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2
|
|
2
|
科学学在国家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代表团访问乌克兰、俄罗斯概况 |
刘则渊
张园
|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3
|
我国冰川冻土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第五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在兰州召开 |
朱元林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4
|
从文献目录看中国冰川冻土研究的发展 |
刘经仁
马世敏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5
|
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和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 |
施雅风
李吉均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3
|
|
6
|
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
秦大河
任贾文
康世昌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7
|
中国冻土研究近今进展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22
|
|
8
|
从第六届国际冻土会议看中国冻土学的研究进展及任务 |
程国栋
徐学祖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9
|
中国和瑞士冰川波动之对比研究 |
丁永建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0
|
国际南极冰川学研究成果及其地位——参加SCAR布莱梅科学大会报告 |
秦大河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1
|
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热量平衡研究(摘要)(英文) |
大畑哲夫
白重瑗
丁良福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2
|
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 |
金会军
李述训
王绍令
赵林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77
|
|
13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
刘时银
丁永建
王宁练
谢自楚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70
|
|
14
|
中国主要牧区雪灾遥感监测评估模型研究 |
冯学智
鲁安新
曾群柱
|
《遥感学报》
EI
CSCD
|
1997 |
43
|
|
15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气候敏感性研究 |
王宁练
姚檀栋
田立德
刘时银
段克勤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4
|
|
16
|
我国冻土力学研究新进展及展望 |
朱元林
吴紫汪
何平
马巍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1
|
|
17
|
三十年来的中国泥石流研究 |
杜榕桓
李鸿琏
唐邦兴
章书成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
1995 |
66
|
|
18
|
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高寒湿地CH_4排放研究 |
金会军
程国栋
徐柏青
中野智子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19
|
古里雅冰帽冰川学研究 |
姚檀栋
焦克勤
章新平
杨志红
L.G.Thompson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4
|
|
20
|
天山麦茨巴赫冰川湖突发洪水特征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
刘时银
程国栋
刘景时
|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