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
作者 侯非凡 孙敏 +1 位作者 高志强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093,共7页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从农业基础、功能农业发展需求和提出历程的角度介绍了山西省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以两个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山西省在开展功能农业研究与产业发展时的思路,即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政...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从农业基础、功能农业发展需求和提出历程的角度介绍了山西省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以两个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山西省在开展功能农业研究与产业发展时的思路,即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并注重从原材料到功能农产品的全链条式研发;进而指出山西省未来功能农业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方向,以此对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功能农业 研究背景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2008—2018年功能农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其国 尹雪斌 +3 位作者 孙敏 刘永贤 侯非凡 张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071,共11页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农业从2008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本文对有关功能农业的定义、学科的发展、应用实践,进行了系统回顾,对于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值农业 功能农业 矿物质 植物有益物质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十三五”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尹雪斌 高志强 +1 位作者 孙敏 侯非凡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7,共5页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是自然条件特点突出,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功能农业产业及已开展的相关科研;劣势是功能农业科研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标准...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是自然条件特点突出,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功能农业产业及已开展的相关科研;劣势是功能农业科研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标准制定落后;机遇是国家及省部级政策对功能农业的大力支持;威胁是功能农业产业系统规划不足,品牌建设和相关培训条件有限。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梳理出山西省在"十三五"期间发展功能农业的主要思路和九大重点方向,为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十三五” 功能农业 SWOT分析法
下载PDF
搭建中国硒方阵,燃起中国硒力量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其国 尹雪斌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今年8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1届硒与生物学和医学国际研讨会”暨“第5届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国际会议”上,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330位代表中1/4来自中国,近30位中国学者在大会上分享了硒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天... 今年8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1届硒与生物学和医学国际研讨会”暨“第5届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国际会议”上,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330位代表中1/4来自中国,近30位中国学者在大会上分享了硒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天然生物营养强化计划(Natural Biofortification Program, NBP)也得到各国科学家的热烈回应。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提议组成“中国方阵”,发出“中国声音”。硒,作为一个在生命体中只占千万分之一的微量元素,正在树起“中国信心”,燃起“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者 方阵 PROGRAM 中国科学家 国际研讨会 斯德哥尔摩 中国代表团
下载PDF
影响作物吸收硒的土肥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敏 张瑞瑞 +6 位作者 郑韵英 王日明 杨利琼 刘永贤 袁林喜 尹雪斌 尹艳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0-1104,共5页
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硒缺乏会造成多种疾病。通过摄入农产品适量补充硒,能保证人体健康。对作物补充适量硒肥,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的有效措施。作物吸收硒与土壤因素及肥料因素关系密切,判断哪个因素是影响作物吸收硒最关键的因素值得探... 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硒缺乏会造成多种疾病。通过摄入农产品适量补充硒,能保证人体健康。对作物补充适量硒肥,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的有效措施。作物吸收硒与土壤因素及肥料因素关系密切,判断哪个因素是影响作物吸收硒最关键的因素值得探讨。通过对文献系统调研发现,影响作物吸收硒的土肥因素中,土壤本身的硒含量及硒肥量最关键,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为活化土壤硒的间接因素,硒肥种类及施肥方式为配合硒肥量的补充因素。促进作物对硒的吸收要结合土壤性质、硒肥量、施肥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富硒农产品高产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土壤性质 施肥量 硒肥种类 施肥方式
下载PDF
生物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泽洲 朱元元 +4 位作者 李梦 李单 侯遇珠 袁林喜 尹雪斌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409-414,共6页
对近年来关于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高硒生物样品(>10 mg Se/kg)和低硒生物样品(<1 mg Se/kg)的硒形态组分提取方法,以及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LC-AFS)、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 对近年来关于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高硒生物样品(>10 mg Se/kg)和低硒生物样品(<1 mg Se/kg)的硒形态组分提取方法,以及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LC-AFS)、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等仪器联用的方法分离、检测硒的形态组分。此外,对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STXM)原位微区分析微生物样品的硒形态及其分布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形态分析 硒代氨基酸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LC-AFS) 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 同步辐射X射线微区分析(STXM)
