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洁 王亮生 +2 位作者 张晶晶 舒庆艳 高锦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1-256,共6页
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突出阐述了花色、花香、花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丰富花色花香,选育优良品种,研究药用成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紫薇属 种质资源 花色 育种 药用成分 综述
下载PDF
玉簪属植物花香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倩 孙国峰 +1 位作者 张金政 李晓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323-4334,共12页
[目的]在种质资源水平上对玉簪属植物的花香进行评价,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花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该属植物花香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玉簪属11个种和11... [目的]在种质资源水平上对玉簪属植物的花香进行评价,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花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该属植物花香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玉簪属11个种和119个栽培品种的花香气成分,通过对其花香进行感官评价调查了花香类型的多样性,并结合玉簪属植物的遗传关系探讨该属特征香气的来源。[结果]玉簪属植物花香可分为7个等级:无香(0分)、无香-淡香(0—1分)、淡香(1分)、淡香-中等(1—2分)、中等(2分)、中等-浓香(2—3分)和浓香(3分);其中89%的玉簪属植物(前4个等级)没有明显花香,少数玉簪属植物(后3个等级)具有突出的甜香气味,但其花香类型较单调。从玉簪属植物花中分离鉴定了59种香气成分,包括萜烯类38个、苯丙酸类8个、脂肪族化合物12个以及1个含氮化合物。玉簪属植物花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其释放量占总香气成分的73.85%—100%。不同种/品种之间的花香气成分的组成和释放量变化差异很大,中国原产种玉簪(Hostaplantaginea)及其栽培变种重瓣玉簪(H.plantaginea‘Aphrodite’)的总香气成分及各类化合物的总释放量均最高,与其最浓最特殊的花香气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玉簪属植物香气成分与花香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突出甜香气味(中等、中等-浓香和浓香)的玉簪属植物花香气成分因含有高释放量的芳樟醇而显著区别于没有明显花香(无香、无香-淡香、淡香和淡香-中等)的玉簪属植物。芳樟醇可作为玉簪属植物的特征香气物质,其优势合成是玉簪花具有浓郁甜香的主要原因。月桂烯、柠檬烯、(E)-β-罗勒烯和芳樟醇是影响玉簪属植物花香的主要成分,而缺少高含量低嗅感阈值的香气物质是造成玉簪属植物花香类型单调的原因。具有突出甜香气味的品种多数是以H.plantaginea做亲本的杂交后代或其组织培养体系,其他可能来源于日本园艺栽培品种。[结论]玉簪属植物的花香分为7个等级,其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其中月桂烯、柠檬烯、(E)-β-罗勒烯和芳樟醇是影响其花香的主要成分,而芳樟醇可作为该属植物的特征香气物质。玉簪属植物突出的甜香气味多数来自中国原产种H.plantaginea,它是玉簪属植物花香育种中最有价值的亲本。该属还存在其他可利用的香花型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 花香 香气成分 芳樟醇 GC-MS
下载PDF
三角梅属植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3
作者 徐夙侠 王亮生 +4 位作者 舒庆艳 苏明华 黄青云 张文惠 刘公社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90,共8页
三角梅属(Bougainvillea)属于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有14个种。该文综述了三角梅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展望了该属植物在增进人类健康、丰富精神生活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三角梅属植物因其苞片的形态色彩以及植株形态的变化... 三角梅属(Bougainvillea)属于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有14个种。该文综述了三角梅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展望了该属植物在增进人类健康、丰富精神生活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三角梅属植物因其苞片的形态色彩以及植株形态的变化而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三角梅属植物不仅作为花卉备受关注,近年来,有关三角梅其它应用价值的研究使人们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从三角梅叶片中分离得到具有类胰岛素功能的松醇(D-pinitol)对替代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以及减轻胰岛素疗法带来的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还表明,三角梅叶片和根中至少含有2种抗病毒蛋白——BAPI和Bouganin,它们对于多种植物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开发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三角梅还是研究甜菜色素代谢的重要模式植物之一,其甜菜色素的种类和含量之丰富为开发安全的天然食用色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些相关研究展示了三角梅作为资源植物的多元价值,为进一步开发三角梅的观赏、医药、生物农药价值和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以及发挥环境修复作用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三角梅属 松醇 天然色素 观赏
下载PDF
北京植物区系资料增补 被引量:3
4
作者 沐先运 林秦文 +4 位作者 刘冰 董文光 李凤华 张德怀 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2,共5页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植物区系新记录物种8种,分别为束伞亚菊、鼬瓣花、羽叶长柄山蚂蝗、铁木、白萼委陵菜、林生茜草、林繁缕和兴安繁缕。铁木材质优良,种群数量少,建议提升保护等级。同时对刚刚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兰科新种北京无喙兰形态...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植物区系新记录物种8种,分别为束伞亚菊、鼬瓣花、羽叶长柄山蚂蝗、铁木、白萼委陵菜、林生茜草、林繁缕和兴安繁缕。铁木材质优良,种群数量少,建议提升保护等级。同时对刚刚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兰科新种北京无喙兰形态特征给予中文描述,提高公众对该濒危物种的认识。本文还对《北京植物志》记载的杓兰和狗枣猕猴桃进行文献、标本考证与野外调查,确认其分别为山西杓兰和葛枣猕猴桃。本研究为北京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无喙兰 山西杓兰 北京植物区系 铁木
下载PDF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洁 杨柏珍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4年第1期53-56,共4页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张洁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PLANTRESOURCE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猕猴桃属为落叶、半常绿或常...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张洁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PLANTRESOURCE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猕猴桃属为落叶、半常绿或常绿藤本植物,也有少数灌木类型。该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猕猴桃属 小檗属 黑荆树 八角
