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进 赵宁 +2 位作者 张海燕 杨慧 杨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倾向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某农村地区645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心理...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倾向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某农村地区645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心理健康抑郁症状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等内容。焦虑和抑郁倾向与社会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单变量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抑郁倾向的检出率为36.3%,有焦虑倾向的检出率为26.8%,20.6%的患者同时检出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年收入、患慢性病类型是慢性病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35,P<0.001)、患多种慢性病(OR=1.58,P=0.009)是慢性病患者出现抑郁倾向的危险因素,初中(OR=0.48,P=0.007)和高中及以上学历(OR=0.29,P=0.001)是患者出现抑郁倾向的保护因素;女性(OR=2.09,P=0.002)、患多种慢性病(OR=1.46,P=0.045)是患者出现焦虑倾向的危险因素,而小学(OR=0.57,P=0.03)和初中(OR=0.51,P=0.02)学历是患者出现焦虑倾向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慢性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评估,重点关注慢性病弱势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56层CT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叶自青 王珏 +1 位作者 范占明 刘英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46-47,65,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病变(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lesions,ISMAL)的256层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ISMA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平扫横轴位、增强扫描横轴位、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病变(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lesions,ISMAL)的256层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ISMA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平扫横轴位、增强扫描横轴位、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进行分析观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ISMAL患者平均年龄为(50.1±2.7)岁,男性9例占75%,女性3例占25%,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共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MAD)共4例,均为男性;管腔局部增宽、腔内充盈缺损是SMAE典型征象;腔内条形低密度影并双腔的显示是SMAD的典型表现。结论256层CT平扫及CTA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确定其病变性质,了解其累及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256层CT 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冯秋月 杨冀萍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析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240例COPD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90例)、重度组(84例)和极重度组(66... 目的探析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240例COPD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90例)、重度组(84例)和极重度组(66例),再按照随机原则,将每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肺康复训练,时间为6个月。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急性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中度COPD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无显著性(t=0.15,P>0.05)。重度COPD患者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2.32±0.40)次]低于对照组[(3.45±1.02)次],差异有显著性(t=4.66,P<0.05)。极重度COPD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无显著性(t=0.23,P>0.05)。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RC、SGRQ、6MW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FEV1%pre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0,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重度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并可缓解极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训练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曹洋 武迎宏 +16 位作者 常秀兰 陈辉 郭亮 黄晶 纪凤敏 李革红 李会芳 刘坤 刘荣 王翠玲 王虹 王玉霞 徐信兵 杨艳秋 杨育松 张爱华 张文艳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8-82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各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于2020年3月12-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86所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预案应用及修订情况等。率或... 目的了解北京各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于2020年3月12-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86所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预案应用及修订情况等。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组之间连续变量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医疗机构中,有77.53%设立了独立的感染防控部门,87.30%的机构人员配备数量符合规范要求。82.80%的机构既往有呼吸道类传染病预案,但98.05%的机构在本次疫情期间修订了预案,新增及修订感染防控流程平均10.85项。仅30.11%的机构预案有明确的预警级别.结论应着力开展疫情防控中感染防控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感染防控在应急防控体系中的技术支撑;加强分级预警分级响应,体现预案科学性;定期开展演练,及时修订完善,保障预案可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防控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MSCT征象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段淑英 吴静 高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对肠道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MS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D患者的MSCT图像,男性36例,女性32例,其中44例患者MSCT检查图像入选。结果 44例患者的MSCT图像中,均可见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目的对肠道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MS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D患者的MSCT图像,男性36例,女性32例,其中44例患者MSCT检查图像入选。结果 44例患者的MSCT图像中,均可见肠壁增厚、肠腔狭窄,病变单发者10例、多发者34例;累及小肠者35例、累及回盲部者32例、累及结肠者20例;同时累及小肠、回盲部及结肠者14例;只累及小肠和回盲部的11例,只累及小肠和结肠的有1例,只累及回盲部和结肠的有2例。肠壁强化呈分层或单层、且为中度或明显强化者26例,肠壁单层强化且强化程度较轻或未见明显强化者18例,多数肠壁可见溃疡形成,5例并发瘘或脓肿,7例并发肠梗阻,呈"木梳征"者24例,肠壁周围纤维脂肪密度增高者21例,部分患者腹腔及腹膜后可见肿大淋巴结,其中所测最大淋巴结长径约为1.36cm。