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本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蔚华 邹松兵 +3 位作者 肖洪浪 尹振良 陆志翔 刘时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0-1287,共8页
大于10×104km2的大尺度流域建模面临诸多挑战,在过程理解、数学表达、尺度转化、生态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瓶颈.基于本体的建模方法,依据本体表示的多级过程,将已有模型拆分成组件,用户根据需求添加组件得到定制模型,... 大于10×104km2的大尺度流域建模面临诸多挑战,在过程理解、数学表达、尺度转化、生态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瓶颈.基于本体的建模方法,依据本体表示的多级过程,将已有模型拆分成组件,用户根据需求添加组件得到定制模型,通过语义重组与技术创新,为大尺度流域模型集成提供新的思路.以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研究为范例,在解释生态水文本体内涵、分析现有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的生态-水文本体构建方法",通过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水文本体的构建,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生态-水文 本体 构建 荒漠生态系统
下载PDF
TRMM月降水产品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蔡晓慧 邹松兵 +2 位作者 陆志翔 许宝荣 龙爱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据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效率系数为0.58,其探测的降水量比观测值略大;TRMM在高原气候区月降水量的探测效果要优于在西风带区的;TRMM数据所反映的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过程和实测降水量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对降水相对集中的5-9月低估实测降水量,而在降水较少的10月-次年4月高估实测降水量,反映了TRMM对较大强度降水量的探测能力不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南、北部大,中部小的格局,降水量的高值中心主要出现在高山地区,高达300 mm;而受西风环流影响的塔里木盆地东南面的且末-若羌一带、吐鲁番盆地和受高原区影响的柴达木盆地为极端干旱少雨区,降水量均不足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降水观测卫星 月降水 西北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冰川变化及其影响的公众感知与适应措施分析——以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圆 杨建平 +3 位作者 李曼 谭春萍 王生霞 王世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为案例研究区,通过社会调查方式,从总体、再分别通过农户与政府部门人员两个部分,分析了公众对冰川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的感知,剖析了公众感知的流域差异性与原因,对比分析了三大河流域公... 以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为案例研究区,通过社会调查方式,从总体、再分别通过农户与政府部门人员两个部分,分析了公众对冰川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的感知,剖析了公众感知的流域差异性与原因,对比分析了三大河流域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对策措施的效果与认可程度.结果表明: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冰川减少了,从社会学的角度佐证了冰川明显消融萎缩的科学监测事实.三大河流域公众对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农业生产、生态影响的感知存在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归因于三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冰川分布与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在冰川变化背景下,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对策措施的效果与接受程度不同.三大河流域公众均认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这两项措施,且认为实施效果好;发展设施农业措施的实施效果好,已得到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老百姓的认可与接受;石羊河和黑河流域的公众认为实施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的效果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在黑河流域实施普遍且效果好;水票制措施在疏勒河流域实施的最好,黑河一般,疏勒河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河流域 冰川变化 公众感知 适应措施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试验拍卖水权定价影响因素——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邓晓红 徐中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7-1595,共9页
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是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其中,水权交易的定价问题是关键。影响水权交易的定价因素有交易方的收入水平、水权交易量和个人特征等。通过设计一阶密封反向投标拍卖报价问卷,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 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是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其中,水权交易的定价问题是关键。影响水权交易的定价因素有交易方的收入水平、水权交易量和个人特征等。通过设计一阶密封反向投标拍卖报价问卷,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黑河流域甘州区水权出售方的拍卖水权要价及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净收入、农业总用水量和节水潜力与水权交易价格成正相关;农业总用水量不变时,若农业收入越大则水权要价也相应提高;农业用水量的平方项与水权交易价格呈现负相关,这表明农业用水量与水权交易价格有一个倒U型关系。讨论了实施水权交易定价过程中除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水用途的差异等政策建议,并指出考虑购买方因素对水权交易成交价格的影响可作为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 价格 试验拍卖 计量经济模型
下载PDF
基于农户生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黑河流域生态治理政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昱 冯起 +3 位作者 刘蔚 何元庆 范严伟 卢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分析影响黑河中游地区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区550户农户进行调查,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中游农户对生态输... [目的]分析影响黑河中游地区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区550户农户进行调查,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中游农户对生态输水治理工程持认可态度,但大部分农户考虑到成本效益、土地规模和灌溉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不愿意发展节水农业;同时项目对农户生计造成一定影响。