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基金助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跨越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 杨秀红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建国初期,研究所为我国的化工冶金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建国初期,研究所为我国的化工冶金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原文传递
专业研究胶原 服务健康产业——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贵锋
2
作者 孙欣欣 张贵锋 《科学中国人》 2020年第1期56-57,共2页
胶原蛋白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人们曾经从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检测出胶原纤维;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开始用动物皮制胶,我国西汉以前开始利用动物皮熬制中药;1935年人们初步确定了胶原的三螺旋结构,1945年后欧洲出现水解胶原产... 胶原蛋白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人们曾经从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检测出胶原纤维;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开始用动物皮制胶,我国西汉以前开始利用动物皮熬制中药;1935年人们初步确定了胶原的三螺旋结构,1945年后欧洲出现水解胶原产品,1980年后胶原蛋白肽吸收和功效的研究日益增多。到了21世纪,生物材料蓬勃发展,胶原逐渐被用于组织工程和组织医学,又渐渐拓展至干细胞转化、细胞培养、药物控释和医美等领域。在我国,胶原材料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产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动物皮 胶原纤维 胶原蛋白肽 细胞培养 药物控释 恐龙化石
下载PDF
科学事业单位差旅费“包干制”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G所为例
3
作者 初檬 《当代会计》 2023年第20期166-168,共3页
随着“放管服”政策提出,科学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其中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G所作为中国科学院6所试点单位之一,制定了差旅费“包干制”试行办法。阐述了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探究... 随着“放管服”政策提出,科学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其中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G所作为中国科学院6所试点单位之一,制定了差旅费“包干制”试行办法。阐述了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探究了中国科学院G所差旅费“包干制”改革情况,分析了差旅费“包干制”实施风险,提出了科学事业单位实施差旅费“包干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事业单位 “包干制” 差旅费 “放管服”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之化工冶金研究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方一兵 柯家骏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1年第4期381-391,共11页
攀西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典型的多金属共伴生铁矿资源,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参与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攀西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典型的多金属共伴生铁矿资源,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参与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和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特别是首任所长叶渚沛院士长期致力于该方面工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攀枝花矿被确定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开启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大会战”。本文重点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后简称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之化工冶金研究的历史(1958—2001),分析了中科院在我国当代重大矿产资源开发科技攻关中发挥的作用,反映出过程工程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攻关的历程、成果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 钒钛磁铁矿 综合利用 化工冶金
下载PDF
用实践推动改革,以科技促进发展——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发展探索
5
作者 张成蕾 张凯 《科技促进发展》 2016年第4期494-497,共4页
在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以六大创新举措推升科技促进发展的质量和体量,依托科技切实促进区域和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科技促进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关键词 科技 发展 改革 创新
原文传递
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
6
作者 刘鹏飞 游韶玮 +4 位作者 张亦飞 汤建伟 王保明 刘咏 化全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2,共7页
研究了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结晶物相和热力学研究了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锌酸钠溶液的分解行为,考察了杂质硅浓度、晶种和温度等参数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硅浓... 研究了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结晶物相和热力学研究了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锌酸钠溶液的分解行为,考察了杂质硅浓度、晶种和温度等参数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硅浓度,当硅浓度高于临界硅浓度时,杂质硅抑制结晶过程的进行;当硅浓度低于临界硅浓度时,杂质硅促进结晶过程的进行.以氧化锌作为晶种时,35,50和60℃时临界硅浓度分别为0.20~0.40,0.054~0.20和0~0.054 g/L.以氢氧化锌作为晶种时,35℃时临界硅浓度为0.20~0.40 g/L.临界硅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硅浓度低时,物相为多面体形的ε-Zn(OH)_(2);硅浓度高时,物相为纳米棒和长方体形的γ-Zn(OH)_(2),提高温度可以抑制γ-Zn(OH)_(2)的生成.硅杂质的存在可能促使锌酸钠溶液的结构发生了重构,使锌酸钠溶液中锌元素以Zn(OH)+的形式存在,升高温度则可减弱杂质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硅 锌酸钠溶液 结晶 氧化锌 氢氧化锌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中的介尺度科学与虚拟过程工程: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宁 李静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03-2409,共7页
