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对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洪波 陈润芬 +2 位作者 王长谦 周兆年 黄定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的方法复制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 2 9只 ,体重 2 0 -2 5kg ,随机分为 3大组 :正常组 (N组 ,n =7) ,对照组 (C组 ,n =11)...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的方法复制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 2 9只 ,体重 2 0 -2 5kg ,随机分为 3大组 :正常组 (N组 ,n =7) ,对照组 (C组 ,n =11)和间歇性低氧预处理组 (H组 ,n =11)。C组、H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 ,H组动物进行间歇性低氧预处理 (50 0 0m ,6h/d ,连续 7d者为H1组 ,42d者为H2组 ) ,按计划完成实验后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 (VEGFmRNA)、低氧诱导因子 -1αmRNA (HIF -1αmRNA)、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eNOS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VEGFmRNA、HIF -1αmRNA、eNOSmRNA及VEGF蛋白持续增加 ,毛细血管密度增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 心肌缺血 新生血管化 病理学 促血管生成作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