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制药产业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晶 江静雯 刘文军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6期36-41,共6页
传统化学制药及新化学药品数量在逐年下降.而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与人、畜疾病发展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有着突破性进展。本文从生物制药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抗肿瘤药物、单克隆抗体... 传统化学制药及新化学药品数量在逐年下降.而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与人、畜疾病发展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有着突破性进展。本文从生物制药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抗肿瘤药物、单克隆抗体、仿生药物及孤儿药物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科研领域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进生物类新药的研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病毒组研究:微生物组研究新热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雨青 曹佳宝 +1 位作者 赵娜 王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66-2581,共16页
病毒组是指分布在各种环境中病毒的集合或病毒宏基因组的统称。病毒可以分布于水体、冰川、动植物甚至某些病毒当中,主要分为真核病毒、原核病毒和亚病毒。其在维持环境内稳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与人类的健康... 病毒组是指分布在各种环境中病毒的集合或病毒宏基因组的统称。病毒可以分布于水体、冰川、动植物甚至某些病毒当中,主要分为真核病毒、原核病毒和亚病毒。其在维持环境内稳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水平的进步,人们能够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式研究病毒组并探究其在生态位中的潜在作用。人们在冰川、海洋、各种动植物中都得到了大量的病毒组数据,发现了众多未知病毒。人们研究病毒组主要是通过宏基因组数据挖掘和病毒样粒子(Virus-like particles,VLPs)分离富集测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处理。迄今为止,已存在多种不同的病毒组分离富集方法,并且针对病毒组的生物信息分析也数不胜数。然而,针对病毒组的富集和数据分析方法还缺少具体、完整的综述。文中将对病毒组的分离富集方法和数据分析进行整理与总结,并列举出部分采用病毒组分离富集方法进行的重要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病毒组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样粒子 宏基因组 富集纯化 生物信息分析
原文传递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潇潇 李晶 +2 位作者 秦天 邓爱华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1-620,共10页
拉曼光谱自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来,经过近90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其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利用被测物质与粗糙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拉曼光谱的信噪比,从而得到敏感度和精确度更高的图谱,可以将样品在不经过预处理的情况下对其... 拉曼光谱自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来,经过近90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其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利用被测物质与粗糙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拉曼光谱的信噪比,从而得到敏感度和精确度更高的图谱,可以将样品在不经过预处理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分类及鉴定特点,总结了该技术在食品、化学、医药、工业、病原等微生物学科的临床应用,进一步阐述了研究该技术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生物 应用
原文传递
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抗生素使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力丹 李晶 +5 位作者 廉维江 杨利敏 徐磊 崔亮 董秀凯 刘文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8 58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仔公鸡按照体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试验组饮水添加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而...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8 58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仔公鸡按照体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试验组饮水添加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而对照组鸡饮水不添加以上产品。试验期共42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阶段的日采食量、料重比及21日龄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胸肌肉色(b*)、腿肌pH24 h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成活率、胸肌pH24 h、腿肌肉色(b*)、剪切力、滴水损失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更利于肉鸡饲养,完全可以代替抗生素,为家禽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一种新的饲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制剂 枯草芽孢杆菌 肉鸡 绿色养殖
原文传递
线性泛素化修饰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勇 张令强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9-779,共11页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包括单泛素化和多聚泛素化修饰,后者涉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8种类型的多聚泛素链,其中的线性泛素化修饰不同于由赖氨酸介导的多聚泛素化修饰,是由泛素分子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包括单泛素化和多聚泛素化修饰,后者涉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8种类型的多聚泛素链,其中的线性泛素化修饰不同于由赖氨酸介导的多聚泛素化修饰,是由泛素分子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性泛素化修饰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将概述线性泛素化修饰的产生、去除、识别和调节机制,并介绍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和病原免疫逃逸中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感染和免疫性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泛素化修饰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原菌免疫逃逸
下载PDF
自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雷泽慧 汪静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9-1418,共10页
