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5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研究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永合 卢葱葱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0年第9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弱化,严重影响了高校研究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部分研究生出现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因此,新时代下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开展科学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对促进...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弱化,严重影响了高校研究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部分研究生出现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因此,新时代下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开展科学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代下对研究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生劳动教育活动特色,为开展研究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新时代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下载PDF
搭乘"算力高铁"地理信息产业将迈进"大数据时代"——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彭玲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阳 彭玲(图) 《中国测绘》 2022年第8期8-11,共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近年来,随着以5G、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竞争高地,...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近年来,随着以5G、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竞争高地,各行各业也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全社会数据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产业 中国科学院 数字化转型 大数据时代 云计算 物联网 空天信息 数据存储
下载PDF
增强与备份:低轨卫星纳入北斗导航系统的两大作用——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袁洪
3
作者 关晓晴 袁洪(图) 《中国测绘》 2023年第4期18-22,共5页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袁洪在《对低轨导航系统发展趋势的思考》一文中,曾这样形容低轨导航:总之低轨导航既是一个老名词,也是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新生事物。纵观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低轨导航曾是航天技术的首个应用落脚点,...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袁洪在《对低轨导航系统发展趋势的思考》一文中,曾这样形容低轨导航:总之低轨导航既是一个老名词,也是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新生事物。纵观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低轨导航曾是航天技术的首个应用落脚点,也曾因为中高轨航天技术的发展而退出赛场。如今重回大众视野,低轨卫星以及低轨卫星导航的建设与过去相较产生了哪些不同,出发点有了哪些改变?在新时代下,低轨卫星导航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风口?本文中,就让袁洪结合他个人的理解,回顾低轨卫星导航的发展历史,前瞻低轨卫星导航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 中国科学院 低轨卫星 航天技术 空天信息 袁洪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一戎 卢葱葱 +2 位作者 续宗祥 王宇 张永合 《大学与学科》 CSSCI 202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依托电子信息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中的联结作用,探索出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下包括导师组指导、特色必修环... 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依托电子信息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中的联结作用,探索出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下包括导师组指导、特色必修环节和质量保障体系在内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并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培养了部分专业博士,其实践探索将为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研究生 特色导师组 培养模式 质量保障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模式下课程助教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5
作者 周春晖 马幅美 +1 位作者 曹华钊 卢葱葱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9期65-69,76,共6页
助教不仅能辅助主讲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把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融入课程教学辅助中,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在科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和实践了课程助教的选拔、培训、过程管理和考核评... 助教不仅能辅助主讲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把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融入课程教学辅助中,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在科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和实践了课程助教的选拔、培训、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优等系列管理机制,分析了本科课程助教制度的特色,介绍了管理体系的应用成效。助教制度的优化管理为提升助教的能力和提高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科教融合 课程助教 助教制度
下载PDF
浅析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面临的困境——以中国科学院K研究所为例
6
作者 闫子旺 冯庆 《经济师》 2023年第5期263-264,266,共3页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经过了20年的发展,问题凸显。研究事业单位聘用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项目聘用...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经过了20年的发展,问题凸显。研究事业单位聘用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项目聘用制度其本质亦是聘用制,但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司法机关认可,导致同一单位内部因用工制度不同而人力资源矛盾突出。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的有关法律,完善事业单位法制建设。中国科学院重新修订人员聘用管理制度,淡化人员编制管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全员聘用制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中国科学院 全员聘用制 项目聘用制度
