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育峰 李克让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6-39,共14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作者研制的"中国气候-植被响应宏观静态模型",研究了2×CO2情景下中国主要植被类型面积、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变化。
关键词 中国气候-植被响应模型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冷疏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2年第1期71-79,共9页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全国671个气象台站的30年地面气象资料及地带性或大面积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资料,对影响生产潜力的光、温度、水分、土壤诸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尤其对土壤要素的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计算...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全国671个气象台站的30年地面气象资料及地带性或大面积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资料,对影响生产潜力的光、温度、水分、土壤诸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尤其对土壤要素的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计算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地理信息系统 ARC/INFO软件
下载PDF
地理综合研究与陆地系统科学——祝黄秉维院士八十五寿辰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勤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研究 陆地系统科学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的山地环境梯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卫国 吕鸣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3-69,共7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环境梯度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将研究区域的TM遥感影像经遥感图像处理和分类得到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分布图,充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将各环境因子分布图分... 文章提出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环境梯度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将研究区域的TM遥感影像经遥感图像处理和分类得到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分布图,充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将各环境因子分布图分别与植被类型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各种植被类型与各环境因子关系的向量表达式,进而建立符合环境梯度分布的植被空间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环境因子分布图与植被类型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和植被群落空间分布制图。该方法曾应用于贺兰山环境梯度分析并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梯度分析 GIS 遥感 空间分析 环境遥感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的区域变化及调控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蔡玉梅 任国柱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8年第3期13-18,共6页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区域平衡。笔者采用耕地增加量、增加百分率、损失率等多指标及顺序模型法研究中国耕地数量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耕地烽量 顺序分布模型 动态平衡 区域变化 调控
下载PDF
全球变化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述彭 邵宇宾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5-25,共11页
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地学领域的热点,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核心之一。全球变化侧重研究地球系统各个圈层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自70年代以来,发展迅... 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地学领域的热点,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核心之一。全球变化侧重研究地球系统各个圈层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资源与环境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作为一个地域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依托各种尺度的对地观测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自然模拟;二是人地关系研究;三是预测预报,以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空间 地球信息科学 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区类型划分及开发研究提要报告 被引量:27
7
作者 姜德华 张耀光 +1 位作者 杨柳 侯少范 《地理研究》 1988年第3期1-16,共16页
从区域的角度,将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6大类21个区,并对各类地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区域开发 贫困地区
下载PDF
黄秉维及其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度 杨勤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从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热量水分平衡、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华北水利与农业发展、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黄秉维先生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贡献。
关键词 自然地理 综合研究 土壤 热量 水分
下载PDF
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我国7个建制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樊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105,共7页
基于对我国6省7个建制镇的实地调查研究,本文侧重于从就业结构变化、人口迁移、小城镇建设和资金来源、小城镇工业布局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工业发展 城镇化
下载PDF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宇宾 李国胜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9-125,共7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是海洋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并对在GIS支持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潜在资源评价、赤潮灾害监测评估及全球变化等方面的应...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是海洋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并对在GIS支持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潜在资源评价、赤潮灾害监测评估及全球变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国外现代景观地理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凤慧 《地理研究》 1987年第3期81-90,共10页
景观地理是地理学传统的综合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呈现出下列发展趋势:(1)从传统的经验综合走向系统综合;(2)研究方法和手段在不断革新;(3)基础研究的重(?)开始向景观的动态特征转移;(4)应用研究在进一步加强;(5)景观生态研究迅速发展。... 景观地理是地理学传统的综合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呈现出下列发展趋势:(1)从传统的经验综合走向系统综合;(2)研究方法和手段在不断革新;(3)基础研究的重(?)开始向景观的动态特征转移;(4)应用研究在进一步加强;(5)景观生态研究迅速发展。这些都标志着景观地理研究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和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地理研究 景观地理学 景观学 外现 发展趋势 景观生态研究 景观制图 自然地理系统 地理系统学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松乔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从种植起源与早期发展、化统农业的发展及现代农业区域开发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文化发展历史及其地域分布。
关键词 农业 历史发展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治平 《地理研究》 1986年第4期93-101,共9页
本文按喀斯特地带性研究。喀斯特地貌分类和制图、喀斯特发育史及演变模式、洞穴学、喀斯特地貌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喀斯特 岩溶地下水系 科学出版社 岩溶学 峰林 峰丛 地下河 地貌区划 地文期 喀斯特洼地
下载PDF
论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运输化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荣朝和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提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应当重视运输化进程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空间结构改善之间的关系,把对不同区域运输化发展水平及运输化进一步走向的分... 本文提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应当重视运输化进程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空间结构改善之间的关系,把对不同区域运输化发展水平及运输化进一步走向的分析,与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经济地理 运输地理
下载PDF
试论地理科学与持续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沪宁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简述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地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论及研究内涵、领域的演化。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扩展了研究领域,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之进展。现代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 本文简述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地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论及研究内涵、领域的演化。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扩展了研究领域,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之进展。现代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经历着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的新的过程,这种既有学科综合,又有学科分化的趋势,适应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潮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地理学的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能力,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地理科学体系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21世纪无疑地将为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地理环境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研究重心。在第三次科学大综合浪潮推动下,改革传统的地理学结构,构建地理科学的新体系与方法论,对其科学价值与功能进行新审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不断进取与开拓,才能释放这门学科所蕴蓄的科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下载PDF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效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工业 区位因素 研究
下载PDF
坡地辐射场研究及其地理学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志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1-100,共10页
简要评述坡地辐射场理论研究与模式研究进展。讨论了坡地能量输入的背景规律、典型坡地辐射平衡各分量的计算模式,以及复杂地形辐射场模拟等问题。指出上述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坡地 辐射场 地理学
下载PDF
我国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综合研究方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研究》 1987年第1期1-9,共9页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大量出现,为了对这些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问题进行研究,经济地理学应以区域总体决策研究为主要目标,以结构研究为主要内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与发展区域分析方法,研制区域开发模型,经济...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大量出现,为了对这些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问题进行研究,经济地理学应以区域总体决策研究为主要目标,以结构研究为主要内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与发展区域分析方法,研制区域开发模型,经济地理各分支学科应加强联合,共同展开区域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现代地貌制图研究的薄弱环节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泽生 《地理研究》 1988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从六个方面:规范化研究、制图时段、地貌图的种类、制图区域、地貌分类与图例系统、地貌图图型和表示方法研究,讨论了中国现代地貌制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地貌制图 薄弱环节
下载PDF
90年代的地理科学要走巩固提高开拓创新之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来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80年代中国地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毋庸讳言,也潜伏了不少问题,如基础理论研究削弱,传统研究领域被兄弟学科取代,重复研究过多,拓展新领域不足,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研究领域开拓深广度不够。所以90年代的地理学,必须走巩固提高... 80年代中国地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毋庸讳言,也潜伏了不少问题,如基础理论研究削弱,传统研究领域被兄弟学科取代,重复研究过多,拓展新领域不足,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研究领域开拓深广度不够。所以90年代的地理学,必须走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道路。 所谓巩固提高,就是巩固传统的研究领域,不断革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工作精度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所谓拓展创新,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90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