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喷涂技术在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云辉 崔新宇 +1 位作者 熊天英 王吉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0-300,共11页
随着各行业对零部件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锻造和铸造等成型技术已不能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冷喷涂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沉积过程中无相变、无氧化且沉积效率高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冷喷涂技术的基本... 随着各行业对零部件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锻造和铸造等成型技术已不能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冷喷涂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沉积过程中无相变、无氧化且沉积效率高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冷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材料制造方面的优势;随后,综述了冷喷涂在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层状复合板材制备领域的国内外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冷喷涂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亟需突破的壁垒,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冷喷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双模铝基复合材料性能拟实研究
2
作者 庞雨婷 张峻凡 +2 位作者 王文广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
目的研究双模铝基复合材料连续区(Continuous Region,CR)和非连续区(Discontinuous Region,DR)力学性能对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深入了解双模铝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方法基于Abaqus模拟软件,以双模CNT/Al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目的研究双模铝基复合材料连续区(Continuous Region,CR)和非连续区(Discontinuous Region,DR)力学性能对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深入了解双模铝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方法基于Abaqus模拟软件,以双模CNT/Al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构型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采用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模型来描述双模CNT/Al中CR和DR的变形力学行为,通过定义力学性能参数来简化描述CR和DR复杂的力学性能。针对双模CNT/Al的CR和DR,分别设定力学性能参数HC和HD,并进行一系列的拉伸载荷模拟,研究HC和HD对双模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真实双模CNT/Al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得到双模CNT/Al中CR和DR力学性能与均匀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最后对双模CNT/Al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断裂后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当HC小于4时,双模CNT/Al的抗拉强度随HD的增大而下降;当HC大于5时,双模CNT/Al的抗拉强度随HD的增大而增大;双模CNT/Al的屈服强度随着HD和HC的增大而增大,延伸率随着HD和HC的增大而降低。当HD或HC一定时,在HC=HD时,模型材料的延伸率最大。典型双模CNT/Al由“粗晶铝合金+CNT/超细晶Al复合材料”构成,与均匀结构的粗晶铝合金相比,其构型中粗晶铝合金的强度显著提升、塑韧性显著下降;与均匀结构的CNT/超细晶Al相比,其构型中的CNT/超细晶Al复合材料的强度小幅降低、塑韧性小幅提升。当HD大于HC时,裂纹优先在DR产生;当HD小于HC时,裂纹优先在CR区产生;当HD和HC接近时,裂纹产生的区域更加分散。结论建立了一种双模铝基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从数值上说明了双模CNT/Al复合材料微区与均匀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为双模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模拟 双模结构 代表性体积单元 GTN模型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金属构件的缺陷控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曹亮 姚磊 +1 位作者 梁静静 商连奇 《铸造》 CAS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介绍了激光增材制造原理、技术特点及其适用的金属材料体系,归纳了常见冶金缺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并从工艺参数优化和后处理两方面阐述了增材制造冶金缺陷处理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了工艺参数优化与后处理优化的方向。最后对激光增... 介绍了激光增材制造原理、技术特点及其适用的金属材料体系,归纳了常见冶金缺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并从工艺参数优化和后处理两方面阐述了增材制造冶金缺陷处理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了工艺参数优化与后处理优化的方向。最后对激光增材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金属构件 冶金缺陷 工艺参数 后处理
下载PDF
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吉强 崔新宇 熊天英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7,共17页
冷喷涂是近年来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材料固态沉积技术,其具有喷涂温度低和颗粒沉积速度高的特点,在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制备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大量文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 冷喷涂是近年来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材料固态沉积技术,其具有喷涂温度低和颗粒沉积速度高的特点,在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制备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大量文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首先归纳了机械混合法、球磨法、包覆法以及造粒法等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复合粉末的制备和选择提供了参考;其次,分类介绍了采用冷喷涂制备的铝基、镍基、铜基、钴基以及其他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再次,分析了退火、激光、搅拌摩擦焊和热机械等后续处理方法对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不同后续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的潜在应用领域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复合粉末 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 后续处理
下载PDF
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建福 王双峰 +9 位作者 刘强 何振辉 张伟 李凯 周泽兵 罗兴宏 苗建印 郑慧琼 康琦 蔡伟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5,共12页
