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参考基因组及基因组变异图谱资源库 被引量:4
1
作者 宋述慧 滕徐菲 肖景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8-1054,共7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已公开数百个中国人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中国人群参考基因组序列,发现并解析中国人群特有的序列变异,是我国未来精准医学研究的基础。为满足未来精准医学研究中国人基因组...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已公开数百个中国人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中国人群参考基因组序列,发现并解析中国人群特有的序列变异,是我国未来精准医学研究的基础。为满足未来精准医学研究中国人基因组数据持续增长的科学管理和深入研究的需求,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发展并建立了基于中国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虚拟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Virtual Chinese Genome Database,VCGDB)和中国人群基因组变异数据库(Genome Variation Map, GVM),面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数据检索、共享、下载和在线分析服务。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两个数据库的特点和功能,以及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以期为中国人群参考基因组及基因组变异图谱资源库的推广使用、发展完善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参考基因组 变异图谱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红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大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目前仍无有效干预手段,其药物开发迫在眉睫,而AD的基因组学研究则是其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动力之一。AD的基因组学研究包括诸多方面,如大规模遗传风险研究、脑转录组研究、表观遗传研究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大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目前仍无有效干预手段,其药物开发迫在眉睫,而AD的基因组学研究则是其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动力之一。AD的基因组学研究包括诸多方面,如大规模遗传风险研究、脑转录组研究、表观遗传研究等,近年来均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带动了AD的药物发现。同时,因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早期标志物研究也是前沿热点,其中包括外周血转录组研究等。本文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简短回顾。因为AD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AD的基因组学将来也会成为AD个体化精准医疗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组 转录组 表观遗传组 药物发现
下载PDF
启动以细胞为基本功能单元的系统人类基因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军 《生命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64-271,共8页
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的概念和技术都在高速形成和发展,这些领域和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一个生长点到又一个新的生长点。人类基因组研究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从以一个基因组... 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的概念和技术都在高速形成和发展,这些领域和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一个生长点到又一个新的生长点。人类基因组研究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从以一个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进入到以每个体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基因功能和功能相关性的研究也将进入到以细胞为单元的研究,转录组研究必将成为这一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转录组研究包括转录组的构成、调控和与蛋白质组的关联等基本部分,以及在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在生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共有和特异功能最终构成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演化。在病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变异和失控最终导致器官、组织、乃至个体的衰亡。人类转录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最基本层次之一,作为基因产物的RNA和蛋白质在这个层次上的存在、变化、关联和在细胞间的差异构成转录组研究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转录组 细胞 基因功能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镰状细胞贫血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茹丹 任云晓 +1 位作者 张昭军 方向东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41-148,192,共9页
镰状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SCD)是血红蛋白遗传缺陷疾病,患者的大部分红细胞呈镰刀状。输血、羟基脲(hydroxyurea,HU)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等传统的... 镰状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SCD)是血红蛋白遗传缺陷疾病,患者的大部分红细胞呈镰刀状。输血、羟基脲(hydroxyurea,HU)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无法根治SCD、供体匮乏、并发症多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镰状细胞 治疗方法 贫血症 编辑 遗传缺陷 血红蛋白 CELL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检测及其表达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牛东东 郝育杰 +13 位作者 荣瑞娟 韦汉福 兰金苹 史佳楠 魏健 李雪姣 杨烁 奚文辉 武鹏程 刘丽娟 吴琳 刘斯奇 尹长城 刘国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715-2722,共8页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中,IPTG诱导获得重组表达的GUS蛋白质,用HIS-tag beads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GUS蛋白质特异的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筛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Broadford法对重组的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对不同浓度的GUS蛋白质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绘制检测GUS蛋白质的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对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提取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水稻总蛋白质,包括苗期的地上部、地下部,分蘖期的茎、茎节、叶鞘、叶枕、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和叶片下部,孕穗期的茎、穗轴、叶鞘、叶枕、叶片、幼穗(长度分别为1、2、10和20 cm),开花期的茎、穗轴、叶鞘、叶片、穗子,成熟期的茎、叶片、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分别为授粉后10、20、30和40 d)、乳熟期的胚、胚乳和颖壳、成熟种子的全种子、胚、胚乳和颖壳以及不同时期的叶片和根部材料等。