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0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实践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昕 郑晓欢 +3 位作者 潘博雅 沈志宏 周园春 褚大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139-157,共19页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1家总中心+18家学科中心+13家所级中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数据资源总量约100 PB,基本实现了科学数据中心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与服务,有力支撑了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布局,持续推进科学数据资源汇聚,打造科学数据品牌,发展数据智能的创新环境,支撑新范式下的融合科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下载PDF
浅析中国科学院网站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
2
作者 侯茜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科研类成果包括科研成果、产业动态、探索发现、发明创新等内容。科研类成果宣传是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更是宣传科技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引导科技舆论的灯塔。文章以中国科学院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为研... 科研类成果包括科研成果、产业动态、探索发现、发明创新等内容。科研类成果宣传是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更是宣传科技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引导科技舆论的灯塔。文章以中国科学院科研类成果网络宣传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类成果 宣传实践 中国科学院网站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络主页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3
作者 李望平 王峻岭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7-3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网络主页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实施方式。
关键词 总体设计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网络 主页系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良霖 郑晓欢 +2 位作者 朱艳华 高瑜蔚 周园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0,共5页
针对科学数据资源多源且异质异构的复杂特点,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制并发布实施了包括数据采集与加工、元数据、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服务等方面40余项标准规范,内容全面覆盖了科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关键... 针对科学数据资源多源且异质异构的复杂特点,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制并发布实施了包括数据采集与加工、元数据、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服务等方面40余项标准规范,内容全面覆盖了科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关键业务节点,并根据需要集成到5个指导规范中。本文全面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在科学数据标准规范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期为落实国家《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借鉴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学数据 标准体系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建设与服务 被引量:7
5
作者 黎建辉 周园春 +5 位作者 胡良霖 刘峰 朱艳华 沈志宏 吴章生 张杨 《大数据》 2016年第6期14-24,共11页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情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 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情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 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量近655 TB,累计访问人次9 629万次,累计下载量456 TB;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科学数据与文献互联以及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工程实现了以基础设施云服务、科研数据云服务、数据应用云服务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式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渐建设形成共享开放、服务创新的国家级科技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管理 资源服务系统 分布式服务 服务框架 技术架构
下载PDF
专题:科学数据与创新应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建设与服务 被引量:5
6
作者 黎建辉 周园春 +5 位作者 胡良霖 刘峰 朱艳华 沈志宏 吴章生 张杨 《大数据》 2016年第6期1-13,共13页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惰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 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五大信息化工程之一。总结了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思想、建设惰况、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内容。截至项目结束,数据工程建成了存储容量达52PB的分布式海量存储环境;整合可共享科学数据总量近655TB,累计访问人次9629万次,累计下载量456TB;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科学数据与文献互联以及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工程实现了以基础设施云服务、科研数据云服务、数据应用云服务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式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渐建设形成共享开放、服务创新的国家级科技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平台 数据共享服务 服务成效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的系统工程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杜义华 张亚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项目之一"中科院网络化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即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是建成以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为主站,院属各单位网站为子站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体系。介绍了...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项目之一"中科院网络化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即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是建成以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为主站,院属各单位网站为子站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体系。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站群架构、子站建设方式与实施流程、项目管理与进程控制等,对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网站群建设有参考意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站群建设 门户网站建设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建设、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中 李望平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9,15,共8页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是目前我国专业范围最广、数据库种类最多、数据量最大、集成度最高的一个科技数据库群体。本文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的建设、应用和服务作一些简单介绍 ,并对其今后发展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科学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 信息服务 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服务网格技术的中国科学院网站群设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丛培民 《计算机系统应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5,共4页