[结论]黑河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对节水农业投入不足,水资源短缺形式依然严峻;农户生计受到一定影响,加大了生态治理成果维护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生态输水治理的同时,要建立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扶持节水农业发展,改善农户生计多样化,实现农户生计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地区 生态输水治理工程 节水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水贫困的空间特征——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栋材 黄勇奇 徐中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某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可利用水贫困综合指数法进行测量。首先将WPI分解为五个维度,其中每一维又由许多次一级指标构成。依据二级指标获得原始数据后,对反方向数据做趋同处理。求得张掖市甘州区八个灌区的水资源状况... 某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可利用水贫困综合指数法进行测量。首先将WPI分解为五个维度,其中每一维又由许多次一级指标构成。依据二级指标获得原始数据后,对反方向数据做趋同处理。求得张掖市甘州区八个灌区的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利用能力、使用效率和水环境状况得分,再依照相等权重综合为各灌区的WPI得分。结果盈科灌区得分最高为72.60,安阳灌区的WPI得分最低为16.20,计算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在五维雷达图上,各灌区的"短板"因素得到直观反映,为改善灌区尺度上的WPI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I 灌区 空间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黑河干流山区水文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尹振良 肖洪浪 +2 位作者 邹松兵 陆志翔 王蔚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8-446,共9页
流域水文模拟是在认识水文规律的基础上,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一种数学描述.黑河流域作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历来是研究寒区、旱区水文过程的热点区域.祁连山黑河干流山区的水文模拟研究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经验模型、概念模型和分布式水文模... 流域水文模拟是在认识水文规律的基础上,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一种数学描述.黑河流域作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历来是研究寒区、旱区水文过程的热点区域.祁连山黑河干流山区的水文模拟研究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经验模型、概念模型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该区域均有应用,虽然都对出山径流做出了准确的模拟,但是引进的模型对高寒山区水文过程的刻画不够详细.内陆河高寒山区流域的水文模拟要充分考虑冰川、积雪、冻土等因素所引起的特殊寒区水文过程,准确刻画这些水文过程是高寒山区流域水文模拟成功的关键.今后应该继续加强野外观测,深入开展冻土水文过程、冰雪水文过程的模拟研究,发展真正适合于高寒山区流域水文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黑河干流山区 内陆河流域 进展
下载PDF
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永刚 肖洪浪 +2 位作者 赵良菊 邹松兵 尹振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在湿季出山径流52%来自地下水补给,其地下水主要是由冻土融水、冰雪融水和降雨下渗转化形成;冰雪带融水占11%;高山寒漠带和灌丛带地表径流占20%;高山草原带约占9%;降雨直接补给占8%。整个流域降雨很少直接产生地表径流,而是在各个景观带转化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然后汇入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水化学 水文过程 景观带 冻土 地下水
下载PDF
黑河下游典型生态系统水分补给源及优势植物水分来源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尹力 赵良菊 +5 位作者 阮云峰 肖洪浪 程国栋 周茅先 王芳 李彩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8-1486,共9页
通过对黑河源区降水、黑河下游河岸林生态系统、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梭梭及戈壁红砂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 O)的测定,对黑河下游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 通过对黑河源区降水、黑河下游河岸林生态系统、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梭梭及戈壁红砂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 O)的测定,对黑河下游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河岸林生态系统胡杨和柽柳、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梭梭及戈壁红砂生态系统红砂等优势植物根系水及其对应的土壤水及浅层地下水的δ18 O,对黑河下游典型荒漠植物水分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水分来源的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河岸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黑河源区的降水,源区降水通过黑河河道输水补给河岸林进而形成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但人工梭梭林的土壤水蒸发作用强烈.戈壁红砂生态系统由于远离黑河,土壤水不受黑河源区中上游输水的补给.就植物水分来源而言,在河岸林生态系统中,乔木胡杨主要利用40~60cm的土壤水和地下水,灌木柽柳主要利用40~80cm的土壤水;人工梭梭主要利用200cm至饱和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戈壁红砂主要利用175~200cm的土壤水.因此,在黑河下游极端干旱区,土壤水和地下水是维持荒漠植物生存、生长及发育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δD) 黑河下游极端干旱区 植物水分来源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同位素年龄及可更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阮云峰 赵良菊 +2 位作者 肖洪浪 周茅先 程国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7-782,共16页
通过对黑河流域地下水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氚(T)和14C的测定,对该流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的年龄以及其更新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从黑河流域的上游、中游至下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年龄逐渐增加,地下水更新速率也逐渐增大.其中... 通过对黑河流域地下水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氚(T)和14C的测定,对该流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的年龄以及其更新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从黑河流域的上游、中游至下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年龄逐渐增加,地下水更新速率也逐渐增大.其中,黑河上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分别为1.96%·a^-1和1.76%·a^-1,可更新能力最强;中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为1.25%·a^-1和0.68%·a^-1,可更新能力次之;下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分别为0.74%·a^-1和0.18%·a^-1,可更新能力最差.黑河流域不同地带地下水由于循环条件的不同,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游山前平原补给条件较好,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年龄较小;中、下游远离河道地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显示了更老的年龄.