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1
作者 孟维超 卞春江 聂宏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93,共11页
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与背景难以区分,信噪比低,检测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特征增强模块,将目标的灰度分布特性编码至网络,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特征增强;提出平衡双向特征融合模块,改进深层和... 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与背景难以区分,信噪比低,检测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特征增强模块,将目标的灰度分布特性编码至网络,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特征增强;提出平衡双向特征融合模块,改进深层和浅层特征融合方式,实现浅层细节信息和高层语义信息的平衡,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公开数据集上定性和定量地对比了方法的检测性能,并进一步比较了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目标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三种非监督方法和两种监督方法在检测率和虚警率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在虚警率为1×10^(−5)条件下检测率达到7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低信噪比
下载PDF
航天器电子数据单应用方法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良庆 张峻巍 +1 位作者 何睿 王彧泽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为提升航天器部件的即插即用和自主能力,针对电子数据单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的问题,文章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空间数据系统参考架构(RASDS)信息视角,论述了信息对象的描述方法和抽象数据架构、数据模型、具体数据对象的3个... 为提升航天器部件的即插即用和自主能力,针对电子数据单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的问题,文章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空间数据系统参考架构(RASDS)信息视角,论述了信息对象的描述方法和抽象数据架构、数据模型、具体数据对象的3个建模过程。采用该方法,结合CCSDS的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标准(XTCE)和航天器接口业务电子数据单(SEDS)标准,分析了针对航天器所需要的遥测、遥控和部件接入等信息对象的应用场景,提出了相应的插件式电子数据单工具系统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在航天领域电子数据单技术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电子数据单 工具链 信息视角 信息对象 数据对象
下载PDF
航天器数据定义方法及其工具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彧泽 吕良庆 何睿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数据对象采用接口控制文件方式进行定义,不同的航天器上的数据对象定义方式也是不同的,导致在任务期间不易修改,跨任务时数据格式难以复用等问题,文章基于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提出的包应用标准(PUS)中的数据定义方... 为解决传统的数据对象采用接口控制文件方式进行定义,不同的航天器上的数据对象定义方式也是不同的,导致在任务期间不易修改,跨任务时数据格式难以复用等问题,文章基于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提出的包应用标准(PUS)中的数据定义方法,实现对数据对象的通用化定义,并给出了通用的数据对象Schema。基于该方法,设计了数据定义工具,供用户完成对数据类型、数据参数和数据格式的定义。该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辅助已有的工具完成数据定义工作。以遥测场景为例,结合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标准(XTCE)对工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数据定义方法定义出的通用的数据对象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按需进行标准格式转换,便于信息在异构数据系统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数据定义 包应用标准 遥测遥控信息交换标准 工程参数
下载PDF
轻量级SpaceFibre节点高速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郑静雅 安军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为满足卫星有效载荷间SpaceFibre链路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SpaceFibre节点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该设计采用基于帧累计的增量化计算方法减少了计算电路的冗余;通过四级流水架构满足了错误检测操作的时序要求,... 为满足卫星有效载荷间SpaceFibre链路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SpaceFibre节点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该设计采用基于帧累计的增量化计算方法减少了计算电路的冗余;通过四级流水架构满足了错误检测操作的时序要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共享机制平衡了硬件资源的使用;采取基于完整应答的双层控制策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构建面向资源优化的控制状态机和存储架构简化了确认重传算法的实现逻辑。使用型号为XC7Z100FFG900-2的FPGA搭建双节点系统,板级验证表明:该设计满足协议规范,与同类设计方案相比,最高工作频率提高1.5倍,支持最高6.25 Gbit/s的传输速率,查找表资源和存储资源降低,寄存器资源相近,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可靠SpaceFibre编解码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SpaceFibre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性能优化 错误恢复 服务质量
