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6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
作者 赵卫 《科技开发动态》 2005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位于古都西安,创建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西安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半数以上是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其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研究员40人、...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位于古都西安,创建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西安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半数以上是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其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研究员40人、副研及高级工程师126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精密机械 研究所 西安 光学 博士生导师 高级工程师 西北地区 研究人员 研究员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郭娟 王爱玲 王亚军 《知识管理论坛》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在分析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机构知识库(OPT-IR)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西安光机所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方案,即在完成机构科研成果产出数据存缴的基础上,依据知识服务中OPT-IR数据组织需求,设计满足科研支撑服... 在分析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机构知识库(OPT-IR)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西安光机所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方案,即在完成机构科研成果产出数据存缴的基础上,依据知识服务中OPT-IR数据组织需求,设计满足科研支撑服务需求的数据整合、存储和知识服务策略,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工统计科研成果产出问题,为实现面向西安光机所学术科研活动的科研支撑服务提供数据依据,以提高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科研支撑 数据资源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科学数据归档流程构建研究
3
作者 苏宇 汪欢 《兰台内外》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科学数据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已然成为科研活动中一类极为重要的资源。开展科学数据归档对数据价值的科学保管、充分利用及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调研目前科学数据管理现状,梳理了归档流程构... 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科学数据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已然成为科研活动中一类极为重要的资源。开展科学数据归档对数据价值的科学保管、充分利用及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调研目前科学数据管理现状,梳理了归档流程构建的原则,分析了归档流程构建的关键策略,阐述了归档流程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以期为科学数据归档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管理 归档 流程构建
下载PDF
基于铌酸锂晶体的光束精密指向控制技术研究(特邀)
4
作者 赵卫岗 呼新荣 +2 位作者 葛锦蔓 刁文婷 冯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件完成封装后,利用Zygo干涉仪测得器件中心通光区域的透射波像差RMS为0.2λ(λ=632.8 nm),红外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角度测量法,测得系统在15 kV电压下的最大光束偏转角度为1.88 mrad。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器件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光束偏转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星间激光干涉系统的半物理地面验证实验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激光干涉测量 光束指向控制 电光晶体 半物理地面验证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处理的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壁画颜料层研究
5
作者 严静 唐兴佳 +5 位作者 贺章 王曾 陈爱东 张朋昌 董文强 高婧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4,共9页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该壁画颜料层依旧出现了许多典型病害,如颜料脱落、起甲、泥水污染等,加之后续揭取会给壁画颜料层带来人为干预,这会使得壁画信息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壁画揭取之前进行一体化图谱信息获取,而后采用光谱分析与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对壁画表面颜料层进行分析,并以乐舞图为例,研究该壁画绘制的颜料与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壁画红色、黄色、绿色等颜料采用了传统的赭石、土黄/石黄、石绿等矿物颜料,且在绘制地毯花卉时,红色颜料和绿色颜料被大量稀释使用,而黄色颜料使用并不明显;壁画绘制时用墨色或硬笔起底稿,用红线勾勒,底稿线与表层勾勒线大多存在偏移,且有些区域勾勒线与底稿线偏移较严重,说明起稿和定稿之间有一定的改动;同时,部分区域底稿线较为明显,部分区域则不太清晰,通过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发现了隐藏于颜料层表面或勾线之下的起稿线;该壁画主要采用了分布式非重叠二维直视的画面布局方式,空间立体感稍差,但对于乐手手指和乐笛交汇的多个位置,有的出现了前景与背景图案非重叠的二维直视绘制方式,有的出现了少量前景与背景图案重叠的二维透视绘制方式,说明该壁画在绘制前和绘制时进行较好的布局设计,且未出现明显的涂改。此外,还发现该壁画存在一些隐藏的污水污染病害。上述研究为该壁画的现场保护方案制定和后续研究与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数据资料、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光谱分析 高光谱图像处理 壁画颜料层 壁画绘制工艺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精密光束指向”专题导读
6
