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多伞阿魏中挥发油成分报道 被引量:14
1
作者 倪慧 姜传义 +2 位作者 刘淑兰 徐振龙 陈茂齐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4-35,共2页
多伞阿魏 Ferula ferulaeoides Korov系伞形科阿魏属植物,该属植物中国有25种,主要产于新疆,资源极其丰富。但对多伞阿魏的油胶树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测定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作者对多伞阿魏油胶树脂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多伞阿魏 Ferula ferulaeoides Korov系伞形科阿魏属植物,该属植物中国有25种,主要产于新疆,资源极其丰富。但对多伞阿魏的油胶树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测定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作者对多伞阿魏油胶树脂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出40个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伞阿魏 挥发油 定性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新疆桦树液中的有机酸和糖类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国英 谢明玲 +1 位作者 王云芳 向迎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44-47,共4页
桦树液中的有机酸和糖类作为 TMS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同时测定。使用2 m× 2.2mm(内径)的不锈钢柱。填料是 5%SE52,100~120目,Chromosorb W HP。主要成分(果糖,葡萄糖,苹果酸,酒石酸,蔗糖)相对标准偏差为7,56%。每100ml树液中... 桦树液中的有机酸和糖类作为 TMS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同时测定。使用2 m× 2.2mm(内径)的不锈钢柱。填料是 5%SE52,100~120目,Chromosorb W HP。主要成分(果糖,葡萄糖,苹果酸,酒石酸,蔗糖)相对标准偏差为7,56%。每100ml树液中各组分含量如下:富马酸0.28~0.38mg,琥珀酸2.12~4.16mg,苹果酸8.18~34.17mg,酒石酸12.60~18.91 mg,果糖724.88~843.12mg,葡萄糖248.32~377.33mg,蔗糖9.45~11.48mg,柠檬酸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树液 有机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新疆阿魏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倪慧 刘淑兰 姜传义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1,共1页
新疆的阿魏资源丰富,其中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被载入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它们具有明显的截疟、止痢、解毒、除臭、杀虫、消积、祛痰、疏风、活血和通经之功能。为了开发和综合利用阿魏资源,探讨阿魏胶的成分和药理机理,从而进一步了... 新疆的阿魏资源丰富,其中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被载入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它们具有明显的截疟、止痢、解毒、除臭、杀虫、消积、祛痰、疏风、活血和通经之功能。为了开发和综合利用阿魏资源,探讨阿魏胶的成分和药理机理,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我们对新疆四种阿魏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新疆大赖草DNA导入普通小麦获得大穗品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茂银 王子霞 +6 位作者 海热古力 杨克锐 杨松杰 顾爱星 赵明安 刘云英 缪军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7-10,共4页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的大赖草 DNA导入普通小麦花培品系 761 ,从转化的 D3和 D4代变异中筛选出大穗(主穗长大于 1 4cm)、多穗 (主穗粒数大于 60粒 )品系 50个 ,并能稳定遗传和正常结实 ,各品系连续多年种植 ,在穗长、穗粒数和粒重上表...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的大赖草 DNA导入普通小麦花培品系 761 ,从转化的 D3和 D4代变异中筛选出大穗(主穗长大于 1 4cm)、多穗 (主穗粒数大于 60粒 )品系 50个 ,并能稳定遗传和正常结实 ,各品系连续多年种植 ,在穗长、穗粒数和粒重上表现突出。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酯酶同工酶和 RAPD分析 ,证明供体 DNA片段已进入受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赖草DNA RAPD 花粉管通道法 小麦
下载PDF
新疆地下水中农药污染水平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秋菊 程晓华 +5 位作者 魏昭荣 马捷 田映 吴兵 邵嘉兴 刘飚 《干旱环境监测》 200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报道了新疆产棉区的莎车、英吉沙两县 2 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受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污染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 :分别有 55% ( 1 1 )、30 % ( 6 )、2 5% ( 5)、1 5% ( 3)和 5% ( 1 )的水样受到了敌敌畏、敌百虫、功夫菊酯、六六六... 报道了新疆产棉区的莎车、英吉沙两县 2 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受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污染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 :分别有 55% ( 1 1 )、30 % ( 6 )、2 5% ( 5)、1 5% ( 3)和 5% ( 1 )的水样受到了敌敌畏、敌百虫、功夫菊酯、六六六和甲拌磷的污染。其中 4份水样中的敌敌畏 ( 3)和敌百虫 ( 1 )含量超过了《城市给水工程规范》( GB50 2 82 - 1 998)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限值 ( <0 .1 μ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农药 污染水平 新疆 调查