在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是互联网网站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网站建设为背景,提出基于服务网格形态建立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群的构想,旨在利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与现实环境构造中国科学院网上宣传矩阵和面向互联网... 在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是互联网网站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网站建设为背景,提出基于服务网格形态建立中国科学院门户网站群的构想,旨在利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与现实环境构造中国科学院网上宣传矩阵和面向互联网公众的服务网格形成一个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服务齐全,展示中国科学院风采的门户网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网站群 设计方法 网格技术 互联网 技术进步 服务网格 网站建设 网格形成 矩阵和 门户 虚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共享技术与政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阎保平 肖云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9期14-15,共2页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是由国科联(ICSU)于1966年组建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委员会。现有国家和地区会员共43个。其宗旨是提高所有科技领域内重要数据的质量,增加它们的可靠性,改进这...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是由国科联(ICSU)于1966年组建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委员会。现有国家和地区会员共43个。其宗旨是提高所有科技领域内重要数据的质量,增加它们的可靠性,改进这些数据的管理,并扩大科技数据的可获取性。CODATA关心科技数据的收集、管理、处理、访问及开发,提供物质科学、生物学、地质与地球科学、天文学、气候变化和工程方面的数据(处理)知识和技术,在数据科学与技术上有着30多年领导边缘研究、知识开发及数据库建设的经验,是一个国际的、多侧面的、多学科的数据合作中心。我国于1984年加入CODATA,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国内有关部委成立了CODATA中国委员会。目前,CODATA中委会在全国组建了九个科技数据工作组,协调各学科领域的数据建设和共享服务工作,包括数据库建立、数据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共享以及学术活动的开展等,组织与CODATA成员国相关学科组的学术交流、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共享服务。为探讨我国科技数据保护与共享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由科技部、CODATA发展中国家科技数据保护任务组、CODATA中委会和CODATA美国国家委员会于2004年6月22-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科学数据保护与共享战略国际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库 共享技术 互联网 网络环境下 信息系统 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 共享服务 政策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智能财务应用初探
11
作者 何峻 罗雯 +1 位作者 于建军 施卓敏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1年第2期50-59,共10页
[背景]我国现行财务体系下,电子票与纸质票共存,带来了报销繁琐问题。如何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提升财务报销智能化水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问题。[方法]中国科学院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围绕新一代ARP(Academia Resour... [背景]我国现行财务体系下,电子票与纸质票共存,带来了报销繁琐问题。如何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提升财务报销智能化水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问题。[方法]中国科学院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围绕新一代ARP(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引入新型创新服务,包括智能报销、智能公务之家、银企互联等增值服务,以推进全院财务智能化水平。[结果]截止到目前,这些智能财务服务已在全院90多家单位得到了充分应用,这对落实国家改革政策,解决院属各单位“报销繁”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财务 银企互联 发票验真 票据识别
下载PDF
推行阳光采购——中国科学院政府采购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成利 郑国强 《中国政府采购》 2019年第5期52-55,共4页
近年来,政府采购领域"豪华采购"、"质次价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屡见报端,如何有效防治此类现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研院所为例,通过分析政府采购制度背景和现实问题,并结合业务实践,论述了利用... 近年来,政府采购领域"豪华采购"、"质次价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屡见报端,如何有效防治此类现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研院所为例,通过分析政府采购制度背景和现实问题,并结合业务实践,论述了利用信息化实现"阳光采购"管理理念和总体思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推进实现"制度落实平台化,平台管理制度化"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采购 阳光采购 中国科学院 实践 管理制度化 科研院所 制度背景 管理理念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琦 杜义华 李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3-205,207,共4页
为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在传真收发方式下报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JSP与Oracle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实现了面向报名单位、报名信息自动生成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在... 为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在传真收发方式下报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JSP与Oracle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实现了面向报名单位、报名信息自动生成的院工作会议报名系统,在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的会务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会务管理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务管理 报名信息 自动生成 电子政务 JSP ORACLE
下载PDF
2018年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科研人员在线学习数据集
14
作者 赵以霞 金昆 +1 位作者 郑晓欢 孔丽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3期158-166,共9页
