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昆虫病毒研发高效安全的新型生物农药正在全面推广--中国科学院广谱高效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忠信 《科技促进发展》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甘蓝夜蛾、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广谱昆虫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吨级昆虫病毒杀虫剂生产线,年产制剂超过600吨。在全国21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控制抗性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重要农业害虫,年应用面积超过600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年产量和年应用面积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 杆状病毒 生物农药 生产 应用
原文传递
草鱼出血病病毒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与基因组及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炜 陈延 +1 位作者 柯丽华 蔡宜权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4-49,43,共7页
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具廿面体对称结构,由双层衣壳组成,直径为72nm。外层衣壳上的子粒为中空型,分为五邻体和六邻体。五邻体直径11nm,中心孔径6nm。六邻体直径12.... 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具廿面体对称结构,由双层衣壳组成,直径为72nm。外层衣壳上的子粒为中空型,分为五邻体和六邻体。五邻体直径11nm,中心孔径6nm。六邻体直径12.6nm,中心孔径7.5nm。内层衣壳直径50nm,其上附着有长7.5nm、内径6.4nm、外径10.7nm的圆柱形钉状物.病毒基因组为dsRNA分段基因组,由11个片段组成,分为4组,分子量分别是:2.75×10~?d、2.40×10~?d、2.34×10~?d、1.35×10~?d、1.32×10~?d、1.26×10~?d、0.93×10~?d、0.81×10~?d、0.71×10~?d、0.58×10~?d、0.56×10~?d。病毒多肽组份有11个。分别是VP130(VP表示病毒多肽。130为分子量,即130×10~3d,下同)、VP120、VP113、VP107、VP75、VP65、VP60、VP52、VP42,VP39和VP31,其中VP130、VP120、VP60、VP39和VP31为多肽的主要组份。病毒的内层衣壳具有6个多肽组份,分别是VP130、VP120、VP113、VP107、VP75、和VP39,主要组份是VP130、VP120和VP39.外层衣壳所特有的多肽是VP65、VP60、VP52、VP42和VP31.我们认为草鱼出血病病毒武汉南湖株是呼肠孤病毒科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病毒 出血病 精细结构 基因组
下载PDF
中国对虾一种球状病毒的分离提纯及其核酸蛋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肖连春 石正丽 +2 位作者 高玮 张立人 陈棣华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从感染致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中分离到一种球状病毒,其育径约为20±4nm。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虾死亡率为66%;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RNase)及二苯胺染色法对病... 从感染致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中分离到一种球状病毒,其育径约为20±4nm。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虾死亡率为66%;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RNase)及二苯胺染色法对病毒核酸进行处理,证明该病毒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用Sl核酸酶(Slnucleasc)对该核酸进一步消化处理,进一步证实该病毒含单链DNA。SDS-PAGE结果显示,该病毒含4条结构多肽,其分子量分别为86kD,79kD,70kD及25.5kD。根据上述特性分析,该病毒可能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故暂定名为中国对虾细小病毒(PenaeuschinesisParvovirus简称Pc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虾 细小病毒 球状病毒 核酸蛋白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海水浴场中粪肠球菌和主要肠道病毒的调查研究(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景凤 明红霞 +2 位作者 吴立军 梁玉波 李雪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1年第2期72-82,共11页
本文调查了中国十大典型海水浴场,旨在监测人类肠道病毒在海水浴场的发生情况,并且找出表面海水中肠道病毒的存在与传统的粪便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关系。分别采用常规的平板计数法和RT-PCR技术对粪大肠... 本文调查了中国十大典型海水浴场,旨在监测人类肠道病毒在海水浴场的发生情况,并且找出表面海水中肠道病毒的存在与传统的粪便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关系。分别采用常规的平板计数法和RT-PCR技术对粪大肠菌群和人类致病性的主要肠道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0个样品中人类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40%,40%。有7个海水样品受到粪大肠菌群污染,并且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娱乐用水的标准。数据分析表明,在这十大海水浴场中,传统的细菌指示物与几种典型的肠道病毒之间都没有任何相关性。因此,建议当前的娱乐水质标准应该考虑将细菌和病毒学指标同时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污染:粪大肠菌群 肠道病毒 传统指示生物 海水浴场