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重要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优势.本文回顾了... 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重要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早期历程,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空间平台开展的微重力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对中国载人空间站时代微重力科学发展的前景予以瞻望,推动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科学 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 中国研究活动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近服役环境性能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静 王莉 +4 位作者 于明涵 闵师领 李佳声 董加胜 楼琅洪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1-901,共11页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作为国之重器,对保障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发动机效率的不断提升,涡轮进气口温度不断提高。先进叶片往往采用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材料制备,具有薄壁、多孔复杂冷却结构,且表面涂覆先进涂层,因而先...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作为国之重器,对保障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发动机效率的不断提升,涡轮进气口温度不断提高。先进叶片往往采用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材料制备,具有薄壁、多孔复杂冷却结构,且表面涂覆先进涂层,因而先进单晶叶片结构越来越精细复杂,服役过程中叶片不同部位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变化更大,其损伤机制无法通过传统棒状试样的变形损伤机制完全体现。基于先进单晶叶片的结构特点及服役环境特点,综述了叶片结构(薄壁、气膜孔)、二次枝晶取向(二次取向)及先进涂层等单一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单晶合金拉伸、蠕变及疲劳等典型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损伤机理研究,并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近服役环境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薄壁 二次取向 气膜孔 涂层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三辊行星旋轧铜管尺寸定量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劲松 孙扬乐 +4 位作者 陈大勇 王松伟 宋鸿武 张士宏 陈传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借助有限元模拟对管材三辊行星旋轧的尺寸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扫描仪获得轧辊的宏观几何模型,采用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探究推进力、轧辊角度、自转速度及表面摩擦因数对TP2铜铸坯旋轧过程中变形和尺寸的影响... 目的借助有限元模拟对管材三辊行星旋轧的尺寸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扫描仪获得轧辊的宏观几何模型,采用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探究推进力、轧辊角度、自转速度及表面摩擦因数对TP2铜铸坯旋轧过程中变形和尺寸的影响。结果通过扫描发现,轧辊的倾斜角和偏转角分别为50°和29°;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剪切摩擦更适合管材尺寸的准确模拟,剪切摩擦因数最佳值为1.2;增大喂料小车推力有利于轧件三角形区域的增大,最佳推力为13 kN;此外,轧辊转速对轧件尺寸有一定影响,增大轧辊转速有利于扩径,最佳转速为160 r/min。结论轧辊最低点位置和轧辊表面摩擦因数是影响轧件归圆后尺寸的2个关键因素,通过模拟研究可以准确获得管材的变形和几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辊行星轧制 TP2铜管材 有限元模拟 轧件尺寸 变形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DD405单晶高温合金的裂纹形成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金国 郭以沫 +5 位作者 卢楠楠 朱泓雨 梁静静 张光睿 周亦胄 孙晓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9,共10页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3个因素所决定的。由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逐层叠加,残余应力随着沉积高度递增,因此沉积区存在高水平的残余拉应力。沉积区的晶界处会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液膜在两侧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撕裂导致裂纹萌生。液膜稳定性与相邻晶粒间的晶界角度密切相关,当大角晶界大于40°时,会在拉应力的驱动下形成热裂纹。MC型碳化物析出相通过“钉扎作用”抑制液相补缩及弱化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等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热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热裂纹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残余应力 薄壁结构
下载PDF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工艺研究
9
作者 徐勇 高明宇 +2 位作者 解文龙 张士宏 苏宗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1-1519,共9页
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之一,钛作为金属双极板基材有诸多优势,但钛的成形性能差、回弹较为严重,本文以0.1 mm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纯钛微结构变形行为,分析工艺参数对微... 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之一,钛作为金属双极板基材有诸多优势,但钛的成形性能差、回弹较为严重,本文以0.1 mm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纯钛微结构变形行为,分析工艺参数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液压成形钛双极板提供参考。建立了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件的轮廓及厚度分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液体压力、加载速率和脉动加载对微流道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道液压成形过程中材料应变路径为平面应变,且上圆角位置最容易破裂;加载速率对微流道成形影响不大,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成形深度略有下降,但是变化不大,仅有3%;脉动加载路径能够提高材料的流动变形能力,在均为临界破裂情况下,相比较线性加载路径成形深度有较高的提高,可达232.2μm,提高幅度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 微流道 液压成形 脉动加载
下载PDF
载钯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龙培虹 白天驹 +2 位作者 熊良银 陈德敏 陈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钯常被用作氢同位素分离的首选材料,但纯钯经历多次吸放氢循环后易发生粉化,影响分离系统的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因此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将钯负载在多孔、疏松载体上的方法抑制钯的粉化。为寻找合适的氢同位素分离材料,本文以多孔氧化铝为载... 钯常被用作氢同位素分离的首选材料,但纯钯经历多次吸放氢循环后易发生粉化,影响分离系统的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因此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将钯负载在多孔、疏松载体上的方法抑制钯的粉化。为寻找合适的氢同位素分离材料,本文以多孔氧化铝为载体,采用PdCl_(2)溶液以浸渍还原法制备了钯含量为40.1%(质量分数)的载钯氧化铝复合材料(Pd/Al_(2)O_(3)),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吸放氢压力组成等温线(PCT)、动力学、热力学及热致吸放氢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直径在8~50 nm范围内的钯颗粒存在于氧化铝载体的孔洞内,与纯钯相比,Pd/Al 2O 3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氢量略有降低,吸放氢平台压均升高,平台表现出正斜率,吸氢速率较纯钯提高了5倍,吸放氢焓变和熵变值均降低。经2000次热致吸放氢循环后,Pd/Al 2O 3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氢量和平台压均保持不变,吸氢速率略有提高,未出现钯颗粒的粉化或氧化铝球的破裂,具有良好的抗粉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吸放氢性能 氢同位素分离
