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7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平台 研以致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核磁共振技术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买利 周欣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3年第12期60-63,共4页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的渊源20世纪40到50年代是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和实现期。1944年美籍奥地利科学家Rabi因发展了磁共振方法观察原子核性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坦福大学的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因分别观察到凝聚态物质的核磁...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的渊源20世纪40到50年代是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和实现期。1944年美籍奥地利科学家Rabi因发展了磁共振方法观察原子核性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坦福大学的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因分别观察到凝聚态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磁共振技术 中国科学院 研发 数学 武汉 共振现象 凝聚态物质
原文传递
根据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中国武汉地区钠层的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国韬 刘炳模 +5 位作者 王嘉珉 傅利平 徐寄遥 程学武 万卫星 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的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对武汉地区钠层分布形态时间变化的分析 ,发现其短期变化与重力波活动及夜间变化与潮汐波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分布形态 平均特性 时间演化
下载PDF
陆相储层岩石核磁共振物理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0
3
作者 王为民 叶朝辉 郭和坤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以中国大量存在的陆相沉积岩为对象 ,系统研究了岩石核磁共振特征与岩石物理性质的关系 ,详细阐述了将核磁共振测量参数正确地转化为石油工业可直接应用的油层物理参数的方法 ,对比阐明了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与常规岩心分析的异同 .针对我... 以中国大量存在的陆相沉积岩为对象 ,系统研究了岩石核磁共振特征与岩石物理性质的关系 ,详细阐述了将核磁共振测量参数正确地转化为石油工业可直接应用的油层物理参数的方法 ,对比阐明了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与常规岩心分析的异同 .针对我国陆相沉积岩核磁共振的特有性质 ,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本文研究结果对在中国开展核磁共振石油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石物性 陆相沉积岩 石油工业 孔隙度 岩心分析
下载PDF
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艳红 万卫星 +1 位作者 刘立波 李利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5,共9页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低年较小;在春秋两季稍大,冬夏两季较小;在当地时间白天和傍晚稍大,夜间和早晨较小.此外,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IRI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模式预测的TEC值更接近于实际观测结果.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TEC的半年变化特征和冬季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 统计经验模式 武汉地区 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观测结果 太阳活动参数
下载PDF
武汉中层大气温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常岐海 杨国韬 +2 位作者 宋娟 程学武 龚顺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4-320,共7页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特性及在各种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标准大气模式在描述中层大气温度分布平均特性和变化规律上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中层大气 观测研究 温度特性 武汉 大气模式 变化规律 平均特性 温度分布 2003年 2002年 技术状况 瑞利散射 升级改造 卫星探测 探测性能 大气温度 观测数据 时间尺度 标准
下载PDF
中国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洪钧 郑文钢 +1 位作者 杨国韬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60,共7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层荧光激光雷达及其观测数据反演方法;对武汉上空钠层分布进行了初步理论模拟,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影响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高空钠层 激光雷达 数据反演 理论模型 武汉
下载PDF
武汉上空中层顶大气重力波活动的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娟 程学武 +2 位作者 杨国韬 常歧海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2-528,共7页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力波活动,平均发生频度为每小时0.7个波,且波的出现频度与地方时有一定关系。这些波的垂直波长主要分布在3—7km,垂直相速主要位于0.1—0.5m/s。与国外报道的结果相比较,波长数值与分布较为一致,但相速明显较低。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多波过程很频繁,多、单波过程的出现比例约为3:2。利用钠层相对密度扰动时空图方法,给出了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传播和破碎现象的典型结果。还利用单色波模型对部分钠层数据进行了单色波相关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顶 重力波活动 钠层 激光雷达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四类机构改革中新兴前沿学科布局下的期刊结构优化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琳 吴香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46-1053,共8页
