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7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承前启后的一部佳作——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1
作者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59,共1页
关键词 高星 侯亚梅 中国 旧石器考古学
下载PDF
文化现代性与行为超级适应性之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系列课程纪要
2
作者 Nicholas J.CONARD 韩芳(译)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5,共7页
本文是康纳德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做系列讲座的内容概要,包括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的介绍,及其团队通过对四处重要遗址(群)长期发掘所研究的人类演化重要学术问题的成果:1)Schoninge遗址及相关问题;2)南非Si... 本文是康纳德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做系列讲座的内容概要,包括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的介绍,及其团队通过对四处重要遗址(群)长期发掘所研究的人类演化重要学术问题的成果:1)Schoninge遗址及相关问题;2)南非Sibudu遗址和其他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及早期现代人行为;3)Tonchesberg,Wallertheim等遗址的发掘与尼安德特人石器技术的多样性;4)Swabian Jura洞穴发掘和艺术、音乐的起源。通过此次系列讲座,他与中国学者分享国外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方法、旧大陆西部不同区域遗址的考古学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推进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发掘方法 人类演化 国际合作
下载PDF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3次学术会议暨纪念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会议侧记
3
作者 陈平富 《化石》 2008年第4期48-48,5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 专业委员会 学术年会 古人类 旧石器 第四纪 学会
下载PDF
近5年全球古脊椎动物新分类单元研究概况
4
作者 王浩瀚 朱敏 +1 位作者 施晓东 潘照晖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794,共7页
古脊椎动物多样性数据资源是研究地球历史以及深时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来源,古脊椎动物物种名录是研究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及时了解古脊椎动物分类单元数据的更新,可以实时掌握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基... 古脊椎动物多样性数据资源是研究地球历史以及深时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来源,古脊椎动物物种名录是研究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及时了解古脊椎动物分类单元数据的更新,可以实时掌握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基于“深骨”数据库,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5年古脊椎动物不同类群新分类单元的年变化特征、分布地、发表期刊以及主要贡献的机构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全球新增古脊椎动物分类单元2662个,涉及文献1946篇,在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古脊椎动物新分类单元和文章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近5年全球古脊椎动物新分类单元模式标本主要分布在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丰富、经济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新西兰、阿根廷和德国。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Cretaceous Research、Historical Biology、PeerJ和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等刊物是新分类单元发表的主要载刊,而贡献度最高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且各机构的研究合作十分密切。中国古脊椎动物分类学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还应该继续加强古脊椎动物多样性基础数据积累,为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 新分类单元 文献计量分析 2017-2021年
下载PDF
讷于言 敏于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朱敏 被引量:1
5
作者 盖志琨(文/图)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2年第2期46-51,共6页
人物简介朱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主要从事鱼类演化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地层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古脊椎动物学报》主编,Palaeoworld副主编,Zoolo... 人物简介朱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主要从事鱼类演化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地层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古脊椎动物学报》主编,Palaeoworld副主编,Zoological Letters、ELife、Geodiversitas、Research等杂志编委。1999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91项目主席,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投票委员。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生物学会 古脊椎动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演化生物学 人类起源 人物简介 重点实验室 杂志编委
原文传递
节甲鱼类(有颌脊椎动物干群)系统发育多样性的衰落与泥盆纪重大环境-生物事件耦合
6
作者 薛钦元 余逸伦 +2 位作者 潘照晖 朱幼安 朱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节甲鱼类是盾皮鱼类(具颌的有颌类干群)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以占据较高营养级而著称,特别是在它们演化历史的后期。尽管节甲鱼类的化石记录相对完整,但以往对节甲鱼类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基于统计每个地质历史阶段的分类单元数量(原始多样... 节甲鱼类是盾皮鱼类(具颌的有颌类干群)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以占据较高营养级而著称,特别是在它们演化历史的后期。尽管节甲鱼类的化石记录相对完整,但以往对节甲鱼类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基于统计每个地质历史阶段的分类单元数量(原始多样性),其结果与泥盆纪重大环境-生物事件耦合程度较差。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包括219个属、450个种的详尽的节甲鱼类数据集,并根据之前许多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将其中大部分属种整合置入一个人工超树中,以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幽灵支系的存在之后,节甲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变化曲线与原始多样性曲线截然不同。节甲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呈现出典型的早期爆发的模式,在早泥盆世(洛赫考夫期-布拉格期界线)达到峰值,随后伴随一系列事件发生下降。在前4个事件的附近,节甲鱼类的系统发育多样性都只经历微弱的下降,总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在后3个事件,特别是弗拉期-法门期界线和泥盆纪-石炭纪界线两大事件发生时间附近发生急剧下降,并且直到该类群在泥盆纪末完全灭绝之前,都未出现恢复迹象。而节甲鱼类的原始多样性除了在弗拉期-法门期事件的时间出现下降,在所有其他事件中下降都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盾皮鱼类 节甲鱼类 分类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生物事件
