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俊杰 刘志民 +1 位作者 商权 张永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36-638,共3页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 (AR)基因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 RT- PCR和 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白细胞 AR m RNA的表达。结果 :用 RT- PCR方法得到了 390 bp的 AR c DNA片段 ;用 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出长...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 (AR)基因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 RT- PCR和 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白细胞 AR m RNA的表达。结果 :用 RT- PCR方法得到了 390 bp的 AR c DNA片段 ;用 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出长约 9.4kb的 AR m RNA,与文献报道的人前列腺组织 AR m RNA大小相同。结论 :两种方法均证实了 AR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该结果为研究雄激素影响白细胞功能的机制及探讨病理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印迹法 RNA 聚合酶链反应 白细胞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兵 惠国桢 +2 位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郭礼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用 6 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 ,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立体定向仪 ,将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入模型鼠患侧的纹状体 ,分别在治疗后 2、4周观察apomorphin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 ,...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用 6 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 ,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立体定向仪 ,将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入模型鼠患侧的纹状体 ,分别在治疗后 2、4周观察apomorphin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进行脑冰冻切片观察。结果 治疗后 2周帕金森病症状开始改善 ,4周时纹状体中有多巴胺样神经元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帕金森病 多巴胺神经元
下载PDF
针对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抑制NIH_3T_3细胞活力和Ⅲα_1胶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3
作者 张世新 杨松林 +3 位作者 万伟东 史毅 邓辰亮 金由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研究针对转录因子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Decoy-ODN)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圈套寡脱氧核苷酸用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及机理。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P... 目的:研究针对转录因子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Decoy-ODN)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圈套寡脱氧核苷酸用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及机理。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P1的特异性哑铃形Decoy-ODN。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DN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DN在细胞中的分布,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验证ODN与SP1的特异性结合。用WST-8检测OD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RT-PCR检测ODN对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别转染25nM、50nM、100nM、150nM SP1 Decoy-ODN,48h后,细胞活力依次为0.9331±0.0203、0.7479±0.0868、0.577±0.0347、0.4703±0.0147;转染100nMSP1Decoy-ODN可明显抑制Ⅲα1胶原mRNA的表达(P<0.01),抑制效果达60%。结论:Decoy-ODN可以通过拮抗核转录因子SP1的活性而抑制NIH3T3细胞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DN) 转录因子SP1 细胞活力 Ⅲα1胶原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细胞运动性 中国科学家谈科学
4
作者 朱学良 李宁 +2 位作者 郁伟 沈义栋 单永立 《科学观察》 2006年第3期26-26,共1页
细胞运动性与生命的特征密切相关,所涉及的过程对细胞及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增殖、胚胎发生、损伤修复和免疫等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科学家 运动性 细胞 损伤修复 内环境 生物体 胚胎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SjPP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和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利晓 陶丽红 +3 位作者 杨冠珍 吴祥甫 蔡幼民 林矫矫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获得可溶性的日本血吸虫SjPP重组蛋白。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SjP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供体质粒pFastBac HT-B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FastBac-SjPP,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10...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获得可溶性的日本血吸虫SjPP重组蛋白。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SjP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供体质粒pFastBac HT-B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FastBac-SjPP,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转座,提取重组杆粒Bacmid-SjPP,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粉纹夜蛾(TN5B1-4)细胞。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含日本血吸虫SjPP基因的重组杆粒Bacmid-SjPP,转染TN5B1-4细胞后,获得有感染力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B1-4细胞中成功表达SjPP蛋白。该重组蛋白可被抗SjPP蛋白的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SjPP基因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B1-4细胞中表达,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PP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下载PDF