为更好地面向科研人员提供学习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为科研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科研人员自主选学课程。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积累219472条学习数据,学习时长为212382.74小时。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为更好地面向科研人员提供学习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为科研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科研人员自主选学课程。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积累219472条学习数据,学习时长为212382.74小时。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0–12时和14–18时是学习行为产生的高峰期,但晚上18–24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学习行为,不可忽视。每次学习时长与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科研人员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更多聚焦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通过数据集,可以分析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年限科研人员的在线学习时间点倾向、学习内容倾向和学习时长倾向,为精准服务科研人员在线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在线学习 继续教育网 学习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发布性能优化实践
15
作者 马羽飞 杜义华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针对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承载站点数量激增后产生的页面分发性能瓶颈,深入分析平台网络架构,采用NFS共享替代FTP同步模式、设立中间数据服务器、替换虚拟化平台等方案进行优化及改造,成功提升平台发布模块吞吐量,有效解决了平台发布性... 针对中国科学院网站群平台承载站点数量激增后产生的页面分发性能瓶颈,深入分析平台网络架构,采用NFS共享替代FTP同步模式、设立中间数据服务器、替换虚拟化平台等方案进行优化及改造,成功提升平台发布模块吞吐量,有效解决了平台发布性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性能优化 中科院网站群 NFS共享 FTP传输 架构优化 数据服务器 安全
下载PDF
科研机构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同舟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15期1-5,共5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传播平台的产生和快速应用,同时也改变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科学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中国科学院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进行研究,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传播平台的产生和快速应用,同时也改变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科学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中国科学院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效果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科研机构科学传播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科学传播 传播效果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新时代科研机构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实践及思考——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燕 《科技传播》 2022年第22期11-13,共3页
科学家精神作为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时代特性,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践行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弘扬科学家精... 科学家精神作为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时代特性,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践行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力军。文章结合新时代背景与要求,整理归纳了中国科学院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的实践探索,并总结经验和分析不足,提出了工作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链接连接联结——中国科技网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黎建辉 张丽丽 +13 位作者 陈炜 刘宇德 李菁菁 马彤宇 罗泽 张海明 余宁 任勇毛 裴昶华 李健 牛铁 张波 吴开超 郑依华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2期10-24,共15页
【目的】自1994年4月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内地开启了翻天覆地的互联网时代。历经三十年,中国科学院主导建设的学术性、非营利科研网络——中国科技网(CSTNET),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本文以中国科... 【目的】自1994年4月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内地开启了翻天覆地的互联网时代。历经三十年,中国科学院主导建设的学术性、非营利科研网络——中国科技网(CSTNET),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本文以中国科技网为案例,通过回顾三十年发展历程,管窥蠡测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方法】依托案例分析方法,本文回溯了中国科技网各个历史时期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实施,探讨了当前和未来网络创新性探索的建设性方向,并展示了基于中国科技网的典型领域应用示范以及国际化互联互通的建设情况。【结果】展望未来,明确了新一代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包括发展定位、关键技术迭代方向、一体化建设方案以及面向开放科学的探索实践等。希望上述案例分析,能够对更好地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探索科教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云 网络基础设施 全球开放科学云 开放科学 互联网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络的早期探索历程
19
作者 王恩海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2期3-9,共7页
2024年是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①。互联... 2024年是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①。互联网自1969年诞生以来,迅速席卷全球,用户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互联网 信息技术 互联网络 全功能 探索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面向科学计算的算力网络技术发展展望
20
作者 周旭 李琢 +1 位作者 范鹏飞 李菁菁 《信息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随着科学计算时代的到来,海量科学数据的产生带来丰富的基础性科技资源,也为计算和传输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处理,亟需算网融合技术将算力和网络有机结合。算力网络连通分散的、碎片化的算力资源,构建一体化的ICT基础设施,... 随着科学计算时代的到来,海量科学数据的产生带来丰富的基础性科技资源,也为计算和传输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处理,亟需算网融合技术将算力和网络有机结合。算力网络连通分散的、碎片化的算力资源,构建一体化的ICT基础设施,提供计算能力和网络能力等服务。文章研究面向科学计算的算力网络技术,搭建算力网络总体架构,采用资源度量、资源调度和算力路由等技术,部署算力网络原型系统,提供高性能的科学计算能力,完成复杂模拟和科学计算。在高能物理、天文领域等典型应用开展试验示范,能够显著提升科学大数据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科研信息化服务能力与水平,加速重大创新成果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网络 科学计算 计算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