SDS-PAGE分离后用抗体检测其GUS蛋白质的丰度。【结果】筛选获得了高特异性的抗GUS单克隆抗体(编号为#27),用该抗体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及重组的GUS蛋白质均呈现特异条带,没有可见的背景信号,用本研究建立的免疫印迹方法对重组GUS蛋白质的检测下限约为4 ng,可检出转基因水稻单粒大米2.5%样品中(约0.6 mg)的GUS蛋白质。在不同时期的转基因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的表达丰度基本稳定,而在水稻根部的GUS丰度随生长急剧减少,5叶期根中的表达量不到3叶期的三分之一,到6叶期检测不到GUS蛋白质。在水稻苗期叶片中,GUS蛋白质约占鲜重的0.02‰。另外,除分蘖期以后的根部之外,GUS蛋白质几乎在所有的水稻组织部位中呈组成型表达,只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略有差异,如在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茎及颖壳中的表达量较低。【结论】建立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对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丰度检测的免疫印记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样品用量少、不依赖于GUS蛋白质的酶活性、测定结果易于在不同实验室间比较。证明了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基本呈组成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植物 CaMV 35S启动子 GUS蛋白质 免疫印迹
下载PDF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许丽丽 王全喜 +1 位作者 吴双秀 李德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30μE·m–2·s–1、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达到最大,约为278μmol·mg–1Chl,是对照组80μmol·mg–1Chl的3.5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该研究为利用藻菌共培养及转基因的方法提高微藻光合生物制氢效率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下载PDF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静 赵金银 +6 位作者 陈志霞 钟巍 李龙芸 刘利成 胡小许 陈唯军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基于RiceWiki的水稻抗逆基因审编与分析
8
作者 张烨 陈玲玲 章张 《计算生物学》 2015年第3期29-40,共12页
在中国,审编是一个新领域,对各种生物学信息进行审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收集了文献中耐盐、耐旱、耐热、耐寒、抗植株矮小、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这8种水稻抗逆基因,共计500个。以RiceWiki为平台,对搜集的水稻抗逆基因进行... 在中国,审编是一个新领域,对各种生物学信息进行审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收集了文献中耐盐、耐旱、耐热、耐寒、抗植株矮小、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这8种水稻抗逆基因,共计500个。以RiceWiki为平台,对搜集的水稻抗逆基因进行审编,发布到RiceWiki上,并对搜集的500个基因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抗逆基因之间的蛋白互作,得到了61个蛋白质间的78个蛋白互作。共表达分析表明有明显共表达趋势的蛋白对占21.61%,进一步表明了这些抗逆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互作。最后,利用argiGO对GO富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压力相关的GO语义的显著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Wiki 审编 抗逆性
下载PDF
多维度基因组信息:起源、内涵与技术瓶颈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8-548,共11页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多维结构研究很快就遇到了概念盲区和技术瓶颈,有必要在较高级的思维层次加以澄清和深入探讨.虽然生命可能起源于操作(基因组DNA以外的大小生物分子)而非信息(基因组DNA),但是当DNA被选择来承载信息后(或同时),...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多维结构研究很快就遇到了概念盲区和技术瓶颈,有必要在较高级的思维层次加以澄清和深入探讨.虽然生命可能起源于操作(基因组DNA以外的大小生物分子)而非信息(基因组DNA),但是当DNA被选择来承载信息后(或同时),其操作和平衡功能又分别在不同层面上(不同谱系、物种、细胞、染色质、基因)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来,比如参与平衡的物质不仅包括DNA和RNA大分子也包括脱氧核苷酸、核苷酸、修饰核苷衍生物等小分子以及可识别的结构单元包括染色质区域、转座子、染色体结构元件等.正是这些物质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和交叉关联构成了多维度的生命活动.这些活动的机械化学、时间空间界定及对其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体系,从中衍生出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纵横交错的核心生物学元素和这些元素所构成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染色体 基因表达调控 多维基因组信息
原文传递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 被引量:51
10
作者 赵文明 宋述慧 +14 位作者 陈梅丽 邹东 马利娜 马英克 李茹姣 郝丽丽 李翠萍 田东梅 唐碧霞 王彦青 朱军伟 陈焕新 章张 薛勇彪 鲍一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21,I0007,I0008,共12页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开始爆发的新型肺炎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地区的31516人感染、638人死亡(截止2020年2月7日16时),引起该肺炎的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促进2019-nCoV数据共享应用并及时向全球公众...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开始爆发的新型肺炎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地区的31516人感染、638人死亡(截止2020年2月7日16时),引起该肺炎的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促进2019-nCoV数据共享应用并及时向全球公众提供病毒的相关信息,国家生物信息中心(CNCB)/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建立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2019nCoVR,https://bigd.big.ac.cn/ncov)。该信息库整合了来自德国全球流感病毒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及CNCB/NGDC等机构公开发布的2019-nCoV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元信息、学术文献、新闻动态、科普文章等信息,开展了不同冠状病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并提供可视化展示。同时,2019nCoVR无缝对接CNCB/NGDC的相关数据库,提供新测序病毒株系的基因组原始测序数据、组装后序列的在线汇交、管理与共享、国际数据库同步发布等数据服务。本文对2019nCoVR数据汇交、管理、发布及使用等进行全面阐述,以方便用户了解该信息库各项功能及数据状况,为加速开展病毒的分类溯源、变异演化、快速检测、药物研发以及新型肺炎的精准预防与治疗等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数据库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基因组数据共享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儿童营养不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丹丹 马灌楠 +3 位作者 董梦醒 张聚 夏城东 陈非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45-49,59,共6页
