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邬春华 吕元琦 袁倬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75,79,共4页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牛血清白蛋白 伏安法
下载PDF
XNCS→XSCN(X=Cl,Br)异构化的实验与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曾艳丽 郑世钧 +1 位作者 孟令鹏 王殿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1-1109,MJ01,共10页
捕获得到了纯净化合物ClSCN和BrSCN紫外光电子能谱图 ,OVGF方法计算的ClSCN和BrSCN的电离能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并用该方法首次预测了ClNCS和BrNCS的电离能 .讨论了XNCS→XSCN (X =Cl ,Br)的异构化过程 ,首次优化得到了四元环过渡态的构... 捕获得到了纯净化合物ClSCN和BrSCN紫外光电子能谱图 ,OVGF方法计算的ClSCN和BrSCN的电离能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并用该方法首次预测了ClNCS和BrNCS的电离能 .讨论了XNCS→XSCN (X =Cl ,Br)的异构化过程 ,首次优化得到了四元环过渡态的构型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计算了反应进程中的各点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和生成 ,上述反应都经历了三元环过渡结构 ,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化 量子化学 电离能 反应进程 能量过渡态 结构过渡态 卤素硫代氰酸盐 紫外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s-BLM修饰电极对组胺电化学传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红 张占军 +4 位作者 王斌 李裕辉 蔡生民 H.Ti Tien Angelica Ottov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研究了以抗组胺剂修饰的固体支撑双层类脂膜 (s BLM)分子器件体系对组胺的电化学传感行为 .结果表明 ,在s BLM膜中镶嵌抗组胺剂 ,体系对组胺的电化学响应强烈 ,并随着组胺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这主要是由于组胺与抗组胺剂的特异性对抗效... 研究了以抗组胺剂修饰的固体支撑双层类脂膜 (s BLM)分子器件体系对组胺的电化学传感行为 .结果表明 ,在s BLM膜中镶嵌抗组胺剂 ,体系对组胺的电化学响应强烈 ,并随着组胺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这主要是由于组胺与抗组胺剂的特异性对抗效应引起的 .在接近通常的生理条件下 (pH =7.5 ) ,响应电流与组胺的浓度在 3.0~ 6 0 .0 μ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878,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该体系可以在 - 2 0 0mV下用伏安法检测组胺的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类脂膜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组胺 循环伏安
下载PDF
钴-亚硝基R盐体系的电化学研究(英文)
4
作者 邹洪 朱玉军 +2 位作者 冉丽楠 刘凤 袁倬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5-882,共8页
钴(Ⅱ)与亚硝基红盐(NRS)、氯代十四烷基吡啶(TPC)所形成的三元络合物在示波器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比没有TPC存在时,峰高增加近20倍.在7 .0×10^(-10)~6 .0×10^(-6)mol/L的范围内,钴(Ⅱ)的浓度与峰电流有良好... 钴(Ⅱ)与亚硝基红盐(NRS)、氯代十四烷基吡啶(TPC)所形成的三元络合物在示波器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比没有TPC存在时,峰高增加近20倍.在7 .0×10^(-10)~6 .0×10^(-6)mol/L的范围内,钴(Ⅱ)的浓度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10)mol/L(8·0 ng/L) .研究了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经计算得到Co(Ⅲ)-NRS-TPC三元络合物的配比为1∶3∶6 ,稳定常数为6·5×10^(37),三元络合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符合福兰克林方程,吸附系数(β)为1·21×10~5L/mol ,饱和吸附量(Γs)为9·8×10^(-10)mol/cm2,吸引因子(v)为0·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离子 亚硝基红盐 极谱法
下载PDF
硫醇分子链长对氧化还原自组装多层膜电化学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蕴峰 张占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以烷基硫醇和二茂铁衍生物构建的氧化-还原自组装多层膜为模型体系,研究烷基硫醇分子链长对多层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二茂铁基团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反应速率随两者距离的增加呈现指数级下降的趋势;烷基硫醇分子链长对自组装... 以烷基硫醇和二茂铁衍生物构建的氧化-还原自组装多层膜为模型体系,研究烷基硫醇分子链长对多层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二茂铁基团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反应速率随两者距离的增加呈现指数级下降的趋势;烷基硫醇分子链长对自组装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于不同情况下表现不同.本实验条件下,当多层膜上的电活性基团与电极比较接近时,长链分子自组装膜呈现较强的电化学响应.而当电极与电活性基团之间的距离较远时,短链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呈现较强的电化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多层膜 循环伏安法 分子链长 氧化还原 烷基硫醇 电子传递 二茂铁
下载PDF
氟代苯阳离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佐 黄明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3-887,M004,共6页
用B3LYP方法及 6 3 11G (d ,p)和 6 3 11+G (d ,p)基组 ,对十二种氟代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 ,优化了它们的电子基态的结构 ,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 (VIP)和绝热电离势 (AIP) .依据Jahn Teller理论 ,计算确定了 1,3 ,5 C6H3 F+ 3 ... 用B3LYP方法及 6 3 11G (d ,p)和 6 3 11+G (d ,p)基组 ,对十二种氟代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 ,优化了它们的电子基态的结构 ,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 (VIP)和绝热电离势 (AIP) .依据Jahn Teller理论 ,计算确定了 1,3 ,5 C6H3 F+ 3 和C6F+ 6离子分别具有C2v( 2 B1 )和D2h( 2 B2g)结构 (对应分子分别为D3h和D6h结构 ) .其余十个离子的构型的对称点群与对应分子相同 ,但构型参数值有明显差别 .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与F原子相连的C原子和各H原子上 .B3LYP/6 3 11+G (d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苯阳离子 绝热电离势 垂直电离势 电子基态 构型参数值 B3LYP 自旋密度分布 自然电荷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氟代乙烯阳离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佐 黄明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6,共6页