下载PDF
浅析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经费管理——以中央财政科教基础设施项目为例
5
作者 周波 《财政监督》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研究从中央财政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视角展开,在深入了解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经费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目标。结合对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经费管理现状的了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经费管... 研究从中央财政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视角展开,在深入了解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经费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目标。结合对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经费管理现状的了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经费管理的科学性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充分发挥已有经费优势、促进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事业单位 基本建设 经费管理
下载PDF
武汉病毒所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6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2-96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 - derived small RNAs can confer antiviral immunity inmammals”(人类病毒来源的小RNA在哺乳动物中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为题发表在Immunity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抗病毒免疫 哺乳动物 RNA干扰 HUMAN VIRUS 军事医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HaSNPV)HindⅢ-Ⅰ片段的序列分析与基因排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龙钢 陈新文 +1 位作者 Just M.Vlak 胡志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对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HaSNPV)基因组中的HindⅢ Ⅰ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 ,该片段全长75 0 1nt,包括 10个开放阅读框 :AcMNPVORF111的同源基因 (Ac111) ,晚期表达因子 2 (lef 2 )基因 ,病毒核壳结构蛋白 p2 4基因、gp16 基... 对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HaSNPV)基因组中的HindⅢ Ⅰ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 ,该片段全长75 0 1nt,包括 10个开放阅读框 :AcMNPVORF111的同源基因 (Ac111) ,晚期表达因子 2 (lef 2 )基因 ,病毒核壳结构蛋白 p2 4基因、gp16 基因、多角体包膜蛋白 (polyhedronenvelopeprotein ,pep)基因、AcMNPVORF6 3的同源基因(Ac6 3) ,38 7kD基因 ,晚期表达因子 1(lef 1) 基因 ,及两个特有基因HaSNPV orf5 91和HaSNPV orf435。基因组的排列比较分析发现与AcMNPV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S24基因 pep基因 lef-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论把武汉建成为我国病毒学研究中心
8
作者 林子扬 梁培朝 +1 位作者 周春莲 彭武坤 《科技管理研究》 1988年第1期13-15,共3页
一加速病毒学的研究,是保护人类健康与科学发展的需要。自1892年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以来,已相继发现近3000种病毒。对这些病毒的研究表明,由于病毒寄生于有机体的活细胞内,且复制繁演后代时,在每个寄生的细胞中释放出可多至10万个病... 一加速病毒学的研究,是保护人类健康与科学发展的需要。自1892年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以来,已相继发现近3000种病毒。对这些病毒的研究表明,由于病毒寄生于有机体的活细胞内,且复制繁演后代时,在每个寄生的细胞中释放出可多至10万个病毒颗粒,使被寄生的细胞伴之以死亡;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病毒几乎能毁坏一切有生命的物质,给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人与动物的疾病有近70%为病毒所引起,如引起感冒的病毒就有231种,又如乙型肝炎、狂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颗粒 伊凡诺夫斯基 乙型肝炎 研究中心 狂犬病毒 代时 病毒研究 基金课题 国家科委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诺达病毒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钱冬 石正丽 +3 位作者 曹铮 刘问 张叔勇 Bonami J R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7-461,共5页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24nm的球形病毒颗粒,无囊膜,此外还观察到大小为14nm的病毒粒子;采用Trizol试剂对病毒进行了核酸提取,电泳结果发现有4条核酸条带,分别为3.0kb、1.3kb、0.8kb、0.75kb,对RNA核酸酶、S1核酸酶敏感,对DNA酶抵抗,为单链RNA病毒。用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探针可与提纯核酸及病虾样品匀浆液反应,Southern杂交表明3.0kb、1.3kb条带分别属于诺达病毒的RNA1和RNA2。对不同的发病样品进行了核酸电泳,4个典型症状的样品均存在诺达病毒条带,2个样品还存在小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诺达病毒是引起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主要病原。14nm小病毒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肌肉白浊病 诺达病毒