杂合突变的PCR产物中包含异源双链DNA片段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咸宁 何新辉 李继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验证杂合突变的PCR产物中包含异源双链DNA片段。方法:采用PCR、PAGE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KRT9第1外显子的杂合的碱基插入/缺失突变(497delAinsGGCT)进行实验验证。结果:KRT9基因... 目的:验证杂合突变的PCR产物中包含异源双链DNA片段。方法:采用PCR、PAGE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KRT9第1外显子的杂合的碱基插入/缺失突变(497delAinsGGCT)进行实验验证。结果:KRT9基因第1外显子碱基插入/缺失突变(497delAinsGGCT)杂合子的PCR产物,本身包含2种异源双链DNA片段和2种同源双链DNA片段,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变性、退火处理。结论:在用DGGE、TGGE、DHPLC和HA等需要形成杂合双链体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进行突变检测时,如果突变为杂合子,则PCR产物可以直接进行突变检测,不需要预先加热/冷却等预处理以形成异源双链DN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突变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9p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冠心病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邱朝晖 张煜 +16 位作者 高淑娜 缪应新 黄文韬 陈梦伟 孔铮琦 洪慰麟 王姣锋 姚菁 郑志渊 张维 陈阳 史凯蕾 张亮 陆鹏云 高艺 焦昌安 郭新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9p2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汉族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技术分析了271例急性心梗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目的探讨9p2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汉族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技术分析了271例急性心梗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病例与118例对照9p21上位点rsl333049的多态性。结果rs1333049的基因型在CHD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28),等位基因在CHD病例组和对照组问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4)oCC基因型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32.84%VS19.49%,χ2=7.13,P=0.008),而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56.64%VS47.88%,χ2=5.08,P=0.024)。调整相关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仍然提示CC基因型是CHD的危险基因型(OR及95%CI:2.22(1.14-4.34).结论9p2l位点I'S1333049的多态性与汉族人CH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9p21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邹俊杰 李富元 +3 位作者 商权 石勇铨 张永莲 刘志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为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与男性发病之比约为5:1,提示Graves病与性激素有一定联系。雄激素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为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与男性发病之比约为5:1,提示Graves病与性激素有一定联系。雄激素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蛋白结合活性及mRNA表达,探讨其在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 甲状腺功能亢进 弥漫性甲状腺肿 基因表达 Graves病 外周 患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放射配体结合法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凋亡素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永胜 朱惠明 +2 位作者 王娜 黄勋 刘新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带有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测定腺病毒AdAFPvp3滴度,并以MOI=100感染Hepa1-6肝癌细胞(AFP+),HEK293细胞(AFP-),Lewis肺癌细胞(AFP-),24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 目的探讨带有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测定腺病毒AdAFPvp3滴度,并以MOI=100感染Hepa1-6肝癌细胞(AFP+),HEK293细胞(AFP-),Lewis肺癌细胞(AFP-),24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vp3基因的表达。腺病毒AdAFPvp3以MOI=100感染hepa1-6肝癌细胞,FCM检测肝癌细胞不同时段凋亡率。结果腺病毒AdAFPvp3滴度为5×109PFU/ml,Hoechst33528染色显示甲胎蛋白阳性的Hepa1-6肝癌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只有甲胎蛋白阳性的Hepa1-6肝癌细胞表达vp3mRNA。FCM表明凋亡素基因能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结论带有特异性甲胎蛋白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导入肝癌细胞后,对于能合成甲胎蛋白的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向性致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基因 腺病毒 甲胎蛋白 凋亡
下载PDF
