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2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资源采购经费保障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英 《情报探索》 2018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意义]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资源投入体系,分析数据库采购经费逐级转移的方式和模式,以期对有经费压力的图书馆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资源经费保障现状,分析数据库采购经费... [目的/意义]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资源投入体系,分析数据库采购经费逐级转移的方式和模式,以期对有经费压力的图书馆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资源经费保障现状,分析数据库采购经费多级分担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结果/结论]提出规范数据库采购流程,完善数据库保障投入机制;调整科研经费出资比例,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优化数据库采购费用分担方案,提高数据库使用效率等推动科技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技文献资源保障 费用分担模式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地方科技合作典型模式分析和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群 王博 邱超凡 《科技中国》 2021年第8期64-66,共3页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建院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建院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已经成为驱动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之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具体实践。据相关统计,2014年至202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共计24,350亿元,新增利税共计2983亿元,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发展中心 新增利税 中国科学院 科技进步 学术机构 咨询机构 销售收入 办院方针
下载PDF
稀土激活的荧光热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瑞 刘瑞 +3 位作者 王鹏飞 林航 程遥 王元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自从尺寸依赖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在稀土激活的纳米荧光材料中被发现以来,开发具有显著荧光热增强效应的稀土荧光材料俨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的探索发现荧光热增强效应在非纳米尺度稀土荧光材料体系以及非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均... 自从尺寸依赖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在稀土激活的纳米荧光材料中被发现以来,开发具有显著荧光热增强效应的稀土荧光材料俨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的探索发现荧光热增强效应在非纳米尺度稀土荧光材料体系以及非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均可实现,这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有趣光学现象的应用场景。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稀土激活荧光热增强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所提出的几类机理以及稀土荧光热增强材料的潜在应用场景,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激活发光材料 荧光热增强 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咪唑鎓盐基材料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强 黄远标 曹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5,共15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使用日益增加,大气中CO_(2)的浓度不断上升,给环境带来了挑战。通过催化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机会,并为燃料合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最终有助于减少CO_(2)排放并实现碳中和。在众多的方... 随着化石能源的使用日益增加,大气中CO_(2)的浓度不断上升,给环境带来了挑战。通过催化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机会,并为燃料合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最终有助于减少CO_(2)排放并实现碳中和。在众多的方法中,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CO_(2)电还原反应(CO_(2)RR)以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进度可控、环境友好以及可以产生大量的附加值产品而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咪唑鎓基材料及其衍生物已成为CO_(2)RR的有潜力的候选材料。这些材料对CO_(2)有很强的亲和力,并且在CO_(2)RR系统中作为电解质和电催化剂都有应用。所以它们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够在催化体系中富集CO_(2),有效地抑制析氢副反应(HER),并提高CO_(2)RR产物的选择性。了解电催化条件下咪唑鎓基离子液体(Im-ILs)与CO_(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从分子角度深入了解为什么添加Im-ILs可以改善CO_(2)RR性能至关重要。此外在非均相电催化剂中,Im-ILs作为表面修饰基团和捕集剂,可以显著改变催化剂的表面环境和疏水性,从而促进CO_(2)RR。值得注意的是,Lehn型和金属卟啉分子催化剂中的咪唑鎓基团已被发现对这些催化剂在CO_(2)RR中的性能有影响。N-杂环卡宾(NHC)基电催化剂作为咪唑鎓与CO_(2)相互作用的活性形式之一,表现出优异的CO_(2)RR性能。将NHC基电催化剂引入多孔多相催化剂和分子催化剂中,可以稳定金属纳米颗粒,提高捕获CO_(2)的能力,从而提高CO_(2)RR活性。总之,在CO_(2)RR中使用咪唑鎓基材料对于推进CO_(2)转化,实现可持续、有效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巨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电还原 离子液体 咪唑鎓盐 氮杂环卡宾 金属纳米颗粒