下载PDF
稀布线阵双维度嵌套优化方法
5
作者 刘新 闫毅 +3 位作者 范亚楠 姚秀娟 李雪 牟娇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稀布阵和稀疏阵设计方法的研究表明,该类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栅瓣现象,并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针对均匀线阵中出现的栅瓣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阵元双维度空间信息的阵列模型,通过添加二维扰动,将阵元分布区域由阵轴方向扩展... 稀布阵和稀疏阵设计方法的研究表明,该类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栅瓣现象,并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针对均匀线阵中出现的栅瓣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阵元双维度空间信息的阵列模型,通过添加二维扰动,将阵元分布区域由阵轴方向扩展至阵轴法向,以削弱阵元最小间距约束带来的局限性,扩大阵元位置参数的搜索空间,并利用元启发式算法构建阵元空间位置参数嵌套优化框架,交替优化阵元的二维空间信息,增强阵列的非周期性,从而抑制了栅瓣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阵列孔径和阵元数且对应均匀线阵出现栅瓣现象的情况下,较仅在阵轴方向优化的标准遗传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所提方法的峰值旁瓣电平可降低3.0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布阵列 栅瓣抑制 阵列综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多种均匀圆阵阵型的波达方向估计性能分析
6
作者 周爽 周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均匀圆阵具有二维波达方向估计能力、适用于跨频程场景以及易于架设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天文探测等领域。针对某电子侦察任务0.8~6 GHz频率范围二维高分辨率测向需求,开展均匀圆阵阵列模型的优化设计和波达方向估计性能比较分... 均匀圆阵具有二维波达方向估计能力、适用于跨频程场景以及易于架设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天文探测等领域。针对某电子侦察任务0.8~6 GHz频率范围二维高分辨率测向需求,开展均匀圆阵阵列模型的优化设计和波达方向估计性能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均匀圆阵的最优阵型。首先介绍无心圆阵和中心圆阵模型结构,理论推导圆阵阵列形式对测向的影响,并通过多重信号分类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对不同信噪比、采样快拍数、半径波长比的情况下无心7圆阵、无心8圆阵、无心9圆阵、中心8圆阵、中心9圆阵、中心10圆阵等6种阵列模型的测向精度进行比较,并结合波束宽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0.8~6 GHz频带的高精度二维测向需求下,中心8圆阵为最佳测向阵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均匀圆阵 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中心圆阵 无心圆阵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荧光成像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清 马素洁 +3 位作者 张伟 刘雪峰 姚旭日 葛墨林 《生命科学仪器》 2021年第5期15-20,共6页
压缩感知成像技术是压缩感知与空间光调制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可突破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限制,实现了亚采样成像,并且具降维探测和高通量测量等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已利用压缩感知成像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光... 压缩感知成像技术是压缩感知与空间光调制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可突破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限制,实现了亚采样成像,并且具降维探测和高通量测量等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已利用压缩感知成像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光谱成像、时间分辨成像、相位成像等研究。作为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前沿技术,压缩感知成像已逐渐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特别在高维光信号测量和极弱光测量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压缩感知成像研究现状及在荧光成像工程化方面的进展,并提出发展基于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的生物荧光传感颠覆性技术的建议,为我国极弱光信号探测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光谱成像 荧光成像
下载PDF
低空复杂场景红外弱小目标快速精准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海 李保权 +1 位作者 王怀超 卞春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5,共12页
针对低空复杂场景下红外弱小动目标检测难度大、虚警率高等问题,面向探测系统中高帧频图像实时处理应用需求,提出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弱小目标精准检测方法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低时延并行处... 针对低空复杂场景下红外弱小动目标检测难度大、虚警率高等问题,面向探测系统中高帧频图像实时处理应用需求,提出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弱小目标精准检测方法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低时延并行处理方法。采用轻量化全卷积网络对红外图像中弱小目标进行空域检测,对相邻图像帧疑似目标进行时域轨迹关联以进一步降低虚警率。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相比于五种传统方法在检测率和虚警率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并在单片FPGA上完成100 Hz图像实时处理,处理时延低于1.8 ms,实现低空复杂场景弱小目标高精度高鲁棒快速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 目标检测 全卷积网络 实时处理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下载PDF