丝裂霉素C与表达Smac/DIABLO的肿瘤靶向腺相关病毒联用对抗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坚 林茂 +2 位作者 吴平 何惠娟 刘新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促凋亡因子Smac/DIABLO是否能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对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方法将携有目的基因的rAAV加入到培养液中转染肿瘤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RT-PCR检测Smac/DIABLO...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促凋亡因子Smac/DIABLO是否能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对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方法将携有目的基因的rAAV加入到培养液中转染肿瘤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RT-PCR检测Smac/DIABLO基因的表达,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动物在体实验测定抗肿瘤效果。结果 rAAV转染96h后几乎所有细胞表达明亮的黄绿色荧光。RT-PCR检测发现转染48h后目的基因Smac/DIABLO稳定表达。MTT检测显示rAAV-hTERT/Smac/DIABLO+MMC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rAAV-hTERT/Smac/DIABLO+MMC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HBSS)组、MMC组和rAAV-hTERT/Smac/DIABLO组(P<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AAV-hTERT/Smac/DIABLO+MMC有非常强的抑制肿瘤作用,其抗癌效果优于HBSS、MMC、rAAV-hTERT/EGFP和rAAV-hTERT/Smac/DIABL组。结论 rAAV-hTERT/Smac/DIABLO在体内、体外均能提高肿瘤细胞对MMC的敏感性。此作用与Smac/DIABLO的促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第2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蛋白酶激活剂/低pI的IAP直接结合蛋白(Smac/DIABLO) 恶性黑色素瘤 丝裂霉素C 凋亡
下载PDF
江苏昆山世医——郑氏女科抄本医书浅识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璐 郑天如 段逸山(指导)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郑忆年 郑公显 郑绍光 郑天如 女科 医书 抄本
下载PDF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Full Length cDNA Sequence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
12
作者 程国锋 林矫矫 +4 位作者 孙军 李浩 朱传刚 周元聪 蔡幼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7,共5页
The expressed sequence tag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 (eIF5) from the Schistosoma japonicum adult worm cDNA library through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orms was analyzed by ... The expressed sequence tag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 (eIF5) from the Schistosoma japonicum adult worm cDNA library through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orms was analyzed by the bioinformatics method. The overlapping sequences were assembled into one that includes the complete open reading frame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686501).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jeIF5 was cloned into a pET-28c^(+) vector, which generated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and a fusion protein of 18 kDa was induced in Escherichia coll.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of eIF5 protei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as purified. The immunoprotection test against schistosomia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orked to a certain extent, especially in the reduction of eggs in the liver of the h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tosoma japonicum eIF5 EXPRESSION VACCINE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lt1a的纯化与鉴定
13
作者 邵晓霞 张玲 +2 位作者 叶铭宇 王春光 戚正武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8-291,共4页
芋螺毒素是芋螺毒液管中所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和各种翻译后修饰的多肽混合物.从信号芋螺毒液中纯化出一系列天然多肽,其中L3组分经N端序列测定以及酶切质谱分析,确定其一级序列为GVWDγCCKDPQCRQNHMQHCPA,其中γ为羧基化谷氨酸.该毒素... 芋螺毒素是芋螺毒液管中所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和各种翻译后修饰的多肽混合物.从信号芋螺毒液中纯化出一系列天然多肽,其中L3组分经N端序列测定以及酶切质谱分析,确定其一级序列为GVWDγCCKDPQCRQNHMQHCPA,其中γ为羧基化谷氨酸.该毒素具有典型的α-芋螺毒素半胱氨酸骨架,被命名为lt1a,是迄今为止被报道的最长的一条α-芋螺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 串联质谱(MS/MS) 翻译后修饰
下载PDF
阿朴吗啡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14
作者 何晓春 朱蓓蓓 周嘉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合成高稳定性的能提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活性的阿朴吗啡衍生物。方法和结果:以左旋阿朴吗啡盐酸盐为原料,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酯类衍生物;以碘代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醚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H NMR... 目的:合成高稳定性的能提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活性的阿朴吗啡衍生物。方法和结果:以左旋阿朴吗啡盐酸盐为原料,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酯类衍生物;以碘代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醚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确证。对其中3个衍生物进行了促进FGF-2活性的试验。结论:此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产物有较明显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朴吗啡衍生物 合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活性