下载PDF
激光投影显示中复合散斑抑制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黄艳 陈怀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0,共7页
为了有效抑制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散斑,基于散斑统计理论,建立了光纤长度与光纤末端出射光场衬比度的数值表达式;采用积分散斑统计学方法理论分析了级联位相片散射特性和运动特性对散斑衬比度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纤长度下振动光纤前后... 为了有效抑制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散斑,基于散斑统计理论,建立了光纤长度与光纤末端出射光场衬比度的数值表达式;采用积分散斑统计学方法理论分析了级联位相片散射特性和运动特性对散斑衬比度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纤长度下振动光纤前后图像的散斑衬比度;比较了运用散斑抑制技术和复合散斑抑制技术所获得的散斑图像衬比度。结果表明,采用振动10 m多模光纤与旋转级联位相片相结合的复合散斑抑制技术,可将散斑衬比度降低到3.76%;采用复合散斑抑制技术将增加系统自由度,从而更有效地抑制散斑。该研究为激光投影显示中开展复合散斑抑制技术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散斑衬比度 级联位相片 光纤振动 复合散斑抑制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孔网结构的斜温层储热罐性能改进数值模拟
6
作者 韩伟 叶楷 陈龙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目的]为提升斜温层储热罐的储热性能,围绕斜温层储热罐内部结构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常规结构、内置隔板结构和内置多孔网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获取流量对斜温层厚度和无量纲?损的影响规律,并研究... [目的]为提升斜温层储热罐的储热性能,围绕斜温层储热罐内部结构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常规结构、内置隔板结构和内置多孔网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获取流量对斜温层厚度和无量纲?损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不同黏性阻力系数下内置多孔网储热罐斜温层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多孔网结构储热罐中80℃的高温热水体积相比其他两种结构增加了15.38%;储热罐流量越大,斜温层厚度越大,无量纲?损越大;多孔网黏性阻力系数越大,斜温层厚度越小;流量为2.60 L/min时,内置多孔网储热罐的斜温层厚度相对于常规结构和内置隔板结构分别减小了31.58%和23.53%;内置多孔网储热罐的无量纲?损最低.[结论]多孔网储热罐储热性能优于常规结构和内置隔板结构储热罐,在储热罐中布置多孔网可以改善储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温层 多孔网 计算流体力学 无量纲?损
下载PDF
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现状简析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7
作者 林清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7期0017-0020,共4页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福建省“十四五”期间确定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福建省产业发展布局、发展态势、企业规模、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梳理并分析了福建省生物医药...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福建省“十四五”期间确定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福建省产业发展布局、发展态势、企业规模、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梳理并分析了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含类B_(3)O_(6)型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6,F0002,共17页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作为激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从阴离子基团理论可知,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的平面六元环(B_(3)O_(6))基团是“中国牌”晶体β-Ba_(2)B_(2)O_(4)(BBO)具...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作为激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从阴离子基团理论可知,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的平面六元环(B_(3)O_(6))基团是“中国牌”晶体β-Ba_(2)B_(2)O_(4)(BBO)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决定性化学组分.因此,利用具有共轭大π键的平面基团进行紫外NLO晶体的分子构筑,已成为探索新型具有良好NLO性能材料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近年来,为了拓宽紫外NLO晶体的研究范围,具有与(B_(3)O_(6))基团相似构型的一系列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含类B_(3)O_(6)型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的紫外NLO晶体,这些B_(3)O_(6)型有机共轭基团可以根据构成六元环的原子分为不同的类别:(HxC_(3)N_(3)O_(3))^(x-3)(x=0~3)(氰尿酸离子)、(HxC_(4)N_(2)O_(3))^(x-4)(x=2,3)(巴比妥酸离子)、(C_(3)H_(7)N_(6))^(+)(三聚氰胺离子)、(C_(5)H_(6)ON)+(4-羟基吡啶阳离子)和(C_(4)H_(6)N_(3))+(2-氨基嘧啶阳离子).重点介绍含类B_(3)O_(6)型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的紫外NLO晶体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它们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光学性能以及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解类B_(3)O_(6)型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及其光学功能性质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并促进新型紫外NLO晶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B_(3)O_(6)基团 紫外 NLO晶体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稀土掺杂无序结构晶体材料的光物理研究获进展