自噬作为细胞适应环境压力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自噬不仅可直接清除病原微生物,还参与调控天然和适应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多个过程,包括天然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活化、淋... 自噬作为细胞适应环境压力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自噬不仅可直接清除病原微生物,还参与调控天然和适应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多个过程,包括天然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活化、淋巴细胞的稳态、抗原的加工提呈以及抗体应答等。此外,病原微生物在与机体长期抗衡的过程中进化出一系列逃逸或利用自噬的机制,从而避免被宿主清除。因此,阐明自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宿主互作机制,并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病原微生物 抗感染免疫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维持免疫稳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强丽华 张勇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3-1159,共7页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是维持免疫稳态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免疫细胞,其在组织微环境中高度的异质性和活化状态的可塑性既能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能被病原体或病理过程利用而损害机体。近年的研究发现,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响应不同微...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是维持免疫稳态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免疫细胞,其在组织微环境中高度的异质性和活化状态的可塑性既能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能被病原体或病理过程利用而损害机体。近年的研究发现,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响应不同微环境刺激下,可以改变其活化状态及细胞表型,进而调控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揭示组织定居巨噬细胞的起源、活化及其免疫调控机制,可望为多种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 起源 免疫稳态 微环境
下载PDF
禽干扰素在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萌 范文辉 +3 位作者 李翠 赵启祖 刘文军 李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流行性病毒病防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种类的禽干扰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禽干扰素的分类、产生、功能及应用,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禽干扰素的特点,旨在为禽干扰素作为禽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免疫系统 禽干扰素 免疫增强剂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肺脏的区域免疫特性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雷泽慧 张馨文 +1 位作者 汪静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肺脏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开放系统,除了肩负气体交换的生理功能外,也是众多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等外界抗原的主要靶器官,在防御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肺脏兼具免疫器官的特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 肺脏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开放系统,除了肩负气体交换的生理功能外,也是众多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等外界抗原的主要靶器官,在防御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肺脏兼具免疫器官的特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织微环境,以及特定的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形成了不同于全身性系统免疫的区域免疫特性,包括区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特性及其中涉及的黏膜免疫特性。平衡的肺脏免疫调控机制对于维持肺部免疫稳态及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而其失调则可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深入阐释肺脏区域免疫特性及其与感染性疾病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免疫防治策略,进而推进临床转化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脏固有免疫特性 肺脏适应性免疫特性 感染性疾病 疾病防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0272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10
作者 陈哲 郑玉玲 +5 位作者 郝淮杰 律清宇 任志强 王涛 姜永强 吕淑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制备获得高纯度的重组SSU05_0272蛋白,并研究其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版,PCR扩增SSU05_0272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上清表达蛋白先后经过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进行... 目的制备获得高纯度的重组SSU05_0272蛋白,并研究其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版,PCR扩增SSU05_0272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上清表达蛋白先后经过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纯化后的SSU05_0272蛋白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后其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制备的SSU05_0272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RT-PCR结果显示,SSU05_0272蛋白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后能上调IL-6、IL-8、TNF-α、IL-1β的表达,下调IL-12P40的表达。结论 SSU05_0272蛋白能够调控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转录水平变化,提示其在猪链球菌致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SSU05_027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T细胞功能学与结构免疫学结合方法鉴定HLA—A2限制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富集区
11
作者 刘军 齐建勋 +2 位作者 高峰 严景华 高福 《生理通讯》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T细胞表位在抗病毒的T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序列上发现存在T细胞表位的聚集现象。本文建立了一套功能学与结构学结合的策略鉴定病原体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富集区的方... T细胞表位在抗病毒的T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序列上发现存在T细胞表位的聚集现象。本文建立了一套功能学与结构学结合的策略鉴定病原体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富集区的方法,并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M蛋白为例,成功地鉴定了一个HLA—A2限制性的表位富集区。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并合成M蛋白跨膜区的HLA—A2潜在结合多肽,通过体外复性实验和T2细胞结合实验验证多肽与HLA.A2的结合力;然后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中检测这些多肽的免疫原性;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其中一条多肽与HLA—A*0201的复合物结构,其结构显示该多肽具有典型的HLA—A*0201表位的结构特点,但却呈现出与以往鉴定多肽不同的构象和锚定残基。本文对于理解机体对SARS—CoV等病原体产生的T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为更广泛的人群设计T细胞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表位富集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HLA—A2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及复制的酶活性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行正 段学锋 毕玉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文章总结了能够调控IAV感染及复制的典型酶类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并归纳了其作用机制,为更好地理解宿主因子抗IAV机制及抗病毒药物靶点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宿主因子 作用机制 干扰素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分子诊断实验室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云龙 张健 +5 位作者 魏艳秋 贾晓娟 李小燕 谭立明 刘文军 杨利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3-679,共7页
