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谭玲 魏归春 +2 位作者 雷丰丰 罗万银 马雪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1042-1050,共9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我国发生沙尘暴的强度和次数均明显增加,与之相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也日趋凸显。沙尘颗粒物不仅自身具有一定毒性,而且是许多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的载体,既可以造成当地高浓度的沙尘污染,也会在远...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我国发生沙尘暴的强度和次数均明显增加,与之相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也日趋凸显。沙尘颗粒物不仅自身具有一定毒性,而且是许多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的载体,既可以造成当地高浓度的沙尘污染,也会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影响下风向地区的大气环境,从而危害居民健康。本文对沙尘天气中各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建议中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侧重北方沙尘策源地及抑尘措施示范研究,改进沙尘天气模拟实验技术,并积极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沙尘暴医学与毒理学研究,防范沙尘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健康 机制 模拟实验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沙漠区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常学向 陈怀顺 +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红萍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194,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西藏沙化土地治理区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和稳定程度,根据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西藏沙化土地治理区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和稳定程度,根据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植物有34种,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桑(Morus alb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占优势地位。综合示范区固沙植被平均盖度为31.6%±13.1%;平均生长高度为41.2±19.9 cm;平均生长密度为4.6±4.7株·m^(-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H指数平均为0.99±0.54;物种多样性D指数平均为2.55±1.37;物种均匀度平均为1.76±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状况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原文传递
基于DEM数据的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分布规律及其形态参数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克奇 赵晖 +4 位作者 Sheng Yongwei Zhang Shengan 王兴繁 杨宏宇 晁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4,共14页
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高程模型(DEM)因卓越的三维地形表达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沙丘形态研究中。长期以来,受交通条件和研究方法的制约以及高大沙山分布位置的限定,对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漠东南部... 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高程模型(DEM)因卓越的三维地形表达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沙丘形态研究中。长期以来,受交通条件和研究方法的制约以及高大沙山分布位置的限定,对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漠东南部,缺乏对整个沙漠沙丘分布规律及其形态参数特征的系统认知。而对整个沙漠沙丘形态特征的研究,是区域风沙地貌形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巴丹吉林沙漠内所有独立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DEM数据和一种新的算法,研究了沙漠内两种主要类型沙丘(横向沙丘、星状沙丘)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态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沙漠内独立沙丘大约有6 033座,高度9~433 m,高度超过350 m的巨型沙山共有53座,其中星状沙山7座,最大高度383 m;横向沙山46座,最大高度433 m。横向沙丘高度与等效沙丘厚度呈正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星状沙丘高度与等效沙丘厚度呈正相关的对数函数关系,表明在现代气候和环境条件下,横向沙丘高度仍在增加,而星状沙丘高度增长已经趋缓。两类沙丘的主轴向大都垂直于研究区主风向NWSE。横向沙丘起沙风风向单一,沙丘轴向集中在NE-SW和NNE-SSW方向;星状沙丘起沙风风向略为复杂,沙丘存在多个次级轴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巴丹吉林沙漠 沙丘形态参数 横向沙丘 星状沙丘
原文传递
·干旱区内陆湖盆沙尘水平通量及粒度特征——以青土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顿耀权 罗万银 +5 位作者 邵梅 王芳 逯军峰 李得禄 满多清 车雪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5,共10页
内陆季节性湖盆是干旱区重要的粉尘来源地,其沙尘的排放会通过一系列的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对区域气候及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以青土湖、南湖和红沙岗为研究对象,利用BSNE型沙尘仪采集沙尘物质,探讨不同地区沙尘水平通量和粒度特征。结... 内陆季节性湖盆是干旱区重要的粉尘来源地,其沙尘的排放会通过一系列的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对区域气候及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以青土湖、南湖和红沙岗为研究对象,利用BSNE型沙尘仪采集沙尘物质,探讨不同地区沙尘水平通量和粒度特征。结果表明:5个测点平均沙尘水平通量表现为青土湖北(612.1 kg·m^(-2)·a^(-1))>青土湖南(84.6 kg·m^(-2)·a^(-1))>青土湖东(35.2 kg·m^(-2)·a^(-1))>红沙岗(11.0 kg·m^(-2)·a^(-1))>南湖(10.7 kg·m^(-2)·a^(-1)),随着高度增加,青土湖北和青土湖东沙尘水平通量快速降低,青土湖南和红沙岗的下降速度分别在0.5 m和1 m高度以上放缓,南湖先降后增;沙尘颗粒物主要为粉沙和极细沙,其次为细沙和黏土,除青土湖南外,其余测点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粉沙含量递增、细沙含量递减、平均粒径变细的趋势;5个测点总体表现为青土湖北平均粒径最粗,分选最好,峰态最窄,局地物质含量最高,随后依次为青土湖东、南湖、青土湖南、红沙岗。不同测点的沙尘水平通量和粒度特征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下垫面和沙尘来源不同,而风速、风向以及植被状况是导致沙尘水平通量和粒度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随风速增加,沙尘水平通量逐渐增加,平均粒径变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盆 沙尘水平通量 粒度特征
原文传递
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植物修复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金成 井明博 +3 位作者 张威 章高森 张昺林 刘光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3-945,共13页
为了揭示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的植物修复效应,在长庆油田公司实施为期5个月的场地修复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油污土壤胁迫时黑心菊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去除率、生长指标、土壤理化... 为了揭示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的植物修复效应,在长庆油田公司实施为期5个月的场地修复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油污土壤胁迫时黑心菊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去除率、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3%、6%和8%油污土壤中黑心菊根区土壤TPH去除率分别为73.44%、81.28%和36.80%;(2)油污浓度≤6%土壤对黑心菊株高、根长、地下部干重、根活力和根冠比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当浓度≥8%时则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P<0.05);(3)与对照组(CK)相比,黑心菊在有效增加根区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同时显著减低了土壤pH(P<0.05);(4)微生物群落结构的LEfSe组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Idiomarina属、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盐厌氧菌属(Halanaerobium)、Balneolaceae属和Fodinicurvataceae属、纤细单胞菌属(Cellulomonas)、食烷菌属(Alcanivorax)、Fodinicurvata属是3%~6%油污浓度范围内黑心菊根区土壤差异指示菌;(5)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排序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当油污浓度≤6%,黑心菊通过增加根活力、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根区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碱解氮含量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方式提高了根区TPH去除率。综上所述,黑心菊可作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原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品种,但油污浓度不应超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土壤 植物修复 黑心菊 黄土高原 场地修复
原文传递
两种戈壁地表风沙流特征的野外观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旭阳 宁文晓 王振亭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7-1094,共8页
分析植被覆盖和人工扰动下戈壁地表的风沙流结构和摩阻风速与输沙率之间的关系,对保护戈壁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植被覆盖下的戈壁地表和人工清除植被后的戈壁地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地表条件下,风沙流结构的... 分析植被覆盖和人工扰动下戈壁地表的风沙流结构和摩阻风速与输沙率之间的关系,对保护戈壁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植被覆盖下的戈壁地表和人工清除植被后的戈壁地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地表条件下,风沙流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为3类:波动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和单调减少。受扰地表的输沙率密度大于原始地表。将摩阻风速以0.50 m·s^-1为界分为高、低风速。在植被覆盖的地表中,高、低风速区的输沙率与摩阻风速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在人工清除植被后的地表,高风速区内,输沙率与摩阻风速之间满足传统的低阶多项式的关系,低风速区内两者之间则没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地表 风沙流结构 输沙率 摩阻风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