下载PDF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型及其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32
6
作者 庄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依据植物分类学和地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从中国东部到西端喜玛拉雅杜鹃花类群分布及其现代与历史环境变化和规律,在已有的3个亚属级分布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由7组和49亚组构成的11个杜鹃花属组与亚组级分布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 依据植物分类学和地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从中国东部到西端喜玛拉雅杜鹃花类群分布及其现代与历史环境变化和规律,在已有的3个亚属级分布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由7组和49亚组构成的11个杜鹃花属组与亚组级分布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布型体系展示了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类群在我国东部到西端的4个基本地理单元的分布面貌,尤其是展示了以杜鹃花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为主的不同大小、不同性质与不同进化程度的亚组级单位在上述分布体系中的位置与数量分布,从而揭示了我国东西向地形阶地由低到高和新生代以来生物地史由较稳定区到巨变区延展变化对杜鹃花属类群分布格局带来的巨大影响。指出,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的组与亚组级中的大类群、较广布群、原始群和常绿杜鹃类群的分布区或集中分布区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东;反之,小类群、狭域与特有群、进化类群和有鳞类群的分布区或分布重心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西。川西山地、狭义横断山、喜玛拉雅山既是杜鹃花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也是某些类群扩散、迁移的地理屏障,对我国现代杜鹃花分布区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东西向的地理环境变化是我国杜鹃花植物属下类群及其分布型变化的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地理分布型 组与亚组 中国
下载PDF
植物种子形态分类研究术语Ⅰ——种子各组成部分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长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3-54,共2页
种子在植物分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种子的形态和分类,以及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将有助于植物系统和分类正确概念的形成。同时,又是种子生物学中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对种子形态分类研究的意义,更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从农、林及园艺引种、... 种子在植物分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种子的形态和分类,以及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将有助于植物系统和分类正确概念的形成。同时,又是种子生物学中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对种子形态分类研究的意义,更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从农、林及园艺引种、种子及粮食检验,植物检疫、外贸、医药、法医、地质、考古和动物摄食研究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关种子的鉴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直接或间接地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或理论价值。许多事实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种子 形态 分类 术语
下载PDF
国外植物园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树勋 《世界农业》 1980年第1期36-40,5,共6页
一 引言 “植物园”这个词是外来语,很可能是近代从日语直接移用的。在我国历史上未见有植物园的记载,仅仅有类似植物园意味的记述,宋代司马光写过一篇《独乐园记》,其中有这样一段:
关键词 植物园 古老植物 应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园 观赏植物 国际植物园协会 植物地理学 澳大利亚 植物学家 植物种类
下载PDF
丁香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演化 被引量:48
9
作者 崔洪霞 蒋高明 臧淑英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 ,丁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根据植物区系的演化规律 ,作者认为丁香属起源于中国西南 ,并以此为中心主要沿中国西南—...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 ,丁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根据植物区系的演化规律 ,作者认为丁香属起源于中国西南 ,并以此为中心主要沿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西南—中亚—欧洲的路径散布。近缘种之间存在着遥远的地理隔离 ,中国原产的华丁香与分布在我国西北及中亚的花叶丁香、欧洲特有种欧洲丁香均为近缘种 ,表明欧洲丁香的散布与中国西北的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分子生物学试验表明羽叶性状是演化中的过渡类型 ,在研究该属系统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化石记录华北紫丁香在中新世时的华中地区已有存在 ,说明该属至少在中新世时完成了由西南向华中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属植物 地理分布 起源 演化
下载PDF
植物花青苷液质联用方法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洁 李崇晖 +1 位作者 王亮生 陈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760-768,共9页