作者 王晨 王轩 冯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共2页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引力波探测已成为揭示宇宙起源、物质结构及演化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引力波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观测宇宙的窗口。2016年,美国LIGO计划首次探测到高频引力波信号,...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引力波探测已成为揭示宇宙起源、物质结构及演化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引力波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观测宇宙的窗口。2016年,美国LIGO计划首次探测到高频引力波信号,次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起源 引力波探测 宇宙探索 基础科学问题 光束指向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镁基特种电源
7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8-,共1页
关键词 镁基 特种电源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下载PDF
螺旋偏振矢量光束诱导的光学力矩研究
8
作者 牛瑞欣 高文禹 +6 位作者 张强 张亚楠 周源 李曼曼 徐孝浩 严绍辉 姚保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2,共10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粒在螺旋偏振矢量光束中所受的自旋光力矩,以及光波长和微粒材料、尺寸对该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矢量光束能诱导使微粒自转的力矩;随着棒状粒子的尺寸增大,力矩量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棒...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粒在螺旋偏振矢量光束中所受的自旋光力矩,以及光波长和微粒材料、尺寸对该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矢量光束能诱导使微粒自转的力矩;随着棒状粒子的尺寸增大,力矩量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棒状粒子在长度为1μm时,自旋光力矩值最大。此外,由于共振的影响,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如六边形、手性结构)微粒所受的自旋光力矩值比棒状粒子至少大一个数量级,且随光波长的变化情况更为复杂,同时,力矩的方向也会随激发光波长和微粒尺寸发生改变,因此粒子的自旋现象更加丰富。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无需依赖光学角动量的光致微粒自转方法,补充了虚坡印廷动量对粒子旋转操控的研究,在光学微操纵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偏振矢量光束 虚坡印廷动量 米氏粒子 自旋 光力矩
下载PDF
空间折返式光学系统反射镜组件胶层粘接设计与精密测量
9
作者 赵岳 郭惠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6,共9页
为了满足折返式光学系统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本文以某空间燃烧光学实验设备中的纹影光学系统为例,针对传统反射镜粘接工艺易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射镜组件胶层粘接设计与量化分析方法,并对其空间姿态的... 为了满足折返式光学系统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本文以某空间燃烧光学实验设备中的纹影光学系统为例,针对传统反射镜粘接工艺易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射镜组件胶层粘接设计与量化分析方法,并对其空间姿态的精密测量进行了研究。采用环氧树脂胶作为反射镜组件的主要粘接剂,并以无热化作为约束条件,对粘接胶层理论计算方程进行改进优化;通过多目标仿真分析及数据拟合,选取合适的胶层厚度,并利用中心偏差测量仪及工装测量法实现反射镜与镜框共轴装配。在此基础上,采用坐标转换法建立基于经纬仪测量的反射镜组件装调坐标系,推导出平面反射镜组件俯仰及方位偏差与经纬仪测量值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经纬仪及五棱镜构建测量基准面实现反射镜组件空间姿态的精密测量。最终环境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实现燃烧光学实验纹影光学系统在空间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工作,其平面反射镜粘接后面型精度RMS为0.023λ,平面反射镜组件与光学系统光轴夹角均优于10″,光学设备在温度范围为-5℃~+45℃时成像清晰。该方法目前也应用于其他在研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粘接 无热化 有限元仿真 精密测量
原文传递
光学元件脉冲离子束超精密智能修形策略(封面文章·特邀)
10
作者 谢凌波 石峰 +5 位作者 田野 巩保启 乔冬阳 孙国燕 郭双鹏 周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4,共15页
IBF在实现纳米精度的材料去除时,对加工环境及机床精度要求很严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离子束(Pulse Ion Beam,PIB)加工方式,解放了机床的动态性能对加工的影响,避免了连续束流带来的额外去除层。首先对PIB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说明,验证了... IBF在实现纳米精度的材料去除时,对加工环境及机床精度要求很严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离子束(Pulse Ion Beam,PIB)加工方式,解放了机床的动态性能对加工的影响,避免了连续束流带来的额外去除层。首先对PIB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说明,验证了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及出色的材料去除分辨率。其次针对新工艺,仿真分析了PIB加工的优势区间,制定了基于误差分布梯度的加工策略,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了加工轨迹优化,减少了57.7%的无效路径。最后利用PIB以及新的加工策略,在90 mm的有效口径内实现了0.552 nm精度的光学表面获取,验证了新加工系统和策略的可行性。该研究扩展了离子束作为一种超精密加工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将其作为需要大面积去除微量材料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脉冲离子束 智能修形策略 超精密加工
原文传递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无拖曳控制系统微扰动机理建模研究(特邀)
11
作者 杨政霖 李青 +4 位作者 邓少龙 王晨 张照国 刘磊 马彩文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共17页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动引起的精密指向系统开环角度响应在10^(-8)~10^(-7)rad量级,其中,微推力器扰动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设计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无拖曳系统扰动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并且对微推力器扰动进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系统 微振动 激光指向抖动噪声 集成建模
