改变平衡位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粒子 阿尔芬本征模 临界梯度模型 输运
下载PDF
武威重离子治癌装置高能束线的准直安装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文军 马力祯 +7 位作者 蔡国柱 崔治国 王少明 张小奇 华永平 袁建东 柴一亮 李玉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241,共5页
武威重离子治癌装置高能线爬升段上下跨度约为18m,由于超大超重元件的悬空安装和狭小的安装空间及通视条件不足,使得就位时磁铁的位置及角度与地面做标定时不同,给准直安装工作带来了挑战。借助于激光跟踪仪和三维控制网,通过多重坐标转... 武威重离子治癌装置高能线爬升段上下跨度约为18m,由于超大超重元件的悬空安装和狭小的安装空间及通视条件不足,使得就位时磁铁的位置及角度与地面做标定时不同,给准直安装工作带来了挑战。借助于激光跟踪仪和三维控制网,通过多重坐标转换,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消除了爬升段磁铁调节时角度带来的偏差,有效提高了准直安装的工作效率,使得最后所有的磁铁安装各向安装误差均控制在0.10mm以内,其结果优于该装置的精度要求,为整体安装进度提前提供了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治癌 三维控制网 激光跟踪仪 准直安装 坐标转换
下载PDF
多用途核数据库HENDL2.0/MG/MC的重核临界基准校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德政 蒋洁琼 +5 位作者 邹俊 何兆忠 陈明亮 郑善良 曾勤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适应聚变-裂变混合堆设计及其相关研究的需求制作混合多用途核数据库HENDL(HybridEvaluated Nuclear Data Library)的升级版本HENDL2.0。评价核数据来源主要选用美国公布的ENDF/B-Ⅶ.0库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NDS)发布的聚变库FENDL-... 为适应聚变-裂变混合堆设计及其相关研究的需求制作混合多用途核数据库HENDL(HybridEvaluated Nuclear Data Library)的升级版本HENDL2.0。评价核数据来源主要选用美国公布的ENDF/B-Ⅶ.0库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NDS)发布的聚变库FENDL-2.1。利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以及FDS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VisualBUS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对已有的一些数据较为完备的基准实验例题进行基准测试和比较分析以检验混合库HENDL2.0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裂变 多用途 HENDL2.0 基准测试
下载PDF
基于NSRL衍射和散射站的单次反射毛细管聚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香存 李锐鹏 +3 位作者 刘科 吴利徽 盛六四 潘国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0-1155,共6页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射线衍射和散射光束线实验站,利用单次反射毛细管对X射线衍射和散射站的光束进行聚焦,经毛细管聚焦后焦点处的光斑直径为125μm,光强增大约两倍。利用Mar345成像板分别采集了使用和未使用毛细管聚焦的光束下...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射线衍射和散射光束线实验站,利用单次反射毛细管对X射线衍射和散射站的光束进行聚焦,经毛细管聚焦后焦点处的光斑直径为125μm,光强增大约两倍。利用Mar345成像板分别采集了使用和未使用毛细管聚焦的光束下的溶菌酶蛋白晶体的衍射图样,结果表明,使用经过毛细管聚焦的光束时,每副衍射图样的曝光时间可缩短一半,提高了收集衍射图谱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单次反射毛细管 X射线 聚焦
下载PDF
钠冷快堆绕丝组件入口堵流事故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翔宇 王典乐 郭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8-476,共9页
钠冷快堆绕丝组件燃料棒排列紧密,如有异物进入,很有可能在入口发生堵塞并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使用商用CFD程序ANSYS Fluent对钠冷快堆绕丝组件的入口堵流事故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探究组件内的流动换热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堵流发生后,流... 钠冷快堆绕丝组件燃料棒排列紧密,如有异物进入,很有可能在入口发生堵塞并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使用商用CFD程序ANSYS Fluent对钠冷快堆绕丝组件的入口堵流事故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探究组件内的流动换热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堵流发生后,流场在0.02 s左右达到稳态,而温度场在0.15 s左右达到稳态;瞬态过程中温度首先从堵块临近下游的燃料棒表面开始升高,并逐渐向外和向下游扩展;堵块后方速度较低,温度较高的尾流区长度约为60 mm,最高温度出现在堵块下游约4 mm处;出口处的流动速度与正常工况相差不大,且出口处的温度分布较速度分布对堵流事故更不敏感;绕丝产生的二次流对堵流事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供钠冷快堆堆芯安全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入口堵流事故 数值模拟
下载PDF
Li_4SiO_4陶瓷小球水解吸行为实验研究
8
作者 冉光明 肖成建 +2 位作者 陈晓军 龚宇 汪小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9-243,共5页
采用程序升温热解吸(TPD/TDS)方法对Li4SiO4陶瓷小球的水解吸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吸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解吸峰;其中100℃附近的峰可解释为物理吸附水;150,250,400℃附近的峰可分别解释为以氢键、Li-OH和Si-OH配位键形式... 采用程序升温热解吸(TPD/TDS)方法对Li4SiO4陶瓷小球的水解吸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吸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解吸峰;其中100℃附近的峰可解释为物理吸附水;150,250,400℃附近的峰可分别解释为以氢键、Li-OH和Si-OH配位键形式存在的化学吸附水。氚的释放与水的解吸几乎同步进行,且氚的释放形式主要为氚水(HTO),据此推测,氚水可能存在三种释放机制:(1)-OT+H2O→-OH+HTO;(2)-OH+-OH→H2O,-OT+H2O→-OH+HTO;(3)-OT+-OH→H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SiO4陶瓷小球 水解吸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氚释放
