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3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发现神经酸可减轻中风及中风后抑郁行为
1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1期6-7,共2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李福利、范勇团队,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洪军、李贤煜团队报道了神经酸在治疗中风和相关卒中后抑郁行为的药物研发方面的成果。神经酸是在哺乳动物神经组织中发现的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治疗...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李福利、范勇团队,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洪军、李贤煜团队报道了神经酸在治疗中风和相关卒中后抑郁行为的药物研发方面的成果。神经酸是在哺乳动物神经组织中发现的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卒中后抑郁 中风后抑郁 中国科学院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酸 生物能源 单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现可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新型糖胺聚糖
2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2期6-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明一团队发现一种新型半乳糖基化糖胺聚糖,丰富了糖胺聚糖的结构类型。这一新型糖胺聚糖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为研发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药物奠定了药理基础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高危并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明一团队发现一种新型半乳糖基化糖胺聚糖,丰富了糖胺聚糖的结构类型。这一新型糖胺聚糖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为研发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药物奠定了药理基础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高危并发症之一,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生长因子、敷料和皮肤替代物等,但治疗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糖尿病足溃疡 糖胺聚糖 临床治疗方法 糖尿病伤口 生长因子 药理基础
原文传递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教育策略研讨——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为例
3
作者 纪海丽 钱韦 王文婧 《高教学刊》 2025年第S1期1-4,共4页
党的二十大开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该文结合新时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对培养单位现有教育管理和培养过程的改革举措进行介绍。在剖析研究所导学关系调查研究反馈问题的基础上,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 党的二十大开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该文结合新时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对培养单位现有教育管理和培养过程的改革举措进行介绍。在剖析研究所导学关系调查研究反馈问题的基础上,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新时代 科研院所 导学关系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洞察大模型,启迪智慧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大模型的内在逻辑”主题讨论侧记
4
作者 李佩璇 秦晓宇 成蒙 《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幻小说走进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医疗诊断到金融预测,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 主题讨论 人工智能 启迪智慧 医疗诊断 科幻小说 自动驾驶汽车 金融预测 运行方式
原文传递
做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要素——中国科学院方小敏院士专访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小敏 赵春晖 +1 位作者 李世萍(整理) 赵宗孝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高等理科教育》(以下简称《理科》):方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您与地学结缘,并成为一名地貌和气候环境变化领域的科学家,请问您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方院士:说实话,当初我没有想过要学地学... 《高等理科教育》(以下简称《理科》):方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您与地学结缘,并成为一名地貌和气候环境变化领域的科学家,请问您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方院士:说实话,当初我没有想过要学地学,因为我父亲是祖传武术和医学世家,受他影响,我从小喜欢武术和医学。高考志愿报的是湖南医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并没有报考兰州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拔尖创新人才 高考志愿 气候环境变化 科学研究 兰州大学 院士 武术
下载PDF
科学丰碑 档案基石——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档案展 弘扬科学家精神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潘亚男 翟瑶 +2 位作者 孔祥盛 陈雨 赵迪 《四川档案》 2024年第5期9-9,共1页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档案馆于建党百年之际举办了“科学丰碑档案基石——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档案展”。策展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夯实前期基础、建立专业团队、强化规范管理、严格审核档案公开流程,并建设了全景网上展...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档案馆于建党百年之际举办了“科学丰碑档案基石——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档案展”。策展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夯实前期基础、建立专业团队、强化规范管理、严格审核档案公开流程,并建设了全景网上展厅。展览以“小空间大内容”为特色,精心设置沉浸式展项,持续开发衍生产品。展览入选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发挥档案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创新举措 专业团队 档案 衍生产品 沉浸式 科学家 持续开发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工作概述
7
作者 刘筱敏 田宏 《中国期刊年鉴》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2023年度各项业务工作的规划和推进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等重要指示,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 在2023年度各项业务工作的规划和推进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等重要指示,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在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上“要聚焦精品期刊建设。聚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助力我院高水平期刊路身世界一流水平,要鼓励和引导优秀成果率先在国内期刊发表”的重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期刊 研究会工作 中国科学院 精神传达 学术期刊 世界一流水平 学术平台 学术资源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科学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8