下载PDF
藻类病毒研究40年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以军 裴达 +1 位作者 石正丽 程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水体的丰富多样,以及"水华"和"赤潮"的严重爆发,我国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病毒 噬藻体 藻病毒 有害藻类水华
下载PDF
水体中诺瓦克病毒RT-PCR检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寇晓霞 吴清平 +1 位作者 范宏英 张菊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0-653,共4页
诺瓦克病毒是公认的食源性或水源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建立诺瓦克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验证其特异性及灵敏度,并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水样,进行模拟水样的检测,验证RT-PCR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所用引物为RNA多聚酶区的JV12/J... 诺瓦克病毒是公认的食源性或水源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建立诺瓦克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验证其特异性及灵敏度,并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水样,进行模拟水样的检测,验证RT-PCR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所用引物为RNA多聚酶区的JV12/JV13,多次反复实验,均可产生327bp预期大小的特异条带,并通过杂交进一步证实了其特异性和正确性;在临床粪样中,可达到的最高检测限为50pg/mL。在共42份模拟样品的检测中,经过播毒、富集和浓缩,38份均可检出诺瓦克病毒。其中4份池塘水未检出。在模拟水样中的检测灵敏度为200pg/mL。实验中所建立的试验条件和体系可用于实际水样中诺瓦克病毒的筛选,对水质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监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克病毒 检测 RT-PCR 水源性 食源性
下载PDF
原位杂交研究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在虾体内感染过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灿华 石正丽 +5 位作者 张建红 张吕平 吴雄飞 J.R.Bonami 陈棣华 吴清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WSSV)核酸探针 ,与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对虾组织样品进行原位杂交 ,以动态研究病毒从侵染至对虾发病死亡的过程。将典型感染WSSV的病虾组织投喂健康对虾 ,结果显...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WSSV)核酸探针 ,与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对虾组织样品进行原位杂交 ,以动态研究病毒从侵染至对虾发病死亡的过程。将典型感染WSSV的病虾组织投喂健康对虾 ,结果显示 :WSSV首先通过侵染消化道上皮进入虾体内增殖 ,此后随着细胞裂解、病毒粒子释放 ,游离的病毒粒子伴随血淋巴循环进而侵染其它靶组织 ,直至对虾发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 杂过程
下载PDF
中国对虾病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灿华 陈棣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5-49,共5页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及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筛选感染病毒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病虾,采用不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病虾体内同工酶的表型变化。用分光光度仪对电泳带扫描分析表明,病虾体内4种同工酶—酯酶...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及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筛选感染病毒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病虾,采用不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病虾体内同工酶的表型变化。用分光光度仪对电泳带扫描分析表明,病虾体内4种同工酶—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型与健康虾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DH、EST、GOT的变化分别反映病虾体内糖类、脂类、氨基酸等3大物质代谢明显紊乱,SOD活性下降,显示病虾免疫防御机能明显衰退。对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规律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暴发性流行病 同工酶表型变化 病害诊断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症(EDS_(76))病毒的研究Ⅱ.GC^2株蛋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怡珊 李天宪 +3 位作者 冯锋 赵林 姜平 张振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GC2株提纯后经SDS-PAGE分析得到13条多肽,分子量范围从112000~18000道尔顿,GC2株抗原与标准株比较为同一抗原性.
