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3 位作者 姚林波 卢家烂 彭平安 林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5,共8页
通过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认为高硒地层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为菌藻类生物,某些生物标志物指标指示了沉积环境为封闭的缺氧环境。同时,文章结合地质实际讨论还原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的生长... 通过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认为高硒地层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为菌藻类生物,某些生物标志物指标指示了沉积环境为封闭的缺氧环境。同时,文章结合地质实际讨论还原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的生长和保存,硒的富集与菌藻生物的繁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天山中段冰川环境变迁与高山土壤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双熙 章家恩 +3 位作者 马玉贞 王乃昂 张宇田 刘潮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天山中段乌鲁木齐河河源区,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碛物自冰川末端外延12km。其上土壤发育与生物发展同步进行。在光秃的冰碛石表面,首先出现微生物群落和藻类群落,继之生长地衣和苔藓,最后演化为高山和亚高山草甸植被。与植物同步进... 天山中段乌鲁木齐河河源区,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碛物自冰川末端外延12km。其上土壤发育与生物发展同步进行。在光秃的冰碛石表面,首先出现微生物群落和藻类群落,继之生长地衣和苔藓,最后演化为高山和亚高山草甸植被。与植物同步进化的原始土、新成土、寒冻雏形土,(A)-C型在先,A-C型继后,最终发育成A-(B)-C型。这些土壤具有负温和含冰的土体,土壤冻结-融化-冻结,常发生冰-水-冰的相态变化,表土产生冻胀丘、石环、A层呈鳞片状结构,土壤腐殖化程度低,矿物分解弱,粗骨性强。剖面分异状况由弱到强,原始土壤无发育层次,寒冻正常新成土腐殖层明显,草毡寒冻雏形土的A层和B层发育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中段 冰川环境变化 高山土壤 形成 演化
下载PDF
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龙江平 秦大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6-187,共2页
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龙江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雪冰,有机物,生物地球化学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雪冰中有天然来源的微量有机物和由人类活动、工业化... 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龙江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雪冰,有机物,生物地球化学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雪冰中有天然来源的微量有机物和由人类活动、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人为污染有机物。通过雪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冰 有机物 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PDF
地学研究中的可视化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新 程国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4-37,共4页
地学研究中广泛遇到三维乃至更高维数据场的分析、解释和显示的问题。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把多维数据变换为人的视觉所能感受到的计算机图像,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它们的模拟和计算过程,并进行交互控制。因此,科学计算可视化... 地学研究中广泛遇到三维乃至更高维数据场的分析、解释和显示的问题。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把多维数据变换为人的视觉所能感受到的计算机图像,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它们的模拟和计算过程,并进行交互控制。因此,科学计算可视化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震、气象等地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改观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丰富了地学发现的过程,给予地球科学家更为深刻的洞察力,并且预示出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技术 地学研究
下载PDF
冰川目录数据库软件设计及其应用
5
作者 刘宗香 王宗太 +1 位作者 谢自楚 王文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3-86,共4页
冰川目录数据库应用软件设计分汉字DBASEIII和英文DBASEIII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考虑便于科研人员对冰川资源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对冰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后者便于国际资料交换,主要考虑库中资料的方便显示和输出。应用软件由13个模块组成... 冰川目录数据库应用软件设计分汉字DBASEIII和英文DBASEIII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考虑便于科研人员对冰川资源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对冰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后者便于国际资料交换,主要考虑库中资料的方便显示和输出。应用软件由13个模块组成,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本软件可以实现分布在我国11个大山区45000余条冰川和每条冰川26项主要参数的自动检索、编辑、区域内统计、打印、绘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目录数据库 软件 自动检索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分析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80
6