【目的】紧跟中科院四类机构分类改革态势,促进中科院主办期刊更加及时地进行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使其尽可能全面地覆盖四类机构改革中的重要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从而推动全院新兴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方法】搜集和梳理目... 【目的】紧跟中科院四类机构分类改革态势,促进中科院主办期刊更加及时地进行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使其尽可能全面地覆盖四类机构改革中的重要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从而推动全院新兴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方法】搜集和梳理目前已经正式获批筹备/启动的60个四类机构所聚焦的最新学科布局以及全院现有的97个单位主办的358种期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对上述两套数据进行半定量化相关性比对;分析优势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挖掘出现有期刊的学科领域空白,探索创办精品期刊的潜在资源,从而对中科院科技期刊未来几年可实施的期刊结构优化提出理论依据。【结果】目前中科院科技期刊的学科方向结构布局较为良好,相对于四类机构所聚焦的重点学科领域的覆盖度较高,但已经筹建/启动的四类机构所聚焦的重点学科领域中仍存在一定期刊选题空白。可考虑进行办刊策略调整或者有一定潜力布局新刊的学科方向主要有量子科技、海洋技术、区域大气环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结论】中科院主办期刊应及时响应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期刊结构优化在重点前沿学科的空白领域抓住办刊先机,为全院的科技创新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机构改革 学科领域 结构优化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Ⅲ)——第十一章 催化剂结构及其表面吸附分子行为的固体核磁共振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有如 杨瑞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718-731,共14页
30多年来高分辨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分子结构及动念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一成熟的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只能适用于液体样品。许多情况最感兴趣的是固体样品在其原来状态下的信息。像界面现象和多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得到结合在固体表面... 30多年来高分辨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分子结构及动念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一成熟的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只能适用于液体样品。许多情况最感兴趣的是固体样品在其原来状态下的信息。像界面现象和多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得到结合在固体表面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尽管宽谱线核磁共振技术从核磁共振开始发展时就为一些固体物理学家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催化剂 结构 固体核磁共振
下载PDF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从物质波的发现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德林 许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11-514,共4页
本文简要地根据物质波的发现及另一些物理学史料,分析了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学 类比法 物质波 德布罗意波
下载PDF
离子阱物理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高克林 李交美 +3 位作者 罗学立 施磊 冯芒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21-322,共2页
在离子阱中,开展了离子无序相的动力特性、离子冷却和有序相结构、新的稳定区和运动模式、团簇离子和多电荷离子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关键词 离子阱 带电粒子 囚禁
下载PDF
中国人参的核磁共振研究Ⅰ.人参皂甙Re的二维核磁共振谱研究
12
作者 毛诗珍 袁汉珍 +2 位作者 许肖龙 王国玺 王德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用400MHz和500MHz超导核磁共振谱仪测定了具有生理活性的达玛烷型人参皂甙Re的同核、异核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和相敏双量子滤波二维相关谱,由此归属了人参皂甙Re的氢谱,测定了Re的质子偶合常数。
关键词 人参皂甙铼 NMR 皂甙
下载PDF
一个描述原子高里德伯态的数学物理方程
13
作者 刘炳模 陈暧球 +1 位作者 李白文 张承修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本文用一个具有二个正则奇点和一个非正则奇点的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原子。假设原子中价电子的势能有如下形式 V(r)=-(e^3/r)[1+δ+α′/(r+γ′)+β′/(r+y′)~3] δ是离化度,通过解含V(r)的薛定谔方程可获的解析解,各种状态的势和波函数... 本文用一个具有二个正则奇点和一个非正则奇点的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原子。假设原子中价电子的势能有如下形式 V(r)=-(e^3/r)[1+δ+α′/(r+γ′)+β′/(r+y′)~3] δ是离化度,通过解含V(r)的薛定谔方程可获的解析解,各种状态的势和波函数中的參数可用量子数亏损这个量表示。波函数的形状和节点数与Hartzee-Fock-Slater(HFS)理论一致。计算了与波函数内、外区的行为有关的典型物理量,并与实验和HFS理论进行了比较。用此模型计算的高里德伯态的振子强度和极化率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高里德伯态 数学物理方程
下载PDF
武汉上空潮汐波活动的全天时钠激光雷达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洪辉 杨国韬(指导) +5 位作者 王继红 程学武 龚顺生 李发泉 杨勇 刘正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白天钠激光雷达,对武汉(30°30′N,114°E)上空的钠层昼夜变化特性及潮汐波活动进行了观测。在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观测中,钠层表现出了很强的日周期变化特性,钠层的柱密度、层宽度、质心高度都呈现出... 通过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白天钠激光雷达,对武汉(30°30′N,114°E)上空的钠层昼夜变化特性及潮汐波活动进行了观测。在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观测中,钠层表现出了很强的日周期变化特性,钠层的柱密度、层宽度、质心高度都呈现出24 h的变化周期。各个高度上的钠层密度变化也呈现出清晰的24 h下行波的相位传播现象。这些结果都可以归因于一个显著的日潮汐波扰动。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潮汐相位与GSWM00模式符合得很好。在其它的三个短时间白天观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显著的钠层日周期变化,而平均钠层日变化呈现出了显著的日潮汐波传播结构。这个结果与已有的报道很符合,即日潮汐波是武汉上空主要的潮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白天观测 钠层日变化 潮汐波