下载PDF
叉子圆柏种子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任生 范芝芸 +2 位作者 沙也夫·木沙德林 吴剑飞 巴杭·扎卡尔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由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的种子中分得10个结晶性单体,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8种为柳杉酚(Ⅰ)、脱氧鬼臼毒素(Ⅱ)、圆柏香豆素(Ⅲ)、siderim(Ⅳ)、6-羟基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Ⅴ)、β-谷甾醇(Ⅵ)、肉... 由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的种子中分得10个结晶性单体,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8种为柳杉酚(Ⅰ)、脱氧鬼臼毒素(Ⅱ)、圆柏香豆素(Ⅲ)、siderim(Ⅳ)、6-羟基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Ⅴ)、β-谷甾醇(Ⅵ)、肉豆蔻酸丙酯(Ⅶ)及蔗糖(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子圆柏 种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赖草总DNA转化小麦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12
7
作者 缪军 赵民安 李维琪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7期621-627,共7页
用来自大麦基因组的4个高度重复序列克隆了pHv7161、pHv7179、pHv7191和pHv7293,经地高辛和同位素2种方法标记后作为探针,对新疆大赖草(供体)、春麦761(受体)以及用大赖草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化成功的大穗转化株基因组在高度严... 用来自大麦基因组的4个高度重复序列克隆了pHv7161、pHv7179、pHv7191和pHv7293,经地高辛和同位素2种方法标记后作为探针,对新疆大赖草(供体)、春麦761(受体)以及用大赖草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化成功的大穗转化株基因组在高度严谨条件下进行了分子杂交。结果表明,这4个探针可以探查出基因组内一种具有主串联重复单位的散在重复序列。比较受体、供体和转化株的杂交图谱,发现在转化株中出现了受体没有而供体具有的带。把上述经pHv7179探针探查出的在供体(大赖草)和转化株中共有的HindⅢ片段进行克隆,将大赖草片段克隆命名为pLR980。经与上述4种大麦重复序列杂交证明pLR980包含了4种大麦重复序列的同源序列。用大赖草DNA克隆pLR980对供体大赖草、受体春麦761和转化株大穗小麦的基因组进行了分子杂交,结果表明pLR980在大赖草和小麦的基因组间是同源的,并且再次探查出了供体大赖草与转化株大穗小麦共有而受体没有的带。说明pLR980为大赖草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的相关DNA片段。这为总DNA导入提供了直接的分子证据。这个转化片段已经过分离克隆,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 RFLP 总DNA导入 重复序列
下载PDF
环磷酰胺脱毛剂对羊毛生长和毛囊发育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卫 郭晓慧 李维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环磷酰胺是癌症治疗药物,也可用作化学脱毛剂。新疆细毛羊注射环磷酰胺6~8d后开始脱毛,15d后全部脱落。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注射环磷酰胺脱毛剂前后毛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脱毛作用的机理。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羊毛 毛囊 生长 脱毛剂 发育
下载PDF
玉门石油磺酸盐的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陆彬 李之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采用两种玉门石油磺酸盐的混合物作表面活性剂,在85—250目的石英砂填料柱上作色谱分离,以水作洗脱剂,定量地将石油磺酸盐全部洗脱,从而在没有永久性吸附的条件下对色谱分离现象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各组份的平均分子量,研究了不同组... 本文采用两种玉门石油磺酸盐的混合物作表面活性剂,在85—250目的石英砂填料柱上作色谱分离,以水作洗脱剂,定量地将石油磺酸盐全部洗脱,从而在没有永久性吸附的条件下对色谱分离现象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各组份的平均分子量,研究了不同组份对相行为和混合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色谱分离后的各个组份的相行为和混合临界胶束浓度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色谱分离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在多孔介质中的色谱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权生 李之平 韩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 2在砂管岩心中的色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单、双磺酸盐在岩心砂上的吸附有明显的差别 ,是导致KPS 2的色谱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复合驱体系中加入 1%碱剂碳酸钠可以大大地降低石油磺酸钠的吸附量... 