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亲水抗静电自清洁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邓泽鹏 吴华猛 +1 位作者 蒋卫中 邓俊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80,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然而,太阳能发电板多在户外使用,自然环境中粉尘等微颗粒的沉积现象极易发生,已成为影响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然而,太阳能发电板多在户外使用,自然环境中粉尘等微颗粒的沉积现象极易发生,已成为影响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纳米颗粒,并进一步制备了超亲水抗静电自清洁涂层(HAC).在此基础上,探究了SiO_(2)纳米颗粒粒径和含量对涂层表面微纳凹凸结构的影响,阐明了SiO_(2)纳米溶胶与自清洁涂层润湿性的关联.本文制备的自清洁涂层兼具良好的超亲水性和抗静电性能,能够有效提升光伏玻璃表面的防尘防污能力;同时,HAC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太阳光的透射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在提升光伏组件防污自清洁及发电量提升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超亲水 抗静电 涂层 增透
下载PDF
用于文物清洁的多功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晶晶 聂兆骏 +3 位作者 于惠 许利剑 许建雄 陈强 《包装学报》 2023年第3期46-55,共10页
文物的清洁与修复是一项精细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许多文物不仅具有粗糙和坑洼的表面,还对有机溶剂或水性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传统的清洁方法已无法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甚至会对文物造成损坏。水凝胶材料可以有效控制溶剂释放,且... 文物的清洁与修复是一项精细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许多文物不仅具有粗糙和坑洼的表面,还对有机溶剂或水性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传统的清洁方法已无法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甚至会对文物造成损坏。水凝胶材料可以有效控制溶剂释放,且对文物表面污渍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因而备受修复人员关注。比较分析了传统清洁方式与水凝胶清洁方式的特点,概括阐述了水凝胶结构和分类,并列举了不同种类水凝胶的文物清洁案例,最后提出了水凝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功能水凝胶 文物清洁 溶剂释放
下载PDF
软介质变形影响分子键群簇结合率的机理研究
3
作者 黄强增 王记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6-86,共1页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基底)之间经由黏附分子键形成的特异性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作为一种软介质材料,细胞与基底在正常力学刺激下的变形,通常与相关黏附分子键的变形相当,使得黏附分子键的结合过程极大地...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基底)之间经由黏附分子键形成的特异性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作为一种软介质材料,细胞与基底在正常力学刺激下的变形,通常与相关黏附分子键的变形相当,使得黏附分子键的结合过程极大地依赖于细胞及基底的变形。然而,传统理论在考虑分子键的结合率时,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考虑到这一介质变形与分子反应完全耦合的重要影响,导致由传统理论得到的预测结果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吻合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分子键 分子反应 细胞外基质 黏附分子 介质变形 完全耦合 生物学过程
原文传递
单细胞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玲玲 程烽 +3 位作者 胡桓 徐飞 李翔 林海 《生物物理学》 2023年第2期30-43,共14页
近年来,随着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为重点的大规模生物学实验的兴起,研究人员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scRNA-seq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其对研究细胞异质性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单细... 近年来,随着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为重点的大规模生物学实验的兴起,研究人员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scRNA-seq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其对研究细胞异质性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单细胞数据库涌现出来,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癌症和当前难以完全解决的COVID-19问题。随着scRNA-seq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细胞数据库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大,涵盖越来越多的物种数据信息,同时提供多种分析功能,为单细胞研究提供了便利。本文回顾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单细胞数据库,并对其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等做了概括总结。此外,我们还调查了研究人员在数据分析方面的使用情况,并得出了单细胞数据库建设的最新进展。最后,本文还针对目前单细胞数据库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建设 数据类型 生物学实验 单细胞 数据分析 COV 概括总结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三组分串联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双吲哚衍生物
5
作者 王永辉 杨德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7-2202,共6页
报道了一种微波辅助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该反应从芳酮醛水合物、N-芳基烯胺酮和吲哚出发,通过改变取代的吲哚底物来获得3,2′-和3,3′-双吲哚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区域选择性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显著优点。