下载PDF
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科学探索系列活动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季慧 张财 +2 位作者 付雷 贺赫 张承民 《科技传播》 2023年第4期18-24,共7页
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以高端科技资源转化为主要特征,研学线路选择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台站为核心,以提高中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开展实施。探讨了多年来国家级科研院所利用... 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以高端科技资源转化为主要特征,研学线路选择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台站为核心,以提高中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开展实施。探讨了多年来国家级科研院所利用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展中学科普研学活动的基础路径和实施效果,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研学 科教融合 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机制研究与实现
8
作者 米琳 李晓辉 +1 位作者 朱家佳 窦帅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6-98,共13页
【背景】伴随临近空间探测的持续实施,临近空间科学数据增长迅速,覆盖多专业学科领域,涉及多维度参量要素。【目的】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结构的异质性、来源的多样性、类型的丰富性,给数据汇交存储、管理和共享的技术、机制、流程和方法带... 【背景】伴随临近空间探测的持续实施,临近空间科学数据增长迅速,覆盖多专业学科领域,涉及多维度参量要素。【目的】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结构的异质性、来源的多样性、类型的丰富性,给数据汇交存储、管理和共享的技术、机制、流程和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方法】结合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类型繁杂、来源多样、涉及学科领域和载荷参量要素多样化等特点,分析数据汇交管理与共享服务需求,设计面向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的核心元数据总体结构和详细内容,探索涵盖数据汇交与接收流程、数据分级与用户分类、数据质量控制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机制。【结果】以此为基础,研制国内首个面向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搭建了集访问控制、查询检索、共享分发、统计分析为一体的高性能时空数据共享服务框架。【结论】通过实践应用,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已汇交数据集567个,数据总量超过136TB,有效支撑了临近空间环境探测的持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科学数据 核心元数据 数据汇交 访问控制 数据共享
下载PDF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球空天信息科技课程设计
9
作者 张宝钢 雷婧 刘松川 《小学科学》 2025年第4期68-70,共3页
航天科技高速发展,成果卓著,使得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天信息科技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如何让地球空天信息科技成果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综合提升本领域的能力和素养,从小培养科技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 航天科技高速发展,成果卓著,使得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天信息科技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如何让地球空天信息科技成果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综合提升本领域的能力和素养,从小培养科技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项目式学习方法有效应用于小学5~6年级地球空天信息科技类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项目式学习与地球空天信息科技教学的适配性,随后提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并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项目式学习 地球空天信息科技
下载PDF
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精准时空信息近场感知
10
作者 施坤涛 朱长明 +3 位作者 张新 杨帆 张琨 高宏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山岳型景区游客信息实时感知是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充分利用山岳型景区分布式摄像头近场感知网的优势,提出了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目标动态精准被动感知方法体系。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CBAM)和自适应空间特征融... 山岳型景区游客信息实时感知是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充分利用山岳型景区分布式摄像头近场感知网的优势,提出了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目标动态精准被动感知方法体系。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CBAM)和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技术改进YOLOX网络,完成复杂场景视频流的游客目标初步识别;进而,引入目标动态跟踪算法改善山岳景区游客动态目标遮挡问题,进一步提升模型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目标的像素坐标空间到地理坐标空间的转化定位算法推导出游客的时间位置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协助完成山岳型景区复杂场景下游客的近场被动感知与空间定位,游客动态目标被动感知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空间定位误差RMSE小于1.1094,为山岳型景区无/弱卫星导航信号情况下区域游客目标的被动实时动态精准感知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案和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近场感知 时空分布 游客信息 山岳景区
原文传递
中国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其治理策略
11
作者 张擂 周煜明 +3 位作者 董杰谋 李祥 刘时栋 徐丽萍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3,共12页
基于198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面板数据,对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以期为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稳定粮食安全提供依据。采用标准差椭圆、趋势分析估计综合评估非农化、非... 基于198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面板数据,对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以期为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稳定粮食安全提供依据。采用标准差椭圆、趋势分析估计综合评估非农化、非粮化动态演变特征,构建非农化、非粮化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偏相关模型量化各因子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时间上,我国非农化形势总体不断趋好,而部分地区非粮化表现出加剧趋势。(2)空间上,东北和中东部地区的非农化问题较为突出,西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非粮食生产的比例相对较高。非农化演变存在沿东北-东南方向“极化现象”,非粮化中心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移动的发展态势。(3)经济因素是非农化主导驱动作用,且近10 a来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农业生产条件是非粮化的基础因素,同时粮食每亩产值、城乡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加。1980—2020年中国非农化、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科学实施耕地保护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非农化 非粮化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草地提取研究