下载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同号文 吴秀杰 +4 位作者 董哲 盛锦朝 金泽田 裴树文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305,共22页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华龙洞 安徽东至 中更新世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葛俊逸 邓成龙 +4 位作者 邵庆丰 裴树文 唐锐枰 涂华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410,共18页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遗址 沉积改造 古人类年代学 人类演化 遗址测年
原文传递
人类起源研究回顾与中国古人类学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新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29-633,共5页
根据对人类起源研究的回顾和对我国人类进化概况的认识 ,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境界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新的比较完整的化石和有关材料 ,关键之举是高水平的创新研究 ,发现和综合考量蕴藏在其中的各种信息 ,因此在新的世纪 ,必须大... 根据对人类起源研究的回顾和对我国人类进化概况的认识 ,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境界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新的比较完整的化石和有关材料 ,关键之举是高水平的创新研究 ,发现和综合考量蕴藏在其中的各种信息 ,因此在新的世纪 ,必须大力进行野外调查 ,发现更多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以及有关的材料 ,进行深入的形态学和考古学研究 ,还要寻求人类古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研究方面的协调 ,构建更加坚实的我国古人类年龄框架 ,适当地进行我国古环境与人类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中国 古人类学 考古学 形态学 化石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62,共14页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依据河湖相沉积、洞穴(岩厦、裂隙)发育区、黄土与红土分布区等类型中遗址的特点,回顾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分布区遗址的地貌和沉积特点的介绍,结合重要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总结不同分布区遗址埋藏类型对研究视角与分析指标的选择差异。在上述基础上,作者对目前我国遗址成因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活动 遗址沉积类型 遗址形成过程 进展与思考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人类化石研究对古人类学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5,共9页
中国人类化石研究为古人类学增添大量具体资料,并且促进了人类进化理论的发展。北京直立人化石的研究将人类的化石记录肯定地推前到0.50MaB.P。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将中国人类进化归纳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这是对近年古人类... 中国人类化石研究为古人类学增添大量具体资料,并且促进了人类进化理论的发展。北京直立人化石的研究将人类的化石记录肯定地推前到0.50MaB.P。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将中国人类进化归纳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这是对近年古人类学两大热点之一的现代人起源争论中关于东亚现代人来源的一项重要的贡献。此外,中国人类化石的研究还揭示在各个时期中中国的古人类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化石 古人类学 人类进化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研究在人类进化史中的作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六十周年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3-300,共8页
中国发现了大量古猿化石,其中的禄丰古猿可能是接近于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巨猿更可能是一种绝灭的猿类的旁枝。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中国都有代表的化石。 直立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进入亚洲的论点... 中国发现了大量古猿化石,其中的禄丰古猿可能是接近于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巨猿更可能是一种绝灭的猿类的旁枝。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中国都有代表的化石。 直立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进入亚洲的论点,目前有较多的证据。 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现代人,有着明显的形态上的连续性,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 中国人类化石与周围地区的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丰古猿 巨猿 现代人起源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颅内模及脑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秀杰 张玄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83,共13页
颅内模保存有脑表面的形态结构,是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中国最早复原和研究的颅内模来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的3号猿人头骨;此后虽然中国境内也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头骨化石,但由于古人类标本非常珍贵,不允许对其进行... 颅内模保存有脑表面的形态结构,是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中国最早复原和研究的颅内模来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的3号猿人头骨;此后虽然中国境内也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头骨化石,但由于古人类标本非常珍贵,不允许对其进行实体解剖,加上多数头骨破碎或者内部附有地层胶结物,导致颅内模无法成功复原。受技术水平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研究者一般只是侧重于化石外表形态结构的研究。高分辨率工业CT和3D软件的应用,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情况下,虚拟复原出化石的内部解剖结构,使得一些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标本的颅内模被复原出来,促进了脑演化的研究。近年来,本文第一作者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复原了南京直立人、柳江人等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头骨的颅内模,通过对其颅容量、脑沟回特征、脑不对称性、脑表面的动、静脉血管压迹、各脑叶的大小、形状及比例的研究,获取了中国古人类脑形态特征变化的数据,为探讨东亚地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演化 颅内模 古人类化石 更新世 复原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汝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从古猿到能人的时期,在中国发现的化石,最重要的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禄丰古猿和在广西、湖北等省发现的巨猿。从猿到人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完成的标志是开始制造工具,社会形成。意识和语言萌发... 从古猿到能人的时期,在中国发现的化石,最重要的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禄丰古猿和在广西、湖北等省发现的巨猿。从猿到人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完成的标志是开始制造工具,社会形成。意识和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时期,在我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的地点,主要有北京周口店、云南元谋、陕西蓝田陈家窝和公王岭以及安徽和县等;早期智人化石的地点,主要有陕西大荔、辽宁营口金牛山、广东马坝、山西丁村和许家窑等;晚期智人化石的地点,主要有广西柳江、四川资阳、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等。我国发现的各种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以至现代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形态性状,表明其有一定的继承性,因此,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现代人仍在进化之中。明显表现在现代人的体外进化和精神进化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 中国 古猿 能人 直立人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15
