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践行科教融合、贯穿产学研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实践
1
作者 董慧 李晓维 《软件工程》 2017年第7期1-4,共4页
世界已进入科教融合日趋紧密的大科学时代。本文在多年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以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为目标... 世界已进入科教融合日趋紧密的大科学时代。本文在多年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以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为目标,以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理念、提出人才培养的四项创新举措,并对两个案例分析展开论述,介绍了践行科教融合、贯穿产学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学研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仪器共享管理系统的性能优化(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兆晨 罗铁坚 +1 位作者 杨林 张立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2.0系统(简称IBBS@CAS)是一个用于仪器预约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它提升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仪器的操作成本,实现了工程性的创新.运行6年多以来,它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功能性服务,但其性能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为...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2.0系统(简称IBBS@CAS)是一个用于仪器预约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它提升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仪器的操作成本,实现了工程性的创新.运行6年多以来,它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功能性服务,但其性能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为了发现系统性能瓶颈,对仿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日志分析.通过实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在仿真环境下系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优化.实验数据表明,在特定场景下系统响应提升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优化 性能测试 仪器预约 多层分布式架构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系演化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波 张飞 罗铁坚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4-850,共7页
教育者和学习者选择宽厚实或高精尖的知识体系时,面临判断难题:如何了解学科全局知识图谱和确保教学核心概念同步于时代发展.收集从1991年到2014年ACM/IEEE发布的计算机课程的大纲指南,从知识单元最小的组成部分出发,分析计算机学科在... 教育者和学习者选择宽厚实或高精尖的知识体系时,面临判断难题:如何了解学科全局知识图谱和确保教学核心概念同步于时代发展.收集从1991年到2014年ACM/IEEE发布的计算机课程的大纲指南,从知识单元最小的组成部分出发,分析计算机学科在过去的60多年中概念从591个增加到5 824个后,其具体的核心领域与概念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分析实验发现:计算机学科概念的增速从最初的354%减缓至2013年到2014年的1.41%;知识领域从最初的9个扩展到19个;知识单元从最初的10个扩展到18个.主要贡献在于: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处理后形成数据集;首次提出并研究课程知识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从3个层面出发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演化规律进行揭示;建立并公开了在线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单元 课程大纲 概念抽取平台
下载PDF
面向集成电路质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慧 李晓维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文章通过以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面向计算机集成电路质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其特色,教材建设及教学成效,案例翔实。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质量技术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高通量计算机的图算法优化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承龙 曹华伟 +4 位作者 王国波 郝沁汾 张洋 叶笑春 范东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2-1163,共1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图数据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大规模图数据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宽度优先搜索算法是解决图遍历问题的经典算法,也是Graph500基准的核心测试程序之一.高通量计算机采用ARM架构的众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图数据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大规模图数据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宽度优先搜索算法是解决图遍历问题的经典算法,也是Graph500基准的核心测试程序之一.高通量计算机采用ARM架构的众核体系结构,具有高并发、强实时、低功耗等适于大数据计算的特点.在单节点上,BFS算法的优化已取得一系列进展,首先对现有的优化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种面向高通量计算机的优化手段,通过减少冗余访存和提高缓存局部性,有效提高了算法的访存效率.通过这些优化手段,在高通量计算机上对BFS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对于顶点规模为230的Kronecker图(顶点数为230,边数为234),优化后的BFS算法在高通量计算机上的平均性能为24.26 GTEPS.与两路x86架构服务器相比,单节点具有1.18倍的性能优势.在性能功耗比方面,高通量计算机的结果为181.04 MTEPS W.在2019年6月份的Green Graph500面向大数据集的排行榜上取得第2名的成绩.综上,高通量计算机的高并发和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处理大规模图计算等数据密集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度优先搜索 高通量 Graph500 图算法 超算
