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0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数据素养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卉 吴鸣 欧阳峥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8年第6期50-56,共7页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素养教育课程的经验,以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切入点,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面向生命学科领域的数据素养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从科研数据概况、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收集与记录、...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素养教育课程的经验,以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切入点,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面向生命学科领域的数据素养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从科研数据概况、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收集与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管理与保存、数据发表与共享、数据权益与伦理等角度揭示研究生的数据素养现状和需求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完善数据素养教育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素养 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下载PDF
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演变剖析——以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颖 刁丽颖 苗海霞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步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所个性化培养阶段(1977-1999年)、研究生院规范化培养阶段(2000-2011年)以...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步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所个性化培养阶段(1977-1999年)、研究生院规范化培养阶段(2000-2011年)以及科教融合内涵式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在三个阶段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及发展举措,总结和梳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以期对其他科研机构改变研究生培养模式,发挥优势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研机构 研究生教育 科教融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科教融合情境下的融合度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杰龙 王钧钰 李玲 《情报工程》 2020年第5期100-108,共9页
科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间融合不断深化。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校和研究所合作发表在SCI中的学术论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揭示科教融合情况,发现学校与研究... 科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间融合不断深化。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校和研究所合作发表在SCI中的学术论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揭示科教融合情况,发现学校与研究所融合方面还有上升空间。通过此种分析方法,为其他机构在科教融合评价方面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融合度 材料学科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跨组织科教融合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探讨——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春晓 《高教论坛》 2022年第2期51-54,共4页
科教融合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本质规律,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是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分析科教融合治理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 科教融合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本质规律,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是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分析科教融合治理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并从组织特征、责权利平衡与统一理论、责任链角度等方面探讨其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内涵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征,提出从推进依法治校、强化价值引领、提高治理效能等方面建立科教融合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大学治理 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被质押专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任娇菡 肖尤丹 《科技促进发展》 2022年第7期854-863,共10页
专利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为了实现担保债权,将其专利权中可以转让的、有权处置的财产权进行质押的行为。本研究以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科学院为申请人的被质押专利自身特征、申请人/发明人特征及时间概念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中国科学院... 专利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为了实现担保债权,将其专利权中可以转让的、有权处置的财产权进行质押的行为。本研究以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科学院为申请人的被质押专利自身特征、申请人/发明人特征及时间概念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中国科学院被质押专利布局态势。最后基于中国科学院被质押专利现状,提出了提升中国科学院或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科研部门的专利权质押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专利权质押 质押态势
原文传递
科学数据汇交共享政策框架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例
6
作者 许丽媛 钱力 常志军 《图书情报工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系列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和措施,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定文献情报领域数据汇交共享政策框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外数据汇交共享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总结数据汇交共享...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系列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和措施,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定文献情报领域数据汇交共享政策框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外数据汇交共享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总结数据汇交共享办法的各项条例,结合文献中心科研过程中产出的数据集、发表科研论文和发布科技报告时产生的各类关联数据,完成文献中心数据汇交共享政策框架研究,主要包括总则、职责分工、数据汇交管理与开放共享、保障机制、安全保密、附则六大类,共计21个指标。[结果/结论]基于上述政策框架的研究,发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论文、报告关联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实施细则》,指导文献中心论文和报告的责任主体完成数据汇交共享工作,提升数据汇交管理水平,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汇交 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管理 关联数据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7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29,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我系名称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变更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系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本系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名称也将相应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8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4,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我系名称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变更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系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 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9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18,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我系名称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变更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系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本系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名称也将相应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10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55,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我系名称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变更为“信息资源管理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11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63,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12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62,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13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56,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院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院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埋学院批复意见,我系名称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埋系”变更为“信息资源管埋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情报中心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公告