12
作者 宋梦龙 颜涛 +2 位作者 张鹏 王力琪 程博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遥感技术已成为快速有效获取草地覆盖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不同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至关重要。然而,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的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草地提取研究依然存在不足。本文利用GF-6、Sentinel-2和Lands... 遥感技术已成为快速有效获取草地覆盖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不同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至关重要。然而,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的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草地提取研究依然存在不足。本文利用GF-6、Sentinel-2和Landsat 8遥感影像所形成的2~30 m间3个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数据集,依据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基于RF模型对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典型性荒漠半荒漠化草原进行提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F模型的分类方法,草地提取精度随着影像分辨率的升高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国产高分影像的分类精度最佳,最高总体精度可达89.09%;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中,相同光谱特征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高分影像在荒漠半荒漠化草原分类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空间分辨率 草地提取 荒漠半荒漠化草原
下载PDF
寻踪空天记忆 李小文院士:学者本色——用档案展现并传播科学家故事与科学家精神
13
作者 王小梅 陆鸣 +2 位作者 郭威 顾燕杰 任璐 《四川档案》 2024年第5期10-10,共1页
李小文(1947—2015),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不仅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名,其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也被世人广为传颂。2022年国际档案日期间,空天院综合档案室组织... 李小文(1947—2015),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不仅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名,其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也被世人广为传颂。2022年国际档案日期间,空天院综合档案室组织了以“寻踪空天记忆——学者本色”为主题的展览宣传活动,效果显著,获中国科学院国际档案日编研与宣传一类优秀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综合档案室 李小文 空天信息 人格魅力 寻踪
下载PDF
空天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布局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玲 池天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23,共6页
空天信息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形态,也是支撑产业和社会数字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可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随着卫星发射、星链发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从互联... 空天信息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形态,也是支撑产业和社会数字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可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随着卫星发射、星链发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进入空天信息时代,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抢抓发展新机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来就是一对孪生体,在相互依托、相互支撑中共同成长。由科技引领前行的空天信息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发展,更需要产业与科技的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信息产业 遥感技术 卫星人工智能 产业经济 战略布局
下载PDF
中国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制度比较研究——基于住房规划政策视角
15
作者 左进 张海陵 +2 位作者 苏薇 谢菊明 骆剑承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7,共8页
城市住房负担能力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问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群体住房负担问题。我国提供了系列保障性住房以解决问题,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有较大的租房负担。随着... 城市住房负担能力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问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群体住房负担问题。我国提供了系列保障性住房以解决问题,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有较大的租房负担。随着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深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目前住房保障的供应主体。为探索中国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根据房租收入比将重点建设城市分为三类(租房可负担性较好、租房可负担性一般和租房可负担性较差的城市),基于住房规划政策视角,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中的保障范围、供应配建、运营管理等供给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间有何差异和特点;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谁建、怎么建以及怎么管。结果表明:各城市面临保障范围宽、目标落实难、管理模式不清晰等共性问题;3类城市的政策趋于同质化,但仍有各自症结,其中可负担性较差的城市租金管制亟待加强;可负担性一般的城市筹建渠道单一;可负担性较好的城市政策内容不完整等。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保障范围、供应配建、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供需匹配,优化政策保障范围、保量提质,加强保租房建设规划等建议,并针对3类型城市提出优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租赁住房 住房保障 供给制度 重点城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低对比度红外图像时空信息的气体泄漏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金辉 徐文斌 +6 位作者 周世杰 盛道斌 徐向东 李正强 韩颖慧 吴春江 张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6-1198,共13页