下载PDF
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数据流优化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申小伟 叶笑春 +7 位作者 王达 张浩 王飞 谭旭 张志敏 范东睿 唐志敏 孙凝晖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81-2196,共16页
传统数据流结构通过多上下文来隐藏指令等待源操作数的延迟,然而这种隐藏方式只能部分提高数据流处理器执行单元的利用率.在面向例如Stencil、FFT和矩阵乘法等典型科学应用时,传统数据流结构的执行单元利用率仍然较低.科学计算中的核心... 传统数据流结构通过多上下文来隐藏指令等待源操作数的延迟,然而这种隐藏方式只能部分提高数据流处理器执行单元的利用率.在面向例如Stencil、FFT和矩阵乘法等典型科学应用时,传统数据流结构的执行单元利用率仍然较低.科学计算中的核心程序一般是对不同数据进行相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可以并行执行,数据之间没有直接依赖关系.传统数据流结构是面向通用计算的,通常采用循环来实现对不同数据的相同操作.在这些循环中,迭代是按照顺序依次执行的,这导致了传统数据流结构没有利用科学计算的并行性来提高性能.所以传统数据流结构在处理这些规则的科学应用时没有协调好数据流计算模式和科学计算特征,而数据流计算是非常适合科学计算这种类型的规则计算.基于科学计算的这些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数据流结构优化方法:循环流水优化方法.循环流水优化方法利用科学计算的分块和并行处理特征,对传统数据流结构中的上下文控制逻辑进行了改进,将科学计算中的循环采用硬件自迭代的方式实现,并将上下文切换逻辑进行了流水化,使数据流结构中的上下文以流水线方式进入执行单元阵列,从而提高计算单元的利用率.面对这种循环流水优化后的数据流结构,传统数据流结构上的指令映射算法不再适用.通过分析循环流水优化后的结构特征,该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令映射算法:LBC(Load Balance Centric)指令映射算法.LBC算法按照深度优先顺序依次映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指令,对每条指令分别计算执行单元阵列中所有位置的代价,取最小代价的位置作为最佳映射位置.LBC算法以执行单元负载均衡为核心,同时将定点指令和浮点指令分开处理,保证执行单元上的定点部件和浮点部件的负载均衡.每当映射一条指令时,LBC算法采用相邻节点传输延迟与已经映射的该类型指令数量的乘积作为负载代价,来实现计算部件的负载均衡.另外,LBC算法将网络拥堵也作为指令映射的影响因素.LBC算法将节点与所有父节点的距离之和作为传输代价,使指令间传输消息的路径最短,从而减小片上网络消息传递的跳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典型科学应用时,相比于传统数据流结构,循环流水的优化方法将数据流结构的性能平均提高了4.6%.相比于传统指令映射算法SPDI和SPS,在循环流水优化后的数据流结构上,LBC指令映射算法将性能分别平均提升了182.6%和1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映射 数据流 循环流水 科学计算处理器 高性能计算
下载PDF
云计算安全研究专刊前言 被引量:7
7
作者 薛锐 任奎 +4 位作者 张玉清 李晖 刘吉强 赵波 祝烈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5-1327,共3页
云计算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已成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正是由于云计算模式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外包和基础设施公有化特征... 云计算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已成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正是由于云计算模式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外包和基础设施公有化特征、超大规模多租户资源共享特征、云计算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云平台资源的高度集中性、云平台的开放性等,使得人们在享受云计算所提供的应用便利和成本低廉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了其在诸多安全方面的全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安全 信息技术实现 平台资源 计算平台 资源共享 密钥交换协议 《软件学报》 加密体制 公钥加密 同态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中面向DAG任务的多目标调度算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健锐 朱会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实现任务执行效率与执行代价的同步优化,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中的DAG任务多目标调度优化算法。算法将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以满足Pareto最优的均衡最优解集合的形式进行建模,以启发式方式对模型进行求解。为了衡量多目标均衡解的质量,... 为了实现任务执行效率与执行代价的同步优化,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中的DAG任务多目标调度优化算法。算法将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以满足Pareto最优的均衡最优解集合的形式进行建模,以启发式方式对模型进行求解。为了衡量多目标均衡解的质量,设计了基于hypervolume方法的评估机制,从而可以得到相互冲突目标间的均衡调度解。通过配置云环境与三种人工合成工作流和两种现实科学工作流的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比较同类单目标算法和多目标启发式算法,算法不仅求解质量更高,而且解的均衡度更好,更加符合现实云的资源使用特征与工作流调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工作流调度 多目标优化 Pareto边界 亚马逊弹性计算云
