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6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实践及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昕 郑晓欢 +3 位作者 潘博雅 沈志宏 周园春 褚大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139-157,共19页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1家总中心+18家学科中心+13家所级中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数据资源总量约100 PB,基本实现了科学数据中心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与服务,有力支撑了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布局,持续推进科学数据资源汇聚,打造科学数据品牌,发展数据智能的创新环境,支撑新范式下的融合科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络主页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2
作者 李望平 王峻岭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7-3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网络主页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实施方式。
关键词 总体设计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网络 主页系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良霖 郑晓欢 +2 位作者 朱艳华 高瑜蔚 周园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0,共5页
针对科学数据资源多源且异质异构的复杂特点,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制并发布实施了包括数据采集与加工、元数据、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服务等方面40余项标准规范,内容全面覆盖了科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关键... 针对科学数据资源多源且异质异构的复杂特点,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制并发布实施了包括数据采集与加工、元数据、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服务等方面40余项标准规范,内容全面覆盖了科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关键业务节点,并根据需要集成到5个指导规范中。本文全面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在科学数据标准规范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期为落实国家《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借鉴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学数据 标准体系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建设与服务 被引量:10
4
作者 黎建辉 周园春 +5 位作者 胡良霖 刘峰 朱艳华 沈志宏 吴章生 张杨 《大数据》 2016年第6期14-24,共11页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情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 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情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 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量近655 TB,累计访问人次9 629万次,累计下载量456 TB;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科学数据与文献互联以及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工程实现了以基础设施云服务、科研数据云服务、数据应用云服务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式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渐建设形成共享开放、服务创新的国家级科技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管理 资源服务系统 分布式服务 服务框架 技术架构
下载PDF
专题:科学数据与创新应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建设与服务 被引量:5
5
作者 黎建辉 周园春 +5 位作者 胡良霖 刘峰 朱艳华 沈志宏 吴章生 张杨 《大数据》 2016年第6期1-13,共13页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惰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惰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量近655TB,累计访问人次9629万次,累计下载量456TB;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科学数据与文献互联以及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工程实现了以基础设施云服务、科研数据云服务、数据应用云服务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式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渐建设形成共享开放、服务创新的国家级科技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平台 数据共享服务 服务成效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的系统工程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杜义华 张亚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项目之一"中科院网络化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即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是建成以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为主站,院属各单位网站为子站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体系。介绍了...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项目之一"中科院网络化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即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是建成以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为主站,院属各单位网站为子站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体系。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站群架构、子站建设方式与实施流程、项目管理与进程控制等,对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网站群建设有参考意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站群建设 门户网站建设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建设、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中 李望平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9,15,共8页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是目前我国专业范围最广、数据库种类最多、数据量最大、集成度最高的一个科技数据库群体。本文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的建设、应用和服务作一些简单介绍 ,并对其今后发展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科学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 信息服务 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服务网格技术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设计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丛培民 《计算机系统应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5,共4页