结论 MSCT可清楚显示CD病变处肠腔、肠壁及肠腔外并发症的病变情况,对该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段淑英 杨学东 +1 位作者 孙黎 张来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1类或2类,但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23例(假阴性组);连续纳入同期X线诊断为BI-RADS 4C或5类的病例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乳腺X线... 目的分析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1类或2类,但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23例(假阴性组);连续纳入同期X线诊断为BI-RADS 4C或5类的病例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乳腺X线检查后1周内行乳腺MRI检查,比较两组乳腺癌的MRI特征。结果假阴性组与对照组腺体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病灶平均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12)cm^3比(23.93±7.25)cm^3,P=0.007],DWI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7%比90.00%,P=0.04),MRI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灶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态增强病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及强化后病灶形态、边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X线摄影为重叠影像,腺体量多、腺体致密是造成假阴性结果的重要原因。乳腺癌X线假阴性病例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可弥补X线摄影的不足,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假阴性反应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大为 夏菲 任媛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86例...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头晕症状(DHI)、跌倒恐惧心理(ABC)、前庭诱发肌源性动作电位(VEMP)异常率、皮肤交感反应(SSR)、血液流变学指标及BPPV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10.12±3.58 d)短于对照组(14.97±4.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25.38±3.36分,8.87±2.46分)低于对照组(30.19±3.85分,16.91±2.93分),ABC评分(59.39±8.24分,88.64±10.25分)高于对照组(52.47±8.51分,80.59±9.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眼性VEMP异常率(16.27%、6.98%)、颈性VEMP异常率(4.65%、2.33%)低于对照组眼性VEMP异常率(37.21%、25.58%)、颈性VEMP异常率(18.60%、1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SSR潜伏期(1.80±0.23 ms,1.84±0.26ms)高于对照组(1.69±0.21 ms,1.73±0.24 ms),SSR波幅(1.53±0.32 m V,1.50±0.29 m V)低于对照组(1.74±0.30m V,1.71±0.31 m 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黏度(1.18±0.19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26±0.35 m Pa·s)、纤维蛋白原(2.76±0.16 g/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1.32±0.17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73±0.38 m Pa·s)、纤维蛋白原(3.15±0.19 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PPV复发率(0.00%、2.38%)与对照组(5.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 残余头晕 倍他司汀 利多卡因 皮肤交感反应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魏靖 朱慧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4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HOMA-IR、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DM)患者19...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HOMA-IR、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DM)患者193例,其中单纯DM患者84例作为实验1组,DN患者109例作为实验2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各组血清IGF-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分析DN患者HOMA-IR、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组HOMA-IR、血清IGF-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实验2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实验1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DN患者HOMA-IR、血清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HOMA-IR、血清IGF-1水平,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对DM并发症的防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惠元 高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7-236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肝病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组为HCC患者55例、良性组80例(急性肝炎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20例、肝硬...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肝病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组为HCC患者55例、良性组80例(急性肝炎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中癌基因[包括增殖相关基因(C-myc)、转化基因(N-ras)、丝/苏氨酸激酶(PL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抑癌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清道夫受体(SCAR)A5、铁调素(Hepcidin)]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癌基因C-myc、N-ras、PLK1、FGF2在良性组和肝癌组均明显升高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癌基因P16、SCARA5、Hepcidin在良性组和肝癌组均明显降低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血清中癌基因的上调、抑癌基因的下调揭示了HCC的部分发病机制,为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设计相应治疗药物提供了有价值的想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癌基因 抑癌基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2
10
作者 伍正根 徐伟 +1 位作者 王自鸿 李继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对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42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所有老年病人行双...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对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42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所有老年病人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于入院时、术前1 d及术后1、3、5 d检测病人的血浆D-D、FIB水平。结果142例老年病人中,DVT发生率为39.44%(56/142)。术前DVT发生率为16.90%(24/142),其中8例术后出现了DVT复发,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2.82%(4/142);术后DVT发生率为28.17%(40/142),其中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3.52%(5/142)。术前、术后共73处发生静脉血栓,其中近端血栓2处(2.74%),远端血栓71处(97.26%)。伤后3~5 d及术后3 d内为血栓高发时间段。血栓组术前1 d和术后1、3、5 d时血浆D-D、FIB浓度均显著高于同时点非血栓组(P<0.05)。各时点血浆D-D预测DVT的敏感度均较高,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浆FIB各时点的敏感度较低,但特异度较高。术后3 d时,D-D联合FIB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6.43%、94.19%。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DVT发生率均较高,并以远端血栓为主,伤后3~5 d及术后3 d内为血栓高发时间段。血浆D-D、FIB联合检测在DV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诊断价值 老年人