下载PDF
社会计算:理论与方法专刊前言
9
作者 毛文吉 王飞跃 罗铁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1-2732,共2页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普及,对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发展也带来一场计算技术的变革.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从以往重视具体技术问题,发展到更高层次上利用计算手段模拟及解析社会理论和研究社会相关问题,进行...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普及,对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发展也带来一场计算技术的变革.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从以往重视具体技术问题,发展到更高层次上利用计算手段模拟及解析社会理论和研究社会相关问题,进行计算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近年来,社会计算迅速兴起和发展,并得到国内外计算机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应对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网络化社会带来的新型问题与挑战,亟需发展社会计算的基础理论、建模、分析与计算方法.本专刊收录的12篇论文反映了我国学者近期在社会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上的部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计算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 网络化社会 社会科学 计算科学 交叉学科
下载PDF
PhysiolComp Toolkit:一个生理计算交互工具箱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毅能 路璐 +3 位作者 胡伟平 田丰 戴国忠 王宏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4-2476,共13页
人机交互技术与生理计算技术的结合成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基于生理计算的交互应用研究和开发过程普遍存在缺乏生理计算知识、硬件种类繁杂、软件逻辑和平台复杂度高等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生理计算交互工具箱Physio... 人机交互技术与生理计算技术的结合成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基于生理计算的交互应用研究和开发过程普遍存在缺乏生理计算知识、硬件种类繁杂、软件逻辑和平台复杂度高等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生理计算交互工具箱PhysiolComp Toolkit,提出了生理计算交互逻辑的设计框架,定义了较为完善的交互信息处理流程以及组件设计方法,并且以该工具箱中手部动作和生理状态监测组件为例深入讨论了交互组件的设计方法.研究人员可以使用PhysiolComp Toolkit方便地建立生理计算交互应用框架,选择使用工具箱中提供的交互组件快速高效地完成系统搭建和应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生理计算 交互工具箱 交互组件
下载PDF
支持Unikernel的流式计算引擎:Hummer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冰 张志斌 +1 位作者 钟巧灵 程学旗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5-1766,共12页
社会计算中,社会公共安全、企业商务智能和舆情计算等众多领域均对实时计算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流式计算引擎作为大数据计算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致力于提供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实时计算能力.流式处理任务对处理延迟非常敏感... 社会计算中,社会公共安全、企业商务智能和舆情计算等众多领域均对实时计算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流式计算引擎作为大数据计算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致力于提供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实时计算能力.流式处理任务对处理延迟非常敏感,数据价值随着处理时长的增长而快速递减.传统流式计算引擎设计中,操作系统、JVM等占用大量计算资源,如何提升计算资源利用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语言实现的支持Unikernel的高性能实时数据分析计算引擎Hummer.首先,通过引入Unikernel机制,Hummer可绕过传统操作系统,直接运行于裸机或虚拟化层,减少传统操作系统无关组件带来的性能开销,支持分布式环境下的快速部署与启动,为高性能大数据计算引擎设计提出新的思路.其次,通过使用Unikernel对计算引擎进行封装,解决了C++应用需本地化编译、难以在集群中部署的问题.最后,系统使用灵活的网络通信方案,支持异构网络部署及网络资源隔离.实验表明,Hummer端到端处理延迟低于30ms,较Flink系统低2倍,较Spark Streaming低15.8倍,且吞吐量达到Flink的2倍.使用Unikernel封装的Hummer系统镜像仅为100MB,启动时间约为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流 分布式计算 流处理系统 微内核操作系统
下载PDF
基于随机Petri网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作业调度及InfiniBand网络互连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智佳 胡翔 +1 位作者 焦莉 王伟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46,共6页