在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是互联网网站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网站建设为背景,提出基于服务网格形态建立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群的构想,旨在利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与现实环境构造中国科学院网上宣传矩阵和面向互联网... 在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是互联网网站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网站建设为背景,提出基于服务网格形态建立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群的构想,旨在利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与现实环境构造中国科学院网上宣传矩阵和面向互联网公众的服务网格形成一个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服务齐全,展示中国科学院风采的门户网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网站群 设计方法 网格技术 互联网 技术进步 服务网格 网站建设 网格形成 矩阵和 门户 虚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共享技术与政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阎保平 肖云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9期14-15,共2页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是由国科联(ICSU)于1966年组建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委员会。现有国家和地区会员共43个。其宗旨是提高所有科技领域内重要数据的质量,增加它们的可靠性,改进这...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是由国科联(ICSU)于1966年组建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委员会。现有国家和地区会员共43个。其宗旨是提高所有科技领域内重要数据的质量,增加它们的可靠性,改进这些数据的管理,并扩大科技数据的可获取性。CODATA关心科技数据的收集、管理、处理、访问及开发,提供物质科学、生物学、地质与地球科学、天文学、气候变化和工程方面的数据(处理)知识和技术,在数据科学与技术上有着30多年领导边缘研究、知识开发及数据库建设的经验,是一个国际的、多侧面的、多学科的数据合作中心。我国于1984年加入CODATA,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国内有关部委成立了CODATA中国委员会。目前,CODATA中委会在全国组建了九个科技数据工作组,协调各学科领域的数据建设和共享服务工作,包括数据库建立、数据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共享以及学术活动的开展等,组织与CODATA成员国相关学科组的学术交流、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共享服务。为探讨我国科技数据保护与共享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由科技部、CODATA发展中国家科技数据保护任务组、CODATA中委会和CODATA美国国家委员会于2004年6月22-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科学数据保护与共享战略国际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库 共享技术 互联网 网络环境下 信息系统 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 共享服务 政策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智能财务应用初探
10
作者 何峻 罗雯 +1 位作者 于建军 施卓敏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1年第2期50-59,共10页
[背景]我国现行财务体系下,电子票与纸质票共存,带来了报销繁琐问题。如何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提升财务报销智能化水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问题。[方法]中国科学院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围绕新一代ARP(Academia Resour... [背景]我国现行财务体系下,电子票与纸质票共存,带来了报销繁琐问题。如何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提升财务报销智能化水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问题。[方法]中国科学院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围绕新一代ARP(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引入新型创新服务,包括智能报销、智能公务之家、银企互联等增值服务,以推进全院财务智能化水平。[结果]截止到目前,这些智能财务服务已在全院90多家单位得到了充分应用,这对落实国家改革政策,解决院属各单位“报销繁”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财务 银企互联 发票验真 票据识别
下载PDF
浅析中国科学院网站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
11
作者 侯茜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科研类成果包括科研成果、产业动态、探索发现、发明创新等内容。科研类成果宣传是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更是宣传科技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引导科技舆论的灯塔。文章以中国科学院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为研... 科研类成果包括科研成果、产业动态、探索发现、发明创新等内容。科研类成果宣传是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更是宣传科技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引导科技舆论的灯塔。文章以中国科学院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类成果 宣传实践 中国科学院网站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琦 杜义华 李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3-205,207,共4页
为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在传真收发方式下报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JSP与Oracle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实现了面向报名单位、报名信息自动生成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在... 为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在传真收发方式下报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JSP与Oracle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实现了面向报名单位、报名信息自动生成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在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会务管理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务管理 报名信息 自动生成 电子政务 JSP ORACLE
下载PDF
2018年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科研人员在线学习数据集
13
作者 赵以霞 金昆 +1 位作者 郑晓欢 孔丽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3期158-166,共9页
为更好地面向科研人员提供学习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为科研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科研人员自主选学课程。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积累219472条学习数据,学习时长为212382.74小时。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为更好地面向科研人员提供学习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为科研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科研人员自主选学课程。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积累219472条学习数据,学习时长为212382.74小时。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0–12时和14–18时是学习行为产生的高峰期,但晚上18–24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学习行为,不可忽视。每次学习时长与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科研人员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更多聚焦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通过数据集,可以分析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年限科研人员的在线学习时间点倾向、学习内容倾向和学习时长倾向,为精准服务科研人员在线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在线学习 继续教育网 学习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发布性能优化实践