下载PDF
2D-NMR研究中国生漆漆酚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照庚 邱峰 +5 位作者 游江 钱保功 李丽云 裘鉴卿 袁汉珍 沈联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用离心旋转薄层层析法在涂渍AgNO3的硅胶板上成功地分离了乙酰化漆酚。对其主要组分(64.6%),用^(1)H、^(13)C常规谱,DEPT编辑谱,同核、异核化学位移相关二维谱,二维J谱,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及弛豫时间T_(1)等,确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 用离心旋转薄层层析法在涂渍AgNO3的硅胶板上成功地分离了乙酰化漆酚。对其主要组分(64.6%),用^(1)H、^(13)C常规谱,DEPT编辑谱,同核、异核化学位移相关二维谱,二维J谱,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及弛豫时间T_(1)等,确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与构型和^(1)H、^(13)C谱线归属。实验证明漆酚中此组分是3-十五碳烯烃(8′Z、11′E、13′Z)邻苯二酚,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新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谱 弛豫时间 化学位移 中国生漆 漆酚 硅胶板 异核 旋转薄层层析
下载PDF
脑科学研究中的质子磁共振波谱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涛涛 王杰 郭向阳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核磁共振(NMR)波谱作为一种操作简单、高效且重复性良好的技术手段,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MRS).~1H NMR和~1H MRS在实验设计、样品预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各有优劣、各擅... 核磁共振(NMR)波谱作为一种操作简单、高效且重复性良好的技术手段,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MRS).~1H NMR和~1H MRS在实验设计、样品预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各有优劣、各擅胜场.本综述主要从适用范围、样品预处理、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对二者在方法学层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为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大脑代谢相关研究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活体谱 脑科学 代谢
下载PDF
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立体管理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智波 张铭金 《科学与管理》 2008年第1X期58-61,共4页
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管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总结了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 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管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总结了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分析了各要素在科技创新中的能动性和相互关联性。通过用管理效能空间(时间维度、成本维度、质量维度)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我们建立了立体管理模式框架,并提出用排序模型来"搜索"合理的立体管理模式,用立体观念来汇聚管理要素的能动力量,最终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研管理 管理能效
下载PDF
武汉物数所在离子晶体结构相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8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7-55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冯芒带领的束缚体系量子信息研究组在实验探索囚禁离子多体体系的结构相变方面取得进展,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相互竞争的结果,多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冯芒带领的束缚体系量子信息研究组在实验探索囚禁离子多体体系的结构相变方面取得进展,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相互竞争的结果,多体体系中的相变一直是现代物理学关注的问题。通常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表现为固相、液相、气相,这三种相的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在某个温度点,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称为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变 离子晶体 多体 库仑场 量子信息 势阱 势场 三种相 现代物理学 物质表现
下载PDF
武汉物数所等在类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9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303,共1页
单层石墨烯以其高速的电子传导性能引起极大关注,其物理学特征是具有狄拉克锥能带结构。但石墨烯的带隙并未打开,因此石墨烯并不宜直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因此,制备具有狄拉克锥并打开带隙的类石墨烯成为当今物理与新材料领域的前沿... 单层石墨烯以其高速的电子传导性能引起极大关注,其物理学特征是具有狄拉克锥能带结构。但石墨烯的带隙并未打开,因此石墨烯并不宜直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因此,制备具有狄拉克锥并打开带隙的类石墨烯成为当今物理与新材料领域的前沿课题。作为类石墨烯的锗烯可能具有打开带隙的狄拉克锥,因而成为二维石墨烯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 武汉 材料使用 新材料领域 狄拉克 传导性能 能带结构 物理学
下载PDF
加速方法数学建模的若干研究
20
作者 何益 胡星标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利用可积系统理论研究加速计算方法的数学建模的一些最新工作。首先给出了向量形式的E-变换的一种推广,并构造了计算这个序列变换的数学模型。此外,给出了Pfaff式的一种具体定义,这样定义的Pfaff式可以应用于序列变换的表示。
关键词 加速方法 E-变换 Pfaff式 可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