下载PDF
国内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进 张海燕 杨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35-1941,共7页
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病形势更加严峻,给慢性病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基层是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农村基层慢性病管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 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病形势更加严峻,给慢性病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基层是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农村基层慢性病管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慢性病照护模式、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式)和3种国内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社区全科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厦门“三师共管”慢性病管理模式),并从特点、服务提供方、优缺点等方面对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人才队伍建设、多部门合作、政府责任、自我管理4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疾病管理 管理模式 农村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自青 刘英峰 +2 位作者 蔡成仕 吴静 高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探讨MS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CT血管造影显示SMAE主要征象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和其分支截断以及管腔内充盈缺损17例,其中主干和其分支截断... 目的探讨MS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CT血管造影显示SMAE主要征象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和其分支截断以及管腔内充盈缺损17例,其中主干和其分支截断(完全栓塞)3例,腔内类圆形充盈缺损(不完全栓塞)14例。栓子近心端距SMA开口(4.0±1.3)cm,栓子长度(3.8±0.6)cm,栓子位于结肠中动脉和第一第二空肠远侧的肠系膜上动脉主干12例,远段主干及分支5例。次要征象SMA水肿模糊9例,局部肠壁不强化或强化减弱4例,小肠肠管扩张积气积液4例。结论MSCTA检查SMAE病变可直观地显示栓塞形态位置、累及范围及梗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血清中HMGB-1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秋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S02期217-219,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DEX组(A组)及随机对照组(B组)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手术开始1 h及术后24 h采集患者...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DEX组(A组)及随机对照组(B组)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手术开始1 h及术后24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A组在麻醉诱导前均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静脉滴注,手术开始后分别以浓度为0.7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入,B组以相同方法静脉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麻醉诱导后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视情况间断追加瑞芬太尼及阿曲库铵。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HMGB-1浓度。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BMI指数、Duke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15 min,A、B组血清中HMGB-1浓度为2.206±0.196、2.016±0.231 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P=0.973);手术开始后1小时,A、B组血清中HMGB-1浓度为3.632±0.333、5.745±0.520 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42,P=0.001);术后24 h,A、B组血清中HMGB-1浓度为8.050±0.516、10.797±0.762 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04)。结论麻醉及手术可介导HMGB1释放,而麻醉中应用DEX可抑制老年结直肠癌患者HMGB1的生成,有利于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右美托咪定 结肠癌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慢性病协同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进 赵宁 +3 位作者 顾梅 李丹慧 张海燕 杨佳 《卫生软科学》 2023年第8期13-17,共5页
慢性病管理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区首诊的重要抓手。基层是开展慢性病管理的关键场所,农村的慢性病管理相较城镇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县(区)-乡-村三级来探讨卫健委、医保局、疾控中... 慢性病管理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区首诊的重要抓手。基层是开展慢性病管理的关键场所,农村的慢性病管理相较城镇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县(区)-乡-村三级来探讨卫健委、医保局、疾控中心、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村委会、村卫生室以及患者等利益相关者在慢性病管理的利益诉求,对利益相关者的现状、资源、参与意愿、影响力等展开分析,了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联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能促进慢性病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利益相关者 农村基层
下载PDF
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参考值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1期00153-00154,共2页
建立本地区正常妊娠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范围,为诊断、治疗、监测(或筛查)孕妇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提高该地区出生人口质量。方法:根据美国国家生化研究院(NACB,National Academyof Clinical Biochemistry)制定的妊娠及甲状腺疾... 建立本地区正常妊娠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范围,为诊断、治疗、监测(或筛查)孕妇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提高该地区出生人口质量。方法:根据美国国家生化研究院(NACB,National Academyof Clinical Biochemistry)制定的妊娠及甲状腺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中所推荐的试验方法来建立TSH正常参考值范围。收集符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的建立该单位或地区的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的健康孕妇血清标本共3318例,其中妊娠早期1460例,妊娠中期1700例,妊娠晚期158例。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贝克曼Dxi800上测定各标本的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素(T3)的值,然后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求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TSH、FT4、FT3、T4和T3的中位数(M),TSH、FT4、FT3、T4和T3参考值范围以M及95%可信区间(P2.5~P97.5)表示。得出该地区妊娠期妇女血清TSH、FT4、FT3、T4和T3的参考范围。结果:孕妇妊娠早期TSH的参考范围为0.50~4.00μIU/mL,FT4的参考范围为8.00~15.00pmol/L,FT3的参考范围为4.00~6.00pmol/L,T3的参考范围为1.00~3.00 nmol/L,T4的参考范围为91.33~182.00 nmol/L;妊娠中期TSH 的参考范围为0.17~5.00μIU/mL.FT4 的参考范围为6.00~12.0pmol/L,FT3的参考范围为4.00~6.00pmol/L,T3的参考范围为1.50~3.20nmol/L,T4的参考范围为88.83~180.17nmol/L;妊娠晚期TSH 的参考范围为0.26~4.39μIU/mL.FT4 的参考范围为5.32~17.10pmol/L,FT3的参考范围为3.58~5.34pmol/L,T3的参考范围为1.86~3.26nmol/L,T4的参考范围为71.93~146.54nmol/L。孕妇与非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清特异的甲状腺指标参考值的建立,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电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未知部位妊娠合并黄体破裂一例报告
