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MM的地表径流量与城市下垫面和降雨特征关系的空间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罗英杰 张娜 +3 位作者 李琪 王昕 景永才 乐荣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8,共12页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例,用城市雨洪管理模型(SWMM)模拟2016—2017年48场降雨事件中所有子汇水小区的径流过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探讨径流量空间分布与降雨和下垫面的关系,是开展防汛工作的重要基础。结果表明,径流量高值区...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例,用城市雨洪管理模型(SWMM)模拟2016—2017年48场降雨事件中所有子汇水小区的径流过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探讨径流量空间分布与降雨和下垫面的关系,是开展防汛工作的重要基础。结果表明,径流量高值区多位于沥青小区,而低值区多位于绿地小区。沥青最易产流,绿地最不易产流。砌砖易产生中等量级的径流,混凝土较砌砖更易产流,但二者在不同降雨事件下的产流规律相似。沥青小区和砌砖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均与坡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对沥青-砌砖和沥青-绿地小区,将非渗透面积比例(PIC)降至60%可明显控制其暴雨和大雨径流。要明显控制大暴雨径流,可将沥青-绿地小区的PIC降至30%以下;但降低PIC对沥青-砌砖小区大暴雨径流的控制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内涝防洪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类型 下垫面特征 非渗透面积比例
下载PDF
北京永定河河岸带生态修复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紫琦 张娜 +1 位作者 孙威 王鲜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5,共8页
为探讨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水质的直接影响,以永定河已修复的门城湖—莲石湖区段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10月沿西岸选取8个采样点,测定溶解氧(DO)、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河流DO浓度和各营... 为探讨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水质的直接影响,以永定河已修复的门城湖—莲石湖区段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10月沿西岸选取8个采样点,测定溶解氧(DO)、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河流DO浓度和各营养物质浓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部分采样点的DO、NH+4—N和TP浓度未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水生植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NH+4—N浓度较低.在生长旺季,长势好的水生植物越多,河流DO和NO-3—N浓度越高,TP浓度越低;在生长末期,枯落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DO浓度较低,TP浓度较高.凸岸处的河流DO和NO-3—N浓度较高,而NH+4—N浓度较低.因此,改变护岸类型、水生植物的多度及河岸的弯曲程度等河岸带结构特征可引起河流水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结构 溶解氧浓度 氨氮浓度 硝氮浓度 总磷浓度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闫语 张阳 张元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0-1808,共9页
WSOC(水溶性有机物)广泛存在于云、雨水和大气颗粒物中,其可作为CCN(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云凝结核)影响大气热动力平衡、气候变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分析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WSOC的研究,阐述了WSOC的来源、化学组成、理化性质... WSOC(水溶性有机物)广泛存在于云、雨水和大气颗粒物中,其可作为CCN(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云凝结核)影响大气热动力平衡、气候变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分析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WSOC的研究,阐述了WSOC的来源、化学组成、理化性质、污染特征等,并总结了WSOC的单分子鉴定方法.结果表明: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如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等,可以分析出部分低分子羧酸类和醇类,但不能检测出高分子、极性高的组分.新兴的分析检测方法,如HNMR(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氢核磁共振),可以检测出WSOC中的官能团;IC(ion chromatography,离子色谱)可以较好、方便地检测出低碳有机酸类;HR-ToF-AMS(high resolution-time of flight-aerosol mass spectrometry,高分辨时间飞行气溶胶质谱)的分辨率较高,但由于其质谱谱图复杂,因此较难完整解析WSOC的结构信息;而FT-ICR-MS(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可以与软电离结合,在尽可能获得更多分子离子峰的基础上,较多地解析出组分和结构信息;EEMs(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三维荧光光谱)根据荧光分布和强度,可检测不同种类和来源的WSOC.据此,建议今后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①结合多种检测技术全面解析WSOC的组成和结构信息.②WSOC大气化学过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③WSOC的环境与健康效应.④不同种类、复杂的水溶性有机混合物的吸湿增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物 WSOC的来源及组成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检测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政 张兴华 +3 位作者 张逦嘉 霍鹏 张元勋 张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5,共9页
大气颗粒物中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参与大气中诸多化学反应,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对其定性、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成熟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本文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比大气颗粒物的3种... 大气颗粒物中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参与大气中诸多化学反应,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对其定性、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成熟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本文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比大气颗粒物的3种进样方式,建立了便捷、有效的大气颗粒物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检测方法.首先,配制不同标准物质(或溶液),确定仪器的最佳检测参数和大气颗粒物的最低响应浓度(或质量).