花青苷(anthocyanin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水溶性色素,在食品加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花青苷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症、抗微生物、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肿瘤等功效,已作为重要的功能因子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花青苷成... 花青苷(anthocyanin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水溶性色素,在食品加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花青苷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症、抗微生物、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肿瘤等功效,已作为重要的功能因子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花青苷成分的分析鉴定是花青苷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然而,花青苷种类繁多,结构修饰多样,同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难以分离鉴定。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联用技术(HPLC-DAD-MS)是花青苷分析最常规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如何利用HPLC-DAD-MS快速有效分离花青苷以及结构解析的一般规律及经验,以期为高附加值资源筛选以及花青苷构效关系的进一步揭示提供重要的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苷 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分析 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植物大数据的自然保护地识别和资源利用规划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莉娜 鲁丽敏 +5 位作者 单章建 叶建飞 刘冰 赖阳均 陈之端 路安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决策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识别自然保护地、制定资源利用规划。本文对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物种丰富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保护指数的空间格局进...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决策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识别自然保护地、制定资源利用规划。本文对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物种丰富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保护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按照保护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18%的县级行政区作为保护优先区。同时,对13类资源植物丰富度及资源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按照资源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18%的县级行政区作为资源植物片区,并将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5%的县级行政区作为资源植物片区的核心区。结果表明:保护指数与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北纬21°~35°的西南、华南和东南的大部分区域(包括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和南部,云南、贵州和广西毗邻处,四川周边山区,重庆和湖北毗邻处,广西、湖南和贵州毗邻处等)。基于保护指数筛选到34个保护优先区,这些保护优先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80.5%、80.3%、70.6%和71.8%。基于资源指数筛选到20个资源植物片区,这些资源植物片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资源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82.7%、77.2%、74.9%、87.0%和72.9%,核心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资源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60.6%、60.6%、58.0%、76.3%和57.8%。研究结果显示:筛选的保护优先区与资源植物片区大致重叠,说明筛选出的保护优先区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大数据 自然保护地 资源利用 保护指数 资源指数
下载PDF
忍冬属植物开花过程中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安成 王庆 +2 位作者 李珊珊 王亮生 庞长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0-1425,共6页
忍冬是中国传统中药材金银花的药源植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对忍冬和4种同属植物在开花不同阶段中绿原酸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 忍冬是中国传统中药材金银花的药源植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对忍冬和4种同属植物在开花不同阶段中绿原酸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明确忍冬属植物花的利用价值及其最佳采收期。结果发现:4种忍冬属植物花蕾及开放花朵中均含有新绿原酸、绿原酸、绿原酸甲酯、异绿原酸A和一种异绿原酸的异构体;绿原酸和总绿原酸在花蕾中的含量高于开放花朵,但贯月忍冬变化不显著;火焰忍冬、贯月忍冬、台尔曼忍冬中绿原酸和总绿原酸的含量在花蕾膨大期(大白期)和初花期(银花期)都高于忍冬,而格雷姆忍冬和忍冬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4种忍冬属植物花及花蕾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
下载PDF
超干处理对几种芸苔属植物种子生理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效应 被引量:72
13
作者 程红焱 郑光华 陶嘉龄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1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几种芸苔属植物种子经过超干处理后,发芽力和活力不受影响,耐藏性大为提高。超干及老化后种子的脱氢酶、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系统保持完好;丙二醛和挥发性醛类物质等劣变产物相应减少;电导率测定表明,细胞膜系统... 几种芸苔属植物种子经过超干处理后,发芽力和活力不受影响,耐藏性大为提高。超干及老化后种子的脱氢酶、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系统保持完好;丙二醛和挥发性醛类物质等劣变产物相应减少;电导率测定表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保持完好。不同干燥方法和不同干燥剂的系列实验证实,生石灰的脱水效果并不亚于冰冻真空干燥法,且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属植物 超干 种子生理生化
下载PDF
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大单拷贝区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鉴定紫薇属和马尾藻属植物 被引量:8
14
作者 索志立 顾翠花 +4 位作者 左云娟 杨志荣 孙忠民 杨强发 靳晓白 《植物学研究》 2022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由于植物的种间和属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形态相似性,用于植物分类的有价值的形态性状数量有限。DNA短片段提供的信息量少,只能区分有限数量的植物种。精确鉴定和数字化管理全球植物,仍然是极其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报道,在一个核苷酸分... 由于植物的种间和属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形态相似性,用于植物分类的有价值的形态性状数量有限。DNA短片段提供的信息量少,只能区分有限数量的植物种。精确鉴定和数字化管理全球植物,仍然是极其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报道,在一个核苷酸分子水平上精确鉴定紫薇属植物的新方法。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单拷贝区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作为关键的分子性状用于编制分子分类检索表。为了达到简化和精确鉴定的目的,回避使用如下3类基因组DNA区域的分子性状,即gap区域、poly结构区域及简单重复序列区域。本研究对于紫薇属植物的分类修订、数字化管理、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海洋植物大型藻类马尾藻科马尾藻属的9个种/变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成功鉴定,表明我们的方法不仅适用于高等植物的鉴定,也适用于低等植物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属 马尾藻属 叶绿体基因组 大单拷贝区 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植物鉴定