作者 赵璐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4期156-158,共3页
2024年9月27—2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与教育委)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科学教育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论坛由中... 2024年9月27—2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与教育委)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科学教育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防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 科学与社会 会议综述 科普 论坛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八届科学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璐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1期164-166,共3页
2023年12月20—2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与教育委”)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科协承办,《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八届科学教育论坛,以“新时代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为主题,在... 2023年12月20—2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与教育委”)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科协承办,《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八届科学教育论坛,以“新时代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为主题,在重庆市成功举办。科普与教育委部分委员、院士代表、中小学校长、一线科学教师、科普工作者、科学教育专家等80余人参会。科普与教育委主任杨玉良院士、副主任武向平院士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周德进、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曦分别到会致辞。本次论坛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拔尖人才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与实施情况”“中小学科学教育:问题与建议”分别组织三场报告和讨论会,共邀请16位院士、专家、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作主旨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科协 中小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普工作者 一线教师 科学与社会 拔尖人才培养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的合作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10
作者 杜晓萌 刘益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8,48,共9页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与英国皇家学会开展了长期的科技交流合作。本文研究了中国科学院与皇家学会的合作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英国皇家奖学金项目”与“皇家奖学金+科学合作协议项目”的资助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与英国皇家学会开展了长期的科技交流合作。本文研究了中国科学院与皇家学会的合作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英国皇家奖学金项目”与“皇家奖学金+科学合作协议项目”的资助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非对等性和持续资助模式及其构成的完整合作链条,揭示了“非对等”合作的现实意义与“隐性”合作成果的重要性。同时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分析了双方合作的历程和经验及其对当下和未来合作工作的启示,指出应对国际合作给予耐心和宽容度,将目光和目标放得长远;对于有价值的合作,不必拘泥于形式及投入的对等,鼓励非对等合作的开展;优质的国际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全链条的合作;中国科学院与皇家学会的合作作为科技外交的组成部分,历史上为中英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未来也将成为维系两国科技交往的纽带;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要摆脱“坏国际化”陷阱,中英两国学术界应通力合作,应对目前科技爆发式发展与人类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构建负责任的、可持续创新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英国皇家学会 国际科技合作 皇家奖学金项目 全链条合作
下载PDF
追忆玉泉山谈话 回首“科学的春天”——访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郭曰方
11
作者 武凤珠 郭曰方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6期52-52,共1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歌词中的“老人”,便是今年正逢120周年诞辰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秘书,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歌词中的“老人”,便是今年正逢120周年诞辰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秘书,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郭曰方参与整理了在1977年8月4日至8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教工作的指导方针文件。近期,他向本刊记者回顾了这一段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艺术联合会 名誉主席 科教工作 指导方针 郭曰方 玉泉山 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
12
作者 孔旭 杨戟 +10 位作者 郑宪忠 王坚 范璐璐 娄铮 朱青峰 王挺贵 吴雪峰 薛永泉 张程 赵海斌 蔡萍 《青海科技》 2024年第1期10-24,共15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双方于2018年3月1日召开望远镜项目预研启动会,2019年7月正式开展望远镜建设,2023年8月望远镜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双方于2018年3月1日召开望远镜项目预研启动会,2019年7月正式开展望远镜建设,2023年8月望远镜建成并开展调试观测,2023年9月17日望远镜首光仪式暨科学战略研讨会召开,并成功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标志着望远镜设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已经可以开展天文观测研究。墨子巡天望远镜口径2.5米,采用国际先进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可实现3度视场范围内均匀高像质和极低像场畸变成像,配备7.65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具备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的特点。墨子巡天望远镜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海拔4200米的天文台址,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首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通过获取天体高精度位置和多波段亮度观测数据,监测移动天体和光变天体,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可以在高能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普查、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同时,墨子巡天望远镜将面向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开展太阳系近地天体等搜寻与监测研究,服务航天安全和深空探测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图像巡天 时域天文 近地天体 冷湖 赛什腾山
下载PDF
