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0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贺“环境地质学的出现”发表3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10周年 被引量:3
1
作者 万国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9-594,共6页
1972年刘东生院士撰文发表了“环境地质学的出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92年正式成立。刘东生院士的环境地质学学术观点聚焦于 :环境地质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需要、地球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及其与... 1972年刘东生院士撰文发表了“环境地质学的出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92年正式成立。刘东生院士的环境地质学学术观点聚焦于 :环境地质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需要、地球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相互依存性。 30年来 ,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区域环境质量和全球环境变化两大科学问题作为基本目标 ,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和界面机理 3个发展阶段 ,研究重点是典型区域环境演化的发生学原理、谱系特征以及健康和生态效应。云贵高原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显示出青藏隆起对周边现代环境的影响。环境地质学以“地质学与人类”为宗旨 ,将在 2 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人类
下载PDF
中国典型高硒区硒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海波 朱建明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367-373,共7页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营养性的阈值范围较窄,已引起了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典型高硒区——湖北恩施富硒岩石与土壤中硒的分布与形态、硒的赋存状态、硒的迁移转化规律、硒的生物可利用性与人体健...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营养性的阈值范围较窄,已引起了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典型高硒区——湖北恩施富硒岩石与土壤中硒的分布与形态、硒的赋存状态、硒的迁移转化规律、硒的生物可利用性与人体健康风险、微生物与硒相互作用等硒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循环规律,以及硒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对硒的环境地球化学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硒形态 硒同位素 人体健康
下载PDF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3
作者 冯新斌 陈玖斌 +7 位作者 付学吾 胡海燕 李平 仇广乐 闫海鱼 尹润生 张华 朱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30,共28页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汞与硒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汞相互作用、人体汞暴露的危害和汞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获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了当前开展汞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着的缺乏全球尺度对大气的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气候变暖条件下大气汞沉降对汞甲基化影响与生物甲基汞累积机制、微生物与汞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低剂量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薄弱环节,并对新兴的非传统汞同位素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同位素 来源
下载PDF
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效应研究展望 被引量:49
4
作者 吴丰昌 郑建 +7 位作者 潘响亮 黎文 邓秋静 莫昌琍 朱静 刘碧君 劭树勋 郭建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研究表明锑与铅和汞一样,是一个可长距离输送的全球性有毒元素;但锑的研究最近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其它金属如汞、铅、镉和砷等相比,国际上锑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少。为了揭示锑的全球性污染程度、循环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急... 研究表明锑与铅和汞一样,是一个可长距离输送的全球性有毒元素;但锑的研究最近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其它金属如汞、铅、镉和砷等相比,国际上锑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少。为了揭示锑的全球性污染程度、循环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急需开展深入研究。概述了前人在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存在的科学问题,凝练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思路和方法,并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开展这一方向研究的理想区域,及在该地区开展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环境效应
下载PDF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有机污染物—土壤/沉积物吸附作用研究回顾 被引量:21
5
作者 党志 黄伟林 肖保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6-62,共7页
农药、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废水、废物的排放,导致全球范围内土壤、沉积物、地表及地下水源和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圈内的分布、迁移、富集、降解以及最终归宿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机污染... 农药、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废水、废物的排放,导致全球范围内土壤、沉积物、地表及地下水源和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圈内的分布、迁移、富集、降解以及最终归宿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机污染物与土壤、沉积物以及水中悬浮物(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污染物 吸附-解吸机理 土壤/沉积物-水体系
下载PDF
铜锌同位素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莉莉 刘丛强 +1 位作者 王中良 宋柳霆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9,共9页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逐渐应用,过渡族金属(Cu,Zn和Fe等)同位素测试方法逐渐成熟,测定精度可达0.04‰,使得铜锌铁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地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铜锌同位素的测试方法、分...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逐渐应用,过渡族金属(Cu,Zn和Fe等)同位素测试方法逐渐成熟,测定精度可达0.04‰,使得铜锌铁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地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铜锌同位素的测试方法、分馏机理及其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同位素 测试方法 分馏 应用
下载PDF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镉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济 王世杰 欧阳自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4-1348,共5页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 046 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镉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 046 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镉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对487个样品的镉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镉的基线值为0.068 mg/kg,镉元素含量大于1.010 mg/kg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40%的表层土壤未受镉污染,19%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14%受中度污染,19%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7%受强污染,1%的表层土壤介于强污染到极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则显示,贵阳市57.9%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镉污染,镉的污染程度最大为12.1,96%的表层土壤污染程度小于4,总污染程度大于0,即总体受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贵阳 污染 土壤
