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 被引量:21
1
作者 曲永新 张永双 冯玉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但它们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 热点领域 环境地质工程
下载PDF
微团聚体分析在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芝兰 曲永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82-288,共7页
微团聚体是天然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单元,微团聚体的组成、水稳性和强度是粘性土工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黄土与海相软土这两种典型的粘性土颗粒分析与微团聚体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水稳性与非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原因,并... 微团聚体是天然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单元,微团聚体的组成、水稳性和强度是粘性土工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黄土与海相软土这两种典型的粘性土颗粒分析与微团聚体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水稳性与非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的工程特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聚体分析 黄土 软土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关于地质工程设计中突破口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尚彦军 杨志法 +1 位作者 刘英 唐纯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5-24,共10页
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都已表明,地质工程的破坏往往是从某些特定的部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据此而提出的优先监测突破口和重点加固突破口这两个设计原则,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一些地质工程并被证明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所以,对于一个具体地... 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都已表明,地质工程的破坏往往是从某些特定的部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据此而提出的优先监测突破口和重点加固突破口这两个设计原则,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一些地质工程并被证明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所以,对于一个具体地质工程来说,如何确定该工程可能出现的突破口的部位,便成为工程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拟从突破观点出发,讨论确定突破口的几种主要方法。最后作者还将结合五强溪水电站左岸船闸边坡工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观 边坡工程 地质工程 设计原则 水电站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志法 王思敬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认为.通过工程地质力学与系统科学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将成为当今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述其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及实际工程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工程地质学 地质力学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岩体结构力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玉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2-294,291,共4页
本文从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角度,研讨了岩体结构力学的意义,地位与作用。作者就个人的认识,将岩体结构力学的理论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再变形和再破坏,岩体结构的控制作用、岩体结构控制论、赋存环境以及关于岩体的多种力学介质和... 本文从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角度,研讨了岩体结构力学的意义,地位与作用。作者就个人的认识,将岩体结构力学的理论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再变形和再破坏,岩体结构的控制作用、岩体结构控制论、赋存环境以及关于岩体的多种力学介质和力学模型构成的力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工程地质力学 岩体结构力学 岩石变形
下载PDF
地球整体观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蔡祖煌 马凤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本文先对整体观和地球整体观作了界说,然后分别阐述了地球整体观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球整体观
下载PDF
工程地质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内容和思维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连生 王思敬 《大自然探索》 1999年第2期34-38,43,共6页
本文阐述了建立工程地质学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地质地球化学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从工程地质地球化学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六个方面,介绍了这一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分析。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球化学 水-岩土 化学作用 研究内容
下载PDF
工程岩体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王芝银 李云鹏 +1 位作者 王思敬 杨志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5-31,共7页
工程岩体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是研究岩石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工程岩体计算数据智能化准备与确定子系统、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及其快速图形处理子系统,并将其集成为一体。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界... 工程岩体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是研究岩石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工程岩体计算数据智能化准备与确定子系统、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及其快速图形处理子系统,并将其集成为一体。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及多系统的自动转换,使整个分析系统能充分发挥其模拟分析及图形处理功能,方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地质力学 仿真模拟 岩石工程设计
下载PDF
金川矿区露采边坡超基性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9
作者 李毓瑞 吴芝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23-329,共7页
超基性岩体在金川矿区露采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整体边坡的支撑体。本文研究了该岩体的物质组成、赋存环境、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对超基性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超基性岩体 工程地质 露天矿 金属矿 边坡
下载PDF
矿山工程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及其在金川二矿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福玉 高谦 李晓 《有色矿山》 2000年第5期6-10,共5页