基于偏好型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图像云检测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家昊 周晴 赵文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4-1411,共8页
针对以往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对雪地等特殊地貌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偏好型支持向量机(preference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VM)提出一种云检测技术。利用图像的灰度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图像的能量、对比度、逆差矩、熵、自相关性... 针对以往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对雪地等特殊地貌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偏好型支持向量机(preference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VM)提出一种云检测技术。利用图像的灰度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图像的能量、对比度、逆差矩、熵、自相关性以及平均灰度值6个分类指标,使用偏好训练的方式,提高对云和普通地貌的识别准确率,准确区分云和雪地等特殊地物。实验结果表明,PSVM方法综合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66%,特殊地貌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31%,相比于传统的云检测算法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支持向量机 遥感图像 Landsat卫星 纹理特征
下载PDF
人机共融的远程态势智能感知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文龙 樊铭瑞 +4 位作者 李运 彭晓东 谢文明 任敬义 杨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4,共10页
针对人与远程无人设备协同精准配合的迫切需求,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人机共融的远程态势感知系统,并开展了实验与分析。该系统以视觉定位技术为基础,以人机感知共融为切入点,通过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与场景一致性融合方法... 针对人与远程无人设备协同精准配合的迫切需求,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人机共融的远程态势感知系统,并开展了实验与分析。该系统以视觉定位技术为基础,以人机感知共融为切入点,通过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与场景一致性融合方法,将无人设备探测到的环境及目标信息进行三维重构,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与人的视觉信息进行一致性融合,实现无GPS条件下远程无人设备与人所佩戴的增强现实设备之间的协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近距离时具有较好的人机协同定位准确度,定位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所构建的系统使无人设备成为人眼的延伸,在不干扰人员正常行动的情况下实现了穿障碍、跨视距的感知能力,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融 远程态势感知 三维场景重建 协同定位 增强现实
下载PDF
航天器智能能力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良庆 吴迪 安军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为解决航天器智能能力的构建和智能技术的引入问题,从能力部署视角提出了智能等级的划分,从定性的自动、自治、自主的等级出发,自底向上分解为数据注入接收能力、任务执行能力、自学习能力、系统自我管理能力、任务自我管理和思考能力,... 为解决航天器智能能力的构建和智能技术的引入问题,从能力部署视角提出了智能等级的划分,从定性的自动、自治、自主的等级出发,自底向上分解为数据注入接收能力、任务执行能力、自学习能力、系统自我管理能力、任务自我管理和思考能力,其程度分为底层反应、中层程序和高层思考。对照上述能力给出可实施的5阶模型和人字架构。人字架构是以即插即用技术加自主控制技术来支持上层智能能力的模型。该模型基于航天器接口业务架构和欧洲空间局的包应用标准业务,采用管理信息库和电子数据单技术进行数据化设计。对应星上的智能能力等级讨论相适应的地面系统能力。人字架构具有层次化、业务模型化和自底向上归一化构建的特点,对上层智能技术的引入是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自主控制 智能等级 即插即用 航天器接口业务 电子数据单 空间数据系统
下载PDF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集中式载荷管理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连国 朱岩 +3 位作者 沈卫华 梁耀明 滕学剑 周昌义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7-574,共8页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由4种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的电子学前端共有28台设备.针对载荷设备数量多、接口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通过载荷数管系统进行集中式载荷管理的方案,实现对探测器电子学前端的遥测、遥控、数据采集和二次电源供配...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由4种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的电子学前端共有28台设备.针对载荷设备数量多、接口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通过载荷数管系统进行集中式载荷管理的方案,实现对探测器电子学前端的遥测、遥控、数据采集和二次电源供配电.同时,载荷数管系统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和高速数据复接功能,可分区存储科学数据和工程参数,在进入地面接收站时,将存储的科学数据和工程参数组成符合CCSDS协议的传输帧,经RS编码和加扰后发送给数传发射机.解决了突发式、多信源科学数据采集、存储,探测器在轨自主探测管理,大功率、低噪声二次电源配电等关键技术.该系统经过了在轨考核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和信息体系合理,自主探测管理和健康管理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数管 数据采集 二次电源供配电 自主探测管理