下载PDF
SiCf/TC17/GH4169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和元素扩散研究
11
作者 孟航 孟凡玲 +2 位作者 武小娟 孔旭 王玉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3-68,共6页
采用多组元两步构筑成型方法并结合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SiCf/TC17/GH4169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组成和元素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SiCf/TC17/GH4169复合材料中,SiC纤维保持完整、圆度均匀,纤维和TC17合金形成了连续致密的Ti... 采用多组元两步构筑成型方法并结合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SiCf/TC17/GH4169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组成和元素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SiCf/TC17/GH4169复合材料中,SiC纤维保持完整、圆度均匀,纤维和TC17合金形成了连续致密的TiC反应层,TC17钛合金和GH4169发生元素扩散,形成了多个反应层。GH4169中Ni、Fe、Cr扩散进入TC17,形成了TiNi_(3)、Fe Cr、TiNi、Ti_(2)Ni等反应产物,TiNi_(3)和FeCr呈交错分布,TiNi和Ti_(2)Ni各自均呈连续条状分布。TC17和GH4169形成的多个反应层总厚度为25μm,加入TC17过渡组元后,能够改善SiC纤维和GH4169界面相容性,避免纤维被高温合金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复合材料 SIC纤维 界面反应 元素扩散
原文传递
随机源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多尺度分析及实验验证
12
作者 锁永永 王翔 +3 位作者 王波 王全兆 倪丁瑞 贾普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64,共8页
20%(体积分数)SiC_(p)/2009Al复合材料的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其失效应变等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采用多尺度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两类随机源对20%SiC_(p)/2009Al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含随机源的细观多颗粒代表体积... 20%(体积分数)SiC_(p)/2009Al复合材料的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其失效应变等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采用多尺度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两类随机源对20%SiC_(p)/2009Al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含随机源的细观多颗粒代表体积单元模型进行准静态拉伸模拟,得到了材料失效应变和断裂能各自的随机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然后结合宏观试样模型,实现了实际材料内不同区域材料性能随机性的表征。研究表明,宏观有限元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较好,且由于考虑了随机源的影响,宏观有限元结果还能够很好地模拟失效应变等的分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随机源 材料随机性 多尺度有限元
下载PDF
TiB+TiC含量对锻态钛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起川 王慧明 +4 位作者 吕晓仁 柏春光 杜菲菲 李兴海 郭映福 《钛工业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通过3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自由锻+旋锻的方式制备了不同TiB+TiC含量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了TiB+TiC含量对锻态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B4C在基体中完全反应,TiC为唯一碳化物,TiB为唯一硼化物。经锻造... 通过3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自由锻+旋锻的方式制备了不同TiB+TiC含量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了TiB+TiC含量对锻态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B4C在基体中完全反应,TiC为唯一碳化物,TiB为唯一硼化物。经锻造后,钛基复合材料横向组织由球状、片状α相和包围在四周的β相组成,短棒状和块状增强相离散分布,而纵向组织由沿着流变方向被拉长的α相和β相组成,增强相沿着流变方向排列分布。当TiB+TiC含量为5vol%时,钛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291 MPa,延伸率为8.5%,磨损体积较相同工艺制备的TC4钛合金减少25%。当TiB+TiC含量增加到10vol%时,粗大的TiB增强相和微孔缺陷数量大幅增加,钛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和耐磨性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钛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固-液复合铸造铝/铜双金属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中飞 吕中宾 +6 位作者 卢明 江鸿翔 李世欣 李彦强 赵九洲 何杰 张丽丽 《铸造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利用固-液复合铸造法实现了Al-Mg-Si合金与Cu-Cr-Zr合金的复合制备,对所制备Al-Mg-Si/Cu-Cr-Zr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铝合金侧主要由α-Al基体和(Mg,Si)相组成;铜合金侧主要由铜基体和富Cr相组成... 利用固-液复合铸造法实现了Al-Mg-Si合金与Cu-Cr-Zr合金的复合制备,对所制备Al-Mg-Si/Cu-Cr-Zr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铝合金侧主要由α-Al基体和(Mg,Si)相组成;铜合金侧主要由铜基体和富Cr相组成;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层厚度约5~10μm,主要由铜和铝元素组成,过渡层中未见明显的析出相。随着复合材料中铜合金侧厚度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铝/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先逐渐提高然后降低;当环境温度为零下30℃,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约39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复合铸造 铝/铜复合材料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Si对K4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李宁 孙士杰 +5 位作者 范世钢 盛乃成 李玉贵 楚志兵 侯桂臣 周亦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8,共8页