本文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 2在砂管岩心中的色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单、双磺酸盐在岩心砂上的吸附有明显的差别 ,是导致KPS 2的色谱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复合驱体系中加入 1%碱剂碳酸钠可以大大地降低石油磺酸钠的吸附量和色谱分离程度 ;在稀表面活性剂体系中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兼容性表现为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加入使KPS 2的色谱分离增加 ;在动态条件下石油磺酸盐进入油相中的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复合化学驱油体系 多孔介质 色谱效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甄卫军 李茜 +3 位作者 张石峰 曾宪贤 高林 李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其一级种子生长曲线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高产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从发酵曲线显示出高产菌株的代谢活力增强,倍增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离子注入 谷氨酸 诱变选育 发酵生产 味精 发酵周期
下载PDF
非离子型破乳剂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智新 陈文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法测定微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破乳剂在原油、水两相间的分配规律,发现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很敏锐,破乳效果与分配系数间有对应关系。基于实验结果对破乳机理作了探讨,认为好的破乳剂必须具有...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法测定微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破乳剂在原油、水两相间的分配规律,发现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很敏锐,破乳效果与分配系数间有对应关系。基于实验结果对破乳机理作了探讨,认为好的破乳剂必须具有一定的油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八乙酸蔗糖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远凤 吾满江.艾力 文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以几种不同的碱性钠盐为催化剂对八乙酸蔗糖酯进行了合成,并研究了不同糖酐摩尔投料比、酯化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蔗糖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n(糖)∶n(酐)为1 0∶10 5,酯化反应温度134℃,反应时间1h,催化剂... 以几种不同的碱性钠盐为催化剂对八乙酸蔗糖酯进行了合成,并研究了不同糖酐摩尔投料比、酯化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蔗糖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n(糖)∶n(酐)为1 0∶10 5,酯化反应温度134℃,反应时间1h,催化剂用量2%,产率可达93 8%。采用了醇水重结晶的纯化分离方法,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经熔点和IR测试,证实了自制产品与美国产品的纯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蔗糖酯 酯化 糖八乙酸酯 合成
下载PDF
天然乳化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雨 陈文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克拉玛依二中区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采出液中外加胶质、沥青质、环烷酸等天然乳化剂进行破乳实验,考察这三种天然乳化剂对四种不同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AP型非离子破乳剂破乳脱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的天然乳化剂... 在克拉玛依二中区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采出液中外加胶质、沥青质、环烷酸等天然乳化剂进行破乳实验,考察这三种天然乳化剂对四种不同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AP型非离子破乳剂破乳脱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的天然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破乳剂的分水速度和脱水率,最终影响破乳效果。从破乳剂分子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天然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等方面对实验结果给予一定的解释。用标记同位素示踪法定量测定了破乳后油和水中的微量破乳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乳化剂 三元复合驱油藏 原油 破乳 脱水
下载PDF