儿童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报道呈现井喷式增长,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儿童营养 营养不良 人体微生物 生长发育 不良影响 测序技术 发育过程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品 贺宁 +1 位作者 李艳明 方向东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细胞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染色质状态的变化、DNA表达等分子层面的调控支撑着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完善。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 method,RNA-seq)是研究细胞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获得细胞发育不同阶段全基因组的表达信息... 细胞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染色质状态的变化、DNA表达等分子层面的调控支撑着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完善。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 method,RNA-seq)是研究细胞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获得细胞发育不同阶段全基因组的表达信息;但其结果只是细胞群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均值,忽略了细胞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单细胞 转录组 细胞发育 DNA表达 细胞形态 测序技术 全基因组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信息分析的基本策略及其挑战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洪凯 闫克强 +3 位作者 何燕斌 闻博 杨焕明 刘斯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5,共13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型科学,它运用质谱技术规模化地采集自然界微生物种群的蛋白质信息,并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开展微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宏蛋白质组学的信息分析与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亟需拓展新的分析思...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型科学,它运用质谱技术规模化地采集自然界微生物种群的蛋白质信息,并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开展微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宏蛋白质组学的信息分析与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亟需拓展新的分析思路.由于宏蛋白质组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度极高的微生物样品,因此,需要构建尽可能囊括样本中所含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的物种数据库.面对庞大的数据库,必须考虑到分析过程中所消耗的计算资源和鉴定结果的质控标准,因此,需要高度优化库容量、搜库、假阳性控制等参数.鉴于宏蛋白质组数据中广泛存在复杂的同源蛋白质序列,因此,需要充分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分类信息进行匹配,并运用LCA算法过滤处理才能将蛋白质有效地归组到物种.本文立足于宏蛋白质组学信息分析,从宏蛋白质组的数据库建立、蛋白质归并、生物学意义发掘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数据库 数据分析 蛋白归并 物种分析
原文传递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分析技术
14
作者 贺赞 渠鸿竹 +2 位作者 许媛媛 刘承灵 赵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首次被提出以来[1],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高通量测序捕获的是样本所有细胞的整体平均值,然而,对于生物医学,尤其是肿瘤领域而言,有时决定命运的却是数量较少的个别细胞。为了描述机体发育或疾病...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首次被提出以来[1],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高通量测序捕获的是样本所有细胞的整体平均值,然而,对于生物医学,尤其是肿瘤领域而言,有时决定命运的却是数量较少的个别细胞。为了描述机体发育或疾病进展过程中细胞类型的多样性,研究各类细胞发挥的功能与机制,我们需要对单一细胞进行各种组学的广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发育 疾病进展 肿瘤研究 细胞类型 转录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 生物医学 单细胞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微滴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7
15
作者 董莲华 张玲 +3 位作者 姜君 王江南 王晶 陈唯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以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rfb E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dd PCR)方法。对dd PCR反应中的探针浓度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定量限和检出限。最终确定dd PCR反应中的最佳探针... 以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rfb E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dd PCR)方法。对dd PCR反应中的探针浓度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定量限和检出限。最终确定dd PCR反应中的最佳探针浓度为300 nmol/L。E.coli O157∶H7基因组DNA浓度范围为4-1.25×105拷贝/20μL dd PCR反应液时,dd 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当DNA浓度为760-88400拷贝/20μL时,方法的精密度最好(RSD〈5%)。本方法的定量限为4拷贝/20μL,检出限为3拷贝/20μL。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dd 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对13份猪肉、牛肉和鸡肉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定量PCR方法检出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肠杆菌O157∶H7 拷贝数
下载PDF