关键词 三组分串联反应 区域选择性 双吲哚衍生物
下载PDF
LIPUS激活的压电pPLLA/SrSiO_(3)复合支架通过P2RX1介导的Ca^(2+)信号通路促进骨软骨再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宬孝 俞彬 +11 位作者 苏乐峰 王瑞清 金钰 张赵文斌 郭伟明 李若梅 曾真 梅鹏 常江 夏伦果 杨晨 房兵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20,共1页
目的治疗由于急性创伤或慢性病引起的严重关节损伤,实现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综合修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压电pPLLA/SrSiO_(3)复合支架;使用XRD、SEM、EDS研究了支架理化性能;检测了支架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刺激下的压电信号输... 目的治疗由于急性创伤或慢性病引起的严重关节损伤,实现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综合修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压电pPLLA/SrSiO_(3)复合支架;使用XRD、SEM、EDS研究了支架理化性能;检测了支架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刺激下的压电信号输出、体外实验测定支架在LIPUS刺激下促进大鼠软骨细胞(rC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增殖、迁移、分化情况,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索。体内实验研究了支架与LIPUS结合对大鼠软骨和软骨下骨再生的刺激作用。结果压电pPLLA/SrSiO_(3)复合支架与LIPUS结合显著刺激rCCs的增殖、迁移、基质分泌和rBMSCs的增殖、迁移、成骨分化;且发现LIPUS刺激下产生的压电信号与支架释放Sr^(2+)和SiO_(3)^(2-)离子的化学信号有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可能与激活P2RX1/CaMKII钙信号通路有关;在体内实验中支架与LIPUS结合显著促进了大鼠骨软骨缺损的再生。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可降解的用于骨软骨再生的压电pPLLA/SrSiO_(3)复合支架,在LIPUS刺激下能够产生可控的压电效应,并持续释放Sr^(2+)和SiO_(3)^(2-)的生物活性离子。这种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结合促进了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修复,为临床治疗多种骨软骨损伤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下骨 急性创伤 复合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软骨再生 化学信号 分化情况 关节损伤
原文传递
细菌中交互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及用药策略
7
作者 吴梦慧 刘方佳 +4 位作者 李东华 盛席静 刘泉 戴梦红 吴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7,共6页
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疗法来缓解当前的抗生素危机。基于交互敏感性(CS)的抗生素组合用药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疗法,因为它能够有效利用现有抗生素的相互作用来针对性地控制耐药菌的发... 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疗法来缓解当前的抗生素危机。基于交互敏感性(CS)的抗生素组合用药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疗法,因为它能够有效利用现有抗生素的相互作用来针对性地控制耐药菌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细菌中CS的分子机制,以及基于CS治疗的用药策略和涉及因素,并进一步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应用的前景,已期为治疗细菌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交互敏感性 用药策略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张雷 王俊轶 +3 位作者 何翔 吴敏 李国平 黄锦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PAO1菌株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LEC-5a 2 h后,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5(ATG5)、6-磷酸果糖-2-...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PAO1菌株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LEC-5a 2 h后,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5(ATG5)、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和钙黏蛋白5(CDH5)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TG5、PFKFB3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分别敲减ATG5、PFKFB3后,RT-qPCR检测ATG5、PFKFB3和CDH5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FKFB3和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并采用乳酸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乳酸的水平。采用PAO1菌株感染小鼠后,肺组织切片病理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荧光标记的内皮细胞PFKFB3和VE-cadherin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O1感染HULEC-5a细胞后,PFKFB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均<0.05),CDH5 mRNA表达减少(P=0.023),V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01),且连续性被破坏,乳酸含量升高(P=0.017)。与PAO1感染HULEC-5a细胞比较,PAO1感染敲减PFKFB3的HULEC-5a细胞后,CDH5 mRNA表达增加(P=0.043),VE-cadherin荧光连续性得到恢复,乳酸含量降低(P=0.047);PAO1感染敲减ATG5的HULEC-5a细胞后,PFKFB3 mRNA(P=0.013)和蛋白表达(P=0.003)均增加,CDH5 mRNA(P=0.020)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P=0.001)均减少,乳酸含量升高(P=0.015)。PAO1感染小鼠后,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肺泡内明显的红细胞渗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比较,PAO1感染小鼠内皮细胞PFKFB3表达增加,VE-cadherin荧光减弱,且不连续。结论PA可能通过AGT5调控PFKFB3通路,破坏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肺血管内皮细胞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二磷酸酶3 自噬相关基因5 感染