下载PDF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德鄂 孙兵 陈季武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C)属于蛋白酶clanCA中的木瓜蛋白酶家族(C1),由组织蛋白酶B、L、H、S、K、F、V、X、W、O和C等组成。这些蛋白酶参与了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关键词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 抗原呈递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用去掉免疫球蛋白IgG的腹水提高体外培养的单克隆抗体产量(英文)
16
作者 周若愚 叶静 谢弘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92,共6页
发展了一种在实验室大幅度提高抗体产量的方法,即采用添加2%的去免疫球蛋白IgG的腹水于无血清培养基中的方法,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了高达3.55 ×106/ml的细胞密度,纯化后获得了135μg/ml的单克隆抗体产量,比通常的用无血清培养的单... 发展了一种在实验室大幅度提高抗体产量的方法,即采用添加2%的去免疫球蛋白IgG的腹水于无血清培养基中的方法,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了高达3.55 ×106/ml的细胞密度,纯化后获得了135μg/ml的单克隆抗体产量,比通常的用无血清培养的单位体积培养液抗体产量高4倍。对于体外生产单克隆抗体而言,这种方法经济并且易于推广,它的成功是抗体产量提高的一个巨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细胞培养 单克隆抗体生产 无血清培养基 单克隆抗体 免疫球蛋白 产量高 IGG 体外培养 水提
下载PDF
C19orf18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7
作者 童霄霞 杨远勤 +3 位作者 陈勉 王怀远 胡海军 章康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旨在得到较高浓度和纯度的C19orf18蛋白,再将得到的目的蛋白用于制备其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技术扩增出C19orf18基因的胞内段和胞外段,中间用柔性肽连接,再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 ET28a(+)与p ET32a(+)载体上,通过诱导表达少量的目... 旨在得到较高浓度和纯度的C19orf18蛋白,再将得到的目的蛋白用于制备其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技术扩增出C19orf18基因的胞内段和胞外段,中间用柔性肽连接,再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 ET28a(+)与p ET32a(+)载体上,通过诱导表达少量的目的蛋白,筛选出表达量较高的载体,再用筛选得到的表达量较高的载体大量表达目的蛋白,通过镍柱纯化得到较纯的C19orf18蛋白。用得到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的抗血清先经过Protein A纯化,再进行抗原亲和纯化得到C19orf18蛋白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载体p ET28a-C19orf18蛋白表达量高于p ET32a-C19orf18,经过镍柱纯化后得到了较高浓度与纯度的目的蛋白,利用得到的目的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备了其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C19orf18重组蛋白,并得到了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应用于ELISA、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9orf18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亲和纯化
下载PDF
T超嗜热菌Aquifex aeolicus亮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Leu)的相互作用(英文)
18
作者 赵明炜 王恩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1-136,共6页
超嗜热菌Aquifexaeolicus亮氨酰-tRNA合成酶(αβ-LeuRS)是已知的唯一的双肽链LeuRS.通过αβ-LeuRS和大肠杆菌LeuRS相应肽段的重组和重组酶性质的研究发现,αβ-LeuRS的α亚基C末端36个氨基酸对于αβ-LeuRS的氨基酰化活力至关重要.α... 超嗜热菌Aquifexaeolicus亮氨酰-tRNA合成酶(αβ-LeuRS)是已知的唯一的双肽链LeuRS.通过αβ-LeuRS和大肠杆菌LeuRS相应肽段的重组和重组酶性质的研究发现,αβ-LeuRS的α亚基C末端36个氨基酸对于αβ-LeuRS的氨基酰化活力至关重要.αβ-LeuRS的两个亚基人为融合得到的单亚基酶SLeuRS-αβ,具有完全的野生型双亚基酶活力,其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同时,通过亚基重组揭示了LeuRS对于不同种属的tRNALeu的识别元件位于α亚基内,而其中的CP1结构域不仅是LeuRS行使编校功能的结构基础,对于LeuRS识别不同种属来源的tRNALeu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不同来源的LeuRS一级结构比较,克隆了单独的CP1结构域组成的肽(CP1),发现唯有A.aeolicusαβ-LeuRS的CP1对错误的氨基酰化产物具有体外编校功能.它与其他3种来源于细菌LeuRS的CP1都能够编校误氨基酰化的古老形式的亮氨酸小螺旋(minihelixLeu).通过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在αβ-LeuRS的CP1内存在一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对CP1发挥体外编校功能必不可少,引入原本不具有体外编校功能的E.coli的CP1后则可使其获得编校功能,但是该模体不影响全酶的编校功能.αβ-LeuRS中与tRNA结合有关的亚基——β亚基也可以赋予E.coliCP1编校功能.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来源于古老的超嗜热菌A.aeolicus的αβ-LeuRS保留了进化的遗迹——具有编校活力的CP1和与其编校功能密切相关的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其他结构域招募进合成酶中而逐渐失去了对全酶编校功能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aaRS通过纳入新的结构域以加速进化过程的理论,并且也从不同角度为aaRS/tRNA共进化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酰-TRNA合成酶 tRNA^Leu 氨基酰化反应 编校反应 CP1结构域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一凡 韦登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28-630,共3页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类风湿关节炎 分子机制 治疗 雷公藤甲素 昆明山海棠 雷公藤属 二萜内酯 卫矛科
原文传递
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兵 惠国桢 +2 位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郭礼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分化 表达 治疗中 BMSC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目的基因 细胞载体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