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蒋新松逐梦深海科技攻关突击队:“海人”精神——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为人先
1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蒋新松逐梦深海科技攻关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108人,其中中共党员62人;其攻关任务为某国家重大工程任务。
关键词 自动化研究所 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 新松 科技攻关 团结协作 国家重大工程 求真务实
原文传递
6000米级遥控潜水器“海星6000”——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奇峰 孙斌 李智刚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9年第4期45-45,共1页
深海潜水器是当前深海探测与作业的主要手段。在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遥控潜水器(ROV)和载人潜水器(HOV)三类传统典型的深海潜水器中,ROV以其高效、长时、强作业能力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十二五”期间我国4500米级潜水器体系已形成,但6... 深海潜水器是当前深海探测与作业的主要手段。在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遥控潜水器(ROV)和载人潜水器(HOV)三类传统典型的深海潜水器中,ROV以其高效、长时、强作业能力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十二五”期间我国4500米级潜水器体系已形成,但6000米级及以深潜水器只有潜龙一号AUV和蛟龙号HOV,6000米ROV仍属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潜水器 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主水下机器人 深海潜水器 沈阳 海星 作业能力
原文传递
“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果
3
作者 李硕 唐元贵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2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水下机器人是人类探索、认识和利用海洋的有效高技术手段和装备,向深海深渊进军,是当前国际上水下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区域,代表了地球上非常独特的海洋极端环境。受深海技术的限制,深... 水下机器人是人类探索、认识和利用海洋的有效高技术手段和装备,向深海深渊进军,是当前国际上水下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区域,代表了地球上非常独特的海洋极端环境。受深海技术的限制,深渊是迄今人类知之极少却又十分难以企及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极端环境 深海技术 高技术
原文传递
4500米级自主潜水器行“潜龙三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以军 刘健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9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海底热液活动是20世纪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海洋、地球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海底热液喷口是热液活动的突出表现,它除了自身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其附近形成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 海底热液活动是20世纪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海洋、地球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海底热液喷口是热液活动的突出表现,它除了自身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其附近形成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独特的热液生态系统,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易于开发的矿产和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主潜水器 海底热液活动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科学研究价值 沈阳 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下深入推动广东-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肖科 秦梅艳 唐玉姣 《现代商业》 2021年第13期77-79,共3页
自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以来,省院双方精心推进,按照"需求牵引、规划先行、平台依托、项目带动、人才集聚"的原则,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合作,在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广东省实验室建设、重... 自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以来,省院双方精心推进,按照"需求牵引、规划先行、平台依托、项目带动、人才集聚"的原则,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合作,在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广东省实验室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新模式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形成了以"一个目标"为出发点,"三个注重"为切入点,"五个推进"为落脚点的省院合作模式。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加强广东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省院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院合作 产学研合作 实践与思考
下载PDF
快速发展的我国机器人事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开发简介 被引量:1
6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9年第3期6-8,共3页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于1958年,分东西两区.东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14号,西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90号,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3.7万平方米.全所现有职工767人,科技人员601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212人。
关键词 机器人 自动化系统 工业机器人
下载PDF
有机玻璃研抛机器人自动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广保 赵吉宾 +1 位作者 陈白宁 杨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154,共4页