下载PDF
支化高分子熔体流变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熊钟强 俞炜 《高分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3,共19页
分子本构模型的构建是理解微结构动力学和宏观流变行为关系的重要途径。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角度出发,流变学本构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计算的分子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线型链、星型链、H型链、绒球链、梳型链、瓶刷链、树型链、... 分子本构模型的构建是理解微结构动力学和宏观流变行为关系的重要途径。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角度出发,流变学本构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计算的分子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线型链、星型链、H型链、绒球链、梳型链、瓶刷链、树型链、随机支化链等。本文综述的高分子流变本构模型,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模型之间的命名并不相关,但其解决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由简入繁的。我们将从Onsager变分原理的角度开始,介绍每个线性黏弹性模型针对的问题和假设,使得模型发展的路径呈现得更加清晰。线性黏弹性模型的成功,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黏弹性模型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线性黏弹性谱和非线性松弛机理,构建的非线性模型能够在实验中的振荡剪切、启动剪切/拉伸、阶跃剪切等流变测试模式下得到很好的验证。同时也由于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和非线性耦合的复杂性等问题,对于链吸附、动态反应、滑环滑动等结构的动态性,模型的构建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高分子 链段动力学 本构方程 黏弹性 非线性
原文传递
DRG相对权重调整的思考和启示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婵 邹佳 +1 位作者 徐焦 李璠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确定合理的DRG相对权重,确保DRG系统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DRG相对权重谈判现状,以S市为例,介绍我国DRG权重谈判的过程。结果:我国DRG权重谈判仍在学习探索阶段,各统筹区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建立成本核算体... 目的:确定合理的DRG相对权重,确保DRG系统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DRG相对权重谈判现状,以S市为例,介绍我国DRG权重谈判的过程。结果:我国DRG权重谈判仍在学习探索阶段,各统筹区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权重调整政策不够完善,临床数据质量不高。结论:各统筹区应加强数据质量监管,建立长期、动态的相对权重更新和调整机制,以及以医疗成本为基础的专家谈判机制和成本核算体系,积极研究相对权重调整方法并出台统一的权重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相对权重 权重谈判 动态调整
下载PDF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策略与方法学介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贺峰 梁宇 +1 位作者 刘颖 邹灵龙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5期369-376,共8页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是指经基因修饰、并按照药品监管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的活细胞产品,主要包括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干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的治疗产品。此类治疗产品既有细胞产品自身特点,也有基因治疗产品的潜在风险,生物...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是指经基因修饰、并按照药品监管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的活细胞产品,主要包括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干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的治疗产品。此类治疗产品既有细胞产品自身特点,也有基因治疗产品的潜在风险,生物分析策略要考虑这两方面的特点。恰当设计并执行临床生物分析的检测方法,开展充分的生物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最终确立所开发产品的获益风险比,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药代(细胞)动力学、药效学与免疫原性的研究上综述了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的策略和实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析 细胞治疗 药代(细胞)动力学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双通道”模式下S省国谈药可获得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婵 邹佳 +3 位作者 徐焦 胡若飞 何成雪 李璠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第11期54-59,共6页
目的:分析S省国谈药“双通道”管理实施现状,并就影响可获得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各地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患者用药可获得性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数据来源于S省国谈药监测平台,查询官方政策文件和报道分析现状,并采用Excel和世界卫生组织/... 目的:分析S省国谈药“双通道”管理实施现状,并就影响可获得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各地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患者用药可获得性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数据来源于S省国谈药监测平台,查询官方政策文件和报道分析现状,并采用Excel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WHO/HAI)标准调查法进行可获得性分析。结果:S省国谈药“双通道”管理取得初步成效,药品总体可获得性在提高,但不同机构、不同疾病的药品可获得性存在差异,部分品种的可获得性普遍较低。影响可获得性的因素包括政策协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信息系统建设。结论:建议完善医药机构建设,统筹区域发展;建立沟通协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可及性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系统评价,同时加强政策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国谈药 WHO/HAI标准调查法 可获得性