黑河流域埋深40 m以上的浅层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1.13%·a^-1)高于埋深40-100 m之间的中层地下水(0.65%·a^-1)以及埋深100 m以下深层地下水(0.55%·a^-1).因此,在黑河流域地下水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开发浅层地下水,适当缩减开发深层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地下水年龄 可更新能力 黑河流域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尹小娟 宋晓谕 蔡国英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9-766,共8页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估值有利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简要介绍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框架,并对单项服务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估值有利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简要介绍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框架,并对单项服务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研究对象不明确、忽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割裂联系、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4个方面讨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趋势.评述结果旨在梳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的知识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尚海洋 苏芳 +1 位作者 徐中民 刘建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5-1443,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和基本问题等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逻辑思路、实施原则、实施理念和制度等层面对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案例进行了阐释.重点从目标层面、服务购买者、规模尺度、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与支付形式分析了政府和市场两种生态补偿机制的差异,揭示了国内外在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及特点,这对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设计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环境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补偿机制与制度
下载PDF
水文模型在估算冰川径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尹振良 冯起 +1 位作者 刘时银 邹松兵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8-258,共11页
冰川径流估算是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内容.冰川径流估算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冰川物质平衡法、水量平衡方程法、水化学示踪法和水文模型法.本文首先对五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进而重点阐述水文模型法... 冰川径流估算是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内容.冰川径流估算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冰川物质平衡法、水量平衡方程法、水化学示踪法和水文模型法.本文首先对五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进而重点阐述水文模型法在估算冰川径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水文模型法是冰川径流估算研究中使用最频繁的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包括耦合冰川模块和开发新的冰川水文模型.冰川水文模型中的消融算法主要包括温度指数模型(度日因子法)、修正的温度指数模型、能量平衡模型.受当前观测条件限制,修正的温度指数模型兼顾能量平衡模型和温度指数模型的优势而成为冰川水文模型中最流行的方法.随着学科的发展进步,能量平衡模型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发展大尺度分布式冰川水文模型是冰川水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径流 水文模型 径流贡献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陆志翔 杨永刚 +3 位作者 邹松兵 肖洪浪 尹振良 谢家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以河岔水文站以上的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SWAT模型模拟方法,就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流域从1995-2000年,以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变为主;从2000-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主要是对耕地的占... 以河岔水文站以上的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SWAT模型模拟方法,就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流域从1995-2000年,以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变为主;从2000-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主要是对耕地的占用.结果显示,在相同气候背景、不同土地利用情景(1995、2000年2010年)下,流域1992-2000年多年平均产水量微弱增加(分别为85.69 mm、85.75 mm和85.82 mm),主要因为耕地持续减少,草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但是各年产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完全一致,枯水年和平水年与丰水年存在差异,而土壤水分呈现一致的减少状况.子流域水平上,降水条件同样影响水文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程度.以上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影响下,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并且直接影响流域的水文过程,但是流域水文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还受到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 SWA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
下载PDF
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中民 程国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8-675,共8页