传统的过程工程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制约了过程工业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介尺度科学和虚拟过程工程两方面入手。首先,这一问题的科学根源在于化学和过程工程中的多尺度和多层次结构;而介尺度作为其中的难点... 传统的过程工程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制约了过程工业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介尺度科学和虚拟过程工程两方面入手。首先,这一问题的科学根源在于化学和过程工程中的多尺度和多层次结构;而介尺度作为其中的难点和瓶颈,目前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认识和理解介尺度复杂性对研究材料的构效关系、反应器混合与传递、系统集成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现了流动、传递和反应在介尺度的耦合,才能够准确理解、预测和调控多相反应器中的多尺度结构。另一方面,基于介尺度科学的虚拟过程工程将成为一种全新的过程研发模式,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过程放大周期,也使产品精细化成为可能。虚拟过程工程是连接介尺度科学与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桥梁,它是一种实体化、功能化的开发和分析工具及知识库,将实验室成果快速应用于过程开发,将大幅提升我国过程工业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传统的理论和超级计算尚不足以支撑虚拟过程工程,而介尺度科学则为虚拟过程工程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虚拟过程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不仅是模拟计算人员的任务,也是实验室和过程研发人员共同的责任;它甚至在未来可以与云计算相结合,使过程工程进入大数据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尺度科学 虚拟过程工程 多尺度 介尺度 多相反应器 大数据 云计算
下载PDF
生物基产品制备关键过程及其生态产业链集成的研究进展-生物基产品过程工程的提出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洪章 王岚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6-681,共6页
生物质原料可以转化为能源、材料和化工产品,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基产品制备过程中存在原料组分利用和转化技术单一、缺乏系统技术集成等问题.本工作从生物质的原料特点、转化过程和产品工程关键问题入手,综合多学科知识,提出... 生物质原料可以转化为能源、材料和化工产品,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基产品制备过程中存在原料组分利用和转化技术单一、缺乏系统技术集成等问题.本工作从生物质的原料特点、转化过程和产品工程关键问题入手,综合多学科知识,提出了生物基产品过程工程这一理念.从全新的面向原料、过程、产品的角度,建立生物质分层多级转化技术体系,并以无污染汽爆及其组分分离技术、节水节能固态纯种发酵技术、秸秆固相酶解?液体发酵乙醇耦合技术和汽爆秸秆膜循环酶解耦合发酵技术4个关键技术为平台,形成生物基产品生态产业新模式,为实现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和生物基产品生态产业化提供研发思路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产品 分级转化 汽爆 酶解 发酵
下载PDF
生物质转化的共性问题研究——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洪章 李冬敏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2-68,共7页
生物质资源的高值转化是研究热点。由于现有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存在的技术单一,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等问题,导致原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体系。通过深入分析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综合多... 生物质资源的高值转化是研究热点。由于现有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存在的技术单一,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等问题,导致原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体系。通过深入分析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综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这一理念,从生物质原料工程学,生物质转化过程工程学和生物质产品工程学三方面对生物质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生物质类可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纤维素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 转化
下载PDF
过程科学与过程工程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强 潜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过程工业是大规模物质转化的工业。过程科学源于化学工程中的“三传一反” ,现已成为解决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中瓶颈问题的工程科学。过程工程是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等加工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已广为使用。过程科学将向微观化、系统化的... 过程工业是大规模物质转化的工业。过程科学源于化学工程中的“三传一反” ,现已成为解决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中瓶颈问题的工程科学。过程工程是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等加工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已广为使用。过程科学将向微观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绿色过程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科学 过程工程 过程工业 非线性科学 发展趋势 绿色过程工程 生物过程工程
下载PDF
科学数据语义关联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刘峰 韩芳 +4 位作者 魏天珂 陈锟 赵月红 吴慧 范国梅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3年第1期28-40,共13页
【目的】在数据密集型和融合科学新范式下,迫切需要传统的数据共享服务向数据知识化服务转化,使用语义关联技术在海量科学数据间进行知识组织、关联、发现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路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数据关联技术总体现状、领域... 【目的】在数据密集型和融合科学新范式下,迫切需要传统的数据共享服务向数据知识化服务转化,使用语义关联技术在海量科学数据间进行知识组织、关联、发现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路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数据关联技术总体现状、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对结构化数据关联发布、长文本语义挖掘和数据关联融合服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实现了领域科学数据的关联化组织发布和语义化融合服务。【结果】在化学、植物及微生物数据中心展开应用实践,验证了科学数据语义关联融合技术是实现数据知识化服务的可行且重要手段。【结论】未来由各领域数据中心建立起来的科学数据关联融合网络将成为服务科研新范式需求的重要数据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关联 语义关联 融合服务
下载PDF