下载PDF
小行星探测成像一体化光学设计及杂散光分析
12
作者 边立国 李旭阳 +3 位作者 陈钦芳 许彤裕 陆志贤 张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针对小行星探测成像的任务需求,为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减小加工装调难度,设计了一种不进行分光路也能对点目标探测、对面目标成像的探测成像一体化折反式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R-C加校正镜的系统构型,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焦距为1472 mm,F数5.... 针对小行星探测成像的任务需求,为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减小加工装调难度,设计了一种不进行分光路也能对点目标探测、对面目标成像的探测成像一体化折反式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R-C加校正镜的系统构型,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焦距为1472 mm,F数5.26,全视场角为0.895°,成像质量良好,结构紧凑,公差可以满足加工装配要求。考虑到暗弱目标探测的需求,采用近似计算的方式求解系统后向散射杂散光,并给出各光学表面粗糙度具体要求;此外,根据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内外遮光罩来抑制视场外杂散光。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给定面型粗糙度和遮光结构条件下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成像 杂散光 后向散射 小行星 遮光罩
下载PDF
共轴偏光瞳主被动复合无焦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特邀)
13
作者 张力 李旭阳 +3 位作者 袁灏 陆志贤 许彤裕 边立国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为更好满足空间远距离跟踪成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调焦的主被动复合光学成像系统,实现了高缩束比、高分辨成像的目的。前端光学系统以共轴三反系统为基础,通过离轴优化设计了焦距为2500 mm,视场角0.12°×0.12°,F数为8.3... 为更好满足空间远距离跟踪成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调焦的主被动复合光学成像系统,实现了高缩束比、高分辨成像的目的。前端光学系统以共轴三反系统为基础,通过离轴优化设计了焦距为2500 mm,视场角0.12°×0.12°,F数为8.33的共轴偏光瞳系统。后端光学系统采用共孔径分光结构,由分光镜分为两路。一路为被动可见光成像,工作谱段为450~850 nm,成像端采用5片透镜作为成像镜组,后两片透镜为补偿镜组可实现1 km~无穷远范围的连续调焦。另一路主动成像采用激光外差相干成像,工作波长为1550 nm,通过孔径分光完成收发一体的成像系统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被动成像系统在100 lp/mm时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均大于0.34,接近衍射极限,主动成像系统波像差优于1/300λ,满足成像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偏光瞳 主被动复合 连续调焦 无焦系统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14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与液冷微结构集成散热研究
15
作者 陈琅 刘嘉辰 +6 位作者 章珺越 吴顺华 黄维洲 张锐 王贞福 张佳晨 李特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热管理成为一项关键技术问题。传统激光巴条冷却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液冷热沉结构,但其散热能力受到传热路径热阻的限制。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基于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流型结构,用于半导体激光芯片的高效散热。该设计显著缩短了传热路径,减少了热阻,从而有效降低芯片结温与冷却流量,为实现高集成度和高散热量的激光芯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流型结构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微通道设计的瓶颈,在0.35 L/min@20℃的液冷条件下,实现了芯片温升≤40℃的目标,并在1000 W/cm^(2)的高热流密度条件下获得了最佳填充因子为0.25,芯片温升为30.52℃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巴条 液冷 衬底微结构 片上集成散热
下载PDF
机器人光学轮式公自转末端执行器设计
16
作者 张建 赵俍骁 安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8-654,共7页
随着多领域光学设备应用的发展,带来了对高精度的光学元件的广泛需求,进而带来了对各项指标和加工设备的新挑战。工业机器人的诸多优势为光学批量加工带来可能,也就需要针对性的设计紧凑高效的末端执行器。本文以光学加工过程中对于球... 随着多领域光学设备应用的发展,带来了对高精度的光学元件的广泛需求,进而带来了对各项指标和加工设备的新挑战。工业机器人的诸多优势为光学批量加工带来可能,也就需要针对性的设计紧凑高效的末端执行器。本文以光学加工过程中对于球面轮式抛光末端执行器的需求为出发点,研制一款能够提供稳定抛光压力,并且能够实现规定设计输入参数,满足现代光学加工智能化抛光要求的球面轮式抛光末端执行器。另外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带传动取代圆柱直齿齿轮传动,传动效率由73.5%提高至85.7%。通过强度仿真、去除函数建模,以及φ145 mm的平面镜定点研抛和φ360 mm的非球面镜抛光实验,完整验证了所设计的末端执行器的性能,结果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球面轮式抛光 去除函数 末端执行器 工业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融合的叶绿素a水质参数反演研究
17
作者 孙帮勇 巩凯杰 +1 位作者 于涛 别倩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0-1200,共11页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大量的水域被工业化污染或富营养化破坏,因此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对于维护水体健康至关重要。传统水质监测多利用实地采样测量法或基于线性回归预测法,由于遥感图像与水质参数之间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传统...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大量的水域被工业化污染或富营养化破坏,因此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对于维护水体健康至关重要。传统水质监测多利用实地采样测量法或基于线性回归预测法,由于遥感图像与水质参数之间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且预测精度不高。