下载PDF
硒肥对水稻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管文文 戴其根 +1 位作者 张洪程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5-1169,共5页
以大田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硒肥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重金属(砷、铬、镉、铅)累积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施硒降低重金属在水稻可食部分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施用不同量硒肥(30、60和120 kg/hm2)对水稻分蘖数、株高、单株干物重和... 以大田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硒肥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重金属(砷、铬、镉、铅)累积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施硒降低重金属在水稻可食部分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施用不同量硒肥(30、60和120 kg/hm2)对水稻分蘖数、株高、单株干物重和产量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施用120 kg/hm2硒肥显著增加了大米中的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的含量,并使有机硒比例增加了16.6%。施用120 kg/hm2硒肥有效抑制了水稻穗部铬和镉的累积量(53%和45%),而对铅无明显抑制作用。施用硒肥促进了硒向精米、糠中转移,同时有效降低了精米中镉、铬、铅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水稻 重金属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硒的吸收、转运及累积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管文文 戴其根 +1 位作者 张洪程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含硒肥料后水稻中硒的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硒的积累量与含硒肥料施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水稻成熟期,硒施用量3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全株硒浓度分别比对照处...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含硒肥料后水稻中硒的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硒的积累量与含硒肥料施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水稻成熟期,硒施用量3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全株硒浓度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98.9%和313.7%。不同生育期,水稻各个器官中硒含量及累积量不同,水稻硒的生物富集高峰期表现在孕穗期,叶与水稻穗部吸收累积硒有着密切关系。水稻成熟期整个植株中硒的累积量为茎>叶>精米>根>颖壳。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硒有一定的运转累积规律:水稻分蘖期时,硒从根、茎流向叶片;孕穗期再由叶流向茎;灌浆期又从根运转到叶和穗中;最后成熟期叶中的硒流向穗。苗期施用含硒肥料是一条提高水稻硒含量的有效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水稻 累积 分布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羧基葡聚糖凝聚微滴的制备及其酵母细胞毒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汉娇 梁兴唐 +3 位作者 汪双双 张霞 尹艳镇 尹雪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96-500,共5页
凝聚微滴通过自组装在细胞表面形成仿生细胞壁,可保护细胞,降低外界刺激和化学环境引起的损害。天然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结构稳定的凝聚微滴,探索其在细胞保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实验以壳聚糖... 凝聚微滴通过自组装在细胞表面形成仿生细胞壁,可保护细胞,降低外界刺激和化学环境引起的损害。天然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结构稳定的凝聚微滴,探索其在细胞保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实验以壳聚糖和葡聚糖天然高分子为原料,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羧基葡聚糖(DEX-COOH),进而制备凝聚微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倒置荧光显微镜(FI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与动态光散射(DL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MCS与DEX-COOH的质量浓度比为1∶2条件下制备的凝聚微滴的稳定性最好,该凝聚微滴对酿酒酵母未产生细胞毒性,在细胞保护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羧基葡聚糖 凝聚微滴 益生菌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土施硒肥位置对谷子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虎 张建珍 +5 位作者 侯非凡 温镇遥 卢梦迪 李泽涛 苏杰 尹雪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7,共9页
[目的]随着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及国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以谷子为代表的杂粮成为富硒农作物研究的热点,明确不同土施硒肥位置对谷子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可为谷子富硒肥精准施用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张杂谷13号”为材料,通过种... [目的]随着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及国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以谷子为代表的杂粮成为富硒农作物研究的热点,明确不同土施硒肥位置对谷子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可为谷子富硒肥精准施用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张杂谷13号”为材料,通过种肥同播的方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距离谷子植株水平距离设置5和10 cm两个水平、距离土表垂直深度设置5、10和15 cm三个水平,共计6个施用富硒有机肥位置处理,对谷子成熟期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硒含量和硒积累量进行测定。[结果]在距离谷子植株水平距离10 cm、距离土表垂直深度10 cm处理下,谷子株高、旗叶宽度、叶片干物质量、籽粒干物质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20.51 cm、3.24 cm、4.14 g、19.09 g,且相比其他处理的增幅范围分别为15.96%~23.06%、9.83%~23.66%、6.43%~245.00%、1.49%~135.97%;籽粒硒含量及硒积累量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7 mg·kg^(-1)和14.75μg·株^(-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相比其他处理的增幅范围分别为18.46%~60.42%和44.89%~219.96%。施用富硒有机肥不同处理下,谷子籽粒所含硒元素均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等有机态硒存在。[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得,在距离谷子植株水平距离10 cm、距离土表垂直深度10 cm处施用硒肥为“张杂谷13号”土施富硒有机肥的适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土施位置 谷子 生理特性 硒积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