9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2-1542,共1页
稀土掺杂无序结构晶体是一类庞大的发光和激光材料体系,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在激光、绿色照明光源、平板显示、生物探针等领域具有广阔用途,但是关于替代无序分布阳离子格位的稀土离子在其中的确切位置对称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稀土掺杂无序结构晶体是一类庞大的发光和激光材料体系,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在激光、绿色照明光源、平板显示、生物探针等领域具有广阔用途,但是关于替代无序分布阳离子格位的稀土离子在其中的确切位置对称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原因是实验观测到的稀土离子表现出的光谱学位置对称性远低于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的结晶学位置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结构 晶体材料 稀土掺杂 光物理 单晶X射线衍射 福建 绿色照明光源 稀土离子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稀土掺杂无序结构晶体材料的光物理研究获进展
10
《稀土信息》 2013年第1期24-24,共1页
稀土掺杂无序结构晶体是一类庞大的发光和激光材料体系,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在激光、绿色照明光源、平板显示、生物探针等领域具有广阔用途,但是关于替代无序分布阳离子格位的稀土离子在其中的确切位置对称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关键词 无序结构 晶体材料 稀土掺杂 光物理 福建 绿色照明光源 材料体系 光学性能
下载PDF
SnO_2(110)弛豫表面构型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伟 章永凡 +2 位作者 李奕 陈勇 李俊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1,共6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SnO2(110)表面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导致表层五配位Sn原子向体相方向位移,六配位Sn原子以及表面氧原子往真空方向移动,而桥氧原子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当...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SnO2(110)表面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导致表层五配位Sn原子向体相方向位移,六配位Sn原子以及表面氧原子往真空方向移动,而桥氧原子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当表面厚度小于3nm时,表面能和表层原子的弛豫大小随着层数的增加出现振荡现象.由能带计算结果得知,以桥氧的2py/2pz轨道为主要成分的能带出现在体相的带隙中.进一步考察了弛豫对表面电子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表面弛豫 能带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态
下载PDF
Eu^3+掺杂YPO4的合成、结构及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毅国 刘琼 +2 位作者 李广社 李莉萍 韩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以Eu3+掺杂YPO4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水热法在200℃下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YP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相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掺杂Eu3+离... 以Eu3+掺杂YPO4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水热法在200℃下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YP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相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掺杂Eu3+离子的浓度可以对样品的相结构进行调控。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发生了从四方相到六方相,最后到单斜相的转变。因此通过不同Eu3+离子浓度的掺杂可以实现相结构的调控。荧光光谱测量发现所有发射均为Eu3+的f-f能级之间的特征跃迁,并且确定掺杂浓度为10%的样品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结构 稀土正磷酸盐 水热 发光 稀土
下载PDF
SO_4^(2-)/TiO_2、PO_4^(3-)/TiO_2、BO_3^(3-)/TiO_2系列固体酸的酸性、结构和晶相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燕茗 陈长章 +4 位作者 罗军华 高冬寿 李定 吴茂祥 马锦波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CSCD 1999年第3期175-181,共7页