开放科学与科研规范: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科技伦理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何子豪 赵铭 李欣哲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1期161-163,共3页
2023年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部道德委”)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在重庆市成功举办。会议以... 2023年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部道德委”)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在重庆市成功举办。会议以“开放科学与科研规范: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设置“开放科学对科研规范及科研体系带来的影响”“开放科学背景下全球科研规则重构与前瞻”“开放科学趋势下我国科研规范建设思路与建议”三个研讨议题。学部道德委部分委员、院士专家代表、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出版集团代表及媒体人员共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学部道德委主任胡海岩院士、副主任梅宏院士、委员孟安明院士、委员成会明院士共同主持本次会议,胡海岩院士、重庆市委副书记李明清分别作会议致辞。围绕本次会议主题,6位院士专家作了主旨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技术协会 科研体系 科技伦理 科学与社会 伦理研究 科学背景 院士专家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14
作者 《自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于2013年迁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主要开展基因组学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2019年11月,中央编办批复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加挂“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牌子,承担我国生物信息大数据统—汇...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于2013年迁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主要开展基因组学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2019年11月,中央编办批复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加挂“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牌子,承担我国生物信息大数据统—汇交、集中存储、安全管理与开放共享以及前沿交叉研究和转化应用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编办 中国科学院 集中存储 信息中心 开放共享 基因组学 前沿科学 转化应用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发现衰老细胞代谢调控关键机制
15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期6-7,共2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DK4-dependent hypercatabolism and lactate production of senescence cells promotes cancer malignancy”的研究论文。该研...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DK4-dependent hypercatabolism and lactate production of senescence cells promotes cancer malignanc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广谱表达的同时,一种关键代谢因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在衰老细胞中显著上调,后者可以介导衰老细胞代谢重编程并使其呈现一种葡萄糖高分解代谢的特性。该研究解析了细胞衰老、乳酸生成、器官退行和增龄相关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开创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细胞 中国科学院 细胞衰老 SASP 营养与健康 代谢调控 研究解析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首创建立强迫症样猕猴模型
16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5期7-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熊志奇研究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临港实验室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hesus monkeys exhibi...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熊志奇研究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临港实验室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hesus monkeys exhibiting spontaneous ritualistic behaviors resembling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体现自发强迫样行为的猕猴模型,为强迫症机理研究和干预方案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中心 强迫症 猕猴模型 中国科学院 智能技术 脑科学 干预方案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揭示维生素C调控体细胞重编程新机制
17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1期7-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细胞与生物科学》(Cell&Bio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细胞与生物科学》(Cell&Bio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维生素C通过其代谢物2,3-二酮-L-古洛糖酸(DKG)依赖和非依赖的双重途径调控体细胞重编程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生物科学 维生素C 新机制 古洛糖酸
原文传递
电磁聚力展现中国速度勇攀高峰铸就科魂匠心——记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部
18
作者 杨泽宇 《中国教工》 2024年第6期26-27,共2页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部研制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创造了大质量电磁推进技术世界最高速度纪录;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牵引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世界最高电压最大容量的柔直换流器获得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部研制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创造了大质量电磁推进技术世界最高速度纪录;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牵引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世界最高电压最大容量的柔直换流器获得重大工程应用。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等荣誉称号。2024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直线驱动 最大容量 最高电压 荣誉称号 牵引系统 工人先锋号 换流器
原文传递
坚守青藏高原 攻克冻土难题——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俞祁浩
19
作者 《中国教工》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系统研究了冻融灾害孕育和致灾机理,完善了冻土工程长期稳定理论,构...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系统研究了冻融灾害孕育和致灾机理,完善了冻土工程长期稳定理论,构建了冻融灾害防控保障技术体系,为我国冻土工程理论发展和引领国际冻土工程技术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1.4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资源 冻土工程 科技难题 科研一线 致灾机理 冻土区 博士生导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