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醇的二次包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雍国平 李光水 +4 位作者 方智勇 陶芳 彭荣怀 徐华军 徐迎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1,共3页
制备了薄荷醇的β-环糊精一次包合物后,再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对其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包埋物在环境温度下和较长的贮存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关键词 薄荷醇 Β-环糊精 阿拉伯胶 麦芽糊精 稳定性 二次包埋物
下载PDF
薄荷油的二次包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雍国平 郭俊成 +1 位作者 童红武 叶宏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7,共2页
制备了薄荷油的β-环糊精一次包合物后,再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对其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包埋物在环境温度下和较长的贮存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关键词 薄荷油 Β-环糊精 二次包埋物 稳定性 香料
原文传递
羟丙基-β-环糊精及β-环糊精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体系的电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雍国平 李光水 +1 位作者 阎向阳 刘少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7,28,共3页
用电导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与羟丙基 β 环糊精 (HP β CD)及 β 环糊精 (β CD)混合体系的电导行为。结果表明 ,由于CTMAB与HP β CD或 β CD间形成了包合物 ,使体系电导率增加的幅度减缓。当体系中HP β CD或 β CD... 用电导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与羟丙基 β 环糊精 (HP β CD)及 β 环糊精 (β CD)混合体系的电导行为。结果表明 ,由于CTMAB与HP β CD或 β CD间形成了包合物 ,使体系电导率增加的幅度减缓。当体系中HP β CD或 β CD的浓度增加时 ,CTMAB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增加 ,即转折点后移 ,且HP β CD对CTMAB的CMC转折点后移的影响较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Β-环糊精 混合体系 研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包合物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率
下载PDF
烟草稀酸萃提体系中烟碱的导数光度法测定研究
4
作者 盛良全 阎向阳 +2 位作者 肖厚荣 夏炳乐 刘少民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8-90,共3页
对导数光度测定稀盐酸—活性炭萃提烟样中烟碱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条件,与通用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的烟碱含量符合程度较好,且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强的优点。
关键词 稀酸萃提 活性炭 烟碱 导数光度法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分析同时测定钾和氯 被引量:19
5
作者 盛良全 倪军 吴守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62-862,共1页
关键词 同时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 流动注射分析 自来水 烟草
下载PDF
烟用美拉德反应香料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俊成 张悠金 +2 位作者 舒俊生 刘强 程晓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国内外的食用和烟用香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出 1 4种香气较好的产物 ,对适合烟用的反应产物进行筛选 ,并运用色谱分析法鉴定出 1 2种挥发性致香成分 ,卷烟加香试验表明 ... 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国内外的食用和烟用香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出 1 4种香气较好的产物 ,对适合烟用的反应产物进行筛选 ,并运用色谱分析法鉴定出 1 2种挥发性致香成分 ,卷烟加香试验表明 ,筛选出的反应香料能显著地增强烟香 ,减少杂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美拉德反应产物 卷烟 加香 香料
下载PDF
烟草中氨、钾组分的离子色谱法快速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夏炳乐 郑一新 +1 位作者 时亮 刘清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79,共2页
采用稀硝酸浸提、离子色谱法 (IC)快速分析烟草中的钾及游离态氨。该法制样简便、测定快速 ,两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 :K+,0 0 5mg/L ;NH3,0 0 3mg/L。回收率 :K+,92 7%~10 6 7% ;NH3,96 5 %~ 10 9 0 ... 采用稀硝酸浸提、离子色谱法 (IC)快速分析烟草中的钾及游离态氨。该法制样简便、测定快速 ,两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 :K+,0 0 5mg/L ;NH3,0 0 3mg/L。回收率 :K+,92 7%~10 6 7% ;NH3,96 5 %~ 10 9 0 %。整个分析过程仅需 5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烟草 分析 稀硝酸 浸提
下载PDF
香兰素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光水 雍国平 +1 位作者 闫向阳 林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2-44,共3页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和香兰素的包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香兰素与β-CD包合物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180.28KJ/mol,指前因子为9.858×1019,动力学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为lgA=0.0897E...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和香兰素的包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香兰素与β-CD包合物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180.28KJ/mol,指前因子为9.858×1019,动力学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为lgA=0.0897E+2.4665,焓变△H=85.90KJ/mol,熵变△Sr=0.146KJ/m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香料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研磨法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雍国平 童红武 +4 位作者 李光水 徐冉 彭荣怀 徐迎波 徐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1,共2页
用研磨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用乙醇洗涤或蒸馏包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包合物的表面薄荷醇量和总薄荷醇量,并计算了薄荷醇的包合率。结果表明在薄荷醇/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5∶1时,表面薄荷醇量最... 用研磨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用乙醇洗涤或蒸馏包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包合物的表面薄荷醇量和总薄荷醇量,并计算了薄荷醇的包合率。结果表明在薄荷醇/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5∶1时,表面薄荷醇量最低且包合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磨法 薄荷醇 Β-环糊精包合物 食品 总薄荷醇量