基于模型的分析技术在系统研究和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简单灵活、可扩展性强、高效等优点,其中随机Petri网在性能评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随机Petri网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作业调度系统进行抽象和建模,并将其与InfiniBand网... 基于模型的分析技术在系统研究和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简单灵活、可扩展性强、高效等优点,其中随机Petri网在性能评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随机Petri网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作业调度系统进行抽象和建模,并将其与InfiniBand网络互连结构相结合来整体分析用户作业的延迟等性能指标。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PETRI网 高性能计算 INFINIBAND 作业调度 模型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磁质谱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君 张玮 +1 位作者 常建军 柯建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运用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磁质谱仪的远程控制。简要介绍磁质谱仪工作原理。根据该磁质谱仪系统所包含的设备种类,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二级控制结构。实现了各种运行参数的远程调节、状态回读的基本功能,并设置了真空... 运用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磁质谱仪的远程控制。简要介绍磁质谱仪工作原理。根据该磁质谱仪系统所包含的设备种类,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二级控制结构。实现了各种运行参数的远程调节、状态回读的基本功能,并设置了真空-高压/分析磁铁电源、门禁-高压/分析磁铁电源的安全联锁保护。针对触发控制延时时间在0~20μs连续可调的极高要求,设计了一套触发束采系统。通过测试,系统获得了满足物理实验需求的谱图。经过数十小时的实验,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性强,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质谱仪 控制 连锁保护 TCP/IP
下载PDF
ICOMDT: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交互计算模型
14
作者 李念龙 黄进 +2 位作者 田丰 戴国忠 王宏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27-2941,共15页
近年来,包含动态任务的交互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现有对用户与动态任务交互的研究,提出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定量化可计算的交互模型 ICOM^DT,用于解释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行为,并实现用户意图预测.更具体地,将 ICOM^DT应用于运... 近年来,包含动态任务的交互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现有对用户与动态任务交互的研究,提出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定量化可计算的交互模型 ICOM^DT,用于解释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行为,并实现用户意图预测.更具体地,将 ICOM^DT应用于运动目标选择任务,设计了两个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 1 收集用户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并预测用户选择的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很好地拟合且预测值也与真实值接近;实验 2 将模型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拓展为一种辅助运动目标选择技术 ICOMPointer,通过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与 Windows 原本的选择技术及两种现有的增强目标选择技术对比,发现使用 ICOMPointer 选中目标的平均完成时间更短,完成速度更快.ICOM^DT 模型的提出对计算机理解用户意图,提高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互任务 交互计算模型 运动目标选择
下载PDF
基于DFT-MARTE模型的时序分析算法
15
作者 徐嘉 周晴 +1 位作者 杜家昊 王一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针对航天嵌入式软件(aerospace embedded software,AES)时序需求复杂带来的时序需求定义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RT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的数据流时序(data flow timing based on MARTE,DF... 针对航天嵌入式软件(aerospace embedded software,AES)时序需求复杂带来的时序需求定义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RT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的数据流时序(data flow timing based on MARTE,DFT-MARTE)模型,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处理点缓存计算算法、时序偏离概率检测算法和时序序列分析算法。处理点缓存计算算法动态更新缓存空间,使后续时序检测正常执行;时序偏离概率检测算法利用多线程并发模拟时序特性,检测需求中时序偏离问题;时序序列分析算法是基于梯度下降算法,拟合时序序列,指导用户优化需求。该模型相比传统数据流模型更适用航天嵌入式软件,利于后续开发和维护,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时序模型 数据流图 嵌入式软件 时序偏离检测 多线程 时序分析 梯度下降算法
下载PDF
图像理解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434
16
作者 常亮 邓小明 +4 位作者 周明全 武仲科 袁野 杨硕 王宏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0-1312,共13页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已在图像理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规模图像数据的产生以及计算机硬件(特别是GPU)的飞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其改进方法在图像理解中取得了...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已在图像理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规模图像数据的产生以及计算机硬件(特别是GPU)的飞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其改进方法在图像理解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引发了研究的热潮.本文综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理解中的研究进展与典型应用.首先,阐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然后,阐述其在图像理解的具体方面,如图像分类与物体检测、人脸识别和场景的语义分割等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理解 深度学习 图像分类 物体检测