以力和位置混合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研抛系统为实验平台,研究有机玻璃(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写PMMA)的研磨抛光工艺。分析了单个磨粒的磨削材料的去除机理,以弹塑性力学理论、Preston磨削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有机玻璃的机器人端面研抛... 以力和位置混合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研抛系统为实验平台,研究有机玻璃(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写PMMA)的研磨抛光工艺。分析了单个磨粒的磨削材料的去除机理,以弹塑性力学理论、Preston磨削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有机玻璃的机器人端面研抛去除函数模型;然后通过研磨抛光实验,研究了主要研抛加工参数(如研抛压力、研抛工具转速、机器人进给速度、循环加工次数等)对工件表面材料去除厚度的影响规律,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研抛加工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参数优化,经过优化后的加工参数加工出的有机玻璃样件表面几乎无微小变形和光学畸变,满足了实际加工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自动化研抛系统 有机玻璃(PMMA) 去除模型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生产检测线振动传感器自动化弹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文利 胡国良 +1 位作者 周晓锋 姚秀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147,151,共4页
如何准确测量生产检测线产品的振动信号是在线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自动化弹压机构设计和控制方法。该机构由双速气缸、传感器弹性支架、吸震橡胶球、振动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程序组成,准确的壳体弹... 如何准确测量生产检测线产品的振动信号是在线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自动化弹压机构设计和控制方法。该机构由双速气缸、传感器弹性支架、吸震橡胶球、振动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程序组成,准确的壳体弹压位置通过传感器测点位置分析评价软件测评确定。该方法可以实现振动传感器的多次重复位置准确测量,已经应用于汽车变速器质量检测线的综合性能试验台,实现了对新装配汽车变速器振动信号的数据采集,为在线故障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变速器壳体振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检测线 加速度传感器 弹压控制 自动化 智能检测
下载PDF
中大口径弹药物理量自动化测量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明旭 于晓光 +2 位作者 陈涛 刘志强 赵学龙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12-114,共3页
介绍了一组中大口径弹药质量质心质偏及长度自动化测量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本套装备可实现多种型号、多种尺寸火工品的质量、质心、质偏、长度的自动化测量,详细介绍了本套装备的测量原理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设备经实际应用检验,满足工艺... 介绍了一组中大口径弹药质量质心质偏及长度自动化测量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本套装备可实现多种型号、多种尺寸火工品的质量、质心、质偏、长度的自动化测量,详细介绍了本套装备的测量原理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设备经实际应用检验,满足工艺要求,实现了无人化操作,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提高了本质安全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火工品表面刮伤和火工品倾覆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口径 质心 质偏 质量 长度
下载PDF
瓷砖表面缺陷自动化拣选系统
10
作者 王挺 汪锐 +2 位作者 刘峻玮 王鑫 李云川 《自动化博览》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1目标和概述每张瓷砖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20余道工序,任何一个阶段的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瓷砖在抛光处理后出现表面缺陷问题,传统方式为人工观察缺陷检测,该方式面临以下几项挑战,一是人工检测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速生产节拍,影响生... 1目标和概述每张瓷砖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20余道工序,任何一个阶段的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瓷砖在抛光处理后出现表面缺陷问题,传统方式为人工观察缺陷检测,该方式面临以下几项挑战,一是人工检测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速生产节拍,影响生产速度;二是人工长时间作业极度容易出现疲劳,检测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三是不同质检员之间判断标注不一致,导致不稳定的漏检或误检;四是成本压力,拣选过程每班次至少两名拣选工并实现三班倒,企业需承担较多人力成本,同时漏检还会造成废品流入市场,为企业带来大量售后成本,通常一块瓷砖的售后成本是生产成本的十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成本 成本压力 抛光处理 生产节拍 人工检测 缺陷检测 人工观察 生产成本
下载PDF
弹性磨具磨抛叶片叶尖圆角工艺研究
11
作者 田凤杰 齐子建 +1 位作者 张彦智 李论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了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叶尖圆角的自动化磨抛加工,进行了基于弹性磨具的微弧圆角磨抛加工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控性良好的叶尖微弧圆角加工方法。以聚酯纤维作为基体材料的弹性磨抛轮,在加工过程中,利用磨抛轮弹性变形的特点使涂附于基体... 为了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叶尖圆角的自动化磨抛加工,进行了基于弹性磨具的微弧圆角磨抛加工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控性良好的叶尖微弧圆角加工方法。以聚酯纤维作为基体材料的弹性磨抛轮,在加工过程中,利用磨抛轮弹性变形的特点使涂附于基体表面的磨料将叶尖顶角磨抛加工成微小半径圆角。基于弹性接触理论与Preston去除理论,建立了磨抛轮与叶尖顶角加工状态下的理论接触模型和材料去除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接触区域应力仿真分析,并对去除分布函数进行了仿真。理论证明,弹性磨抛轮与叶尖顶角通过自适应包络接触变形,在加工区域与磨抛轮之间形成“微面触切”,从而实现微小半径圆弧的圆角加工。进行了叶片叶尖顶角的圆角磨抛试验,对实现微小圆弧圆角加工的可行性与可控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弹性磨抛轮的自适应包络变形使叶尖顶角加工接触区域形成圆弧状应力分布,涂附于基体上的磨料可以良好地磨抛去除,实现圆角加工。