下载PDF
基于PYNQ框架的深度卷积特征异构跟踪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洲涓 安军社 +1 位作者 陈长龙 崔天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针对深度卷积特征目标跟踪算法中特征提取计算量大、速度慢、难以在嵌入式平台上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YNQ框架的目标跟踪方案,并将其部署在Zynq异构平台。首先设计基于深度卷积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根据算法的特点进行软硬件划分,... 针对深度卷积特征目标跟踪算法中特征提取计算量大、速度慢、难以在嵌入式平台上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YNQ框架的目标跟踪方案,并将其部署在Zynq异构平台。首先设计基于深度卷积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根据算法的特点进行软硬件划分,完成片上系统的构建;然后针对深度卷积特征提取的计算过程进行并行优化,导出加速IP核;最后在PYNQ框架中通过Jupyter Notebooks,使用Python语言调用加速IP核作为硬件协处理器,实现底层到顶层的数据交互。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通用数据集OTB-2015、UAV123上取得了良好的跟踪精度;跟踪速度与未集成加速IP核时相比,提升可达30倍。在兼顾跟踪稳健性的情况下,异构跟踪系统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NQ框架 目标跟踪 深度卷积特征 Zynq 加速
下载PDF
航天器软件的研发路线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良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航天器自主能力构建面临着需求不断增多、多变、复杂化、未知的发展趋势,需要在软件研发方式和架构设计上做出改变。在分析已有的4种研发路线的基础上,提出第5条路线,即基于模型化、数据化设计思想的研发路线;提出具有即插即用能力的业... 航天器自主能力构建面临着需求不断增多、多变、复杂化、未知的发展趋势,需要在软件研发方式和架构设计上做出改变。在分析已有的4种研发路线的基础上,提出第5条路线,即基于模型化、数据化设计思想的研发路线;提出具有即插即用能力的业务模型,采用电子数据单技术自底向上构建设备级和功能业务级的即插即用能力;以智能规划业务为例说明了业务模型的设计应用。路线5的目标是为构建航天器自主能力和星地之间智能管控能力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研发方式 软件架构 即插即用 业务模型 电子数据单
下载PDF
支持MIPS架构的轻量型开源鸿蒙系统移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一泠 吴琦 安军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4,45,共11页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高级在轨系统标准定义的空间数据系统分布式架构是提高星载系统整体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案。国内通常采用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系列处理器作为该架构典型应用节点的航天器控制终端,但由于缺失自主可控的轻量型操作系...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高级在轨系统标准定义的空间数据系统分布式架构是提高星载系统整体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案。国内通常采用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系列处理器作为该架构典型应用节点的航天器控制终端,但由于缺失自主可控的轻量型操作系统,限制了该架构在航天领域的部署与应用。为了构建自主可控的航天信息系统技术体系,实现在龙芯控制终端上移植适配国产轻量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目标,通过分析开源鸿蒙操作系统LiteOS-M轻量实时内核与MIPS架构,聚焦硬件抽象层(HAL)和内核硬件相关部分,设计并实现一种包括引导系统启动加载、HAL架构适配、串口驱动、内核裁剪、工具链搭建的移植方案。为了验证移植后系统的基础功能与实时性能指标,在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星载控制终端LS1J与LS1C硬件平台上设计测试用例并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轻量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成功适配MIPS架构,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在龙芯控制终端上,系统任务上下文切换时延为0.229μs,中断响应时延为4.73μs,满足实时性系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开源鸿蒙系统 MIPS架构 龙芯处理器 控制终端 分布式架构
下载PDF
面向深空探测应用的集成一体化载荷数管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连国 朱岩 +2 位作者 周昌义 安军社 饶家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0-970,共11页
深空探测对探测器有效载荷电子学及数管的轻小型化和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各载荷电子学与传统的载荷数管集成一体化设计,构建新型高度集成的载荷数管体系结构,可以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信息融合能力,利于实施自主管理.本文介绍了... 深空探测对探测器有效载荷电子学及数管的轻小型化和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各载荷电子学与传统的载荷数管集成一体化设计,构建新型高度集成的载荷数管体系结构,可以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信息融合能力,利于实施自主管理.本文介绍了嫦娥系列探测器载荷电子学及数管设计的现状;提出两种新型一体化载荷数管体系结构,其中第一种低成本集成化方案已应用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通过对未来深空探测载荷数管的技术需求进行分析,对载荷数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载荷数管 载荷电子学 集成一体化
下载PDF