下载PDF
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雍国平 李光水 +1 位作者 郑飞 周会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24-1126,共3页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β-cyclodextrin(β-CD) with vanillin, sebacic acid and cholesterol were prepared. DS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qualitative ratio of three inclusion complexes was 1∶1, 2∶1, 3∶1, re...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β-cyclodextrin(β-CD) with vanillin, sebacic acid and cholesterol were prepared. DS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qualitative ratio of three inclusion complexes was 1∶1, 2∶1, 3∶1, respectively. XRD results of β-CD and its inclusion complexes indicate that the crystals of three inclusion complexes belong to an obvious channel-type packing structure, and the axial structure period is two times of the height of β-CD torus. The structural models of thre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head-head" alignment of β-CDs, molecular size match and polarity. A specific peak in XRD spectra indication of forming inclusion complex can be identified at 1 2 nm(about 7 deg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结构周期 结构模型 XRD分析
下载PDF
外源Cu^(2+)与烟草CuZnSODⅢ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良全 刘少民 +3 位作者 叶纪华 徐小龙 解永树 刘清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CuZnSODⅢand Outer Copper, enzyme activity experiments expressed that 0.1mmol·L-1 Cu2+addition reduced the enzyme activity sharply, but this reduced action had no...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CuZnSODⅢand Outer Copper, enzyme activity experiments expressed that 0.1mmol·L-1 Cu2+addition reduced the enzyme activity sharply, but this reduced action had not been found for the additions of 0.1mmol·L-1 1∶1 Cu2+and Zn2+, and 0.1mmol·L-1 Zn2+, respectively. This was due to the Cu2+exchanged the Zn2+in CuZnSODⅢ,and it was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 of determination of metal content. Meanwhile, the static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revealed the exist of molecular complex of CuZnSOD with Cu2+. The binding constant was obtained from lineweaver burk and double lg plot. The distance of active site to Trp is about 2.83nm,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Frster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相互作用 CuZnSODⅢ 荧光光谱 外源铜离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水杨酸与烟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盛良全 刘少民 +3 位作者 贾莉莉 徐小龙 解永树 刘清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监测了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水杨酸 (SA)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杨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机制 ,求得两者结合的形成常数和配位数 ,使用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技术求出了两者...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监测了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水杨酸 (SA)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杨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机制 ,求得两者结合的形成常数和配位数 ,使用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技术求出了两者的结合位置距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 2 .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力 荧光光谱 烟草 相互作用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下载PDF
香料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雍国平 肖洪 +2 位作者 姚彬 阎向阳 方智勇 《烟草科技》 EI CAS 2001年第4期10-11,共2页
香料在乳状液中因明胶 (成膜材料 )所形成的保护性包膜而增强稳定性。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有乳化剂浓度、乳化温度以及明胶浓度等。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香料乳状液稳定的优化条件是 :乳化剂浓度 0 .3%~ 0 .4 %、乳化温度 60℃、明胶 (... 香料在乳状液中因明胶 (成膜材料 )所形成的保护性包膜而增强稳定性。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有乳化剂浓度、乳化温度以及明胶浓度等。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香料乳状液稳定的优化条件是 :乳化剂浓度 0 .3%~ 0 .4 %、乳化温度 60℃、明胶 (成膜材料 )浓度 4 .0 %~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浮状液 稳定性 成膜材料 正交试验 烟草 卷烟
下载PDF