下载PDF
混合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综述 被引量:99
17
作者 黄进 韩冬奇 +3 位作者 陈毅能 田丰 王宏安 戴国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880,共12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混合现实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人机交互是混合现实的重要支撑技术,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多年来,混合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研究一直在探索更加自然和高效的交互方式.文中围绕该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混合现实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人机交互是混合现实的重要支撑技术,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多年来,混合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研究一直在探索更加自然和高效的交互方式.文中围绕该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混合现实中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与评估方法、关键技术,调研了不同交互技术在混合现实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做出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混合现实 增强现实 增强虚拟
下载PDF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坤峰 鲁越 +2 位作者 王雨桐 熊子威 王飞跃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7-587,共11页
为了提高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泛化能力,要求利用大规模、多样化、带标注的图像数据集,对视觉模型进行充分的学习与评估.由于从实际场景中获取图像具有局限性,文中提出一种图像生成理论框架,称为平行图像.平行图像的核心单元是软件定义的人... 为了提高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泛化能力,要求利用大规模、多样化、带标注的图像数据集,对视觉模型进行充分的学习与评估.由于从实际场景中获取图像具有局限性,文中提出一种图像生成理论框架,称为平行图像.平行图像的核心单元是软件定义的人工图像系统.从实际场景中获取特定的图像"小数据",输入人工图像系统,生成大量新的人工图像数据.文中总结平行图像的实现方法,包括图形渲染、图像风格迁移、生成式模型等,并且对比分析人工图像和实际图像的特点,讨论领域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图像 模型学习 图形渲染 图像风格迁移 生成式模型
下载PDF
基于Hash函数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陶源 周喜 +1 位作者 马玉鹏 赵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660,共4页
针对移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因无线传输所带来的信道不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到协议的复杂程度和标签的硬件成本,提出一种低成本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实现了标签、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三者的相互认证。该协议使用模平方运算动态更新标签标识... 针对移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因无线传输所带来的信道不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到协议的复杂程度和标签的硬件成本,提出一种低成本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实现了标签、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三者的相互认证。该协议使用模平方运算动态更新标签标识符,引入读写器标识符,并利用伪随机函数和哈希函数强化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提高系统移动性。与基于哈希函数的经典协议和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相比,该协议可抵抗跟踪、假冒、重放、中间人、拒绝服务器攻击等,能保证标签所有权安全转移,并从计算量和存储量分析效率,结果表明标签计算量减少,存储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低成本 哈希函数 所有权转移 双向认证 移动性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可配置规则的数据清洗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会娟 蒋同海 +3 位作者 周喜 程力 赵凡 马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4-1020,共7页
针对传统数据清洗方法通过硬编码方法来实现业务逻辑而导致系统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配置规则的数据清洗方法——DRDCM。该方法支持多种类型规则间的复杂逻辑运算,并支持多种脏数据修复行为,集... 针对传统数据清洗方法通过硬编码方法来实现业务逻辑而导致系统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配置规则的数据清洗方法——DRDCM。该方法支持多种类型规则间的复杂逻辑运算,并支持多种脏数据修复行为,集数据检测、数据修复与数据转换于一体,具有跨领域、可重用、可配置、可扩展等特点。首先,对DRDCM方法中的数据检测和数据修复的概念、实现步骤以及实现算法进行描述;其次,阐述了DRDCM方法中支持的多种规则类型以及规则配置;最后,对DRDCM方法进行实现,并通过实际项目数据集验证了该实现系统在脏数据修复中,丢弃修复行为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尤其是对需遵守法定编码规则的属性(例如身份证号码)处理时其准确率可达100%。实验结果表明,DRDCM实现系统可以将动态可配置规则无缝集成于多个数据源和多种不同应用领域且该系统的性能并不会随着规则条数增加而极速降低,这也进一步验证了DRDCM方法在真实环境中的切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动态可配置规则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