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画渐进式多级特征修复算法
1
作者 赵磊 林思寰 +5 位作者 林志洁 丁建浩 黄俊 邢卫 林怀忠 鲁东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0-1051,共12页
针对中国古画图像修复后的结果图像内容不一致、存在明显人工痕迹、修复区域的细节信息丢失和修复后的内容模糊等问题,提出利用绘画图像的多级语义特征渐进式地修复中国古画的算法.将中国古画的修改过程分为5个阶段,分别从宏观、中观和... 针对中国古画图像修复后的结果图像内容不一致、存在明显人工痕迹、修复区域的细节信息丢失和修复后的内容模糊等问题,提出利用绘画图像的多级语义特征渐进式地修复中国古画的算法.将中国古画的修改过程分为5个阶段,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语义层面渐进式地修复古画图像.首先关注高抽象级别的语义信息和大尺度的结构信息;然后逐渐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越来越精细的尺度上,而不必同时学习所有尺度的信息,由古画的高层的语义特征渐进式地向较低层的语义特征的修复.依据11位作家共197幅高清数字化古画制作了山水画、街景画、花鸟画和人物画4个数据集,在这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PSNR,SSIM,IS,FID等指标上的结果优于一步到位的修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特征表达 艺术图像修复 渐进式修复 语义修复
下载PDF
中国天眼的超低丢包率天文数据流传输优化
2
作者 张钦润 郑小盈 +3 位作者 祝永新 汪辉 朱岩 岳友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14-2222,共9页
当前UDP已经成为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射电天文领域进行数据分发所采用的事实标准,在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丢包重传等传统手段无法应用的情况下,为解决单处理器应用现有射电大数据流接入方法损耗过高的问题,形式化地论证丢包重传机制无法... 当前UDP已经成为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射电天文领域进行数据分发所采用的事实标准,在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丢包重传等传统手段无法应用的情况下,为解决单处理器应用现有射电大数据流接入方法损耗过高的问题,形式化地论证丢包重传机制无法应用于射电天文场景,提出一套面向以FAST为代表的射电天文场景的定制化通信优化方法,包括基于缓存行对齐的巨型帧设计、CPU亲和性绑定、网卡直访缓存、三级缓存适配的内核缓冲区调整和旁路内核等手段。在25 Gbps的实际终端网络实验和8 Gbps模拟中,该套方法分别将网络传输丢包率从60%和e-4降为e-4和e-8,性能显著提高,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大数据流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定制化通信优化 数据分发 用户数据报协议 丢包率
下载PDF
变异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在气体泄漏溯源中的应用
3
作者 夏志禹 徐正蓺 +1 位作者 李丹 魏建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针对气体泄漏事故的溯源问题,研究了提高精度和速度的新方法。首先,搭建气体泄漏应用算例,以传感器浓度监测数据和高斯烟羽模型计算数据的方差作为目标函数,将溯源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其次,基于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和传统优化算法提... 针对气体泄漏事故的溯源问题,研究了提高精度和速度的新方法。首先,搭建气体泄漏应用算例,以传感器浓度监测数据和高斯烟羽模型计算数据的方差作为目标函数,将溯源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其次,基于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和传统优化算法提出变异HHO(MHHO)算法,旨在更快速准确地解决该优化问题;最后,进行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的试验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HHO算法单次运行时长在0.51~0.53 s之间,所有参数的平均反算误差SNR为20时约为8.64%,SNR为50时约为6.41%,SNR为100时约为0.89%,在精度和速度方面相比其他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MHHO算法能更快速准确地反算泄漏源的三维坐标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群体智能算法 高斯烟羽模型 源强反算
下载PDF
一种基于行人步态数据集的步长估计算法
4
作者 黄超 李国瀚 +1 位作者 张富平 徐正蓺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年第8期99-101,104,共4页
步长估计是步行者航位推算的关键问题,但是惯性传感器的各类测量噪声会导致航位推算误差的累积。而步态分割可以在时空维度提供更细致、精确的分析,因此适用于定位领域的步长估计。首先建立了行人步态数据集,包括26位不同身高的行人个... 步长估计是步行者航位推算的关键问题,但是惯性传感器的各类测量噪声会导致航位推算误差的累积。而步态分割可以在时空维度提供更细致、精确的分析,因此适用于定位领域的步长估计。首先建立了行人步态数据集,包括26位不同身高的行人个体使用3档不同速度行走的步态数据与步态分割的标签;然后基于该数据集,采用时间规整算法训练步伐检测模型,实现步态识别算法,步态识别F值达到0.701;最后在步态识别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一定程度下实现了跨速域、跨个体的步长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室内定位 步长估计 步伐分割 步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