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实践为例 |
万洪英
万明
裴晓敏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2
|
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 |
徐飞
赵明
|
《生理通讯》
|
2012 |
0 |
|
3
|
发展中国交叉科学的战略思考 |
刘仲林
宋兆海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4
|
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形式、发展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 |
郑巧英
王辉耀
李正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4
|
|
5
|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责任与使命 |
程晓舫
袁新荣
刘景平
|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6
|
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
王永伟
徐飞
李淑敏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瓦特蒸汽机技术创新的社会视角分析 |
迟红刚
徐飞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15 |
6
|
|
8
|
警惕资本与科学的零和博弈 |
徐飞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19 |
6
|
|
9
|
科学文化另面观——赛先生为何要与德先生同行 |
徐飞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17 |
6
|
|
10
|
交叉科学——单学科体制下的流浪儿 |
刘仲林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11
|
宁静致远 水滴石穿——从杰出科学家的管理说开去 |
徐飞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17 |
3
|
|
12
|
创造学视野下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
毛天虹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引证分析法作为科学评价的局限 |
吴彩丽
孙启贵
|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
1
|
|
14
|
地方政府在基层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韩丽峰
|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
2006 |
0 |
|
15
|
科学视角下的波拉尼默会认识论 |
石仿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9 |
0 |
|
16
|
新兴技术的预期治理:内涵、意义与过程 |
杨素雪
孙启贵
|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7
|
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基于科技哲学三大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
黄晟鹏
孔燕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8
|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租赁需求与意义 |
杨天坛
|
《现代企业》
|
2014 |
1
|
|
19
|
政策视野下的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演化 |
梁壮
|
《现代企业》
|
2021 |
1
|
|
20
|
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 |
徐飞
赵明
|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