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口腔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阮敏 韩楠男 安常明 陈超 陈传俊 董敏俊 韩伟 侯劲松 后军 黄志权 李超 李思毅 刘冰 刘法昱 吕晓智 吕正华 任国欣 单小峰 尚政军 孙树洋 季彤 孙传政 孙国文 田皞 王元银 王悦平 温树信 吴炜 叶金海 喻棣 张春叶 张凯 张明 张胜 郑家伟 周旋 周瑜 朱国培 朱凌 苗素生 何悦 房居高 张陈平 张志愿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21-833,共13页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有效预防措施未建立等,尤其是在治疗模式上,对于早期口咽癌,是单纯手术还是单纯放疗,机器人微创手术是否比放疗具有更好的功能保护,尚存争议;对于中晚期口咽癌,治疗模式的争议更大,是采用同期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非手术治疗模式,还是采用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仍不明确。为规范中国口咽癌的外科治疗,明确口咽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本专家共识根据中国口咽癌的发病特点和诊疗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在口咽癌的外科术前评估、手术指征确定、原发肿瘤切除、颈淋巴清扫、术后缺损修复、术后并发症处理、预后及随访等多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重点包括:①口咽癌治疗前应当检测p16蛋白表达以明确HPV状态;②手术前进行颌面部增强磁共振检查从而清晰评估口咽癌浸润深度、侵袭方向,指导口咽癌的精准外科切除;开口度与气道评估对于外科手术的入路决策和术后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③较大口咽癌手术,预估口腔内1~2月不能有效进食者,建议术前接受经皮内镜胃造瘘,有效提升治疗期间的营养摄入;④对于早期口咽癌患者,可以选择单纯手术治疗或是单纯放疗;对于中晚期患者,HPV相关性口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酌情选择是否增加同步化疗;非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包括原发和复发)、放化疗后复发性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建议首选手术治疗;⑤原发外生性的T1-2口咽癌,首选经口入路直接手术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T3-4的中晚期口咽癌患者建议酌情采用下颌骨暂时离断入路或是舌骨上入路进行手术;⑥肿瘤浸润深度>3 mm的cT1-2N0口咽癌患者以及cT3-4N0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行ⅠB-Ⅳ区的预防性颈淋巴清扫,cN+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进行I-V区的治疗性颈淋巴清扫;⑦HPV相关性口咽癌放疗后12周或更长时间的PET-CT扫描显示颈淋巴结中有较强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摄取,或影像学提示淋巴结持续增大,建议进行颈淋巴清扫;⑧术前怀疑包膜外侵犯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时应当切除淋巴结周边的肌肉脂肪结缔组织;⑨口咽癌的缺损修复需要遵循修复重建阶梯原则,优先选择邻近瓣,次选远位带蒂瓣,最后游离瓣,组织量丰富的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作为术后大范围缺损的首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外科治疗 术前评估 手术适应证 颈淋巴清扫 包膜外侵犯 缺损修复 并发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口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超前镇痛: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君 吴晓波 +2 位作者 刘娜 周瑜 郝新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拔除双侧下颌阻生牙的患者20例,通过随机自身对照原则,将两侧阻生牙分为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通过数值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 目的:研究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拔除双侧下颌阻生牙的患者20例,通过随机自身对照原则,将两侧阻生牙分为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通过数值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统计患者在拔牙术后0.5、2、4、8、12、24 h疼痛评分,记录24 h内使用应急镇痛药物的总剂量,COX分析法比较患者2次术后首次应用应急镇痛药物的间隔时间及例数,绘制生存曲线。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2、4、8、12 h,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 h试验组使用应急镇痛药物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曲线表明,试验组首次应用镇痛药物的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用于阻生牙拔除术的超前镇痛时,12 h内可取得明显的止疼作用,但12小时后镇痛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 阻生牙拔除 超前镇痛 数值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单侧唇裂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探讨
3
作者 葛婷 陈传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围手术期是否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科室165例单侧唇裂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用药资料,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静滴青霉素钠注射液,术后2日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对照组不用药,对比创口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围手术期是否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科室165例单侧唇裂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用药资料,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静滴青霉素钠注射液,术后2日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对照组不用药,对比创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术后体温变化趋势。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单侧唇裂围手术期可考虑不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抗菌药物 临床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