用B3LYP和MP2方法及6-31G(d,p)、6-31+G(d,p)、6-311G(d,p)和6-311+G(d,p)基组,对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基电子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与具有非平面结构的乙烯阳... 用B3LYP和MP2方法及6-31G(d,p)、6-31+G(d,p)、6-311G(d,p)和6-311+G(d,p)基组,对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基电子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与具有非平面结构的乙烯阳离子不同,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都只具有平面结构;与分子结构相比,离子结构的C-C键增长,C-F键缩短,CCF键角变小.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与F原子相连的C原子和各H原子上.B3LYP/6-311+G(d,p)级别上计算的各分子的VIP和AIP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使用含弥散基函数的基集可以明显提高这类分子的电离势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乙烯 阳离子 结构 电离势 基电子态
下载PDF
多巴胺在咖啡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邬春华 吕元琦 袁倬斌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6-28,共3页
研究了咖啡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DA浓度在5.0×10-6~1.0×10-4mol/L范围内良好线... 研究了咖啡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DA浓度在5.0×10-6~1.0×10-4mol/L范围内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7mol/L。该修饰膜对DA有增敏作用,可望用于D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修饰电极 咖啡酸
下载PDF
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英文)
9
作者 邹洪 朱玉军 +2 位作者 刘风 冉莉楠 袁倬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研究了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准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4,其被还原为其相应的氨类化合物;吸附符合福兰克林吸附方程,吸附系数β=3.63×105L/mol,饱和吸附量sΓ=1.... 研究了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准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4,其被还原为其相应的氨类化合物;吸附符合福兰克林吸附方程,吸附系数β=3.63×105L/mol,饱和吸附量sΓ=1.00×10-10mol/cm2,吸附因子υ=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法 亚硝基红盐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镧改性Ni/-γAl_2O_3催化剂研究
10
作者 叶季蕾 李增喜 +1 位作者 段华超 刘源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297,共1页
采用Na2CO3-NaOH为沉淀剂共沉淀制备La改性的镍基氧化铝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活性和选择性。La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大颗粒的NiAl2O4的形成,保持了相当高比例的活性镍组分,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且加入La可以抑制氢氧... 采用Na2CO3-NaOH为沉淀剂共沉淀制备La改性的镍基氧化铝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活性和选择性。La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大颗粒的NiAl2O4的形成,保持了相当高比例的活性镍组分,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且加入La可以抑制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物相转变,提高载体稳定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沉淀制备的20%镍含量的800℃焙烧La改性镍基氧化铝催化剂在800℃反应温度下XCH4,SCO和SH2分别达到100%,95.95%,99.87%,且催化剂在15 h内活性几乎没有下降,显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对不同温度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和TPR表征,得出无定型NiAl2O4还原出的Ni0是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POM 稀土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测定三精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元琦 邬春华 袁倬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100,共3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中药复方制剂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方法,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有机添加剂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20min内实现了4种物质的良好分离。黄芩...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中药复方制剂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方法,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有机添加剂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20min内实现了4种物质的良好分离。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峰高和质量浓度分别在0.05~1.50、0.06~1.20、0.02~0.50和0.02~0.50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15、0.020、0.004、0.004g/L。基于迁移时间和峰高的重复性分别为:黄芩甙元,1.70%和3.94%;黄芩甙,1.60%和3.63%;绿原酸,1.60%和2.05%;咖啡酸,1.51%和2.83%。通过分析实际样品并做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黄芩甙元 黄芩甙 绿原酸 咖啡酸
下载PDF
咖啡酸玻碳修饰电极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玉忠 赵红 袁倬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80-1384,共5页
研究了咖啡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NADH的电催化作用。修饰电极在 0 .1mol/LPBS缓冲溶液中 (pH 7.0 )于 0 .0~ +0 .5 0V(vs.Ag/AgCl )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 (E0′)为 +0 .2 5 0V(vs.Ag/AgCl)。E0′随pH增加而朝... 研究了咖啡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NADH的电催化作用。修饰电极在 0 .1mol/LPBS缓冲溶液中 (pH 7.0 )于 0 .0~ +0 .5 0V(vs.Ag/AgCl )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 (E0′)为 +0 .2 5 0V(vs.Ag/AgCl)。E0′随pH增加而朝负方向移动 ,pH在 5 .0~ 8.0范围内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E0′=0 .6 2 33-0 0 5 996pH ,R =0 .996 9。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Ks)为 12 .3s-1。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 2且有 2个质子参与。该修饰电极对NADH的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NADH浓度在 0 .1~ 6 .0m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玻碳修饰电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电催化氧化 电沉积 辅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