在简要介绍整体性视角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主要问题、学科演替、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分析了传统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的劣势,在简单介绍了上升性(效率)、发展能力、恢复力和可持续... 在简要介绍整体性视角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主要问题、学科演替、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分析了传统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的劣势,在简单介绍了上升性(效率)、发展能力、恢复力和可持续性等指标及其含义后,开发了整体性视角下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框架.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作用,阐述了在研究工作中培养整体性视角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视角 生态经济学 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 效率 恢复力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和主体功能分区的县域灾后重建政策研究——以2011年东乡“3.2”特大滑坡灾害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晓红 钟方雷 +1 位作者 刘玉卿 宋晓谕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7-1264,共8页
评价自然灾害前,区域的生态足迹可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状态,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的方法可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契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基于合理灾后重建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2011年甘肃东乡"3.2"滑坡灾害发生前... 评价自然灾害前,区域的生态足迹可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状态,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的方法可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契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基于合理灾后重建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2011年甘肃东乡"3.2"滑坡灾害发生前(2010年)县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情况,并根据海拔和坡度对区域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94hm2,生态承载供给为0.022hm2,赤字0.92hm2,草地土地类型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直接导致整个县域人均生态赤字0.97hm2.这表明东乡县人民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系统的再生能力,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由于进出口贸易不大,因此,东乡县主要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考虑到东乡县的实际情况,通过主体功能分区把该区域分为农业发展区、生态恢复区以及二、三产业发展区.其中,农业发展区面积为838.24km2;生态恢复区面积为701.98km2,包括退耕还林的面积264.84km2;二、三产业发展区面积105.57km2.最后根据生态足迹和功能分区的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主体功能分区 可持续发展 灾后重建 东乡县
下载PDF
多年冻土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一平 朱付彪 +2 位作者 宜树华 邱孝枰 丁永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7,共8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承载力 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 结构动力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方一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形成以...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形成以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全链条的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指标体系赋权法的不足,初步实现了定量化,有机结合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三方面的研究结果,使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措施由偏重宏观性、普适性开始转向更有针对性。未来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应拓展、完善和深化现有的理论体系,构建冰冻圈与社会经济耦合模型,科学量化冰冻圈全要素变化的影响,建立不同利益相关者与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研究新模式,科学有效应对与适应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圈变化 影响 风险 脆弱性 适应
下载PDF
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中民 钟方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3-1192,共10页
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个人发展的目标手段谱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和个人面对的问题分类与解决途径,生态经济学中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习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论述了生态经济学方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个人的成功要素对应... 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个人发展的目标手段谱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和个人面对的问题分类与解决途径,生态经济学中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习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论述了生态经济学方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个人的成功要素对应起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从研究生要相信自己,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健商,培养逆商,培养情商,制定计划然后力行等方面阐述了生态经济小组采取的发展对策.这项研究对生态经济学方向研究生以及其他专业老师和学生的自我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生态经济学 发展对策 自我完善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小娟 钟方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94-7999,8071,共7页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不仅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前提。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体系的发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分析...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不仅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前提。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体系的发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分析了现有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只有不断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考虑人类福利与需求,结合决策背景与目的,才能得到合理的分类体系,进而精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分类体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