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MYB检测
1
作者 程平 徐洪海 +3 位作者 汪稳庚 蔡泽宇 胡丽娟 杜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0-934,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随访。结果 14例Ad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包括10例经典型...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随访。结果 14例Ad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包括10例经典型和4例实性-基底细胞样腺样囊性癌(solid-basaloi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B-AdCC)。肿瘤由上皮、肌上皮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呈筛状、管状以及实性巢状排列,间质呈纤维黏液样或玻璃样变。SB-AdCC的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及坏死易见,常合并导管原位癌。免疫表型:ER(1/14)、PR(1/14)、HER2(0/14)、CK7(14/14)、p63(12/14)、CK5/6(14/14)、CD117(13/14)、MYB(9/14),经典型AdCC与SB-AdCC的Ki67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3.2%与46.1%。FISH检测:MYB重排率在经典型AdCC与SB-AdCC分别为55.6%(5/9)与25%(1/4)。14例患者接受了不同范围的手术切除,并组合放疗和(或)化疗。随访期内(2~62个月)1例SB-AdCC患者因肺和肝转移而死亡,10例随访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SB-AdCC较经典型AdCC的侵袭性更强,MYB基因重排频率低,免疫组化检测MYB蛋白对辅助诊断SB-AdCC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实性-基底细胞样 MYB FISH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