下载PDF
药品集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婵 锁驰 +3 位作者 徐焦 周明旺 赵雪娟 李璠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第10期27-31,共5页
目的:构建一套完整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德尔菲法等方式建立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相关数据为例开展实证... 目的:构建一套完整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德尔菲法等方式建立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相关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中药品可及性和医药影响方面权重系数相对较高。结论:本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主成分原则,可为其他地区开展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采购 政策效果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因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方法开发的策略
14
作者 张贺峰 梁宇 +1 位作者 刘颖 邹灵龙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5期361-368,共8页
基因治疗产品采用独特的递送和治疗机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设计并开发非传统和全面的生物分析方法。在临床前和临床生物分析研究涉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免疫原性、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方面。基因治疗产品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 基因治疗产品采用独特的递送和治疗机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设计并开发非传统和全面的生物分析方法。在临床前和临床生物分析研究涉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免疫原性、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方面。基因治疗产品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需要确定载体、目的基因、以及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的存在、作用部位和生物分布。而对于免疫原性的研究,则需要监测机体针对基因治疗载体所产生的抗体,以及可能需要在接受治疗前评估受试者的预存抗体。由于基因治疗产品表达的外源产物蛋白也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针对表达产物的抗体也是免疫原性的研究内容。本文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与免疫原性分析研究方向,综述基因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方法开发的关键点、策略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析 基因治疗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伪时间分析
15
作者 卢雨儿 胡桓 +3 位作者 陈玲玲 程烽 帅建伟 林海 《生物物理学》 2022年第2期31-38,共8页
针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强大的分析模型和处理算法,用于细胞聚类、细胞类型识别、细胞伪时间轨迹推断、细胞RNA动力学、基因调控网络推断和RNA速度分析等。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单细胞转录组... 针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强大的分析模型和处理算法,用于细胞聚类、细胞类型识别、细胞伪时间轨迹推断、细胞RNA动力学、基因调控网络推断和RNA速度分析等。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中。算法首先采用TF-IDF表示转录组基因表达强度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把细胞演化发育过程所形成的各种基因表达变化,理解为自然语言中的各种句子文本,创新性地把自然语言文本分析技术应用于单细胞转录组演化发育的处理。通过在基因网络上随机行走生成各种基因序列文本,从而生成基因空间中基因的嵌入式词向量表示和细胞的嵌入式词向量表示,实现了对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伪时间可视化分析。最后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单细胞数据进行细胞发育伪时间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伪时间轨迹推断 自然语言处理 基因组学
下载PDF
基于结构色力学传感的肺泡器官芯片构建
16
作者 祖岩 牛梦莹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0-160,共1页
肺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慢性阻塞性肺(COPD)等存在恶化速度快、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严重肺损伤多采用肺移植作为治疗方案,临床上缺少其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许多哺乳动物中已经观察到Ⅱ型肺泡上皮细(... 肺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慢性阻塞性肺(COPD)等存在恶化速度快、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严重肺损伤多采用肺移植作为治疗方案,临床上缺少其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许多哺乳动物中已经观察到Ⅱ型肺泡上皮细(alveolar type 2,AT2)作为成体肺泡干细胞,可以增殖并分化为Ⅰ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1,AT1),在肺损伤后形成新的肺泡。AT2增殖分化调控是有效修复肺损伤的新希望,但由于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肺移植 心血管系统 AT2 肺损伤 肺疾病 呼吸系统 干细胞