下载PDF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及污染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济 王世杰 欧阳自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7-1421,共5页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在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研究区域中,将土壤重金属元素汞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在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研究区域中,将土壤重金属元素汞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487个样品的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汞的基线值为0.045mg·kg-1,样品中汞元素含量大于0.530mg·kg-1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12%的表层土壤未受汞的污染,3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36%的中度污染,11%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2%的强污染,1%的介于强污染到极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显示,贵阳市56.1%的表层土壤未受到汞的污染,汞的污染程度最大为45.87,总污染程度大于0(即受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污染 贵阳 土壤
下载PDF
黔西南铊污染区铊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肖唐付 何立斌 陈敬安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1,共7页
黔西南滥木厂地区由于铊的硫化物矿化,导致铊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十分富集,其富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矿坑深层地下水、地表溪流水和浅层地下水。地下水中铊的含量在矿化区最高,随着远离矿化区而逐渐降低。在地表溪流水中,铊的含量表现出... 黔西南滥木厂地区由于铊的硫化物矿化,导致铊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十分富集,其富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矿坑深层地下水、地表溪流水和浅层地下水。地下水中铊的含量在矿化区最高,随着远离矿化区而逐渐降低。在地表溪流水中,铊的含量表现出下游河段远远高出上游和中游河段的分布特征;下游溪流水中铊的较高含量可能与来自矿化区地下水在下游河床溢出的贡献有关。滥木厂研究区水体中铊的富集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饮用水中铊的含量低于美国的安全标准,尚未构成明显的健康危害,但应该加强对饮用水中铊含量的定期监测。富铊的溪流水通过农业灌溉途径会造成铊的进一步扩散,从而导致农业土壤的铊污染,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球化学 毒害金属 环境效应
下载PDF
金顶矿区固体废弃物中镉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航 肖唐付 +5 位作者 朱长生 何立斌 宁增平 谭显龙 双燕 杨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1-796,共6页
以云南金顶铅锌矿区固体废弃石和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Thermo X-Series)主要测试了矿区废石堆和不同堆积年限尾矿库样品中危害元素Cd的含量,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SEM-EDS JSM-6460 LV/EDAX)及1... 以云南金顶铅锌矿区固体废弃石和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Thermo X-Series)主要测试了矿区废石堆和不同堆积年限尾矿库样品中危害元素Cd的含量,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SEM-EDS JSM-6460 LV/EDAX)及1 000倍电子荧光显微镜(Olympus BX-51),分析了固体废弃物中矿物相组成.结果表明:跑马坪采场的废弃石具有较低的Cd含量,而北厂、架崖山采场的废弃石具有较高的Cd含量;尾矿表层溶解氧丰富,属氧化环境,其Cd含量较高;在尾矿剖面中层,尾矿孔隙水中的氧气浓度下降,尾矿氧化受到制约,其Cd元素浓度受到明显控制;而剖面底层中尾矿明显富集Cd等重金属,可能是因为在底层还原环境下形成次生矿物富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环境地球化学 金顶铅锌矿床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水体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荣富 罗跃辉 +2 位作者 曾洪玉 阮晓红 刘丛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6,共11页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表环境中最复杂的物质循环之一.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氮的来源、物理迁移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的认识,完善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表环境中最复杂的物质循环之一.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氮的来源、物理迁移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的认识,完善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体系.本文综述了在环境水体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统计模型,将氮的溯源研究从定性识别拓展到定量解析;应用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及同位素配对技术,实现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转化途径的判别及其转化速率的定量解析;重点提出应进一步开展不同转化途径、不同水体环境要素对氮同位素分馏特征的影响研究,逐步完善环境水体氮循环同位素分馏理论体系,为准确认识氮循环和加强水环境保护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配对技术 源解析 氮转化途径
下载PDF
锂同位素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齐连 赵志琦 刘丛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锂的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相对质量差较大,因此易产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业已查明,自然界中δ7Li值的变化在-40‰和+50‰之间。其中较小的δ7Li值见于海相生物碳酸盐样品,较大的δ7Li值见于某些盐湖卤水以及有孔虫的样品。由于明显... 锂的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相对质量差较大,因此易产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业已查明,自然界中δ7Li值的变化在-40‰和+50‰之间。其中较小的δ7Li值见于海相生物碳酸盐样品,较大的δ7Li值见于某些盐湖卤水以及有孔虫的样品。由于明显的同位素分馏和不同地质体中截然不同的δ7Li值,锂同位素应用十分广泛,且在壳-幔演化、陆壳风化、卤水和污染水体示踪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地表风化 卤水 污染
下载PDF
贵阳表层土壤中铬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济 王世杰 欧阳自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9-1196,共8页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铬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中铬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并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铬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中铬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并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铬的基线值为44.0mg·kg-1.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46%的表层土壤未受铬的污染,4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6.8%的表层土壤为中度污染,只有0.2%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结果则显示,贵阳市69.2%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铬的污染,铬的污染程度最大为2.01,98.4%的表层土壤污染程度小于1,总污染程度小于0,即总体未受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污染 贵阳 土壤
下载PDF