深度学习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中表现出良好性能,已被多位学者应用到水质参数反演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质反演模型仍存在解析遥感光谱图像特征不精确、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融合机制的水质反演网络模型,能够采用遥感光谱图像准确预测出叶绿素a等水质参数,为水域健康程度评价提供依据。该网络融合了先进的注意力机制和特征融合策略,通过结合CNN的局部特征学习优势和Transformer的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引入了DenseASPP模块来获取遥感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并采用通道注意力解码器模块和池化融合模块来提取细节特征。通过融合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特征信息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估计,获得了较高的反演精度和泛化性能。为验证所提出反演模型的性能,实验在Python3.7和PyTorch框架下对模型进行实现,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海洋遥感光谱图像和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与其他7种水质反演方法进行对比,客观指标所提出方法均达到了最好的性能,较对比方法中最好的在R2指标上提高了0.09,在RMSE、MAE、MAD指标上分别降低了11.99、0.089、0.029,在Evar指标上提高了0.098,在NSE指标上提高了0.041;在主观评价上,所提出方法获得的叶绿素a浓度更精确,误差更小,不同水域中表现的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反演 叶绿素A 遥感光谱图像 多尺度注意力融合
下载PDF
基于MLP和LSTM多因素网球比赛中动量波动胜负趋势模型研究
18
作者 贠欣欣 冯孝周 +3 位作者 邢润强 任笑笑 时华 胡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通过深入分析部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组决赛的比赛数据,探讨网球比赛中势头变化的现象,并创建了一套新的综合胜率指标和发球方优势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构建势头模型,预测比赛的胜负并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战术和训练策略。首先,对数据进... 通过深入分析部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组决赛的比赛数据,探讨网球比赛中势头变化的现象,并创建了一套新的综合胜率指标和发球方优势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构建势头模型,预测比赛的胜负并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战术和训练策略。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特征进行筛选和创建,构建Momentum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分析比赛中的波动与连续成功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性显著;最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模型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结合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特征学习能力强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预测精度高的优点,对比赛波动趋势进行高效精准预测,构建M‐LSTM模型预测比赛动态变化和胜负趋势,并使用Shap值方法可视化特征重要性,结果显示模型可以很好捕捉比赛的大体趋势,预测最终结果,对相关科学研究和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运动 深度学习 综合胜率指标 M‐LSTM模型 Shap值
下载PDF
自由曲面非制冷红外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
19
作者 栗星 王斌 +2 位作者 李锦鹏 高荣 毛祥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基于非制冷型800×600分辨率长波红外探测器,采用自由曲面形式设计了一种自由曲面非制冷红外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的焦距为103 mm,F数为1.47,视场角为7.5°×5.6°,工作波段范围为8~12μm。采用XY多项式自由曲面设... 基于非制冷型800×600分辨率长波红外探测器,采用自由曲面形式设计了一种自由曲面非制冷红外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的焦距为103 mm,F数为1.47,视场角为7.5°×5.6°,工作波段范围为8~12μm。采用XY多项式自由曲面设计的三片镜子进一步扩大了成像视场,解决了传统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视场角较小的问题。通过仿真计算确定了三片镜子的XY自由曲面面型,设计结果显示,在全视场范围内,该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在30 lp/mm处优于0.45,弥散斑直径小于一个像元尺寸,最大相对畸变小于3%,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在提升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视场和成像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无人机等空中目标的跟踪监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自由曲面 离轴三反 非制冷红外 成像光学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双三次插值提高光学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屈有山 田维坚 +2 位作者 李英才 张薇 达选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1-604,共4页
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光学遥感图像的原始信息 ,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有利于对图像的细节信息进行观察分析 ,本文提出了小波双三次插值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提高光学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得到了比全小波插值和小波双线... 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光学遥感图像的原始信息 ,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有利于对图像的细节信息进行观察分析 ,本文提出了小波双三次插值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提高光学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得到了比全小波插值和小波双线性插值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更好的图像细节效果 ,是一种适合提高光学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有效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双三次插值 小波变换 相似变换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