研究了Si元素含量对K4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标准热处理态微观组织形貌、拉伸和持久性能的影响。通过OM、SEM和EDS等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在K4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中,Si的添加量对碳化物形貌和分布有很大影响。由于Si元素含量的提高,分... 研究了Si元素含量对K4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标准热处理态微观组织形貌、拉伸和持久性能的影响。通过OM、SEM和EDS等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在K4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中,Si的添加量对碳化物形貌和分布有很大影响。由于Si元素含量的提高,分布于晶界上的碳化物数量随之增多。Si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和Si的添加多少有关,低于0.5wt%的Si对合金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可是Si添加量大于1.0w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明显减小。合金在900℃/200 MPa条件下持久寿命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返回料 SI元素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GH2132高温合金本构模型及大断面收缩率楔横轧成形研究
16
作者 杨赞 刘家旭 +5 位作者 师明杰 陈明 陈帅峰 程明 宋鸿武 王瑞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5,共9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2132高温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获取该合金在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范围内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对所得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摩擦与绝热修正,以消除试样热变形过程的绝热温...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2132高温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获取该合金在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范围内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对所得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摩擦与绝热修正,以消除试样热变形过程的绝热温升效应以及和砧子与试样间接触摩擦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后,建立了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对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7%,可用于该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研究。分析了具有大断面收缩率特征的GH2132合金楔横轧轧件的成形过程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为GH2132高温合金楔横轧工艺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2132高温合金 本构方程 数值模拟 楔横轧 精密成形
下载PDF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明志 胡嘉南 +5 位作者 辛社伟 张思远 刘志博 张家豪 杨义 王皞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2-923,共12页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电子束能量密度高、所处真空环境等优势,逐渐成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回顾了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同轴送丝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电子束能量密度高、所处真空环境等优势,逐渐成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回顾了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同轴送丝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结合作者课题组近几年的研究工作,针对Ti-6Al-4V钛合金的成形缺陷、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对传统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和同轴送丝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对比论述,其中同轴送丝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有望沉积β晶粒更细、更等轴的钛合金构件。最后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电子束熔丝 TI-6AL-4V 缺陷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模CNT/Al复合材料变形过程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拟
18
作者 石礼硕 朱智 +3 位作者 吴迪 张峻凡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双模CNT/Al复合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方法通过ABAQUS/Python二次开发,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显式动力学求解器和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RVE... 目的研究双模CNT/Al复合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方法通过ABAQUS/Python二次开发,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显式动力学求解器和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RVE模型的单向压缩过程和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单向压缩模拟结果显示,结构心部异质区两侧的等效塑性应变较大,结构边缘基体区域的等效塑性应变相对较小;最大等效应力位于结构边角处的基体区域,而结构心部异质区的等效应力则相对较小。通过对异质区材料和形态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当异质区为粗晶材料时,其变形后的形态更趋于扁平,而当异质区为细晶材料时,其变形后的形态更接近椭圆。通过挤压过程的模拟,实现了对变形过程中双模组织结构变化的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材料表面与模具贴合良好,异质区随变形的进行被不断拉长,部分异质区由于拉伸程度过大,甚至出现了分离的情况。结论提出的模拟方法为双模CNT/Al复合材料的挤压变形工艺设计和变形后组织结构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CNT/Al复合材料 RVE自动化建模 塑性变形 数值模拟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有限元模拟
19
作者 冯效铭 张峻凡 +2 位作者 王东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能预测粉末热等静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使用Gurson-Tvergard-Needleman(GTN)模型作为粉末本构模型,建立了粉末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对GTN模型进行修正。结果通过对比GT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修正后的GTN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模型的最终变形尺寸,与修正前相比,相对误差降低了1.6%~2.9%。使用修正后的GTN模型对杯形回转体零件的热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预测,最终形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0.2%~3.1%,致密度分布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在探究包套厚度对热等静压过程的影响时发现,随着包套厚度的增大,热等静压过程中的屏蔽作用增强,内部粉体致密度下降。结论为PRAMC热等静压近终形制备的形状和致密度控制问题提供了有限元预测工具,辅助优化了热等静压工艺和包套设计,降低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过程开发的试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体积代表单元 GTN模型 近净成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