作者 韦志刚 罗四维 +1 位作者 董文杰 李培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0-47,共8页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量的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地面站前冬春积雪量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前冬春积雪量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显著水平平均达到0.05.7、8两月长江流域为正相关区,其南北两侧为两大片负相关区;9月整个相关区系统地南移约5个纬距;4、5两月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附近为正相关区,长江以北为负相关区;6月转变为7月相关型,但显著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资料 前冬春积雪量 夏季降水
下载PDF
冰冻成因卤水的水化学标志──Ⅰ.卤水的δD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广兰 王珍岩 +2 位作者 王少青 王雅卿 陈肖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6-420,共5页
于1998年3-7月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海水结冰析盐和海水蒸发浓缩形成卤水的室内模拟实验,并对实验中得到的冰样和卤水样进行了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来的海水相比,在上述两个自然物理过程中形成卤水的δD值随卤... 于1998年3-7月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海水结冰析盐和海水蒸发浓缩形成卤水的室内模拟实验,并对实验中得到的冰样和卤水样进行了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来的海水相比,在上述两个自然物理过程中形成卤水的δD值随卤水浓度的升高表现出两个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在海水结冰析盐形成卤水过程中,卤水的δD值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卤水的δD值却表现出逐渐增高的倾向。因此,对同一海水来源的卤水体来说,δD值可以作为判别该卤水是冰冻成因还是蒸发成因的一个重要水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海水冰冻 δD值 水化学标志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全新世环境演变(Ⅰ) 被引量:8
8
作者 冯起 陈广庭 朱震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塔里木河泛滥平原典型剖面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化学元素的变化和沉积相特征的研究,并结合^(14)C测年,揭示了本区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规律,本区全新世以来的多风、高温、干燥的气候形成是以全球气...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塔里木河泛滥平原典型剖面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化学元素的变化和沉积相特征的研究,并结合^(14)C测年,揭示了本区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规律,本区全新世以来的多风、高温、干燥的气候形成是以全球气候波动为背景,叠加内陆干旱封闭盆地影响而成的。但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曾有过几次空气湿度较大的偏湿期。本区沉积相主要以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粘土层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风砂层为主,剖面中的亚粘土与现代河流相特征一致,剖面中风砂土与现代流沙性质趋同。全新世以来本区共发生3次明显的河流泛滥期,可以同全新世以来的间冰期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全新世 沉积相 环境演变 沙漠
下载PDF
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耕地面积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岳天祥 曲耀光 艾南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本文通过对河西地区水资源及其转化的现状分析,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水资源农业利用率模型;畜牧业,工业和以环境为主的其它用水的累年叠加增长速度模型,并借助已模拟出的技术进步累年叠加增长速度,对河西地区1990年和2000年的农业利用率,水... 本文通过对河西地区水资源及其转化的现状分析,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水资源农业利用率模型;畜牧业,工业和以环境为主的其它用水的累年叠加增长速度模型,并借助已模拟出的技术进步累年叠加增长速度,对河西地区1990年和2000年的农业利用率,水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率和分配量以及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利用率 河西地区
下载PDF
雪盖卫星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冯学智 李文君 柏延臣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2000年第10期836-839,共4页
着重论述了从卫星遥感资料中提取雪盖信息的一些方法 .结果表明 ,利用积雪阈值参数从 NOAA /AVHRR图象中提取雪盖信息方法和利用积雪指数 (NDSI)从陆地卫星 TM图象中提取雪盖面积的技术 ,以及利用 NOAA/AVHRR和 TM信息复合的技术 ,可提... 着重论述了从卫星遥感资料中提取雪盖信息的一些方法 .结果表明 ,利用积雪阈值参数从 NOAA /AVHRR图象中提取雪盖信息方法和利用积雪指数 (NDSI)从陆地卫星 TM图象中提取雪盖面积的技术 ,以及利用 NOAA/AVHRR和 TM信息复合的技术 ,可提高信息获取的精度 ,具有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盖 积雪指数 阈值选择 提取方法 卫星遥感信息
下载PDF
青藏公路纳赤台地区融冻褶皱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绍令 边纯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4-100,共7页
昆仑河及其主要支流的Ⅳ—Ⅰ级阶地发育着融冻褶皱,其形成时代为两期: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0725—14041年),全新世中期(距今约3000年)。它际志着本区在晚更新世末期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年平均气候较今低5—6℃;在全新世新冰期时为岛状多年... 昆仑河及其主要支流的Ⅳ—Ⅰ级阶地发育着融冻褶皱,其形成时代为两期: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0725—14041年),全新世中期(距今约3000年)。它际志着本区在晚更新世末期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年平均气候较今低5—6℃;在全新世新冰期时为岛状多年冻土区,年平均气温较今低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冻 褶皱 分布 成因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火山喷发记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建康 谢自楚 +1 位作者 戴枫年 张万昌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5-263,共9页