星载高速串行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景星 朱岩 +1 位作者 饶家宁 安军社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82,共9页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量的高速增长,以及遥感卫星搭载的相机不同工作模式下产生的数据差异化处理的需求,为星间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星载Gbit·s-1级高速数据收发及文件缓存等星间数据处理面临的问题,以百兆每秒级星载高速接收...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量的高速增长,以及遥感卫星搭载的相机不同工作模式下产生的数据差异化处理的需求,为星间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星载Gbit·s-1级高速数据收发及文件缓存等星间数据处理面临的问题,以百兆每秒级星载高速接收缓存系统为切入点,以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的发展为依据,在分析SerDes传输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模型仿真和工程验证的方法,制定了高速串行数据链路层传输协议SSLLP(Satellite Serial Link Layer Protocol)和类文件化高速缓存的策略。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具备处理入口速率3.2 Gbit·s^(-1)并能以类文件化的方式缓存64个数据文件的星载数据处理单元的工程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SLLP的高速串行数据接收正确,缓存策略有效,系统高效可靠。该设计已在某型号任务中取得在轨验证,为星载高速串行数据处理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高速串行总线 数据处理
下载PDF
融合通道互联空间注意力的Siamese网络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洲涓 安军社 崔天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65,共13页
基于Siamese网络的跟踪算法在跟踪精度和速度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要使离线训练的模型适应在线跟踪仍然面临着挑战。为了提升复杂场景下算法的特征提取以及判别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通道-互联-空间注意力的Siamese网络实时跟踪算法... 基于Siamese网络的跟踪算法在跟踪精度和速度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要使离线训练的模型适应在线跟踪仍然面临着挑战。为了提升复杂场景下算法的特征提取以及判别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通道-互联-空间注意力的Siamese网络实时跟踪算法。首先构建以深度卷积网络VGG-Net-16作为主干网络的Siamese跟踪框架,增加特征提取能力;接着设计通道-互联-空间注意力模块,增强模型的适应能力与判别能力;然后加权融合多层响应图,获取更精准的跟踪结果;最后使用大规模数据集对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训练,在通用数据集OTB-2015上进行跟踪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能更好地适应目标外观变化、相似物干扰、目标遮挡等复杂场景,在NVIDIA RTX 2060 GPU上,跟踪速度平均达到37FPS,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Siamese网络 深度卷积网络 通道注意力 互联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原文传递
高速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平 朱岩 +2 位作者 安军社 江源源 周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为了实现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高效数据传输,针对网络协议中关键问题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SpaceFibre总线节点系统设计方案。其中,采用了轮询仲裁算法,解决了多路虚拟通道中流... 为了实现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高效数据传输,针对网络协议中关键问题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SpaceFibre总线节点系统设计方案。其中,采用了轮询仲裁算法,解决了多路虚拟通道中流量控制字的申请冲突;设计了基于服务质量机制的高效处理状态机,实现了多路虚拟通道的服务质量调度;提出了一种并行的分区存储架构和重发控制算法,实现了基于错误检测隔离恢复机制的错误恢复;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案,实现了多种数据格式的循环冗余校验和伪随机序列的计算。通过ModelSim仿真平台对节点系统进行功能仿真,并在Virtex-6 FPGA上完成了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功能,串行传输速度可达3.125 Gbit/s,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Fibre SPACEWIRE 服务质量 错误检测隔离恢复 高速总线
下载PDF
基于CCSDS RASDS信息对象建模方法的数据注入工具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广佑 吕良庆 张峻巍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解决航天工程中,信息数据格式不易修改,机构间接口协调过程复杂,跨任务难以继承使用等问题,参照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空间数据系统参考体系架构(RASDS)中的信息对象建模方法,以数据注入指令设计为例,开发了工具链软件。工... 为了解决航天工程中,信息数据格式不易修改,机构间接口协调过程复杂,跨任务难以继承使用等问题,参照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空间数据系统参考体系架构(RASDS)中的信息对象建模方法,以数据注入指令设计为例,开发了工具链软件。工具链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标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指令设计需求到具体数据文件转换过程中涉及的工具进行了划分,提出了生成遥控数据对象模型的方法。按照该方法设计的工具软件实现了抽象信息对象到数据模型的转换,有序自动生成模板文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RASDS从抽象数据结构到数据模型,再到具体数据对象的描述和转化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指导各种信息对象和数据对象的规范化设计和工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系统参考体系架构 信息对象 电子数据单 工具链 数据注入 遥测遥控信息交换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