此加工方法实现了叶片叶尖微弧圆角的自动化加工,加工后的叶片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一致性良好,表面粗糙度稳定在0.20~0.28μm之间,圆角半径大小变化稳定在16μ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磨抛 航空发动机叶片 叶尖 微弧圆角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粒自动化操作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淑娥 曲艳丽 +2 位作者 董再励 周磊 刘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PECVD)制备了氢化非晶硅(a-Si∶H)光电导薄膜,并利用双面胶技术封装ODEP芯片。构建了包括光投影模块和视频监控模块的ODEP自动化操作实验平台。以聚苯乙烯微粒为操作对象,进行微米尺度粒子的ODEP自动...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PECVD)制备了氢化非晶硅(a-Si∶H)光电导薄膜,并利用双面胶技术封装ODEP芯片。构建了包括光投影模块和视频监控模块的ODEP自动化操作实验平台。以聚苯乙烯微粒为操作对象,进行微米尺度粒子的ODEP自动化操作实验,并深入研究了交流电压、投射光颜色和光电极形状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压频率和投射光颜色相同的条件下,粒子的运动速度与交流电压的幅值成线性关系,施加的交流电压幅值越大,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大。在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相同的条件下,投射光为白色时,粒子的运动速度最大;投射光为蓝色时,粒子的运动速度最小。当投射光为白光,电压为20V,频率为20kHz时,10μm和20μm聚苯乙烯微粒的最大运动速度分别为143μm/s和158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导介电泳 氢化非晶硅 光电导薄膜 自动化操作 ODEP芯片 虚拟电极
原文传递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调度策略
13
作者 蔡伟星 徐方 +2 位作者 张雷 邹风山 刘明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28-3135,共8页
为提高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生产运输效率,根据晶圆厂的混合式布局建立轨道的图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调度策略。将调度过程划分为运输任务指派与运输路径规划两个阶段。任务指派使用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匈牙利算法求解。将... 为提高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生产运输效率,根据晶圆厂的混合式布局建立轨道的图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调度策略。将调度过程划分为运输任务指派与运输路径规划两个阶段。任务指派使用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匈牙利算法求解。将运输路径规划问题表述为路径决策问题,使用基于离线策略的Q-Learning算法与玻尔兹曼探索策略构建的强化模型来求解路径决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 高空提升搬运车 调度 路径决策 强化学习 任务指派 路径规划 交通信息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机器人自动化定量去除方法
14
作者 魏锦辉 李论 +3 位作者 朱光 赵吉宾 刘殿海 张睿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动平衡差会引起发动机内部轴承及叶片等零部件的损坏,导致发动机振动,整体性能下降。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的动平衡定点定量去除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系...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动平衡差会引起发动机内部轴承及叶片等零部件的损坏,导致发动机振动,整体性能下降。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的动平衡定点定量去除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及数控转台,将测量传感器与力学传感器相融合,利用机器人控制技术来实现风扇叶轮的自动化磨抛,并进行理论去除量与实际去除量的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磨抛区间>10°时,理论去除量和实际去除量的差值在±1%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磨抛区间的准确性与加工方法的可行性。与传统的人工磨抛或复杂昂贵的机床磨抛加工相比,此方法对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定点定量去除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普及性强等优点,为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 机器人磨抛 自动化定量去除 多传感器融合
下载PDF
集群技术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化锴 孙大鹏 韩卫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91-229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集群技术实现双机容错的开发方法.通过对集群技术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层"模式的双机容错系统技术方案,在普通PC服务器上实现了双机容错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可用性,针对电力综合自动系统的结构特... 介绍了一种利用集群技术实现双机容错的开发方法.通过对集群技术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层"模式的双机容错系统技术方案,在普通PC服务器上实现了双机容错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可用性,针对电力综合自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对心跳侦测等功能进行了改进,并在一套小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能够较好的满足中小型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电力综合自动化 容错系统
下载PDF
基于变刚度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策略的飞机座舱自动化磨抛
16
作者 刘其广 孙晓楠 +2 位作者 魏锦辉 李论 赵吉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2,共6页