浅论过程工程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洪钟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化学工程的原理和知识已经应用于冶金、材料、能源、环境、生物等过程加工领域,因此化学工程可以更名为过程工程.化学工程现有的三传(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一反(化学反应)理论仍然是过程工程的主要基础理论,但必将在此基础上... 化学工程的原理和知识已经应用于冶金、材料、能源、环境、生物等过程加工领域,因此化学工程可以更名为过程工程.化学工程现有的三传(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一反(化学反应)理论仍然是过程工程的主要基础理论,但必将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过程工程基础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工程的研究范围将向下深入到观测和预测微观与介观尺度的结构和界面,向上扩展到宏观尺度的设备和工厂的系统集成,必将涉及结构、界面与多尺度问题.传统的平均方法忽视不均匀结构与界面的影响,造成对结果预测的偏差和放大困难,应当用考虑不均匀结构和界面影响的多尺度方法取代.此外,当前人类正面临能源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挑战,过程工程的绿色化和集约化已成为各国科技界关注的焦点.在过程工程的研究中获得的有关结构、界面、多尺度、绿色化和集约化的重要原理和方法将成为过程工程基础理论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工程 基础理论 结构 界面 多尺度 绿色化 集约化
下载PDF
纤维素生物转化过程工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宏强 陈洪章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40-46,共7页
虽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低成本、大规模生物转化仍没有实现。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纤维素生物转化涉及多个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往往从单一学科或单一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缺乏与原料相适应的集成工... 虽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低成本、大规模生物转化仍没有实现。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纤维素生物转化涉及多个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往往从单一学科或单一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缺乏与原料相适应的集成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原料 生物转化 过程工程 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 低成本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制备出稀土复合钴基HMS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材料
14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0,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齐涛研究员课题组的赵伟副研究员等人利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通过直接引入或负载浸渍的方式,将稀土元素分别引入到钴基HMS介孔材料孔道的骨架或内表面上,将无机介孔材料孔径大、比表面积高以及孔容大的优...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齐涛研究员课题组的赵伟副研究员等人利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通过直接引入或负载浸渍的方式,将稀土元素分别引入到钴基HMS介孔材料孔道的骨架或内表面上,将无机介孔材料孔径大、比表面积高以及孔容大的优点与我国稀土储量丰富的资源特色相结合,成功制备了稀土复合钴基HMS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挥发性有机物 介孔材料 稀土复合 HMS 钴基 控制 制备
原文传递
溶液结晶热力学与过程分析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涛涛 杨丽 +4 位作者 刘鹏 程景才 范益群 张妍 杨超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7,共11页
结晶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手段。在医药、食品、材料制备等领域中众多产品都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热力学是结晶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目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对结晶方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和溶析结晶等)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热力学平衡关... 结晶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手段。在医药、食品、材料制备等领域中众多产品都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热力学是结晶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目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对结晶方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和溶析结晶等)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热力学平衡关系则决定了结晶收率的极限以及不同条件下各种晶型的稳定性,因此热力学的相关研究对于结晶过程的优化和放大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归纳了不同结晶体系的固液平衡数据测量方法,介绍了NRTL方程、e-NRTL方程、MSE模型等热力学模型在无机盐以及药物结晶过程中的相平衡计算和预测实例,分析了过饱和度、介稳区以及相图在结晶过程优化方面的作用,此外还总结了过程分析技术在溶液结晶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结晶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热力学 相平衡 过程分析
下载PDF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乳酸研究获进展
16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5-5,共1页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万印华研究员的团队分离得到一株高温乳酸生产菌Bacillus coagulans IPE22。该菌株能够利用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同型发酵生产乳酸,并且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多种发酵抑制物具有耐受性。针对且coagulans IP...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万印华研究员的团队分离得到一株高温乳酸生产菌Bacillus coagulans IPE22。该菌株能够利用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同型发酵生产乳酸,并且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多种发酵抑制物具有耐受性。针对且coagulans IPE22特点,建立了以小麦秸秆为底物的高温发酵集成工艺:小麦秸秆经稀酸预处理后,无需固液分离和脱毒步骤,直接进行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乳酸生产菌 木质纤维素 发酵生产 利用 中科院 BACILLUS 纤维素水解液
下载PDF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考察与石膏结晶过程研究
17
作者 苏晓丹 朱干宇 +6 位作者 李会泉 郑光明 孟子衡 李防 杨云瑞 习本军 崔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05-1817,共13页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_(2)O_(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2)_(4−)浓度、磷酸...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_(2)O_(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2)_(4−)浓度、磷酸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半水石膏结晶物相、形貌及粒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优化条件下石膏杂质赋存与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半水反应中液相硫酸、磷酸浓度会引起半水石膏物相、形貌、粒径变化,磷硫浓度提高会导致石膏晶体形貌由柱状变化为棒状、片状,粒径从70μm减小到10μm。优化工艺条件下,半水石膏较原工艺石膏P_(2)O_(5)含量降低至1.39%(质量),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难溶性磷酸盐,同时F含量降低至0.44%(质量),其以CaF2、AlF3等难溶物形式存在于石膏,其他杂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半水工艺生产过程参数优化及半水石膏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半水工艺 结晶 过程控制 优化
