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测量参数通过回归分析预测亚洲超重和肥胖柔韧性扁平足女性人群的人体动力学数据的研究
1
作者 魏琳娟 张国新 +3 位作者 陈林威 王岩 彭迎虎 张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5-485,共1页
目的肥胖和超重会损害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患有柔韧性扁平足的女性。动力学数据反映了柔韧性扁平足患者活动过程中的关节内部受力,肌肉激活情况等。这些数据在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治疗决策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明显缺乏... 目的肥胖和超重会损害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患有柔韧性扁平足的女性。动力学数据反映了柔韧性扁平足患者活动过程中的关节内部受力,肌肉激活情况等。这些数据在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治疗决策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明显缺乏获得动力学数据的简单、高效且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回归分析通过人体的基本测量参数来预测动力学数据。本研究的人群是特患有柔韧性扁平足的超重或肥胖女性受试者。方法本研究招募了16名患有柔韧性扁平足的超重或肥胖女性受试者。收集了来自动作捕捉系统的步行数据和手动的人体测量参数的数据。通过建立肌肉骨骼模型计算了下肢关节力。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研究了人体测量参数同动力学数据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基于人体测量参数和动力学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中,膝关节接触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第2个峰值表现出显著的拟合效果。可以拟合但拟合效果不显著的动力学参数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和髌股关节接触力的第一个峰值,踝关节接触力的峰值。结论综上所述,人体测量学数据可通过回归分析对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估计动力学数据,因此可以潜在地促进扁平足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肌肉骨骼系统 动力学数据 髌股关节 女性人群 人体测量学 回归分析预测 接触力
原文传递
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凯 刘利利 +1 位作者 王永奉 赵国如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运用于医疗康复、运动助力以及负载作业等场景。系统阐述了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背景及助力形式;对国内外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历程进行综述,按多关节和单关节进行分类,重点总结了两类机器人... 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运用于医疗康复、运动助力以及负载作业等场景。系统阐述了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背景及助力形式;对国内外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历程进行综述,按多关节和单关节进行分类,重点总结了两类机器人的结构、特点、优劣势以及效能评估等;围绕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动力 下肢外骨骼 康复助力 负载承重
下载PDF
上肢经肱骨截肢神经功能重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剑平 李文庆 +5 位作者 杨琳 朱明星 朱小弟 李楚炎 杨子健 李光林 《集成技术》 2016年第5期30-37,共8页
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安全、非侵入的电生理信息,作为实现直觉控制多功能肌电假肢系统的信息源而被广泛应用。由于经肱骨截肢者截肢的程度较高,残留的肢体肌肉少,缺乏足够的肌电信息源,无法实现多功能肌电假肢的直觉控制。目前现有技术是... 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安全、非侵入的电生理信息,作为实现直觉控制多功能肌电假肢系统的信息源而被广泛应用。由于经肱骨截肢者截肢的程度较高,残留的肢体肌肉少,缺乏足够的肌电信息源,无法实现多功能肌电假肢的直觉控制。目前现有技术是通过采用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的方法重建缺失肌电信息源。但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截肢者残端神经功能重建方法的相关研究。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神经吻合技术——目标神经功能替代术:采用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术与目标神经功能替代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国内对经肱骨截肢者成功实施了神经功能重建手术,成功建立了经肱骨截肢者神经功能重建模型,重建了因截肢而丧失的肌电信息。并采用高密度肌电技术对术前和术后的手-腕-肘部动作进行肌电信号采集,通过动作分类识别的准确率验证了该手术后肌电信息源重建的可靠性。这些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可以为经肱骨截肢者残肢重建缺失肢体神经功能,并为直觉控制多功能肌电假肢提供潜在的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术 目标神经功能替代术 表面肌电信息 经肱骨截肢者 多功能肌电假肢
下载PDF
应用于人工皮肤的压电驻极体触觉传感阵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新华 曹江浪 +2 位作者 于雷 李光林 方鹏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7,73,共6页
基于聚丙烯压电驻极体(Piezoelectret)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人工皮肤的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柔性良好、压电效应稳定、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通过触压、滑动、同时触压与滑动、恒定力重复触压等实验,可观察到该传感器对不同触觉信... 基于聚丙烯压电驻极体(Piezoelectret)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人工皮肤的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柔性良好、压电效应稳定、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通过触压、滑动、同时触压与滑动、恒定力重复触压等实验,可观察到该传感器对不同触觉信号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且阵列传感器的信号检测稳定性比单路传感器高40%。将该传感器置于假肢手指前端反馈触觉信号,并根据触觉信号调控假肢手的抓握力,可实现对易脆和光滑物体的稳定抓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触觉 压电驻极体 柔性传感器 假肢手
下载PDF
基于雪崩级联电路控制激光照明源的水下激光选通成像 被引量:3
5
作者 何为 谈宇光 +3 位作者 章逸舟 陈良培 于广文 陈巍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0-838,共9页
基于雪崩级联原理研发了用于水下激光选通成像的MARX级联电路激光照明源。相对于普通激光驱动器,该MARX级联电路有输出脉冲窄、峰值高、上升沿短、重复频率高、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采用级联电路研发的脉冲激光照明光源在实... 基于雪崩级联原理研发了用于水下激光选通成像的MARX级联电路激光照明源。相对于普通激光驱动器,该MARX级联电路有输出脉冲窄、峰值高、上升沿短、重复频率高、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采用级联电路研发的脉冲激光照明光源在实现ns量级脉冲宽度性能的基础上保持了照光源系统体积的小型化。该脉冲照明源结合激光整形及匀化光学技术进行了水下选通成像验证实验,在10 ns的脉冲宽度下,实现水下7倍衰减长度范围内的选通成像。该文涉及的电路、光学方面的改进对降低激光选通成像系统的体积、成本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激光选通成像 雪崩级联 脉冲激光光源 激光整形
下载PDF
基于残差网络的虹膜图像性别分类 被引量:4
6
作者 于福升 余江 +2 位作者 鲁远甫 周志盛 李光元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46-353,共8页
生物特征的识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虹膜作为一种软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防伪性等优点,从虹膜图像中识别一个人的性别在身份验证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机器学习与浅层神经网络... 生物特征的识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虹膜作为一种软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防伪性等优点,从虹膜图像中识别一个人的性别在身份验证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机器学习与浅层神经网络在虹膜图像性别分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提取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ResNet)的虹膜图像性别分类模型,采用ResNet结合迁移学习在ImageNet图像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采用该模型在数据集上训练一个端到端的虹膜图像性别分类器,准确率达到94.6%。将训练好的模型与其他相关模型在相同的数据集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测试精度与识别效率均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性别识别 深度学习 虹膜 卷积神经网络 ResN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