飞机座舱罩作为典型的复杂曲面弱刚性薄壁零件,是军用与民用飞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针对飞机座舱盖研磨抛光过程的曲面形状复杂以及刚性弱等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自动化磨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 飞机座舱罩作为典型的复杂曲面弱刚性薄壁零件,是军用与民用飞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针对飞机座舱盖研磨抛光过程的曲面形状复杂以及刚性弱等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自动化磨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的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的生成方法,并对磨抛过程的接触力进行建模与分析,引进主被动相结合的磨抛方法,对某型飞机座舱盖进行了仿真及磨抛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被动相结合的磨抛方法结合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能较好的适应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的磨抛过程,力控制精度可达±1N;提出的复杂曲面模糊路径能够满足某型飞机座舱罩的自动化磨抛工艺需求,在保证磨抛结果一致性的同时提高了磨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座舱盖 研磨抛光 主被动柔顺控制 力控制
下载PDF
随机地图下改进A^(*)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17
作者 林硕 金恒江 +1 位作者 韩忠华 赵剑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解决传统算法在规划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路径时存在的节点多、路径不平滑和拓展范围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算法。首先,采用栅格法建立环境信息;其次,通过加权后的障碍物比例对启发函数进行改进,同时增加防碰撞函数以... 为解决传统算法在规划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路径时存在的节点多、路径不平滑和拓展范围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算法。首先,采用栅格法建立环境信息;其次,通过加权后的障碍物比例对启发函数进行改进,同时增加防碰撞函数以降低碰撞概率;最后,对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拐角优化,减少AGV实际作业时的转弯次数。实验数据表明,简单环境下改进A^(*)算法的遍历节点数较两种传统算法分别缩短了85.3%、55.9%;复杂环境下改进A*算法的遍历节点数较两种传统算法缩短94.5%、70.3%。同时拐点数量减少、路径更加平滑、路径规划时间也大幅缩短,提高了运行效率并有效降低碰撞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 环境建模 拐角优化 防碰撞
下载PDF
304LN和Inconel625+10%WC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的裂纹控制及组织性能研究
18
作者 金俊希 温雪龙 +3 位作者 王志国 赵宇辉 贺晨 赵吉宾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02,共11页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手段,分析各打印策略对应试件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元素过渡等情况,探究裂纹形成机理。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双金属材料零件的硬度及弯曲强度。结果有宏观和微观2种原因可能导致裂纹的产生:宏观上,304LN和Inconel625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熔覆后冷却收缩速度存在差异,当2种材料在同一熔覆层的混合交融程度较高时,这种收缩速度的差异会使熔覆层拉伸并产生较大热应力,从而导致裂纹产生;微观上,Nb、Mo等固溶体强化元素的偏析导致碳化物等次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低熔点共晶相,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削弱了固溶体强化效应,使力学性能减弱,裂纹敏感性提高,这些低熔点共晶相在后续层的加热中液化成液膜,然后被残余应力拉开。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的弯曲强度为1300 MPa左右,304LN区域硬度约为180HV,Inconel625/WC区域硬度约为350HV。结论通过优化打印策略,采用从下至上依次熔覆材料的方式,可以降低熔化的Inconel625+10%WC材料对304LN熔覆区域的稀释作用,实现无裂纹双金属材料的制备。制备的整体梯度结构硬度转变区短,硬度过渡快,并且在弯曲过程中,在界面位置未发现裂纹,且整体性能优于单一304LN结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04LN/Inconel625 双金属材料 策略优化 裂纹控制
下载PDF
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刘文平 祁若龙 +1 位作者 李论 赵吉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36,共5页
针对飞机大部件装配周期长,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PPPS冗余并联机构的数字化装配对接方法。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支链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支链运动学参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其次,应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构的动... 针对飞机大部件装配周期长,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PPPS冗余并联机构的数字化装配对接方法。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支链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支链运动学参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其次,应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虚功原理和范数最小原则,得到机构最优驱动力。通过比较动平台和驱动力的理论值与仿真值,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飞机中后部件对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旋量理论 运动学 动力学 驱动力优化
下载PDF
装配阶段发动机导管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20
作者 郭威帅 郭锐 +1 位作者 孙宏浩 安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3,共5页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个参数表示导管相似度,通过实验证明了参数设置的正确性,确定了导管二次设计方法流程。然后,建立了导管二次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选用NSGA-Ⅱ求解模型的Pareto解。最后,用某导管的模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求得的Pareto前沿上的每个解都小于CAD系统中手动寻优的最好解,证明了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多目标优化的应用提高了该方法的准确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导管 相似度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数学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