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文化遗产雷峰塔的“倒塌”机理
1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2期52-53,共2页
雷峰塔倒掉的物理机制实际上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东方砖木结构的建筑物理年限一般是二百年左右,屡次的修建改变了它的内部结构,历次兵火对雷峰塔产生了致命的伤害,奇特的民俗为雷峰塔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对于东方土木结构建筑而言... 雷峰塔倒掉的物理机制实际上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东方砖木结构的建筑物理年限一般是二百年左右,屡次的修建改变了它的内部结构,历次兵火对雷峰塔产生了致命的伤害,奇特的民俗为雷峰塔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对于东方土木结构建筑而言,文化遗产的年限分析框架为“建筑本质+多次维修+兵火+民俗”,自然损毁与人工损毁共同作用。一般来说,自然损毁是内因,人工损毁是外因,两者是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之关系,这其实也印证与补充了文化遗产的二重价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雷峰塔 木结构建筑 建筑物理 内部结构 价值理论 年限 东方
下载PDF
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祖群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2期97-104,共8页
文章借鉴格尔茨的"文化-解释"逻辑,用实地考察方法书写了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民族志。岜沙苗民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历史记忆进行主流文化的书写,所在社区的香樟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性建构事务。岜沙苗民的影视重现,体现... 文章借鉴格尔茨的"文化-解释"逻辑,用实地考察方法书写了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民族志。岜沙苗民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历史记忆进行主流文化的书写,所在社区的香樟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性建构事务。岜沙苗民的影视重现,体现他们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抗争和文化营销方式,使得都市人有了认识西南山区边缘人群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岜沙苗民 生态文化特质 格尔茨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展示的文化原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于一个"他者"认识陕北,陕北不仅代表自然贫瘠,更代表着文化的富饶。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平凡的世界》的文化人格进行分析:1.作为草根版本的《圣经》,《平凡的世界》主要是为读者描述各色"平凡"小人物,在平凡中... 基于一个"他者"认识陕北,陕北不仅代表自然贫瘠,更代表着文化的富饶。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平凡的世界》的文化人格进行分析:1.作为草根版本的《圣经》,《平凡的世界》主要是为读者描述各色"平凡"小人物,在平凡中体现另外一个不平凡。2.于作家而言,创作《平凡的世界》历经艰难,实际上是对生活的逃离。路遥及其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主要在喻示人们要把握人生的紧要关头,追问人生是否有真正的爱情,并且刻画普通生活中的英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陕北 路遥 平凡的世界
下载PDF
贾平凹的文化产出分期与地域文化原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贾平凹作为一个从商州走出来的作家,他的文学轨迹有一个"寻根乡土——转型之痛——文化反省"的过程。其"商州系列"作品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作品(如《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 贾平凹作为一个从商州走出来的作家,他的文学轨迹有一个"寻根乡土——转型之痛——文化反省"的过程。其"商州系列"作品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作品(如《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题,中期作品(《废都》、《秦腔》)折射痛苦的文化反省、悲壮的社会转型,后期作品(《古炉》)则超越了新的"文革"叙事,体现内在乡土文学的价值系统,并且在写作手法上有极大的创新。这一过程的转变,体现了贾平凹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反省,深层次剖析人与人之间群体关系的变异,从而折向人与自然的回归。相信今后,贾平凹的作品会以更深层次触及灵魂的方式剖析人与自然,回归自然,回归到"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作品分期 地域文化 原型
下载PDF
试论长安桃溪堡的旅游文化变迁与现代启示
5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8期9-14,共6页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故事对当代有两点重要的启示:第一,不要说爱情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崔护根本没有给时间考验爱情的机会,而是让"桃花姑娘"在苦等、哭等中走向灭亡。反观当今中国社会的恋爱怪状,其实是爱情价值观的退步。今天的人们应该主动把握和珍惜有缘之爱。第二,目前陕西省对桃溪堡等历史文化名人遗迹景点的深度开发还远未达到。游客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是为了证实美好爱情的存在,不是缘于内心的空虚。他们在具体物象中要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人面桃花 现代启示 文化变迁 长安 文化意象 美学研究 中国当代
下载PDF
试解析大唐芙蓉园的审美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
