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初心耕海探洋七十载 担使命披风踏浪砥砺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70年发展纪实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凡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4-672,共9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她的70年光辉历程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缩影,是新中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自主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本文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她的70年光辉历程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缩影,是新中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自主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本文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主要发展历程,回顾7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围绕新形势下建设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改革发展举措,讨论和展望研究所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0周年 海洋科学 发展 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下载PDF
奠基海洋化学研究,助推海洋科学发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70年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金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5-704,共10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海洋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科学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化学的发展愿景。建国初期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海洋化学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和引领者,70年来一直是我国化学海洋学、海洋...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海洋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科学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化学的发展愿景。建国初期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海洋化学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和引领者,70年来一直是我国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化学利用以及海洋腐蚀与防护等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海洋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1950-1990年,系统获得了渤黄东海重要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发现了黄东海溶解氧存在最大值系冬季保持而来;构建了大型海藻经济组分提取的系统化方案,奠定了世界最大规模海藻化学工业的基础;系统开拓了我国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1990-202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研究全面与国际接轨,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化学要素特别是微痕量无机/有机组分的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机制,提出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系统思路;研制成功褐藻多糖硫酸酯治疗肾衰新海洋药物,发现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海洋活性物质,在应用海洋化学领域也有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0周年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希华 严小军 +3 位作者 童顺 武建秋 秦松 曾呈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海藻 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中国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
4
作者 张素萍 张树乾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8,共8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海洋腹足类 分类学 进展
下载PDF
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础研究成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扬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支持和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海外学者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探索、发现与创新,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海洋科学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支持和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海外学者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探索、发现与创新,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海洋科学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科学基金近年来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给予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研究 基金资助 创新能力 成效分析 强化 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建设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颖虹 王凡 王东晓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年第3期274-279,共6页
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等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中科院创新三期资源与海洋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中科院在创新三期部署建设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重点对我国东海、黄海、南海北部海域进行长期定点综合观测。该网... 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等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中科院创新三期资源与海洋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中科院在创新三期部署建设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重点对我国东海、黄海、南海北部海域进行长期定点综合观测。该网络是中科院五大基础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在建的黄海站、东海站、西沙站、南沙站、现有的3个国家近海生态环境监测站以及中科院开放航次断面组成,实现点、线、面结合,空间、水面、水体、海底一体化的多要素同步观测,同时兼有全面调查与专项研究功能,将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 建设概况 展望
下载PDF
全面提升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能力——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2-1144,共13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海洋先导专项科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实施以来在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近海与深远海观测网建设、深海综合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海洋装备研发,以及随着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科学认知上的突破。通过科学目标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国家海洋战略目标与基础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海洋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海洋先导专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的能力,为深入认知、预测、预警预报、综合管控、开发和保护海洋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纵深发展,从陆架边缘海走向广袤的深海大洋,从中国近海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到探索全球海洋运作机制与未来海洋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探测与观测 深海战略 海洋能力建设 未来海洋 海洋装备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科研人员荣获2023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多个奖项
8
作者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3年第4期68-68,共1页
2023年7月19~21日,第十二届全国腐蚀与防护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的1300余位腐蚀科学与防护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大会。侯保荣院士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 2023年7月19~21日,第十二届全国腐蚀与防护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的1300余位腐蚀科学与防护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大会。侯保荣院士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研究生40余人参加会议。侯保荣院士担任大会荣誉主席,张盾研究员、段继周研究员等担任大会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 科技工作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 腐蚀科学 重点实验室 生物污损 环境腐蚀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水域生态牧场”构建研究动态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红生 《科技促进发展》 CSCD 2020年第2期130-131,共2页
从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就是个水球,其面积的71%是海洋。水是生命之源,在调节气候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倍增。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河流湖泊生境退... 从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就是个水球,其面积的71%是海洋。水是生命之源,在调节气候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倍增。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河流湖泊生境退化和生物资源衰退现象日益严重,海洋局部水域环境开始恶化,渔业资源出现明显下降。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势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发展理念 牧场建设 生态牧场 生态渔业 水域生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科学院 构建研究