核酸检测因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动植物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然而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了检测准确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止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案对于实验室正常运... 核酸检测因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动植物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然而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了检测准确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止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案对于实验室正常运转及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比较了几种不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法,确认了84消毒液和PCRguard试剂可有效清除液体中及不同材质表面的核酸污染。另外,84消毒液和PCRguard试剂配合使用,可很好地解决核酸气溶胶污染。研究结果对于分子诊断实验室日常预防核酸污染及清除已发生的气溶胶污染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PCR 气溶胶 核酸污染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吲哚类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司佳卉 程思 +8 位作者 余灿清 孙点剑一 庞元捷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吕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BMI、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与血浆中吲哚类分子以及吲哚类分子与新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利用其中2183名研究对象在2008年第一次重复...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BMI、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与血浆中吲哚类分子以及吲哚类分子与新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利用其中2183名研究对象在2008年第一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血样检测吲哚类分子。测量研究对象2004年基线及2008年重复调查时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及体脂率,BMI和腰臀比通过标准方法进行计算。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长期随访自2008年重复调查完成开始,直到出现新发ASCVD、死亡、失访或到2018年12月31日为止。CKB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发病和死亡信息,包括死亡和常规疾病监测系统、医疗保险数据库以及主动的定向监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基线、第一次重复调查及基线至第一次重复调查体格测量指标的变化率与3种吲哚类分子(吲哚、3-吲哚乙酸、3-吲哚丙酸)的关联;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3种吲哚类分子与ASCV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基线或第一次重复调查的体格测量指标与血浆3-吲哚丙酸呈负相关,基线BMI每增加1.0 kg/m^(2)与3-吲哚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回归系数(β)值(95%CI)为-0.23(-0.36~-0.10)(错误发现率=0.004)。调整基线BMI后,基线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每增加1个单位与3-吲哚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β值(95%CI)依次为-0.09(-0.18~-0.01)、-0.12(-0.19~-0.05)及-0.20(-0.32~-0.08)。BMI变化率(2008年与2004年BMI之差除以调查间隔)与吲哚及3-吲哚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β值(95%CI)为1.40(0.58~2.21)及-1.07(-1.91~-0.23)。研究对象随访时间M(Q_(1),Q_(3))为10.46(10.36,10.53)年,新发ASCVD 236名。3-吲哚乙酸及3-吲哚丙酸与ASCVD发病风险存在负关联,3-吲哚乙酸及3-吲哚丙酸每增加1个标准差,ASCVD发病的HR值(95%CI)为0.87(0.76~0.99)及0.84(0.73~0.96)。结论体格测量指标及其变化影响血浆中吲哚类分子水平,3-吲哚乙酸和3-吲哚丙酸水平降低与ASCVD发病风险增加有关,3-吲哚乙酸、3-吲哚丙酸可能是肥胖导致ASCVD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体格测量指标 吲哚类分子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玉娇 李晓静 米凯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927,共10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通过空气传播引起人类感染的慢性传染病,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世界难题。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应用于耐药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通过空气传播引起人类感染的慢性传染病,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世界难题。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应用于耐药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菌株不断出现,愈发增加了结核病治疗的困难与治疗失败风险。在临床中氟喹诺酮药物的靶点比较清楚,是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旋转酶。目前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靶点DNA旋转酶的关键氨基酸改变、药物外排泵系统、细菌细胞壁厚度的增加以及喹诺酮抗性蛋白Mfp A介导的DNA旋转酶活性调控。其中在氟喹诺酮靶标DNA旋转酶功能活性改变的耐药机制方面,编码DNA旋转酶基因突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发现DNA旋转酶的调控蛋白Mfp A以及DNA旋转酶的修饰在细菌耐药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机制还亟待发现。本文综述了当前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精准诊断技术和药物发掘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氟喹诺酮 耐药 DNA旋转酶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全血中钙结合蛋白S100A12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斐 王立魁 +1 位作者 王红 谷俊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3期1948-1952,F0003,共6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全血中钙结合蛋白S100A12的基因表达情况,并将其与炎症反应性疾病的其他炎性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诊断的另一种新的指示蛋白。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脓毒症患者44例,以及10例健康人全血中S100...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全血中钙结合蛋白S100A12的基因表达情况,并将其与炎症反应性疾病的其他炎性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诊断的另一种新的指示蛋白。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脓毒症患者44例,以及10例健康人全血中S100A12基因mRNA表达水平,运用2-ΔΔCT算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并将S100A1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44例脓毒症患者中有15例患者全血中S100A12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高表达率为34.09%;29例病人S100A12的基因表达呈低表达水平,低表达率为65.91%;S100A1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在脓毒症患者全血中S100A12普遍呈高表达状态,暂不能将其作为脓毒症的另一种新的指示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S100A12蛋白 MRNA 炎症