制备了SO42-/TiO2(Ⅰ)、PO43-/TiO2(Ⅱ)、BO33-/TiO2(Ⅲ)系列固体酸。用IR、Raman光谱对该系列固体酸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SO42-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螯合式双配位结构和共价硫酸... 制备了SO42-/TiO2(Ⅰ)、PO43-/TiO2(Ⅱ)、BO33-/TiO2(Ⅲ)系列固体酸。用IR、Raman光谱对该系列固体酸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SO42-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螯合式双配位结构和共价硫酸盐共存,PO43-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桥式三配位结构,BO33-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单齿单配位结构和螯桥混合式三配位结构共存。用由溶液中正丁胺的吸附等温线测定固体表面酸度的方法测定了样品的酸量,结果表明酸量大小为Ⅰ>Ⅱ>Ⅲ。用XRD技术对该系列固体酸进行考察,衍射图分析提示该系列固体酸主要都为锐钛矿型晶型,但Ⅰ、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固体超强酸 硫酸 磷酸 二氧化钛 硼酸
下载PDF
新颖无限三股螺旋钴配位聚合物{[Co(4,4'-bipyridine)(4,4'azobispyridine)_2(NCS)_2]·H_2O}_n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宝龙 李宝宗 +1 位作者 徐正 陈久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The novel complex {[Co(bipy)(azpy)2(NCS)2]· H2O}n (where bipy=4,4′ bipyridine, azpy=4,4′ azobisp 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UV, thermal analyses, and variable tem... The novel complex {[Co(bipy)(azpy)2(NCS)2]· H2O}n (where bipy=4,4′ bipyridine, azpy=4,4′ azobisp 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UV, thermal analyses, and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he crystal (C32H26CoN12OS2, Mr=717.70) belongs to the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nna, a=2.21312(16)nm, b=1.40403(10)nm, c=1.14237(8)nm, V=3.5497(4)nm3, Z=4, Dc=1.343g· cm- 3, μ =0.645mm- 1, F(000)=1476, and final R1=0.0691, wR2=0.1129 for 231 parameters and 1674 observed reflections [I >2.00σ (I)]. The Co(Ⅱ) atom is,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coordinated by six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bridging bipy, two monodentate azpy, and two thiocyanate groups. The bridging ligand bipy links Co(Ⅱ) atoms to form the infinite “ rod" with terminal coordination azpy ligand acting as sidearms. Unprecedented three parallel interpenetrating two dimensional (4,4) networks and novel infinite triple helices are formed via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CCDC: 155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股螺旋钴配位聚合物 {[Co(4 4′-bipyridine)(4 4′-azobispyridine)2(NCS)2]·H2O}n 合成 晶体结构 性质 一维链 联吡啶 氢键
下载PDF
结构敏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国聪 姚元根 +2 位作者 吴克琛 吴棱 黄锦顺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结构敏感功能材料是其功能对原子的空间排列变化敏感的材料。通过对结构敏感功能材料的研究 ,归纳和总结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空间排列以及电子结构之间的内在规律 ,结合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和理论计算 ,逐步推导出功能基元和数学... 结构敏感功能材料是其功能对原子的空间排列变化敏感的材料。通过对结构敏感功能材料的研究 ,归纳和总结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空间排列以及电子结构之间的内在规律 ,结合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和理论计算 ,逐步推导出功能基元和数学关系式 ,以形成功能基元理论 ,为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碳原子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而展现出显著差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引子 ,阐述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对结构的敏感性 ,并讨论理论计算在该学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敏感功能材料 结构 性能 功能基元 光电磁功能材料
下载PDF
[Cd(HO-BDC)(phen)·H_2O]_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卓馨 潘兆瑞 +2 位作者 王作为 李一志 郑和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7-1851,共5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loymer [Cd(HO-BDC)(phen)·H2O]n (where HO-BDC is 5-Hydroxyisophthalic acid and phen is 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 A novel coordination ploymer [Cd(HO-BDC)(phen)·H2O]n (where HO-BDC is 5-Hydroxyisophthalic acid and phen is 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c, with a=0.876 4(2) nm, b=1.233 0(3) nm, c=1.761 2(4) nm, β=109.152(9)°, V=1.797 8(7) nm3, Z=4, Mr=490.73, Dc=1.813 g·cm-3, F(000)=976, μ=1.258 mm-1, the final R=0.043 8 and wR=0.098 9 for 2 88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lex ha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CCDC: 609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合物 5-羟基-1 3-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氢键 荧光性质