14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39,共1页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适应一级学科名称和内涵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的通知》(科情教〔2023〕1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批复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学科名称
原文传递
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15年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8
15
作者 初景利 刘敬仪 +1 位作者 张冬荣 李玲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共7页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泛信息素养教育 用户教育 图书馆服务
原文传递
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设计——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金亚 顾立平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4-62,共9页
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实践,其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在不断地充实。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基于访谈结果的扎根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设计了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的框架和要点。图书馆... 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实践,其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在不断地充实。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基于访谈结果的扎根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设计了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的框架和要点。图书馆未来的数据管理服务要以数据权益管理为核心与前提,关注数据管理技能培养的服务效果,帮助克服数据管理流程中的伦理问题,实现数据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管理服务 科研数据共享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以创新引领未来:未来技术学院的探索——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江雷院士访谈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朦晰 代丹 王雅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访谈从什么是未来技术、国科大为什么要率先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开始,江雷院士根据自己的理念和理解,结合科学家成长的普遍规律和自身科研实践的经历,介绍了如何预判与前瞻性布局未来技术研究领域,未来技术人才需要什么核心能力和素质,并... 访谈从什么是未来技术、国科大为什么要率先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开始,江雷院士根据自己的理念和理解,结合科学家成长的普遍规律和自身科研实践的经历,介绍了如何预判与前瞻性布局未来技术研究领域,未来技术人才需要什么核心能力和素质,并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遴选原则、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分享了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发展思路和主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未来技术学院 交叉学科 复合型人才 科教融合
原文传递
我国高校学生及家庭膳食消费结构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佳佳 董书萱 +2 位作者 李秀婷 董志 董纪昌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家庭关系网络开展家庭膳食消费调研。此次调研采用城乡交叉分层抽样,首先从国科大在学的4万余名学生中抽取来自全国31省市、符合城乡比例的813名学生作为调查员。由学生调查员按照调研方案的要求从家属及亲... 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家庭关系网络开展家庭膳食消费调研。此次调研采用城乡交叉分层抽样,首先从国科大在学的4万余名学生中抽取来自全国31省市、符合城乡比例的813名学生作为调查员。由学生调查员按照调研方案的要求从家属及亲朋中抽选8130名被调对象进行膳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粮食、蔬菜和水果、畜禽肉、蛋类和水产品、乳类、食用油、酒类及饮料等各类食物摄入量,以及周末在外就餐的次数、就餐地点、食物重量、就餐人年龄、城乡、性别、收入、工作、教育程度、使用美团平台的次数、在其他家庭就餐次数和同吃同住人数对居民膳食消费行为的影响。调研时间为2017年8月15日至2017年9月15日期间的任选五天,包括三个工作日和两个周末。本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周末在外就餐的次数、城乡、居民收入和同吃同住人数对我国膳食结构的优化具有稳健的影响;(2)高校学生及家庭周末在外就餐次数与膳食消费结构的优化正相关,说明周末在外就餐是改善饮食的较好选择;(3)就餐人年龄与膳食结构的优化呈倒U型关系,说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所在的家庭应重点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此外,居民日常生活也应重点关注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日常饮食营养。最后,本文从建立健全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和监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食品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关心农村青少年营养结构,加强膳食营养宣传力度和保障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相关系数 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的开放和再利用
19
作者 朱江 罗煜 周海晨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随着中国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以及开放获取出版的推广,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资源、资产甚至资本。文章阐述了元数据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和全文的开放现状,结合初步完成的开放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数... 随着中国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以及开放获取出版的推广,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资源、资产甚至资本。文章阐述了元数据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和全文的开放现状,结合初步完成的开放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项目,讨论了中文期刊论文元数据的开放、期刊官网全文的链接方法以及开放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元数据的再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期刊论文数据库 开放获取出版 元数据开放 元数据再利用
下载PDF
中国的碳中和: 技术经济路径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宏波 汪寿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2020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这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式、能源转型和碳排放路径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技术扩展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集成模型,综合评估了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 2020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这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式、能源转型和碳排放路径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技术扩展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集成模型,综合评估了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能源技术路径和经济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研究发现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且碳中和要求高排放的“平台期”大幅缩短.单纯的碳价或非化石能源补贴政策均不足以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如期达成,而退煤脱油机制下碳价干预与负排放技术的发展激励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政策选项.碳中和下,太阳能和风能成为能源系统的主力,其合计供能比重需达到53%,其次是水电和装配CCS技术的生物质能,分别占比13.7%和12.5%.研究进一步指出,经济代价不应该成为我国推进碳中和目标达成的主要顾虑,在“对勾”型政策成本轨迹下,预估的累积经济成本不超过相应GDP的1.9%,且在政策目标达成之前即可享受到碳中和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综合评估建模 能源技术路径 经济可行性 政策选择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