然后,分别使用水洗脱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前处理,优化大气颗粒物的水洗脱和有机提取条件,对比大气颗粒物直接进样、水洗脱样和有机提取样的测定结果.最后,确定了上述3种进样方法的适用条件,即直接检测法适用于石英膜和Teflon膜样品,且操作简便,易于定量测定大气颗粒物中自由基的浓度;水洗脱法仅适用于Teflon膜样品,但需要已知颗粒物洗脱效率才能定量计算;有机溶剂提取法不能有效的提取的颗粒物上的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海市青浦区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露露 蒋卫兵 +4 位作者 张元勋 陈海宇 陈东红 王峰 魏永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50-3561,共12页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最高,10月最低;日变化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分布通过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计算,评估了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上海市青浦区大气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较强,且与VOCs浓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56.92%和芳香烃45.24%,OFP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29.19%和芳香烃40.82%;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物种是乙烯、异戊二烯、甲苯、间/对二甲苯及丙烯等物质.利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分析了VOCs的来源,结果显示,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VOCs主要有6个来源,分别是汽车尾气排放、LPG泄漏、涂料和溶剂挥发、植物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43%、5%、16%、3%、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月变化 日变化 化学反应活性 来源解析
下载PDF
亚洲小车蝗的多尺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尧 张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9-341,共13页
探讨亚洲小车蝗的空间分布,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影响其分布的生境因子。基于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敖包音高勒调查和实测的亚洲小车蝗密度与生境条件数据,获得研究区蝗虫生境适宜性评分值(S值)的空间分布图。对整个研究区的S值和相关生... 探讨亚洲小车蝗的空间分布,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影响其分布的生境因子。基于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敖包音高勒调查和实测的亚洲小车蝗密度与生境条件数据,获得研究区蝗虫生境适宜性评分值(S值)的空间分布图。对整个研究区的S值和相关生境变量分别进行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融合Moran’s I空间自相关尺度图的尺度方差分析、小波分析、或空隙度分析,以识别其等级结构和特征尺度。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0.3 km、<0.7~1.0 km和<1.9 km这3个尺度域上出现斑块化分布。这是不同尺度上相关生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类型和植被盖度对蝗虫在这3个尺度域上的分布均有影响;坡度、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对蝗虫在中小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高程对蝗虫在中大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土壤沙粒含量、pH、有机质含量和植物叶片含氮量对蝗虫在中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密度 生境适宜性 特征尺度 尺度域 空间格局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2014年10月重霾污染特征及有机碳来源解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方冬青 魏永杰 +4 位作者 黄伟 蔡天骐 张阳 刘庆阳 张元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9,共8页
2014年10月北京市出现了多次重霾天气,与此同时,通过全国秸秆燃烧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北京周边河南、河北等地区恰存在一定规模的秸秆燃烧活动.对2014年10月4—27日北京市大气PM_(2.5)中的水溶性离子、金属、OC(有机碳)、EC(元素碳)和有... 2014年10月北京市出现了多次重霾天气,与此同时,通过全国秸秆燃烧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北京周边河南、河北等地区恰存在一定规模的秸秆燃烧活动.对2014年10月4—27日北京市大气PM_(2.5)中的水溶性离子、金属、OC(有机碳)、EC(元素碳)和有机物示踪物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霾天和非霾天PM_(2.5)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并使用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PM_(2.5)中有机物的来源进行了解析,采用后向轨迹模拟和卫星遥感图像定量评估生物质燃烧(秸秆燃烧等)对重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霾天ρ(PM_(2.5))〔(229.0±96.3)μg/m^3〕是非霾天的5.0倍,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125.3±59.3)μg/m^3〕是非霾天的6.5倍,ρ(SO_4^(2-))、ρ(NO_3^-)和ρ(NH_4^+)分别是非霾天的6.1、8.6和7.1倍,ρ(OC)〔(81.8±39.5)μg/m^3〕是非霾天的7.8倍,ρ(EC)〔(6.7±3.4)μg/m^3〕是非霾天的4.2倍;霾天生物质燃烧的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和K+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是非霾天的9.1和3.3倍.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以及二次污染物对有机细颗粒物的贡献率分别为18.9%、36.9%和41.9%;二次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加了1倍左右;气象条件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霾的形成.常规的源解析方法仅可对生物质燃烧的一次污染贡献进行定量,但对重霾污染贡献的全面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PM2.5 左旋葡聚糖 源解析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一次强灰霾污染的天气学效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雨灵 谭吉华 +5 位作者 孙家仁 王莉莉 王学远 张元勋 瞿群 赵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570,共16页