关键词 病毒 蛋白多肽 抗原性 鸡病 减蛋综合症
下载PDF
昆虫质多角体病毒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洪靖君 彭辉银 段家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5-821,共7页
质多角体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质多角体病毒属 ,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球形颗粒 ,具有 3~ 5种结构蛋白 ,基因组由10或 11个节段双链RNA构成。按病毒基因组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图谱的差异 ,将质多角体病毒分为 15个电泳... 质多角体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质多角体病毒属 ,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球形颗粒 ,具有 3~ 5种结构蛋白 ,基因组由10或 11个节段双链RNA构成。按病毒基因组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图谱的差异 ,将质多角体病毒分为 15个电泳型。随着RNA病毒序列测定策略的逐步成熟与完善 ,质多角体病毒的序列测定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家蚕质多角体病毒 1的两个毒株 (H株和I株 ) ,舞毒蛾质多角体病毒 1和 14 ,及粉纹夜蛾质多角体病毒 15的基因组全序列得到了测定 ,但质多角体病毒的进化与起源的研究因缺乏足够的遗传信息仍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质多角体病毒 双链RNA 电泳型 序列同源性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对虾非包涵体杆状病毒在体内的感染与发生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建红 陈棣华 +3 位作者 肖连春 张立人 高学兴 吴志广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4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在感染发病成虾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出现大量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套膜和完全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为短杆状,两端呈钝园形,平均大小约为250-300×l10nm,在核内无包涵体形成。在胞质内发现伴随病毒拉... 在感染发病成虾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出现大量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套膜和完全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为短杆状,两端呈钝园形,平均大小约为250-300×l10nm,在核内无包涵体形成。在胞质内发现伴随病毒拉子并具有双层膜的蛋白质结构,这种结构建议称为该病毒的“封入体”。同时,我们认为这种无包涵体的杆状病毒,有可能应归属于杆状病毒科的第三个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非包涵体 杆状病毒 人工感染 感染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被引量:16
17
作者 彭辉银 李星 +3 位作者 张双民 Basil M.Arif 陈新文 胡志红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以α32PdATP标记含CfMNPV几丁质酶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探针,在68℃条件下对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进行Southern杂交,将HaSNPV的几丁质酶基因分别定位在BamHIE、BglⅡ... 以α32PdATP标记含CfMNPV几丁质酶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探针,在68℃条件下对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进行Southern杂交,将HaSNPV的几丁质酶基因分别定位在BamHIE、BglⅡE、EcoRIG、HindⅢF、XbaIH、BamHI+HindIIM和BamHI+XbaIH,并以pTZ19R为载体获得了XbaIH片段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 几丁质酶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棣华 栗陶生 +3 位作者 肖莲春 张立人 刘明炎 张保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1-92,共2页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集到的病死虫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尺蛾 组织部位 Warren 病毒分类 虫体 病毒粒子 解剖镜检 杆状病毒 差速离心
下载PDF
产蛋减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Ⅰ.GC_2株的提纯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怡珊 赵林 +3 位作者 李天宪 冯峰 姜平 张振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6-568,共3页
本文通过差速离心,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分离纯化了EDS_(76)病毒GC_2株,提纯的病毒经电镜观察测定该病毒直径范围为60~75nm,平均直径为71nm,病毒为二十面体球形对称结构。
关键词 鸡病 减蛋综合症 病毒 GC2株 形态观察
下载PDF
中国对虾中一种球状病毒的分离提纯与检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棣华 张建红 +3 位作者 石正丽 高玮 高学兴 吴志广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从人工养殖生长比较缓慢的对虾与病虾的肝胰腺和消化道中,分离出一种大小为80nm的球状病毒。同时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可在对虾中肠细胞中发现大量的球状病毒,这些病毒聚集成片,在同一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等均发生病变。此外,... 从人工养殖生长比较缓慢的对虾与病虾的肝胰腺和消化道中,分离出一种大小为80nm的球状病毒。同时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可在对虾中肠细胞中发现大量的球状病毒,这些病毒聚集成片,在同一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等均发生病变。此外,将分离提取的球状病毒进行感染试验,感染死亡率为60%。并且从感染致死的对虾消化腺及肠道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大小相同、形态一致的球状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胰腺 球状病毒 提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