孕牛血清中早孕因子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明 孙文东 +5 位作者 努尔.波拉提 邓雁如 吴瑞英 迈迪娜 王祥 石国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DEAE Sepharose(DEAE 琼脂糖凝胶 )、CM Sepharose(CM 琼脂糖凝胶 )等离子交换层析、抗孕牛全血清IgG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等技术 ,分离纯化妊娠 4~ 5个月健康孕牛全血清中的早孕因子 (EPF) ,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对各阶段产物EPF... 采用DEAE Sepharose(DEAE 琼脂糖凝胶 )、CM Sepharose(CM 琼脂糖凝胶 )等离子交换层析、抗孕牛全血清IgG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等技术 ,分离纯化妊娠 4~ 5个月健康孕牛全血清中的早孕因子 (EPF) ,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对各阶段产物EPF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经层析过柱后的CM ⅡA提取物有EPF活性。经SDS PAGE银染显色证实它含有分子量为 2 1、6 7、80KD的蛋白 ,实验结果支持 2 1KD的多肽为主要EPF活性物成分。同时实验表明了亲和层析对进一步纯化EPF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牛血清 早孕因子 分离纯化 玫瑰花环抑制滴度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的协同效应及相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怀静 李庆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2-326,共5页
本文对石油磺酸盐(钠)-1(SPS-1)和石油磺酸盐(钠)-2(SPS-2)的复配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S-1与SPS-2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在无醇条件下,这两种石油磺酸盐单独使用时均不能形成三相,而按适当比例复配时则能形成性能良好的三相体系(增... 本文对石油磺酸盐(钠)-1(SPS-1)和石油磺酸盐(钠)-2(SPS-2)的复配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S-1与SPS-2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在无醇条件下,这两种石油磺酸盐单独使用时均不能形成三相,而按适当比例复配时则能形成性能良好的三相体系(增溶参数为21,两个界面张力值均低于10~3mN/m)。在复配体系中引进尿素,可调节S*,降低钙、镁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协同效应 相规律 高聚物驱油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石油磺酸盐的混合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彬 李之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2-174,共3页
本文用电导法测定了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硫酸盐,确定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此法操作简便,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
关键词 电导法 石油磺酸盐 混合临界 化学驱油 胶速浓度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智新 陈文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5-29,共5页
本文概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的研究状况及其应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HLB值 非离子型
下载PDF
HZSM一5与ZnO/SiO_2的固相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荣 赵洪 +1 位作者 程谟杰 杨亚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2-368,共7页
以乙烯、乙烷为探针反应分子,以混合不同锌含量的ZnO/SiO_2,与HZSM-5为催化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与不同混合方式(直接混合或机械研磨)下研究高温焙烧的俗化剂对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含量的Zn/H... 以乙烯、乙烷为探针反应分子,以混合不同锌含量的ZnO/SiO_2,与HZSM-5为催化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与不同混合方式(直接混合或机械研磨)下研究高温焙烧的俗化剂对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含量的Zn/HZSM-5上C_2H_4、C_2H_6的芳构化反应及NaHZSM-5与ZnO/SiO_2和NaZnHZSM-5与ZnO/SiO_2混合催化剂高温焙烧后的C_2H_4芳构化反应。发现Zn/HZSM-5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与Zn/HZSM-5的双中心Zn ̄(2+)和B酸的相互匹配有密切关系,B酸和Zn ̄(2+)存在最合适匹配。而NZSM-5与ZnO/SiO_2合催化剂高温焙烧后具有Zn/HZSM-5的双功能性,HZSM-5与ZnO/SiO_2在高温下发生了固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分子筛 芳构化 催化剂 乙烯 乙烷
下载PDF
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颗粒体蛋白基因的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民安 刘云英 +2 位作者 杨向明 吾尔尼沙 李维琪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在昆虫杆状病毒颗粒体蛋白基因的定位研究中,用颗粒体蛋白mRNA来定位其基因,国内工作较少。本文报道用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ieris brassicae granulosis virus,Pb-GV)颗粒体蛋白的mRNA对相应基因进行定位的结果。
关键词 PbGV 基因定位 颗粒体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