下载PDF
精准医疗与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曙光 高福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2期25-34,共10页
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存在诸多困难。在当前精准医疗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应用到肿瘤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中,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 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存在诸多困难。在当前精准医疗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应用到肿瘤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中,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PD-L1的表达检测、肿瘤突变和肿瘤变异新抗原分析、肿瘤微环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法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其临床应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精准的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介绍了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相关伴随诊断领域研究进展,提出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需要开放式思维,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多元化分子标识,从而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实现个体化精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伴随诊断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HBV/HCV相关miRNAs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宁宁 焦童 叶昕 《传染病信息》 2013年第6期373-377,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RNAs,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降解mRNAs调节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有2000多种人源miRNAs,参与调节发育、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压力反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等,而miRNAs基因突变或者异常...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RNAs,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降解mRNAs调节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有2000多种人源miRNAs,参与调节发育、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压力反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等,而miRNAs基因突变或者异常表达可能会引发肿瘤等疾病。已有研究表明miRNAs在肝炎病毒(HBV、HCV等)感染以及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HBV/HCV调控宿主miRNAs,以及miRNAs如何影响病毒的复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玮珊 胡新玲 +2 位作者 律娜 徐颖华 米凯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27-6734,共8页
食源性疾病暴发通常是由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所引起。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增加人们的财富负担。由于诺如病毒易发生突变,各个行业尤其是食品行业的全球化发展迅速... 食源性疾病暴发通常是由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所引起。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增加人们的财富负担。由于诺如病毒易发生突变,各个行业尤其是食品行业的全球化发展迅速,致使诺如病毒的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成熟,诺如病毒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诺如病毒的病毒学特征、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人体的免疫反应、诊断技术及现阶段使用基因组学技术的各项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和控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食品质量安全 食源性疾病 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马立克病病毒感染鸡红细胞6种免疫相关因子转录水平的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胜 李欣 +15 位作者 张宁 宁官保 张鼎 Ali Raza Jahejo 马海利 郝卫芳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诗敏 李桂兰 李建慧 闫芳 高荣琨 毕玉海 韩凌霞 田文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53,共5页
为了探究在感染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羽髓中病毒增殖情况以及红细胞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免疫应答反应,将4日龄雏鸡腹腔注射MDV超强毒株MD5,在攻毒后不同时间进行羽毛和血样采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髓病毒载量和红细胞中6种免疫相关... 为了探究在感染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羽髓中病毒增殖情况以及红细胞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免疫应答反应,将4日龄雏鸡腹腔注射MDV超强毒株MD5,在攻毒后不同时间进行羽毛和血样采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髓病毒载量和红细胞中6种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攻毒后第7天检测到MDV拷贝,并且14天检测到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时间;与第14天对照组相比,攻毒组COX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在第22天COX2的表达整体高于第14天(P<0.05);在第14和22天,PTGER4、HPGDS和GSTA3在攻毒组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之相反,在第14天和第22天,PTGR1在攻毒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攻毒组的Ex-FAB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第22天攻毒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感染MDV后红细胞中6种免疫基因发生显著的免疫应答,并且红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相关的免疫反应而在MDV感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马立克病病毒 免疫 转录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