利用在线耦合的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 V3.6(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 with Chemistry Version 3.6)及环境、气象观测数据,在完成大气化学方案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北地区一次重霾污染过程(2013年2月15-17日)对气象条件... 利用在线耦合的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 V3.6(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 with Chemistry Version 3.6)及环境、气象观测数据,在完成大气化学方案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北地区一次重霾污染过程(2013年2月15-17日)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重点关注一次颗粒物、无机气态成分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对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生成的贡献,探讨了由此引发的气象条件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上述3种人为源的综合排放对华北地区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1.27%,其中对北京、秦皇岛和沧州的贡献率分别达96.9%、95.9%和97.2%。这使区域地面太阳向下短波辐射降低近15.99%,区域平均地面辐射强迫达-26.51 W m^-2,由此导致地面温度下降0.14°C(3.68%),逆温增强,垂直温度梯度(?T/?z)升高0.026 K km^-1,边界层高度降低18.92 m(8.77%),平均风速减少约0.014 m s^-1(0.35%),相对湿度绝对值升高0.51%,地面平均气压降低0.86 Pa。对于15-17日污染过程,人为源综合排放的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在天气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对边界层高度的影响较大,但不起主导作用,对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的作用则远小于天气系统本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前体物,其人为排放对SOA浓度的贡献率约为99.6%。同时,VOCs通过调整大气反应活性促进无机气态成分向无机盐转化,它对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的贡献达50%以上。然而,VOCs对整个PM2.5浓度的贡献不及各种源综合贡献的1/4。人为排放的VOCs对气象场的反馈与综合排放的作用基本一致,但对地面气压的影响VOCs排放时以热力因子为主,而人为源综合排放时以动力因子为主。上述结果暗示,灰霾污染过程所引发的气象条件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方向改变,这可能促进污染物的局地累积、增强污染程度并延长区域内重污染的持续时间。因此,在探讨区域性灰霾污染成因时,灰霾自身通过辐射强迫作用对大气的调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hem模式 华北地区 灰霾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反馈作用
下载PDF
2015年世界田联赛期间北京地区气溶胶成分遥感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为 李正强 +6 位作者 谢一凇 李东辉 李凯涛 张莹 许华 张阳 张元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基于OPAC模型,利用太阳-天空辐射计观测,对2015年世界田联锦标赛期间(2015-08-02—2015-09-23)北京地区的气溶胶各成分:黑碳(BC)、可溶性成分(WASO)、不可溶性成分(INSO)、沙尘成分(DUST)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赛会中的气溶胶光... 基于OPAC模型,利用太阳-天空辐射计观测,对2015年世界田联锦标赛期间(2015-08-02—2015-09-23)北京地区的气溶胶各成分:黑碳(BC)、可溶性成分(WASO)、不可溶性成分(INSO)、沙尘成分(DUST)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赛会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0.37)明显小于赛会前(0.98)和赛会后(0.95);赛会中BC、WASO、INSO、DUST质量浓度(6.3、14.8、60.9、66.0μg/m^3)明显比赛会前的质量浓度(10.9、49.1、86.5、290.1μg/m^3)和赛会后的质量浓度(9.6、148.8、112.8、143.8μg/m^3)低。利用气溶胶成分的离线分析技术验证了BC的反演结果,两者的相关性较好,r为0.93。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各成分质量浓度的变化说明赛会期间北京地区采取的保障措施对空气质量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成分 遥感 世界田联锦标赛 OPAC模型
下载PDF
基于MFF30方法的城市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琪 张娜 +2 位作者 罗英杰 王昕 景永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0-662,共13页
合理判别降雨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并研究初期冲刷效应的冲刷强度和影响因素,对城市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污染物初期冲刷率(MFF30)(当产生前30%的地表径流时,累积污染负荷比例与累积径流比例的比值)的5级分类标准。... 合理判别降雨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并研究初期冲刷效应的冲刷强度和影响因素,对城市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污染物初期冲刷率(MFF30)(当产生前30%的地表径流时,累积污染负荷比例与累积径流比例的比值)的5级分类标准。通过测定北京地区不同量级的降雨事件中不同特征子汇水小区的地表径流及其水质,分析影响TSS、COD和TN这3种污染物冲刷强度的降雨和下垫面因素。结果表明,MFF30的5级分类标准可用于准确地定量判别和比较初期冲刷效应。在其他降雨或下垫面条件近似的情况下,前期干燥天数、雨强的动态变化、子汇水小区的漫流宽度和坡度,和交通流量对初期冲刷效应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水质 前期干燥天数 雨强动态变化 下垫面类型 下垫面地表特征
下载PDF
我国机动车和燃油锅炉颗粒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冬青 蔡天骐 +2 位作者 张阳 张元勋 张远航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4-51,共8页
颗粒有机物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成分,对人体健康、雾霾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是其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本研究选取我国不同燃油类型的机动车和燃油锅炉,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了机动车及锅炉运行中排放的细颗粒物,并利用柱前衍生化GC... 颗粒有机物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成分,对人体健康、雾霾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是其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本研究选取我国不同燃油类型的机动车和燃油锅炉,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了机动车及锅炉运行中排放的细颗粒物,并利用柱前衍生化GC-MS方法分析了其有机成分。在定量分析的约195种有机化合物中,机动车排放的理想示踪物霍烷和甾烷类物质均可被检出;芘/苯并[a]芘的值、苯并[ghi]苝和晕苯可以用来区分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燃油锅炉排放的正构烷烃、正构烷酸、正构烷醇和多环芳烃与柴油车排放有相似之处,在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应单独考虑,否则可能会高估机动车的贡献;芳香酸可以用来区分燃油锅炉和其他污染源。与国外有机污染物排放源谱相比,我国机动车排放因子偏高,不同类别机动车排放因子具有较大差异。相同工况条件下,燃油类型对燃油锅炉排放因子有着较大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了我国不同类型机动车和燃油锅炉排放颗粒有机物的源成分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物 机动车 燃油锅炉 示踪物 源成分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