原文传递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介绍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7-1131,共5页
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的科学意义、聚焦的关键问题、研究区域的选择、总体研究思路、实施方案与预期成果。海洋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 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的科学意义、聚焦的关键问题、研究区域的选择、总体研究思路、实施方案与预期成果。海洋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西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同时进行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为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西太平洋 物质能量交换 海洋先导专项
下载PDF
日本涂料专家访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
11
《表面工程资讯》 2005年第5期22-22,共1页
7月28-31日,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兼执行役员四边弘往博士应邀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涂料 日本 专家 学术访问 技术开发 株式会社 副部长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2
作者 朱作言 相建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2-912,共1页
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较早开展海洋科学方面的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学科的前沿,瞄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基础理论问... 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较早开展海洋科学方面的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学科的前沿,瞄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海水增养殖发展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的一系列“瓶颈”因素,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探索,为我国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源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资源可持续利用 社会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天然产物 开发利用 海洋科学 国际海洋
下载PDF
侯保荣院士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13
作者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2年第1期58-58,共1页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获得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研究集体或个人...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获得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研究集体或个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总数不超过10个,侯保荣是本年度2名个人奖项获奖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获奖总数 保荣 重大成果
下载PDF
从中国科技青年学术年会看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4
作者 宋金明 段德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3-25,共3页
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之路往哪里走?青年海洋学者怎样找到学科生长点?这恐怕关键在 于学者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中国科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恢宏的科学气度,相继于1992年和 1995年召开了两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将自然... 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之路往哪里走?青年海洋学者怎样找到学科生长点?这恐怕关键在 于学者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中国科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恢宏的科学气度,相继于1992年和 1995年召开了两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将自然科学界年轻的卓有业绩的中华学人聚集 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之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思想交流,充分体现了创新意识 与探索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神圣。大会亦将海洋研究列入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发展之项目,并有愈 加重视的趋势。然而,与其他学科相较,显然有一定差距。鉴此,本部邀请两位莅会者撰文,分析海 洋科学在我国大科学中的地位、与其他优势学科的差距所在,以期海内外学者共同探究中国海洋 科学的最佳生长点,促进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长足进步。另外,又遴选入选大会论文集的论文摘 要数篇,或许能使读者一瞻我国大科学中海洋科学研究学术思想的择优、择新标准,抑或对您新的学术意识的构建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发育趋势 海洋研究
下载PDF
浅析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宪才 尹宏 +3 位作者 封婧 姜秋富 唐凯 张丽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1期34-38,共5页
海洋科学考察船是开展海洋科学考察研究最为根本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且直接关系到海洋科学考察的水平与实效。文章针对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的运行管理,从科考船基本情况、科考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和运作... 海洋科学考察船是开展海洋科学考察研究最为根本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且直接关系到海洋科学考察的水平与实效。文章针对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的运行管理,从科考船基本情况、科考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及其与船载科学服务的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解析,以求为我国科考船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考察船 运行管理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下载PDF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灿影 冯志纲 吴钧 《海洋信息》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美国是海洋强国,海洋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规模由小到大,从局地到全球的发展过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中心之一。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介绍了其基本概况、部分科研成果、学生教育以及能力建设等几个... 美国是海洋强国,海洋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规模由小到大,从局地到全球的发展过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中心之一。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介绍了其基本概况、部分科研成果、学生教育以及能力建设等几个部分,希望给我国海洋研究机构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机构 能力建设 科研成果 学生教育
下载PDF
加拿大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概况及科研实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於维樱 冯志纲 《海洋信息》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加拿大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BIO)目前是加拿大最大的海洋研究中心,为政府的一系列海洋发展战略提供研究支撑功能,海洋科研力量雄厚。结合科研论文产出分析,介绍了该研究所的基本概况,对其重点研究领... 加拿大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BIO)目前是加拿大最大的海洋研究中心,为政府的一系列海洋发展战略提供研究支撑功能,海洋科研力量雄厚。结合科研论文产出分析,介绍了该研究所的基本概况,对其重点研究领域、研究规划、科考船等科研实力进行分析,为我国海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机构 海洋研究 规划
下载PDF
国际前沿与国家需求结合海洋科学研究的典范——评《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
18
作者 赵一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2-142,U00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 海洋科学 海洋生源要素 书评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经济贝类砂海螂分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9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近日,国际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JCR1区,Zoology:11/163)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均龙副研究员和詹子锋助理研究.员主导,联合俄罗斯科学院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圣彼得堡... 近日,国际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JCR1区,Zoology:11/163)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均龙副研究员和詹子锋助理研究.员主导,联合俄罗斯科学院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圣彼得堡大学、美国史密森学会环境研究中心共8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经济贝类 砂海螂 中科院 分类 俄罗斯科学院 海洋生物 圣彼得堡
下载PDF
南极磷虾:巨大的蛋白库——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博士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美功 《海洋信息》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的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其现存量的最新估计为6.5亿~10亿吨.南极磷虾的年可捕量可达1亿吨,相当于目前全世界鱼类和甲壳类年渔获量的总和(0.99亿吨),被认为是... "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的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其现存量的最新估计为6.5亿~10亿吨.南极磷虾的年可捕量可达1亿吨,相当于目前全世界鱼类和甲壳类年渔获量的总和(0.99亿吨),被认为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大、也是最后一个动物蛋白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质 甲壳动物 开发 利用 综合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