16
作者 董红霞 赵淑霞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839-840,共2页
患者女,28岁,因"同房后下腹坠痛3 h"急诊于2020年2月13日03∶12收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出血,无其他症状。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25~35)d,末次月经(last menstrual period,LMP)为2020年1月18日... 患者女,28岁,因"同房后下腹坠痛3 h"急诊于2020年2月13日03∶12收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出血,无其他症状。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25~35)d,末次月经(last menstrual period,LMP)为2020年1月18日,量色同既往月经,现无明确停经史。既往体健。生育史:1次自然流产史,未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史 末次月经 黄体破裂 平素月经规律 生育史 肛门坠胀感 坠痛 阴道出血
原文传递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徐建波 吴玉国 高俊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MPK特异性阻断剂(Compound C)组和AMPK激活剂5... 目的探讨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MPK特异性阻断剂(Compound C)组和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5-amino-4-imidazolecarboxamide riboside,AICAR)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Rhodamine-123和mitotracker双染色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Ⅴ)-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蛋白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模型组或Compound C组相比,AICAR组心肌细胞自噬体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或Compound C组相比,AICAR组心肌细胞膜电位正常的线粒体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CAR组心肌细胞去极化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Ⅴ-PI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或Compound C组相比,AICAR组心肌细胞细胞凋亡比例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或Compound C组相比,AICAR组心肌细胞AMPK激活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缺氧条件下,AMPK激活能增强线粒体自噬,促进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的存活与适应,降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慢性缺氧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凋亡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2008—2020年北京市4652例成人肾活检患者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刁宗礼 郭增玉 +6 位作者 王华敏 张启东 姜群 王刚 郭维康 黄红东 刘文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12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北京市三家医院13年肾活检病理特点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分析2008—2020年北京市3家医院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分为18~40岁组、40~65岁组和≥65岁组。按照肾活检时间分为3个阶段:2008—2011年、2012—2015年和... 目的总结和分析北京市三家医院13年肾活检病理特点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分析2008—2020年北京市3家医院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分为18~40岁组、40~65岁组和≥65岁组。按照肾活检时间分为3个阶段:2008—2011年、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分析各年龄组、各阶段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及病理谱变迁。结果共4652例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1.8%(3803/4652),其中,前3位分别为膜性肾病(32.4%,1509/4652)、IgA肾病(29.2%,1356/4652)和肾小球轻微病变(11.3%,526/4652)。病理谱变迁:2008—2011年间至2016—2020年间,(1)全体肾活检人群: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明显上升,分别从20.3%和2.3%升至37.3%和10.1%(χ^(2)分别为99.9和96.1,均P<0.01);(2)18~40岁组: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分别从11.2%和1.6%升至24.7%和5.5%(χ^(2)值分别为32.7和20.7,均P<0.01);(3)40~65岁组: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分别从26.6%和3.2%升至41.5%和13.1%(χ^(2)值分别为39.1和57.3,均P<0.01);(4)≥65岁组:3个阶段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均为膜性肾病,占比波动于41.3%~55.0%(χ^(2)=5.2,P=0.08)。糖尿病肾病的比例快速上升,从0(0/63)上升至7.5%(22/292)(χ^(2)=8.1,P=0.02)。结论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成人肾活检最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 病理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多中心膜性肾病的病理分析
19
作者 段亚娟 王华敏 +3 位作者 郭增玉 张启东 刘文虎 刁宗礼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6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膜性肾病的病理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的1 479例患者, 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1 ...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膜性肾病的病理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的1 479例患者, 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1 323例)、继发性膜性肾病(32例)和不典型膜性肾病(124例)。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8~40岁, 307例)、中年组(40~65岁, 928例)和老年组(≥65岁, 244例), 比较不同年龄段膜性肾病的特点, 分析膜性肾病的构成比及临床特征。结果特发性膜性肾病仍然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类型, 占89.5%。不典型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依次占8.4%和2.2%。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升高(χ^(2)=29.1, P<0.01)。中年组及老年组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组(均P<0.01)。与继发性膜性肾病比较, 特发性膜性肾病和不典型膜性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仍然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类型, 且有升高的趋势。特发性膜性肾病和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肾病综合征 北京
原文传递
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住院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替洛尔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住院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替洛尔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各100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hs CRP、IL-6、TNF-α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血脂、hs CRP、IL-6、TNF-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中III级和IV级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而且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