下载PDF
瞬态过程中闸阀的流场温场及形变分析
9
作者 王冰 郭赟 +3 位作者 辛素芳 任春明 彭倩 毕树茂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1-389,共9页
闸阀是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的重要部件,瞬态过程中流体温场的变化会影响阀体的温场变化,进而影响阀门的密封情况。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包含部分管路系统的闸阀进行瞬态三维流固耦合分析。通过对闸阀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场的模拟计算... 闸阀是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的重要部件,瞬态过程中流体温场的变化会影响阀体的温场变化,进而影响阀门的密封情况。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包含部分管路系统的闸阀进行瞬态三维流固耦合分析。通过对闸阀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场的模拟计算,获得了瞬态过程中闸阀阀体温场的变化以及由于温场变化导致的热变形和热应力;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阀门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其结果可供闸阀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阀 热应力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10MeV电子辐照加速器周围辐射场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商静 李珏忻 +2 位作者 吴璨 李为民 李裕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0-544,共5页
详细计算了一台10 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周围某些关键位置的辐射剂量,并对其进行了连续监测以及累积剂量的测量,测量结果充分说明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迷宫出口位置理论值很好地符合测量值,这充分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合理性.同时发现迷道内... 详细计算了一台10 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周围某些关键位置的辐射剂量,并对其进行了连续监测以及累积剂量的测量,测量结果充分说明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迷宫出口位置理论值很好地符合测量值,这充分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合理性.同时发现迷道内剂量衰减趋势与计算模型中使用的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有所不同,要在迷道长度达到一定值后才能确保经验公式给出的结果是保守的.为了实现对辐射场的连续实时监测,此次测量中使用一种新的数据采集设备Mini-DDL(mini digital data log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辐照加速器 辐射场 迷宫 剂量计算方法 Mini-DDL
下载PDF
纳米球状碳酸钙对水中铀酰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鑫 任雪梅 +2 位作者 吴西林 陈长伦 胡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7-340,共4页
在添加剂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作用下合成了纳米球状CaCO3,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通过静态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铀酰离子在纳米球状CaCO3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铀酰离子的吸附率随体系pH的... 在添加剂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作用下合成了纳米球状CaCO3,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通过静态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铀酰离子在纳米球状CaCO3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铀酰离子的吸附率随体系pH的增大而升高,随体系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温度增加时,纳米球状CaCO3对铀酰离子的平衡吸附量明显增加。热力学研究表明,UO22+在纳米球状CaCO3上的吸附反应是吸热自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UO2 2+ 吸附
下载PDF
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冷却流道热工水力学设计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强 刘松林 +2 位作者 李敏 汪卫华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50,共6页