GSA: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思思 陈婷婷 +4 位作者 朱军伟 周晴 陈旭 王彦青 赵文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生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组学大数据时代,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公共数据库存储体系。为弥补国内空白,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 GSA, http://bigd.big.ac.cn/gsa)系统遵循国际核苷酸序列数据联盟(International Nucleot... 生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组学大数据时代,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公共数据库存储体系。为弥补国内空白,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 GSA, http://bigd.big.ac.cn/gsa)系统遵循国际核苷酸序列数据联盟(International Nucleotide Sequence Database Collaboration,INSDC)相关数据库建设标准,广泛收集各类生命组学原始数据。自2015年底上线运行以来,已获得了包括Cell、Nature、PNAS、GPB等30余个国内外期刊的认可,收录的数据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提供的数据服务受到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的认可。GSA有效缓解了当前我国生命组学数据汇交、存储与共享困难的问题,为我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目前GSA数据汇交、审核、发布与管理等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方便用户了解GSA的各项功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SA) 组学大数据 数据汇交 数据共享
下载PDF
莱茵衣藻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丽丽 徐潇 +2 位作者 吴双秀 王全喜 李德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65-2570,共6页
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200... 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200μE/(m^2·s)、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最大,约为272μmol/(mg Chl),是对照组的17.0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O_2浓度的降低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原文传递
CTCF通过ALAS2调控K562细胞红系分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亓合媛 李艳明 +3 位作者 熊倩 谢兵兵 张昭军 方向东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CTCF对红系分化的影响及相应调控机制。方法敲低K562细胞中的CTCF,通过Hemin诱导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分析Hemin诱导0到4天的对照和CTCF敲低细胞的珠蛋... 目的研究CTCF对红系分化的影响及相应调控机制。方法敲低K562细胞中的CTCF,通过Hemin诱导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分析Hemin诱导0到4天的对照和CTCF敲低细胞的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研究CTCF敲低对红系分化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芯片全基因组范围分析CTCF敲低造成的影响。根据公共数据分析推测CTCF调控红系分化的潜在机制,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验证。结果随着诱导的进行,对照和敲低细胞中的珠蛋白基因HBE和HBG表达均逐渐升高,但CTCF敲低细胞中HBE和HBG基因水平均低于对照细胞,提示CTCF敲低能够抑制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珠蛋白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全基因组范围的基因表达水平,共筛选到1 1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16个基因在CTCF敲低样本中表达上调,512个基因表达下调。利用IPA软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相关的生理系统发育与功能包括血液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公共数据显示存在CTCF-GATA1-ALAS2作用关系,ALAS2基因上存在GATA1结合;对照和CTCF敲低细胞的ChIP-qPCR结果表明,敲低CTCF能够降低GATA1在ALAS2基因区的结合。结论 CTCF可能通过影响GATA1在ALAS2基因区的结合来调控K562细胞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F ALAS2 GATA1 红系分化
下载PDF
MAGEA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媛媛 王晨 +7 位作者 贺赞 王冬 杨琼 李永君 郝永红 胡辉莹 方向东 赵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8,196,共8页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是源自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且发病率逐渐增加。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A1(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family A1,MAGEA1)是MAGE-A基因亚家族的成员,在多种恶...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是源自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且发病率逐渐增加。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A1(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family A1,MAGEA1)是MAGE-A基因亚家族的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但其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AGEA1促进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信号通路,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与A2058的RNA-Seq数据分析,确定MAGEA1正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利用TOP/FOP、免疫荧光染色研究通路活性,利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在蛋白水平与转录水平验证通路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AGEA1通过c-Jun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提高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论MAGEA1作为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A1 恶性黑素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与人工智能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苇 辛子娟 +1 位作者 张昭军 方向东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研究范畴涵盖了一个生物从出现到消失的全部过程,包括配子发生、受精、胚胎发育、个体生长、衰老和死亡。研究人员借助生物学实验和计算分析手段对多细胞样本进行研究,以阐明发育生物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 发育生物学 人工智能 配子发生 胚胎发育 研究范畴 转录组测序 个体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