分析了矿山工程地质研究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应用状况 ,结合金川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提出了分项综合应用的综合研究方法。提出的方法已经应用于金川二矿区二期工程无矿柱大面积连续开采矿岩稳定性研究项目 ,取得了重要成果 。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综合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 矿岩稳定性
下载PDF
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大安 杨志法 +2 位作者 柯天河 王敬 刘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针对山区大型边坡与地下工程复杂的稳定性评价与预测问题 ,提出了综合地质信息系统 (SGIS)的框架 ,并建议对一些重要的岩土工程建立SGIS ,以便随时把握工程的全局状态 ,并及时作出进行监控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正确决策 ,以适应我国现代... 针对山区大型边坡与地下工程复杂的稳定性评价与预测问题 ,提出了综合地质信息系统 (SGIS)的框架 ,并建议对一些重要的岩土工程建立SGIS ,以便随时把握工程的全局状态 ,并及时作出进行监控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正确决策 ,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 ,开发了专用型的SGIS ,并在文中给出了它在一个大型水电站船闸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 边坡工程 监测
下载PDF
山东龙口北皂煤矿软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瑞光 曲永新 +4 位作者 成彬芳 吴芝兰 徐晓岚 颜世杰 吴高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5-60,共6页
根据室内实验结果,本文讨论了北皂煤矿的岩石力学性质,物化特性。泥质岩类的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物化特性有关。泥质岩类具有显著的流动变形和各向异性。
关键词 力学性质 物化性质 泥质岩类 煤矿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广饶县海(咸)水入侵灾害防治的水文地质环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凤山 蔡祖煌 宋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0-33,共4页
广饶县咸水入侵灾害的发生在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严峻性。本文分析了引起海(咸)水入侵的基本矛盾,制定了防治咸水入侵灾害的对策和措施──水文地质环境调整方案。
关键词 海水入侵 灾害防治 水文地质环境 水体污染
下载PDF
二滩水电站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声波测试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万里 张连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互为补...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互为补充和验证,得到了一致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拱坝 坝肩 岩体稳定性 地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关于岩土工程类比法的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杨志法 尚彦军 刘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类比法的应用水平,有必要对工程类比法的理论依据、应用条件、可比性和可比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还提出了可比度的概念和以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的可比度确定方法。在若干边坡工程的实际应用说明该方法可行。
关键词 类比法 可比性 边坡工程 岩土工程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的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家录 姚宝魁 刘竹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本文通过弹性理论分析,给出了预应力锚杆施加于围岩(开挖边界附近的岩体)的附加应力场和附加位移场,并由此得到预应力锚杆提供给围岩的附加应力状态的普遍形式。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围岩加固 力学机制 矿山
下载PDF
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开发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大安 刘小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51-356,共6页
功能完善的地质工程监测系统在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及露天采矿工程等等中的重要性己日益显露出来。为此,本文提出了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的构想,并从开发方法选择、功能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特征及系统开发实施四个主要方面,对地质工程... 功能完善的地质工程监测系统在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及露天采矿工程等等中的重要性己日益显露出来。为此,本文提出了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的构想,并从开发方法选择、功能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特征及系统开发实施四个主要方面,对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信息系统 地质工程 软件开发
下载PDF
金川露天矿边坡岩体移动和变形的光弹性软材料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月娥 吴芝兰 张连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1-96,共6页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边坡岩体的位...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 岩体移动 岩石变形 光弹性材料
下载PDF
论工程地质模型——涵义、意义、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许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本文重点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阐明了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念与涵义、阐述了建模的依据与方法;探讨了其应用的范畴与要点;尤其充分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的学科意义与深远影响。工程地质模型是条件研究的归宿,是分析、计算与评论的基础。
关键词 工程地质模型 尺寸效应 组合效应 工程地质
下载PDF
论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广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6,共6页
地质工程是8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科学的新的生长点,已经形成为一个工程地质学新的分支学科,一个新的行业。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是地质控制论,它的基本理论是地质构造控制论、岩体结构控制论、上体结构控制论、地质体赋存环境因素控制... 地质工程是8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科学的新的生长点,已经形成为一个工程地质学新的分支学科,一个新的行业。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是地质控制论,它的基本理论是地质构造控制论、岩体结构控制论、上体结构控制论、地质体赋存环境因素控制论。他们控制着地质环境(包括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和方法、岩体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工程地质探测和测试理论和技术方法、工程地质超前预报理论和方法、地质体改造理论和技术,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及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指导理论。正确运用这套理论可使地质工程实践减少盲卧性,增加自觉性,可使地质工程实践减少20%~30%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基础理论 地质控制论 工程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