地表及海洋环境的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百龄 陶发祥 赵志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镁(Mg)是主要造岩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铁和氧。Mg几乎参与了地表所有圈层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完善,Mg同位素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Mg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地表及海洋... 镁(Mg)是主要造岩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铁和氧。Mg几乎参与了地表所有圈层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完善,Mg同位素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Mg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就近几十年来Mg同位素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探讨。虽然,目前对Mg同位素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许多研究成果显示,Mg同位素具有很大潜力成为环境变化的新的指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 MG同位素 地球化学 海洋和地表过程
下载PDF
铁同位素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柳霆 刘丛强 +1 位作者 王中良 梁莉莉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80,共11页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使用,近年来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Fe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分布于各类矿物、岩石、流体和生物体中,并广泛参与成岩成矿作用、...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使用,近年来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Fe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分布于各类矿物、岩石、流体和生物体中,并广泛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热液活动和生命活动过程。自然界中各类无机过程(从高温到低温)、生物及有机过程均能使Fe同位素发生分馏,δ56Fe值约为-1.62‰~+0.91‰。文章系统介绍了Fe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Fe同位素测试方法简介、样品前处理、质谱测定、Fe同位素分馏机理和应用前景展望等,着重对该技术在环境地球化学、生物示踪、古海洋学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做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同位素 分馏 MC-ICP-MS 环境地球化学
下载PDF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冯新斌 洪业汤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对环境样品中总汞及其各形态未的分析方法以及大气和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燃煤、汞齐法采金和人造水库等引起的环境汞污染问题以及汞在热带地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研究进展 环境样品
下载PDF
钙同位素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占民 刘丛强 +1 位作者 韩贵琳 王中良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8,共8页
概述了钙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测定以及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界中钙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过程与生成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地质成因及地质作用过程。近年来,随着钙同位素的测量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钙同位素地球化学的... 概述了钙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测定以及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界中钙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过程与生成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地质成因及地质作用过程。近年来,随着钙同位素的测量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钙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它在研究环境生态系统中钙同位素变化规律、海洋钙循环、示踪古海洋和古气候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样品中的44Ca /40Ca比值变化较小,δ44 Ca的变化在-2.88‰^+ 0.92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同位素 环境地球化学 分馏
下载PDF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铅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济 王世杰 欧阳自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54-1159,共6页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64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铅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64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铅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铅的基线值为14.8mg·kg-1,样品中铅元素含量大于70.1mg·kg-1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18%的表层土壤未受铅的污染,4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28%的中度污染,6%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1%的强污染。污染程度指数分析则显示贵阳市49.9%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铅的污染,铅的污染程度最大为8.11,总污染程度略大于0,即受到轻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污染 贵阳 土壤
下载PDF
中国东北泥炭地球化学工作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广深 陶发祥 洪业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中国东北泥炭地球化学工作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刘广深,陶发祥,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关键词泥炭,环境气候变迁,地球化学1泥炭在当前环境气候变迁研究中的位置80年... 中国东北泥炭地球化学工作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刘广深,陶发祥,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关键词泥炭,环境气候变迁,地球化学1泥炭在当前环境气候变迁研究中的位置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环境气候的加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环境气候变迁 地球化学
下载PDF
PCR-RFLP技术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小兵 万国江 黄荣贵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1年第1期94-98,共5页
PCR—RFLP技术为环境地球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新的思维方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低、快速简便及特征性强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过程的生物作用、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物源判断等方面的研... PCR—RFLP技术为环境地球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新的思维方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低、快速简便及特征性强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过程的生物作用、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物源判断等方面的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 ,以环境中存在的 16SrRNA为对象 ,对环境生物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将会在海洋及湖泊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发现更多的、新的微生物种类 ;将进一步阐明生物作用和物质循环的机理和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ELP技术 环境地球化学 生物 沉积物 有机物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