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现代性与行为超级适应性之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系列课程纪要 |
Nicholas J.CONARD
韩芳(译)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
|
中国古人类颅内模及脑演化研究进展 |
吴秀杰
张玄
|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3
|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 |
王晓敏
刘连强
陈国鹏
李锋
谢飞
高星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 |
同号文
吴秀杰
董哲
盛锦朝
金泽田
裴树文
刘武
|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5
|
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与多样性的化石证据 |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6
|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
葛俊逸
邓成龙
邵庆丰
裴树文
唐锐枰
涂华
高星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7
|
卡氏尖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中出现及其演化意义 |
刘武
周蜜
邢松
|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8
|
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 |
刘武
吴秀杰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9
|
门齿孔位置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与现代人群的表现及其演化意义 |
刘武
惠家明
何嘉宁
吴秀杰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0
|
朝向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共业:古人类学、考古学与遗传学的交叉与整合 |
高星
|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1
|
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
裴树文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2
|
二十一世纪以来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
裴树文
王法岗
牛东伟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 |
陆莹
孙雪峰
王社江
鹿化煜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4
|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
杨石霞
裴树文
邓成龙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5
|
浅议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动物埋藏学研究方法 |
杜雨薇
丁馨
裴树文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中国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方法比较 |
吴秀杰
张伟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7
|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晚更新世遗址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消费策略 |
王晓敏
王法岗
陈福友
李锋
高星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8
|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洞穴演化与古人类活动 |
裴树文
蔡演军
董哲
同号文
盛锦朝
金泽田
吴秀杰
刘武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 |
徐哲
马姣
裴树文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0
|
古人类对赭石的利用行为在其演化中的意义 |
杨石霞
许竞文
浣发祥
|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