14
作者 马羽飞 杜义华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针对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承载站点数量激增后产生的页面分发性能瓶颈,深入分析平台网络架构,采用NFS共享替代FTP同步模式、设立中间数据服务器、替换虚拟化平台等方案进行优化及改造,成功提升平台发布模块吞吐量,有效解决了平台发布性... 针对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承载站点数量激增后产生的页面分发性能瓶颈,深入分析平台网络架构,采用NFS共享替代FTP同步模式、设立中间数据服务器、替换虚拟化平台等方案进行优化及改造,成功提升平台发布模块吞吐量,有效解决了平台发布性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性能优化 中科院网站群 NFS共享 FTP传输 架构优化 数据服务器 安全
下载PDF
新时代科研机构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实践及思考——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燕 《科技传播》 2022年第22期11-13,共3页
科学家精神作为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时代特性,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践行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弘扬科学家精... 科学家精神作为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时代特性,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践行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力军。文章结合新时代背景与要求,整理归纳了中国科学院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的实践探索,并总结经验和分析不足,提出了工作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科研机构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同舟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15期1-5,共5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传播平台的产生和快速应用,同时也改变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科学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中国科学院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进行研究,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传播平台的产生和快速应用,同时也改变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科学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中国科学院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科研机构科学传播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科学传播 传播效果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BigFlow:科学数据跨中心协同分析服务系统
17
作者 朱小杰 程振京 +5 位作者 王华进 杨刚 田尧 樊东卫 米琳莹 梁兆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7,共12页
大数据技术与科学数据的融合催生了诸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也带来了对科学数据进行跨中心协同分析的广泛需求。科学数据跨中心协同分析面临跨中心数据流转不畅、跨框架异构计算困难和跨中心作业调度效率不高等技术挑战,同时要确保分析过... 大数据技术与科学数据的融合催生了诸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也带来了对科学数据进行跨中心协同分析的广泛需求。科学数据跨中心协同分析面临跨中心数据流转不畅、跨框架异构计算困难和跨中心作业调度效率不高等技术挑战,同时要确保分析过程的可信性。为应对这些技术挑战,研制了科学数据跨中心协同分析服务系统BigFlow,该系统采用跨中心分布式架构,配备跨框架工作流执行引擎,实现了工作流跨域的可信执行。基于大规模天文星表交叉证认及黄河流域淤地坝位置识别等应用场景,对系统的跨中心协同分析能力进行了测试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分析 跨中心协同分析 跨框架工作流 可信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悦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1年第1期169-17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大大加速。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话题已开始受到关注。讨论了中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和发展方向。关注维护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关的软件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大大加速。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话题已开始受到关注。讨论了中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和发展方向。关注维护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关的软件数据、硬件数据和系统数据,以使网络信息不会泄漏、更改或破坏,以确保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 网络安全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涛 李树仁 党德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网络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确保通过合理步骤,以防止所有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发生。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包括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防范措施和实施风险防范。网络风险防范策略主要有:①当存在系统漏洞时,实现保证技术来降低弱点被攻... 网络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确保通过合理步骤,以防止所有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发生。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包括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防范措施和实施风险防范。网络风险防范策略主要有:①当存在系统漏洞时,实现保证技术来降低弱点被攻击的可能性;②当系统漏洞被恶意攻击时,运用层次化保护、结构化设计以及管理控制将风险最小化或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③当攻击者的成本比攻击得到更多收益时,运用保护措施,通过提高攻击者成本来降低攻击者的攻击动机;④当损失巨大时,运用设计原则、结构化设计以及技术或非技术类保护措施来限制攻击的程度,从而降低可能的损失。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风险假设、风险规避、风险限制、风险计划、研究和了解、风险转移。在实施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包括对行动进行优先级排序、评价建议的安全控制类别、成本-收益分析、选择风险防范控制、分配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实现计划、实现被选择的安全控制及残余风险分析。最后以某市政府官方门户网络应用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风险 防范模式 防范流程
下载PDF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点和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玲 张鸿 钱华林 《世界电信》 2004年第3期43-46,48,共5页
近年来计算机系统漏洞的发现速度加快,大规模蠕虫病毒攻击不断爆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攻击具有攻击源相对集中、攻击手段更加灵活、攻击对象的范围扩大等新特点。虽然现在的网络安全技术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 近年来计算机系统漏洞的发现速度加快,大规模蠕虫病毒攻击不断爆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攻击具有攻击源相对集中、攻击手段更加灵活、攻击对象的范围扩大等新特点。虽然现在的网络安全技术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攻击和防御的技术和力量此消彼长中的一个动态过程,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网络安全企业和专家应该从这些特点出发,寻找更好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蠕虫病毒 黑客 电子邮件 间谍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