水溶液中几种苯衍生物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雍国平 查正根 李光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09,273,共3页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inclusion complexes of some benzene derivations with β cyclodextrin (β CD)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t 20℃,30℃,40℃ and 50℃,respectively.The app...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inclusion complexes of some benzene derivations with β cyclodextrin (β CD)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t 20℃,30℃,40℃ and 50℃,respectively.The apparent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also obtain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van der Waals force (Δ H <0,Δ S <0,governed by Δ H ) i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of inclusion systems of benzene derivations with β CD.On the other hand,in the case of inclusion complex of vanillin,the hydrogen bonding may also play a role in comple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苯衍生物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常数 表观热力学参数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β-环糊精及羟丙基β-环糊精与香兰素包合作用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雍国平 李光水 +2 位作者 刘少民 童红武 朱晓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用1 H -NMR、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香兰素与 β -CD和HPβ -CD的包合作用 ,发现香兰素与HPβ-CD包合时 ,HPβ -CD的内腔H -3和H -5质子较与β -CD包合时明显移向高场 ,表明香兰素分子进入HPβ-CD的内腔较深。用Benesi-Hildebrand关... 用1 H -NMR、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香兰素与 β -CD和HPβ -CD的包合作用 ,发现香兰素与HPβ-CD包合时 ,HPβ -CD的内腔H -3和H -5质子较与β -CD包合时明显移向高场 ,表明香兰素分子进入HPβ-CD的内腔较深。用Benesi-Hildebrand关系式求得的包合物的平衡常数也证实香兰素分子进入HPβ -CD的内腔较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合作用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香兰素 包合物 谱学 香料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用混合盐析法从烟末中提取果胶的实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光水 刘启斌 虞新安 《烟草科技》 EI CAS 2001年第11期18-20,共3页
对混合盐析法从烟末中提取果胶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过程中的各个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得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
关键词 混合盐析法 果胶 烟末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微乳液介质萃取烟碱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雍国平 彭荣怀 +2 位作者 徐华军 童红武 张皖 《烟草科技》 EI CAS 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微乳液或乳状液介质对将烟碱从水相转移到油相中的萃取效率的影响 ,发现微乳液介质对烟碱萃取率的影响显著高于乳状液介质 ,且CTMAB体系高于SDS体系。还研究了萃取时间和正...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微乳液或乳状液介质对将烟碱从水相转移到油相中的萃取效率的影响 ,发现微乳液介质对烟碱萃取率的影响显著高于乳状液介质 ,且CTMAB体系高于SDS体系。还研究了萃取时间和正丁醇 (助表面活性剂 )用量对烟碱萃取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介质 萃取 烟碱 试验 烟叶
下载PDF
烟草中CuZnSODⅢ的荧光光谱及pH值和H_2O_2敏感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良全 刘少民 +3 位作者 张燕 徐小龙 谢永树 刘清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8-891,共4页
考察了烟草中CuZnSODⅢ在不同pH值和H2O2加入量前后的荧光光谱。用同步荧光技术区分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荧光,进一步结合荧光猝灭现象和三维荧光特征,探讨发色团微环境及蛋白质分子构象行为,推断得出H2O2对荧光的猝灭属于... 考察了烟草中CuZnSODⅢ在不同pH值和H2O2加入量前后的荧光光谱。用同步荧光技术区分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荧光,进一步结合荧光猝灭现象和三维荧光特征,探讨发色团微环境及蛋白质分子构象行为,推断得出H2O2对荧光的猝灭属于氧化还原猝灭和双分子碰撞猝灭双重机制,及色氨酸残基对pH值和H2O2更为敏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CuZnSODⅢ 荧光光谱 PH值 H2O2 敏感性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降低卷烟焦油和烟碱释放量的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晓葵 许萍 +1 位作者 叶侠英 王宏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在烟支中添加不同剂量、具有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溶液 ,检测卷烟中对应的焦油和烟碱释放量 ,以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在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烟碱释放量方面的作用 ,再对烟支进行评吸 ,从而确定了壳聚糖溶液的最佳添加量 .结果表明 ... 在烟支中添加不同剂量、具有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溶液 ,检测卷烟中对应的焦油和烟碱释放量 ,以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在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烟碱释放量方面的作用 ,再对烟支进行评吸 ,从而确定了壳聚糖溶液的最佳添加量 .结果表明 ,烟支中加入 1.0mL脱乙酰度为 90 %的壳聚糖溶液 ,主流烟气中焦油降低 15 .5 % ,烟碱降低 13.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卷烟 焦油 烟碱释放量 评吸 控制 烟草添加剂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中NO_x截留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少民 许萍 +3 位作者 阎向阳 吴宏伟 姚卫平 陈良友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截留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方法 向卷烟滤嘴中以2.0、4.0和8.0μg/支加入卟啉及铁卟啉。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析卟啉及铁卟啉对清除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效果。结果 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随卷烟滤... 目的 探讨截留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方法 向卷烟滤嘴中以2.0、4.0和8.0μg/支加入卟啉及铁卟啉。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析卟啉及铁卟啉对清除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效果。结果 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随卷烟滤嘴中卟啉及铁卟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卟啉:r=-0.994 3,P<0.01;铁卟啉:r=-0.989 2,P<0.01)。结论 卟啉和铁卟啉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有明显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烟污染 卟啉 氮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