作者 李传夔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0-293,共4页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至今已60年了。它的发现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后继工作,我们的事业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促进古人类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至今已60年了。它的发现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后继工作,我们的事业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促进古人类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我首先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的同行、向在座的学术界前辈,向各位领导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发展的梗概,以便探讨我们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早期脊椎动物研究与主要进展
16
作者 赵文金 《化石》 2005年第2期2-6,共5页
关键词 动物研究 早期 中国 脊椎动物 志留纪 泥盆纪 胴甲鱼类 盾皮鱼类 节甲鱼类 硬骨鱼类 软骨鱼类 地质历史 发展过程 鱼类化石 古生代 无颌类 棘鱼类 演化史
下载PDF
浅议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动物埋藏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雨薇 丁馨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3-534,共12页
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关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分别揭示了早期人类对遗址的利用行为。近年来,作为古人类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动物埋藏研究在阐释遗址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 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关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分别揭示了早期人类对遗址的利用行为。近年来,作为古人类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动物埋藏研究在阐释遗址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梳理了对保存有动物遗存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进行动物埋藏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同时,文章介绍了部分动物埋藏的典型模型与经典案例,以此对动物埋藏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与可能的解决方式进行探讨。此外,作者对动物埋藏研究的方法演进进行了简单回顾,为解决遗址中出现的多个埋藏因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混乱及重叠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也对中国考古遗址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活动 动物埋藏学 骨骼表面痕迹 骨骼破碎形态 埋藏模拟研究
原文传递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武仙竹 裴树文 +4 位作者 吴秀杰 屈胜明 陈明惠 胡勤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共15页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行了整理。同年9月,作者在白龙洞进行探察和小规模试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和少量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同时还发现可疑燃烧痕迹、动物骨骼表面痕迹以及特殊的动物化石埋藏现象等古人类活动证据。白龙洞发育于上新世沙坪组砾岩、泥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近水平状节理和裂隙为洞穴发育提供前提条件,垂直渗流为溶蚀的主要方式。白龙洞遗址属原地埋藏,动物群的组合显示中更新世早期的面貌,石英岩岩脉原料可能是导致石器工业组合显示北方石器工业面貌的原因。对遗址分布及埋藏现象的初步分析显示,白龙洞为一处多功能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 古人类 石制品 白龙洞 郧西
下载PDF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点地层学研究及与山顶洞的对比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同号文 尚虹 +4 位作者 张双权 刘金毅 陈福友 吴小红 李青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81,共14页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于下部组合;东洋界动物主要出现在上部组...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于下部组合;东洋界动物主要出现在上部组合,例如猕猴、猪獾、果子狸和鬣羚等。而马鹿和绵羊只出现于下部组合。沟齿鼯鼠和豪猪在下部组合开始出现,但主要发现于上部组合。梅花鹿是田园洞的优势种,在各个阶段都出现。通过统计比较,发现山顶洞3个地层单元(上室、下室和下窨)中所含化石属种基本一致,代表同一个动物群。尽管田园洞动物群中尚未发现可靠绝灭种类,但却有10种地区绝灭种,它与现生动物群有一定差异;而在堆积物特征及化石组合方面,与周口店山顶洞的更为接近。在田园洞和山顶洞出现的沟齿鼯鼠、猪獾、果子狸及鬣羚等是各自在华北地区的最早记录,可能代表了更新世末期自南而北的动物迁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田园洞 山顶洞 更新世末 周口店
下载PDF
水洞沟第12地点古人类用火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星 王惠民 +4 位作者 刘德成 裴树文 陈福友 张晓凌 张乐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6,共8页
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在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从距今约1.1万年前的灰烬层中出土大量破碎的石块。对这些石块的形态观察、大小统计和岩性分析表明它们是被人类选择、加热、利用而后破碎的。用同类石料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这些石块是在经历高... 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在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从距今约1.1万年前的灰烬层中出土大量破碎的石块。对这些石块的形态观察、大小统计和岩性分析表明它们是被人类选择、加热、利用而后破碎的。用同类石料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这些石块是在经历高温热烧后被浸入水中崩解破碎的,即它们是生活在遗址的先民用来烧水和烹煮液体食物的"烧石"。对遗址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所做的水质检测分析显示,该地的生水中大肠杆菌含量严重超标,不能被直接食(饮)用,但煮沸后此项危害得以消除;生态环境资料表明当地晚更新世末以来生长着多种可被人类食用的植物,其中的一些可食性籽粒必须经过烹煮方可被享用。该地点的烧石是首次被确认和论证的旧石器时代先民复杂、间接用火的考古证据,对探讨该遗址古人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生存方略与聪明才智,以及古人类用火能力与方式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石 石烹法 水洞沟第12地点 晚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