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岩石层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景锋 江为为 +2 位作者 郝天珧 胥颐 姜迪迪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0-1109,共10页
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受到来自欧亚、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共同作用,其是认识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的地球物理场特征,采用重力反演方法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根据地震层析成像的... 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受到来自欧亚、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共同作用,其是认识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的地球物理场特征,采用重力反演方法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根据地震层析成像的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和岩石层速度结构,并从地热、断裂带、天然地震分布和应力场特征等方面对该区域的地球动力学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反演计算可以得出:中国东部海区的陆架区的重、磁场特征与中国大陆重、磁场特征分布趋势与走向相同,是大陆地球物理场向海域的延伸.东海陆架盆地区和中国大陆东部的地壳结构和走向趋势相同,是大陆地壳向海域的延伸.东海东部及其边缘海域、海槽为过渡性质地壳,由于地壳性质的转变,说明冲绳海槽应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终结.地震层析成像反演结果为研究岩石层地幔的结构组成以及形成演化的深部动力因素提供了依据,32+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基本上反映出莫霍界面正下方的速度分布特征及莫霍面的起伏形态,其与重力反演计算的结果相符合.70km深度上的速度图像反映出东部海区深部结构南北分块的特征,海区表现负速度扰动,推断已部分进入软流圈.11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表现为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只有扬子块体有正异常显示,进一步验证华南华北块体减薄.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地球动力学特征主要为:冲绳海槽高热流异常区显著,热流分布明显和沟弧盆体系的构造特征相吻合,呈现NE向条带状分布;断裂体系显示出"东西成带"的待征;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区域具有地震活动的成带性,地震震中的分布密度远大于远离板块边界的大陆内部;其现代应力场从北到南由NE向逐渐转为N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海区 岩石层速度结构 动力学特征
原文传递
3D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from the multiphysical inversion at the Ketzin CO_(2) storage site
2
作者 Yi-kang Zheng Chong Wang +2 位作者 Hao-hong Liang Yi-bo Wang Rong-shu Ze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93-605,620,共14页
From June 2008 to August 2013,approximately 67 kt of CO_(2) was injected into a deep saline formation at the Ketzin pilot CO_(2) storage site.During injection,3D seismic survey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monitor the migr... From June 2008 to August 2013,approximately 67 kt of CO_(2) was injected into a deep saline formation at the Ketzin pilot CO_(2) storage site.During injection,3D seismic survey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monitor the migration of sequestered CO_(2).Seismic monitoring results are limited by the acquisition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acquired data.The multiphysical reservoir simulation provid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_(2) fluid behavior,and the approximated model should be calibrated with the monitoring results.In this work,property models are delivered from the multiphysical model during 3D repeated seismic surveys.The simulated seismic data based on the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al data,and the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ultiphysical inversion method.Time-lapse analysis shows the trend of CO_(2) migration during and after in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reservoir simulation CO_(2)storage time-lapse analysis
下载PDF
四川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组构定向与统计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锐 吴亚生 +1 位作者 姜红霞 刘丽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3-1105,共1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发育的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层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盘龙洞剖面是四川盆地发育最好的长兴组露头,其成岩作用研究对于认识川东北长兴组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白云岩的组构和产状包含了成因信息,笔者... 四川盆地东北部发育的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层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盘龙洞剖面是四川盆地发育最好的长兴组露头,其成岩作用研究对于认识川东北长兴组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白云岩的组构和产状包含了成因信息,笔者根据薄片观察发现白云石交代结构可分为"均一"与"不等晶"交代两种类型,过渡关系与阴极发光观察结果均表明细中晶是由粉晶发育而来的,且细中晶白云石具"组构定向"现象。首次对该地区白云岩的组构进行了定量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细中晶白云石粒径大小和含量在纵向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含量自上而下减少、粒径变小。结合成岩作用、流体包裹体、阴极发光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开始于成岩早期,白云化流体具有低温、高盐度的特点,白云化流体自上而下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四川盆地 长兴组 白云石化 组构 定量统计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的边缘绕射波及其动力学识别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惊涛 王真理 于彩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4-206,共13页
深层、小尺度岩性体的高分辨率探测已超出常规的反射波地震勘探能力,而绕射波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综述国内外绕射波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发展已久却未受到高度重视的几何绕射理论引入到勘探地震中,从物理直观性上阐述了边缘绕射波的运动... 深层、小尺度岩性体的高分辨率探测已超出常规的反射波地震勘探能力,而绕射波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综述国内外绕射波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发展已久却未受到高度重视的几何绕射理论引入到勘探地震中,从物理直观性上阐述了边缘绕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详细分析了沉积不连续、透镜体和正断层产生的边缘绕射问题.目前主要依据走时差异识别边缘绕射波,本文基于边缘绕射波的绕射系数,提出绕射波的动力学识别方法 .通过比较沉积不连续共炮点和共偏移距的边缘绕射振幅变化曲线,得出共偏移距剖面中振幅主能量和极性反转特性均出现在绕射点在地表投影处,与共炮点记录相比,对信噪比要求不高,为绕射波识别的最佳剖面;透镜体的识别可根据两界面相交处和界面截断处边缘绕射波动力学特征共同分析;识别正断层要将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看成两个沉积不连续模式,根据相应的绕射系数变化曲线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绕射理论 边缘绕射波 Kirchhoff积分解 绕射波动力学识别
下载PDF
基于磁异常数据的居里面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南方舟 徐亚 梅金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8-1084,共7页
本文总结了基于磁异常频谱特征反演居里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磁性体场源满足随机分布及分形分布两种假设下的磁异常频谱特征及其对数径向能谱与磁性体场源埋深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居里面埋深估计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对华北地区磁异... 本文总结了基于磁异常频谱特征反演居里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磁性体场源满足随机分布及分形分布两种假设下的磁异常频谱特征及其对数径向能谱与磁性体场源埋深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居里面埋深估计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对华北地区磁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磁性体场源埋深,实际计算表明,基于磁性体场源随机分布假设的居里面深度计算结果与该地区地热结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实际数据处理的结果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估算居里面深度的两种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模型,实际应用应结合区域磁异常源分布的特点,以获取合理的居里面深度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面 磁异常 频谱分析 分形分布
原文传递
新疆柯坪寒武系露头剖面自然伽马曲线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海军 吴亚生 +4 位作者 黄智斌 赵锐 杨芝林 刘丽静 陈永权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隐伏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难题。自然伽马测井是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好的地表露头剖面建立伽马标准曲线来指导井下地层的划分对比是国内寒武系地层研究的首... 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隐伏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难题。自然伽马测井是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好的地表露头剖面建立伽马标准曲线来指导井下地层的划分对比是国内寒武系地层研究的首次尝试。新疆柯坪肖尔布拉克的寒武系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台地相区的西北缘,包含整个寒武系,地层连续,总厚810m以上,出露良好。在野外工作中利用HD2000手持伽马仪按照0.25m间距实测该剖面整个寒武系的自然伽马值3800个,建立伽马曲线,分析了寒武系6个组的伽马曲线特征及与岩性的关系。应用于台地相区方1、和4、中深5、中深1共4口井寒武系伽马测井地层划分对比,纠正了以前划分的不准确之处,露头剖面伽马标准曲线方法的应用明显提升寒武系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层 自然伽马曲线 测井 地层划分对比 寒武系 台地相区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