如何让普通民众走近唐文化,感受文化遗产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在文化旅游界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大唐芙蓉园突然拔地而起,作为国内一个标志性的仿唐代园林文化主题公园,正好弥补了西安关于唐建筑的种种缺憾。它整合了西安特有的唐文... 如何让普通民众走近唐文化,感受文化遗产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在文化旅游界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大唐芙蓉园突然拔地而起,作为国内一个标志性的仿唐代园林文化主题公园,正好弥补了西安关于唐建筑的种种缺憾。它整合了西安特有的唐文化元素,通过庞大的建筑群落和立体互现式的文化展示方式,让游客切身参与文化的构建,体验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化 芙蓉园 审美视角 解析 文化主题公园 建筑群落 普通民众 精神内涵
下载PDF
艺术还原轴心时代的东方法制本相——《大秦帝国》的再评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祖群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等于小说和影视艺术;同样,小说和影视也不等于历史。历史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真正理解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关键在于摒弃暴力血腥和“文革”批评话语,从艺术的角度还原轴心时代的东方法制本相,还原当下经济...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等于小说和影视艺术;同样,小说和影视也不等于历史。历史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真正理解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关键在于摒弃暴力血腥和“文革”批评话语,从艺术的角度还原轴心时代的东方法制本相,还原当下经济社会改革的法制趋向和大一统的历史本意。通过舞台的英雄悲剧、银屏的幻灭喜剧,可以充分理解我们这个民族所走过的上下五千年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艺术 法制趋向 大一统 《大秦帝国》
下载PDF
大地园林化——纪录片《园林Ⅱ》之《村庄里的上林苑》的解读
8
作者 张祖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4-89,共6页
由《故宫》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的八集纪录片《园林》(分别为第一集《仙境在人间》、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第三集《桃花源有多远》、第四集《写在大地上的诗》、第五集《汴京艮岳梦》、第六集《不朽的林泉》、第七集《遥远的归处》... 由《故宫》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的八集纪录片《园林》(分别为第一集《仙境在人间》、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第三集《桃花源有多远》、第四集《写在大地上的诗》、第五集《汴京艮岳梦》、第六集《不朽的林泉》、第七集《遥远的归处》、第八集《墙内的花园》,每集长度50分钟),于2015年6月20日CCTV9的端午假期档(每晚20点"特别呈现"时段)播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秦代写实、汉代写意的兵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苑 大地园林化 八集 海内外观众 艮岳 在人间 建筑遗址 白露为霜 一池三山 现代园林设计
下载PDF
东西方灾难影片的对比——基于《日本沉没》《唐山大地震》《2012》等影片的讨论
9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2期98-101,共4页
电影作为日本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表达,其境遇在两国有相似性,将《唐山大地震》与《日本沉没》进行情节、感情基调、叙事模式等方面对比,同时将《日本沉没》与《2012》《超强台风》等其他灾难片进行影视对比,从而展望中国电影的未来。... 电影作为日本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表达,其境遇在两国有相似性,将《唐山大地震》与《日本沉没》进行情节、感情基调、叙事模式等方面对比,同时将《日本沉没》与《2012》《超强台风》等其他灾难片进行影视对比,从而展望中国电影的未来。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艺术性、思想性、商业性的有机整合,为新时期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示范和航标。这实际上提醒人们,在文学艺术"叙事"的转换中,灾难片铸就的灾难意识应该在中国人心目中逐渐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片 《日本沉没》 《唐山大地震》
下载PDF
基于社区视角的“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西社区”调研实践
10
作者 张祖群 《经济导刊》 2012年第6期58-59,共2页
正目前,我国城市基层组织政权的现状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家政策导向于加大社区建设,增强自治组织的功能,发挥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第二,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随着社会发展与转型而发生转变,需要尽量放权,让社区居民参与发挥... 正目前,我国城市基层组织政权的现状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家政策导向于加大社区建设,增强自治组织的功能,发挥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第二,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随着社会发展与转型而发生转变,需要尽量放权,让社区居民参与发挥其自下而上自治组织的功能。第三,加强社区内容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需要明确基层党组织新的领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城百万庄 基层组织政权 社区自治 实地调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