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DFLL-TBM)第一壁(FW)冷却剂流道热工水力学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流速时第一壁结构温度与冷却剂出口温度,并用经验公式估算出相应的冷却剂压降,考虑氦气... 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DFLL-TBM)第一壁(FW)冷却剂流道热工水力学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流速时第一壁结构温度与冷却剂出口温度,并用经验公式估算出相应的冷却剂压降,考虑氦气出口总温、总压降与结构温度限制给出最优方案。采用CFD数值模拟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W冷却流道截面尺寸(15mm×15mm),单个流道环绕第一壁5次且相邻流道氦气相向流动的热工水力学方案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实验包层模块 第一壁 热工水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硅基氧化钆薄膜的生长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亭亭 戚泽明 +4 位作者 程学瑞 张文华 张国斌 周洪军 潘国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7-871,877,共6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在不同温度的Si(100)衬底上制备了Gd2O3栅介质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反射率以及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它的结构、组成以及价带偏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300℃时,Gd2O3薄膜呈非晶态;当衬底温度为...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在不同温度的Si(100)衬底上制备了Gd2O3栅介质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反射率以及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它的结构、组成以及价带偏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300℃时,Gd2O3薄膜呈非晶态;当衬底温度为650℃时,形成单斜相的Gd2O3薄膜.XPS和XRR结果确定其界面主要是由于界面反应形成的钆硅酸盐.通过XPS分析得到Gd2O3与Si之间的价带偏移为(-2.28±0.1)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薄膜 激光脉冲沉积 高介电常数
下载PDF
CFETR双阀门结构低温泵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保旭 张名飞 +2 位作者 郭林 常振旗 徐小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128,共6页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是中国下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低温泵因其抽速大且能获得清洁无油高真空环境的特点被选为主真空室抽气设备。针对低温泵因故障而导致整个堆停运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双阀门结构低温泵设计方案。新设计主...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是中国下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低温泵因其抽速大且能获得清洁无油高真空环境的特点被选为主真空室抽气设备。针对低温泵因故障而导致整个堆停运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双阀门结构低温泵设计方案。新设计主要包含双阀门泵体设计、可分离前阀门设计及密封部件设计,并对新设计关键部件密封推杆和前阀门进行了受力分析,模拟结果初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 真空 低温泵 有限元
下载PDF
液态锂铅回路冷阱过滤芯捕集效率数值分析
15
作者 陈云龙 黄群英 +3 位作者 朱志强 高胜 吴庆生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液态锂铅纯化技术是聚变堆锂铅包层关键技术之一,冷阱是锂铅在线纯化的常用装置。鉴于冷阱过滤芯捕集杂质的效率难以在线测量,本文利用Fluent中离散相模型(DPM模型)对某些影响过滤芯捕集效率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三种规格单层过滤... 液态锂铅纯化技术是聚变堆锂铅包层关键技术之一,冷阱是锂铅在线纯化的常用装置。鉴于冷阱过滤芯捕集杂质的效率难以在线测量,本文利用Fluent中离散相模型(DPM模型)对某些影响过滤芯捕集效率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三种规格单层过滤芯周围的离散相浓度场分布及捕集效率。结果显示:在考虑杂质结晶析出速度的前提下,增大流体速度和降低过滤芯孔隙率可以提高过滤芯对杂质的捕集效率,且速度增大到一定数值之后,过滤芯对杂质捕集的效率增速减缓。相关结果可为冷阱过滤芯的的优化设计及液态金属流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阱 过滤芯 捕集效率 数值分析
下载PDF
SPPC注入器链中SS环Lattice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谢凯 梁林波 +1 位作者 任志梁 王相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8-712,共5页
SPPC项目对对撞机和高能物理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SPPC注入器链的末端,SS环将质子能量从180GeV加速到2.1TeV,其性能与SPPC束流品质密切相关.为此初步探究了可用于SS环的Lattice结构.首先,讨论了SPPC整体设计需求对SS环填充模式的要求.在... SPPC项目对对撞机和高能物理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SPPC注入器链的末端,SS环将质子能量从180GeV加速到2.1TeV,其性能与SPPC束流品质密切相关.为此初步探究了可用于SS环的Lattice结构.首先,讨论了SPPC整体设计需求对SS环填充模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使用了MADX程序,设计了两种Lattice结构:SSH和SSV,分别用于水平和垂直方向在快轴引出.分析得到SSH和SSV的横向闭轨偏离分别小于0.432mm和0.337mm.目前得到的Lattice结构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PC SS环 LATTICE 概念设计
下载PDF
基于OpenMC的多群截面库制作及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爽 杨永伟 +1 位作者 张璐 高育翠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8,共6页