矿物和结构分析揭示了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一支 80 .2 m冰芯中的 9层深褐色沉积物的火山灰特征。本文从冰川处于稳定状态的假定出发 ,根据 Dansgaard- Johnsen流动模式断代结果 ,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火山喷发序列。依冰芯记录判断 ... 矿物和结构分析揭示了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一支 80 .2 m冰芯中的 9层深褐色沉积物的火山灰特征。本文从冰川处于稳定状态的假定出发 ,根据 Dansgaard- Johnsen流动模式断代结果 ,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火山喷发序列。依冰芯记录判断 ,该区 1 650年以来的 340年间 ,共有 7轮火山喷发。1 875~ 1 92 5年间似为火山活跃期 ,喷发地点可能主要在欺骗岛 ;1 650~ 1 80 0年间为一相对平静期 ;此后一个世纪不太稳定 ;而过去的 1 0 0年间基本平静 ,只是世纪初和 50~ 70年代间各有一段动荡期。冰芯中记载的大多数火山喷发可在该区有关文献中找到记录。没有记录在案的几例喷发事件需进一步调查。冰芯中缺失 1 967~ 1 970年欺骗岛火山灰层位表明 ,研究得到的火山序列仍未包含所有的喷发事件。但本文展示的该区过去 340年间火山活动基本趋势并不因此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冰芯 火山喷发 矿物 结构分析 火山活动
下载PDF
世界主要国家宇宙开发及遥感动态
13
作者 梁凤仙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89年第1期9-17,共9页
人类从空中探测地球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但不能不说自1972年美国发射Landsat以来,为人类从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地球开创了新纪元。目前,人造卫星地球观测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生产、海洋、土地利用、资源调... 人类从空中探测地球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但不能不说自1972年美国发射Landsat以来,为人类从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地球开创了新纪元。目前,人造卫星地球观测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生产、海洋、土地利用、资源调查及防灾、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从而给传统的地学研究方法赋予了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观测 卫星发射 渔业生产 遥感应用 广播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 城市管理 地学研究 远地点发动机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河西行(诗十首)
14
作者 郑本兴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旅游局 投资者 总编 局长 设计院 委托 高级工程师 研究所 西北民族学院 记者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兴起对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5
作者 张圆 常广义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1998年第2期37-41,共5页
知识经济时代兴起对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张圆常广义20世纪下半叶,一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有资料显示,近30年来,人类获取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规... 知识经济时代兴起对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张圆常广义20世纪下半叶,一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有资料显示,近30年来,人类获取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活动,使社会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西北地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境内又一种新成冰作用的发现 被引量:24
16
作者 姚檀栋 蒲健辰 +1 位作者 王宁练 田立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7,共4页
我国学者 ,在青藏高原南部希夏邦马峰地区达索普冰川 70 0 0m处大平台 ,发现有重结晶 (或再冻结重结晶 )带 ,长约 3km ,宽超过 1km ,平均测厚达 350m以上 .文中详细叙述和讨论达索冰川成冰作用过程 ,夏季风所带来的丰沛降水。
关键词 成冰作用 冰川积累 再冻结 重结晶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湿地CH_4排放评估 被引量:34
17
作者 金会军 吴杰 +2 位作者 程国栋 中野智子 孙广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1758-1762,共5页
青藏高原高海拔淡水湿地分布面积约 0 .133× 10 6km2 ,具有显著的CH4排放量 .1996年 7~ 8月花石峡潮湿高寒草甸、泥炭地、杉叶藻沼泽和次生沼泽平均CH4排放率分别为43 18,12 .96 ,- 0 .2 8和 45 .90mg·m-2 ·d-1,其融化... 青藏高原高海拔淡水湿地分布面积约 0 .133× 10 6km2 ,具有显著的CH4排放量 .1996年 7~ 8月花石峡潮湿高寒草甸、泥炭地、杉叶藻沼泽和次生沼泽平均CH4排放率分别为43 18,12 .96 ,- 0 .2 8和 45 .90mg·m-2 ·d-1,其融化季节湿地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5 .6 8g·m-2 .1997年 4~ 9月 ,各观测点的融化季节CH4排放率变化于 - 19.384× 34 7.15mg·m-2 ·d-1,4~ 9月各点平均CH4排放率变化于 6 .5 4× 71.97mg·m-2 ·d-1,融化季节排放量变化于 1.2 1× 10 .6 5g·m-2 ,显示强烈的空间变性 .CH4排放率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5~ 6月为春季大量排放期 .根据代表性测点平均CH4排放率、湿地分布面积和融化日数估算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的年CH4的上限排放量为 0 .7~ 0 .9T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湿地 生态系统 评估 甲烷排放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