下载PDF
黄栌叶片变色期生理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色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1 位作者 王亮生 甘长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2,共4页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500mg.L-1乙烯利效果最佳,花青素相对含量达到最高,且叶绿素含量缓慢下降,由此可见,施用适当浓度的乙烯利有利于延长红叶的观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叶色 花青素 pH 乙烯利
下载PDF
因地制宜创造有特色的植物多样性园林景观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铮 董保华 张治明 《北京园林》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北京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为依据,对低山丘陵区的风景名胜区及庙宇附近的自然植被应在保护恢复的同时加以适当的改造,并扩宽面积,大力营造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槲树(Quercus denta... 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北京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为依据,对低山丘陵区的风景名胜区及庙宇附近的自然植被应在保护恢复的同时加以适当的改造,并扩宽面积,大力营造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槲树(Quercus dentata)、栓皮栎(Q.variabilis)等为主体并配置其它观叶、观花植物,使之具有华北地区松栎林相的森林景观。五、六环路的绿化风格应偏于自然,以华北地区的地带性植物为基础,并构筑起伏的地形,选择一些栎类植物与松柏类植物及城区绿化中应用较少的落叶树木,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作为城区与郊外森林的过渡。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改造废弃窑坑、洼地,构筑水景和湿地景观。对与北京西北部接壤的周边地区,要大力栽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地被,根除危害北京的沙尘暴,使北京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居住区绿化,在布局形式与植物运用等方面均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待经济发达之时,可将绿化隔离绿地建成知识型园林或娱乐型园林根据不同空间和环境,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设计城区各类园林绿地,构成既有传统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园林景观
下载PDF
云南漾濞石门关景区动植物资源数据集
17
作者 肖翠 金冬梅 +5 位作者 李颖超 李晓京 张路杨 郑柏岩 吉小冬 林秦文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云南大理石门关景区持续一年的多次实地调查,采用现场记录物种名称、拍照凭证,部分物种采集标本凭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整理出最新的云南大理石门关景区动植物资源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植物名录161科541属813种,动物名录501种... 本文通过对云南大理石门关景区持续一年的多次实地调查,采用现场记录物种名称、拍照凭证,部分物种采集标本凭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整理出最新的云南大理石门关景区动植物资源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植物名录161科541属813种,动物名录501种(昆虫20目161科301种、鸟类162种、两爬与鱼类21种、兽类17种)。通过对石门关景区动植物资源全面摸底调查,为苍山西坡石门关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决策依据,为景区经营管理、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漾濞石门关景区 植物名录 动物名录
下载PDF
牡丹花色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晶晶 王亮生 +1 位作者 刘政安 李崇晖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3-1388,共6页
归纳了牡丹的花色、花色素组成、花色与花色素组成的关系、色斑演化、花色遗传育种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牡丹基于色素组成的化学分类的最新成果,并就今后牡丹花色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牡丹 花色 类黄酮 化学分类 育种 综述
下载PDF
蓝花棘豆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徐本美 白原生 +3 位作者 梁飞凤 孙洁 刘宝莲 王海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5-310,共6页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的蓝花棘豆种子作为对照。第一天的称为CK1,依此类推分别为CK2,CK3……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即CK5>CK4>CK3>CK2>CK1。将第八天尚未吸胀的作为硬实种子。用浓硫酸处理25分钟。...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的蓝花棘豆种子作为对照。第一天的称为CK1,依此类推分别为CK2,CK3……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即CK5>CK4>CK3>CK2>CK1。将第八天尚未吸胀的作为硬实种子。用浓硫酸处理25分钟。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后者CK1→CK5的上述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硬实种子的电导率则低于对照。后者CK1→CK5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蓝花棘豆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随着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种子 蓝花棘豆 种子活力 草地
下载PDF
中国首例芍药牡丹远缘杂交种的发现及鉴定 被引量:39
20
作者 郝青 刘政安 +2 位作者 舒庆艳 王亮生 陈富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3-858,共6页
我国首次发现芍药和牡丹的远缘杂交种,将该杂交种命名为‘和谐’。通过对牡丹、芍药栽培品种及杂交种‘和谐’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和谐’的形态兼具芍药与牡丹且多趋于芍药的特征,从DNA水平上检测到了与牡丹、芍药共有的特征条带。从形... 我国首次发现芍药和牡丹的远缘杂交种,将该杂交种命名为‘和谐’。通过对牡丹、芍药栽培品种及杂交种‘和谐’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和谐’的形态兼具芍药与牡丹且多趋于芍药的特征,从DNA水平上检测到了与牡丹、芍药共有的特征条带。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证明了‘和谐’为芍药和牡丹远缘杂交形成的宿根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远缘杂交 伊藤杂种 SR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