OpenMC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反应堆物理组开发的开源蒙特卡罗程序,能够方便地制作适用于特定堆芯中子能谱分布的多群反应截面及高阶勒让德散射截面以用于离散坐标输运程序ANISN的计算。本文基于ENDF/B-Ⅶ.1和CENDL-3.1评价数据库,利用Ope... OpenMC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反应堆物理组开发的开源蒙特卡罗程序,能够方便地制作适用于特定堆芯中子能谱分布的多群反应截面及高阶勒让德散射截面以用于离散坐标输运程序ANISN的计算。本文基于ENDF/B-Ⅶ.1和CENDL-3.1评价数据库,利用OpenMC计算制作了ANSIN格式的多群截面并通过基准题的计算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截面转换程序的编写,将OpenMC给出的堆芯各阶勒让德散射分量,堆芯中子能谱分布,散射、吸收反应率以及裂变中子产生速率等信息转换为ANISN程序可读取的截面库格式。采用制作的截面库利用ANINS计算有效中子增殖因子及堆芯中子通量分布。结果表明,ANISN确定论的计算结果与OpenMC给出的蒙特卡罗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这种方法可有效地为ANISN提供截面数据,将来可推广应用于二维、三维确定论中子输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C 多群截面 ANISN ENDF/B—VII.11 CENDL-3.1
原文传递
基于超声分子束和普通充气的聚变等离子体密度反馈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星炜 李建刚 +3 位作者 胡建生 李加宏 曹斌 吴金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69-275,共7页
本文介绍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验中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的方法和结果.EAST密度反馈采用普通充气(gas puffing)和超声分子束(supersonic molecule beam injection,SMBI)在放电过程中反馈进气,获得稳定、预期的等离子体密度.典型的一... 本文介绍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验中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的方法和结果.EAST密度反馈采用普通充气(gas puffing)和超声分子束(supersonic molecule beam injection,SMBI)在放电过程中反馈进气,获得稳定、预期的等离子体密度.典型的一天放电实验中,每次放电的充气量和壁滞留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约20次放电,该阶段充气量非常高且呈指数趋势下降,粒子滞留率为80%—90%,壁滞留迅速上升.第二阶段为随后的约50次放电,该阶段充气量较小且保持稳定,粒子滞留率为50%—70%,壁滞留缓慢上升.SMBI的加料效率为15%—30%,延迟时间小于5ms.因此使用SMBI进行密度反馈效果优于gas puffing反馈,相同条件下前者充气量较后者减少了~30%,壁滞留减少了~40%,再循环系数也相应减少.gas puffing反馈时,采用脉宽调制模式效果优于脉幅调制模式.SMBI密度反馈可以作为未来EAST长脉冲高参数放电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反馈 超声分子束 再循环 壁滞留
原文传递
Ti改性ZrCo贮氚合金的抗氢致歧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光辉 桑革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6,共3页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Ti掺杂改性的ZrCo贮氚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所制备合金及其氢化物的相结构,通过精修方法获得晶格常数,采用恒容等温法测试改性合金的歧化动力学,并采用DSC研究所制备不同含量Ti改性ZrCo合金的氢化物及其...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Ti掺杂改性的ZrCo贮氚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所制备合金及其氢化物的相结构,通过精修方法获得晶格常数,采用恒容等温法测试改性合金的歧化动力学,并采用DSC研究所制备不同含量Ti改性ZrCo合金的氢化物及其歧化产物的近平衡放氢过程。结果表明:Ti掺杂造成ZrCo合金的晶格常数缩减,提升第一步放氢温度,大幅改善抗氢致歧化性能,推测通过Ti掺杂可改变ZrCo合金的可供氢原子占据间隙位尺寸影响间隙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o合金 元素掺杂 歧化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评估质子放疗生物剂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寅 张增鹏 +3 位作者 刘红冬 徐榭 裴曦 陈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评估两种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的生物剂量,并与传统临床质子放疗生物剂量相比较.方法使用粒子模拟工具(TOPAS)分别在水箱和两例患者模体(脑部和前列腺)计算物理剂量、剂量平均LET(dose averaged 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_(d))和... 目的评估两种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的生物剂量,并与传统临床质子放疗生物剂量相比较.方法使用粒子模拟工具(TOPAS)分别在水箱和两例患者模体(脑部和前列腺)计算物理剂量、剂量平均LET(dose averaged 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_(d))和径迹平均LET(track averaged 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_(t))的全空间分布,并根据两种不同机制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生物剂量Dose_(LETd)和Dose_(LETt),计算传统临床质子生物剂量(Dose_(1.1))时取相对生物效应为1.1.在水箱中对比3种生物剂量的差异,在患者模体中为了量化3种方法的差异,根据物理剂量大小选取3个点(D_(1)、D_(2)、D_(3))的生物剂量相比较.结果水箱中Dose_(LETd)和Dose_(LETt)随水深度变化表现趋势一致,在质子束射程末端均高于Dose_(1.1).在患者模体中,Dose_(LETd)和Dose_(LETt)最大差异为10.08 cGy,相对差异<5%.DoseLETd和Dose_(LETt)与Dose_(1.1)相比,在脑部肿瘤靶区最大差异分别为71.97和61.91 cGy,相对差异<25%;在前列腺肿瘤靶区内最大差异分别为25.95和19.96 cGy,相对差异<12%;但在靶区外差异很小,脑部和前列腺肿瘤靶区外最大差异分别为5.99和9.92 cGy,相对差异<5%.结论基于LETd和LETt的两种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的生物剂量在水箱和患者模体差异很小,但与传统临床质子放疗生物剂量相比时在高剂量区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 质子 生物剂量 平均传能线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