原文传递
纳米柠檬酸锌对聚乳酸挤出发泡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周刚 刘文俊 +1 位作者 黄承哲 尹海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9,共7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连续挤出发泡方法,研究了纳米柠檬酸锌(NZnC)对聚乳酸(PLA)发泡行为的影响。首先,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缩试验机分别研究了纳米柠檬酸锌(NZnC)、食品级柠檬酸锌(FZnC)、纳米...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连续挤出发泡方法,研究了纳米柠檬酸锌(NZnC)对聚乳酸(PLA)发泡行为的影响。首先,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缩试验机分别研究了纳米柠檬酸锌(NZnC)、食品级柠檬酸锌(FZnC)、纳米二氧化硅(N-SiO_(2))、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TMC-300)和滑石粉(Talc)5种成核剂对PLA等温结晶行为、成核剂/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PLA泡沫发泡性能及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ZnC的PLA等温结晶速率最快、在PLA中分散性及相容性最佳、PLA泡沫发泡性能及压缩性能改性效果最好。继而,研究了NZnC含量对PLA泡沫发泡性能及压缩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NZnC质量分数为0.5%时,PLA泡沫的发泡性能最好(发泡倍率为31倍、泡孔密度为3.02×10^(9) cm^(-3)、平均泡孔直径为17.11μm),压缩性能也最好(压缩模量为19 MPa、压缩强度为0.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挤出发泡 超临界二氧化碳 成核剂 纳米柠檬酸锌 发泡行为 压缩性能
下载PDF
《细胞的物理生物学》书评
18
作者 舒咬根 涂展春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促成了DNA双螺旋的发现(1953年)和DNA重组技术的发明(1973年),而我国科学家缺席了这两场伟大的革命,不但直接导致我国生物医学界出现断层,也间接阻断了我国物理学家参与生物医...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促成了DNA双螺旋的发现(1953年)和DNA重组技术的发明(1973年),而我国科学家缺席了这两场伟大的革命,不但直接导致我国生物医学界出现断层,也间接阻断了我国物理学家参与生物医学研究的机会。自21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研究推进到单分子层次,无论是结构、动态成像还是定量动力学(活性)的研究,都严重依赖物理学的最新成就(单分子荧光和操控技术及单分子统计力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力学 书评 DNA双螺旋 DNA重组技术 单分子荧光 单分子层 操控技术 动态成像
下载PDF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19
作者 舒咬根 吕帆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从光子到神经元》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纳尔逊教授继《生物物理学:能量、信息、生命》(中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14)和《生命系统的物理建模》(中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后的又一部有关眼视光学的物理生物学力著。本书全... 《从光子到神经元》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纳尔逊教授继《生物物理学:能量、信息、生命》(中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14)和《生命系统的物理建模》(中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后的又一部有关眼视光学的物理生物学力著。本书全面梳理了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光的各种生物现象和重要技术,尤其重点介绍了视觉中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光学过程,内容之丰富、详实,插图之精美,论述之清晰、透彻,均为同题材专著或教材所少见。此外,书中论及的众多现象要么涉及光的波动性,要么涉及光的粒子性,因此为了将光的波粒二象性统一在比较简洁的描述中,作者采取了费曼的处理方式,用轨迹相位来刻画光子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出版社 宾夕法尼亚大学 生物物理学 眼视光学 书评 物理建模 纳尔逊 神经元
下载PDF
激光加速质子束肿瘤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建锋 罗筠彬 +14 位作者 王超 马宇琦 赵兴益 吴笛 王科栋 赵家瑞 徐圣宣 耿易星 赵研英 朱昆 林晨 马文君 陈佳洱 颜学庆 杨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2-1124,共13页
质子放射治疗是现代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精确的靶区剂量递送和良好疗效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激光质子加速技术有望通过小型化和低复杂度等优势为质子治疗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加速方案.同时,激光质子束还具有宽... 质子放射治疗是现代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精确的靶区剂量递送和良好疗效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激光质子加速技术有望通过小型化和低复杂度等优势为质子治疗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加速方案.同时,激光质子束还具有宽能谱、超高瞬态流强和超短脉冲等特点,为探究超高剂量率放疗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优势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条件.在过去的数年里,我们借助北京大学紧凑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以及在建的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实验平台,陆续开展了涵盖激光质子加速、束流传输控制、辐射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探讨激光质子放疗的可行性与优势.本文从这些方面对国内外前沿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着重探讨了剂量递送与生物学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激光质子放疗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速器 质子放疗 剂量递送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