下载PDF
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茂椿 吴新涛 +2 位作者 曹荣 黄群 苏伟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9-255,共7页
本文以新型无机聚合物的合理合成和物理性能研究为主线 ,总结 3个系列具有新颖结构聚合物的组装与结构化学规律 :( 1 )通过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出系列金属 -有机纳米笼、金属 -有机纳米管和金属 -有机纳米线。研究了合成金属 -有机纳... 本文以新型无机聚合物的合理合成和物理性能研究为主线 ,总结 3个系列具有新颖结构聚合物的组装与结构化学规律 :( 1 )通过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出系列金属 -有机纳米笼、金属 -有机纳米管和金属 -有机纳米线。研究了合成金属 -有机纳米分子的规律 ,开辟了一条合成金属 -有机纳米分子的新途经。 ( 2 )通过结构调控、金属与桥联基元作用 ,把团簇单元活化后合成一维新型无机聚合物。在研究反应机理过程中分离和表征了大量的中间态产物 ,从而得到了这类聚合物合理合成的规律。 ( 3)设计合成出二维层状 (石墨型 )、三维大孔 (分子筛型 )、金属聚硫及稀土与过渡金属混合 4个系列新型的无机聚合物 ,总结了它们的结构规律和反应规律。在制备合成中既有结构单元自组装的反应又有设计合成的方法。通过系列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和光、电或磁性能的研究 ,探索出系列聚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能和非线性光学性能 ,总结出聚合物的结构规律与基本结构单元组装的关系以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聚合物 设计 合成 结构规律 性能研究 自组装 无机有机杂化复合聚合物
下载PDF
具有D_(6h)对称性的C_(36)及其衍生物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俊篯 黄昕 +2 位作者 吴立明 章永凡 吴克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9-325,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比较不同水平的基组(HF/6-311+G^*;B3LYP/6-31G^*;B3YP/6-311+G^*)对具有D6h对称性的C36分子进行构型优化的结果,并分析其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等性质;采...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比较不同水平的基组(HF/6-311+G^*;B3LYP/6-31G^*;B3YP/6-311+G^*)对具有D6h对称性的C36分子进行构型优化的结果,并分析其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等性质;采用基组B3LYP/6-31G^*对H@C36,Li@C36,Na@C36,K@C36分子进行构型全优化,分析了不同内嵌原子对其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等性质的影响;首次在B3LY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电子结构 碳36 衍生物 稳定性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n-Bu)_4N]_2[MoOS_3(CuNCS)_3]的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郎建平 鲍时安 +5 位作者 朱慧珍 忻新泉 蔡进华 翁林红 胡永韩 康北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889-892,共4页
(NH4)2MoOS3、CuSCN、KSCN和(n-Bu)4NBr发生固相反应,产物经DMF/CH2Cl2处理,得暗红色标题化合物晶体[(n-Bu)4N]2[MoOS3(CuNCS)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6672(9)nm,b=1.6278(6)nm,c=1.9608(8)nm,β=110.05(4)°,Z=4.标题... (NH4)2MoOS3、CuSCN、KSCN和(n-Bu)4NBr发生固相反应,产物经DMF/CH2Cl2处理,得暗红色标题化合物晶体[(n-Bu)4N]2[MoOS3(CuNCS)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6672(9)nm,b=1.6278(6)nm,c=1.9608(8)nm,β=110.05(4)°,Z=4.标题化合物是具有网兜骨架的Mo-Cu-S杂核簇合物.Mo-Cu的平均键长为0.264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合成 晶体结构 钼铜硫簇合物
下载PDF
PbF_(2)·SiO_(2)基玻璃陶瓷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结构转变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丽花 罗文钦 +2 位作者 王元生 包峰 王学虎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04-141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PbF2?SiO2纳米晶玻璃陶瓷块体;利用 TG-DSC 和 IR 技术分析了干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机基团的分解及内部原子键合方式的演变;结合 XRD 和 TEM 研究了凝胶玻璃中 PbF2纳米晶粒的长大过程,并分析了 Er3+掺杂的影响...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PbF2?SiO2纳米晶玻璃陶瓷块体;利用 TG-DSC 和 IR 技术分析了干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机基团的分解及内部原子键合方式的演变;结合 XRD 和 TEM 研究了凝胶玻璃中 PbF2纳米晶粒的长大过程,并分析了 Er3+掺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制备的 PbF2?SiO2纳米晶玻璃陶瓷具有较好的成形性,晶化温度在 320℃左右;经 480℃热处理,镶嵌在玻璃基体中的 PbF2晶粒尺度约为 10~25nm,材料透明性良好。在 PbF2?SiO2系统中掺入少量的 Er3+,将提高 PbF2的晶化温度,降低玻璃陶瓷的显微硬度;掺杂可能对 PbF2晶粒表面原子的活性起抑制作用,阻碍晶粒的表面迁移,使晶粒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F_(2)·SiO_(2)玻璃陶瓷 溶胶-凝胶 PbF_(2)纳米晶 Er^(3+)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