下载PDF
煤基固废制备胶凝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18
作者 常瑞祺 张建波 +4 位作者 李会泉 曲江山 李少鹏 李占兵 武文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6-330,共15页
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作为煤炭开采—化工转化—燃煤发电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超过15亿t,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以低端建工建材消纳为主,市场趋于饱和。随着环保政策趋近,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开发迫在眉睫。基于煤... 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作为煤炭开采—化工转化—燃煤发电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超过15亿t,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以低端建工建材消纳为主,市场趋于饱和。随着环保政策趋近,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开发迫在眉睫。基于煤基固废具有铝硅酸盐成分、潜在的火山灰活性和特殊的微观结构等胶凝特性,低成本高性能的低碳胶凝材料成为其规模化高值利用的新途径。综述煤基固废胶凝材料的活性激发技术及应用领域。活性激发方面,阐述了物理激发、碱激发和酸激发等活化方式对胶凝材料矿相变化的影响规律和产品性能调控,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领域方面,分析了煤基固废胶凝材料在建筑材料、道路修复、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现状,对煤基固废胶凝材料激发机理研究、组分配比优化、材料环保性能、工程应用推广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对煤基固废制备胶凝材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煤基固废规模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胶凝材料 活性激发 建筑材料 道路修复 环境修复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Al_(2)O_(3)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19
作者 孙勇辉 闫洪 +4 位作者 兰昊 黄传兵 于守泉 孙小明 张伟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目的 解决Cr-Ni系不锈钢在重腐蚀工业环境中本体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Al_(2)O_(3)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研究所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 目的 解决Cr-Ni系不锈钢在重腐蚀工业环境中本体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Al_(2)O_(3)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研究所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元素分布,分析Al_(2)O_(3)含量对复合涂层形貌、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复合涂层组织均匀、无明显缺陷,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冶金结合区,沿着该复合涂层深度方向的微观结构依次呈现为胞状晶、定向生长的柱状晶及细小的等轴晶,物相则由均匀分布于复合涂层顶部的Al_(2)O_(3)颗粒和金属间化合物(Fe-Ni、Fe-Ni-Cr固溶体)构成。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大,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腐蚀电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失重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Ni-x%Al_(2)O_(3)(x为0、0.15、0.25、0.35,质量分数)复合涂层中,Ni-25%Al_(2)O_(3)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该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026.3HV,腐蚀失重速率为0.15mg/(cm2·h),腐蚀电压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326.6m V和38.6μA/cm2。当继续增加Al_(2)O_(3)的含量时,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开始增多,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Ni-x%Al_(2)O_(3)(x≤25)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变化由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颗粒强化协同作用所致。结论 激光熔覆Ni-25%Al_(2)O_(3)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防护Cr-Ni系不锈钢,提高重腐蚀工业环境下机械零件的耐蚀性和使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凤钦 赵丽滟 +3 位作者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李会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3-142,共20页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和对外依赖,一直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将煤经高温气化为CO和H_(2)后,利用CO和H_(2)合成气合成的草酸二甲酯(DMO)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向多种含氧化学品转化是一条已被证实的可行技术路线。随着DMO经过间接加氢反应和连续加氢反应向乙醇酸甲酯(MG)、乙二醇(EG)、乙醇、碳酸二甲酯(DMC)和草酰胺等多种高值化学品转化技术的逐步发展,使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平衡。围绕DMO向下游产品转化展开详细论述和讨论。根据近年来学者对DMO的研究,DMO初步加氢可得到MG,MG二次加氢可得到EG,EG脱水得到乙醇、C3~C4醇,及DMO氨化制备“新型氮肥”——草酰胺等。重点归纳了各下游产品转化所使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活性物种的吸附-活化作用机制。详细梳理总结了当前通过引入其他助剂、调控表面酸碱度和引入第二第三金属等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针对目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和银基催化剂等在DMO加氢过程中表现出的高选择性和局限性展开了细致的讨论。明确指出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铜基催化剂所显现的高温易板结、中毒失活问题,铁基催化剂存在的中间产物加氢能力差及银基催化剂C-O键活化过程作用弱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详细指出了当前DMO加氢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DMO加氢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含氧化学品 非均相催化 反应机理 稳定化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