气体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环境污染、人员财产损失、火灾爆炸。红外热成像作为可实现大范围快速成像的定性探测技术被广泛使用,相比一般红外图像,气体红外图像的对比度更低,边缘更加模糊,不易识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 气体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环境污染、人员财产损失、火灾爆炸。红外热成像作为可实现大范围快速成像的定性探测技术被广泛使用,相比一般红外图像,气体红外图像的对比度更低,边缘更加模糊,不易识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的低对比度气体红外图像泄漏检测方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提出时域自适应帧间滤波算法实现红外图像的降噪和细节保持;然后,基于空域信息和梯度信息约束,提出时空混合高斯背景模型实现泄漏气体目标的前景的初步提取;最后,为更好地去除前景检测中干扰的运动目标,利用改进的快速鲁棒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气体区域的自适应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在5 m的泄漏距离下,该检测算法可有效提高准确率,弥补气体区域空洞问题,降低其他运动物体的干扰,气体泄漏检测准确率在92.3%~96.3%,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显著的抗干扰和区域分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泄漏检测 红外热成像 时空高斯混合模型 时域自适应帧间滤波 运动检测 快速和鲁棒的模糊C均值聚类
下载PDF
中国空间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施建成 郭华东 +12 位作者 董晓龙 梁顺林 陈镜明 宫鹏 杨晓峰 程洁 林明森 张鹏 张伟 居为民 刘毅 李增元 赵天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17,共23页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空间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地球科学 空间对地观测 气候变化 水循环 碳循环 辐射平衡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和时空融合算法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别制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倩 张佳华 +4 位作者 邓帆 吴贞江 赵恩灵 郑培鑫 韩杨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滨海湿地的遥感分类研究对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采用2019年3—10月获取的8景Landsat8 OIL作为数据源,使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根据影像的不同特征构建了7种不同的分类方案;然... 滨海湿地的遥感分类研究对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采用2019年3—10月获取的8景Landsat8 OIL作为数据源,使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根据影像的不同特征构建了7种不同的分类方案;然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不同特征集合进行分类,并选择其中分类效果最好的用于绘制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湿地类别图。其中8,9月份数据由于受到云的污染导致质量差,使用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算法对有云区域进行填补处理。结果表明:①ESTARFM时空融合模型生成的预测影像与真实影像波段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其R值均能达到0.73以上,说明重构的影像可以用于本研究;②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地物类型进行分类,其中方案7通过特征优选,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92.28%,Kappa系数达0.91,分类结果与湿地实况相吻合,比常规方案分类精度更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区域湿地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多时相数据 黄河三角洲湿地 图像融合 Google Earth Engine 随机森林
下载PDF
3S遥感大数据在科普基地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以天地生探究移动科普系统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慧 夏昊 +4 位作者 董爱国 黄昊翀 刘昊 郑志远 张颖 《科技传播》 2021年第21期7-12,共6页
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特征,3S遥感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在科普基地的科普信息化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天地生探究科普系统为例,通过分析该系统的需求设计、制作过程、实现功能和3S遥感大数据在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科普基... 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特征,3S遥感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在科普基地的科普信息化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天地生探究科普系统为例,通过分析该系统的需求设计、制作过程、实现功能和3S遥感大数据在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科普基地的信息化应用创新和发展方向,探索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落实资源共享融合的发展理念,培育科普创新业态,带动科技旅游产业升级,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科学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化 科普基地 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
下载PDF
遥感大数据赋能青藏高原陆表水体空间分布信息认知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国金 郑铠沅 +10 位作者 杨瑞清 尹然宇 刘慧婵 陈慧玲 彭雪丽 彭燕 王桂周 龙腾飞 陈彦琳 陶浩翔 洪方舟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1期56-66,共11页
遥感大数据对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提升水资源调查、监测与管理效率方面展现出强大潜力。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湖泊河流众多,对气候变化也最为敏感,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环境复杂等因素,青藏高原水... 遥感大数据对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提升水资源调查、监测与管理效率方面展现出强大潜力。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湖泊河流众多,对气候变化也最为敏感,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环境复杂等因素,青藏高原水资源分布的精细化认知和监测一直是水利工作面临的一项挑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缺乏高空间分辨率陆表水体信息问题,提出分级弱监督信息挖掘策略,生成了青藏高原地区2 m分辨率陆表水体空间分布信息产品。经评估,产品总体精度为91.36%,用户精度为85.39%,生产者精度为91.71%,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分布状况的认识,也展示出遥感大数据在复杂地形区域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为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水体 青藏高原 国产高分卫星 弱监督 语义分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