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浇注温度对DD419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及持久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辉 丁强 刘纪德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研究不同浇注温度的DD419单晶高温合金在850℃/650 MPa、1050℃/190 MPa、1100℃/130 MPa下的持久性能,并采用SEM、EDS和TEM分析不同浇注温度下的组织形态和成分偏析,研究其对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降低,合金一次枝晶间距增... 研究不同浇注温度的DD419单晶高温合金在850℃/650 MPa、1050℃/190 MPa、1100℃/130 MPa下的持久性能,并采用SEM、EDS和TEM分析不同浇注温度下的组织形态和成分偏析,研究其对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降低,合金一次枝晶间距增大,共晶含量和显微孔洞增多,同时γ′相尺寸减小。在高温低应力(1100℃/130 MPa)下持久性能受γ′相尺寸的影响大于显微孔洞和残余共晶含量,细小弥散的γ′相有利于合金的持久性能,因此1500℃浇注的合金持久性能最佳。中温高应力下γ′相被大量位错切割,弥散的γ′相更利于位错塞积。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的合金均保持了良好的伸长率,但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3种测试条件下的断面收缩率下降。浇注温度对合金的断口形貌影响不大,850℃/650 MPa持久断口附近的γ′相依旧保持立方形态,断裂机制为混合断裂,其他条件下γ′相均发生了筏化,断裂机制均为微孔聚集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419 浇注温度 持久性能 显微孔洞 断裂机制
下载PDF
钴基高温合金的激光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洪宇 何波 +1 位作者 楚莎莎 韦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44,共5页
采用光纤激光器和同步送粉技术,优化钴基高温合金在45钢基板上的激光成型工艺参数。通过SEM、EDS和XRD分析以及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该成型件的组织及硬度。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激光功率条件下,扫描速率和搭接率对激光成型钴基... 采用光纤激光器和同步送粉技术,优化钴基高温合金在45钢基板上的激光成型工艺参数。通过SEM、EDS和XRD分析以及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该成型件的组织及硬度。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激光功率条件下,扫描速率和搭接率对激光成型钴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冶金缺陷有影响。提高激光扫描速率可细化晶粒,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但扫描速率过高会增大稀释率,使组织分布不均。同时为避免重熔区出现冶金缺陷,搭接率不宜过高。钴基合金激光成型样品的微观组织主要由M_6C、Cr_(23)C_6和CrCo金属间化合物和γ-Co基体组成;激光成型工艺对该合金的硬度影响不明显,但会影响硬度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型工艺 钴基高温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激光冲击强化在高温合金材料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卢国鑫 金涛 +4 位作者 周亦胄 赵吉宾 刘纪德 乔红超 孙晓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5-1764,共10页
激光冲击处理可促使材料产生较传统表面强化工艺更优的强化效果,并且诱发的显微组织变化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有望对高温合金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升产生有利作用。分别从表面形貌、显微组织、服役性能等方面介绍激光冲击强化在不同高温合金... 激光冲击处理可促使材料产生较传统表面强化工艺更优的强化效果,并且诱发的显微组织变化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有望对高温合金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升产生有利作用。分别从表面形貌、显微组织、服役性能等方面介绍激光冲击强化在不同高温合金材料上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激光冲击诱导高温合金微尺度表面形貌变化相关研究的分析,提出对激光冲击诱导局部反向变形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的研究方向。总结激光冲击强化在改善高温合金组织状态以及提升疲劳等服役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而指明单晶高温合金激光冲击疲劳延寿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高温合金 表面形貌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氩弧焊修复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曲伸 刘纪德 +5 位作者 宋文清 李英 孙元 李博 侯星宇 周冠男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8期43-47,共5页
DZ125合金具有良好的中温、高温综合性能和优异的疲劳性能,被广泛用于燃气轮机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针对零件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使役缺陷等问题,介绍了采用钨极氩弧焊(TIG)的方法焊接修复DZ125合金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 DZ125合金具有良好的中温、高温综合性能和优异的疲劳性能,被广泛用于燃气轮机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针对零件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使役缺陷等问题,介绍了采用钨极氩弧焊(TIG)的方法焊接修复DZ125合金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焊接材料修复后,热影响区碳化物等位置易于产生热裂纹,焊缝硬度较低。针对上述试验结果,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焊接材料,采用此新型焊接材料和恰当的焊接与热处理工艺,可有效避免热影响区裂纹产生,接头微观组织较均匀,1000℃拉伸强度达到母材90%,可以满足DZ125合金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125 高温合金 钨极氩弧焊 热裂纹 热处理
下载PDF
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工艺下大尺寸高温合金铸件的显微组织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祥伟 李辉 楼琅洪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6,共4页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工艺,对大尺寸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显微组织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铸件远离冷却盘,冷却速率逐步降低;利用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经计算得出距离冷却盘10 mm、100 mm、200 mm和300...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工艺,对大尺寸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显微组织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铸件远离冷却盘,冷却速率逐步降低;利用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经计算得出距离冷却盘10 mm、100 mm、200 mm和300 mm位置的冷却速率分别为2 K/s、1 K/s、0.42 K/s和0.26 K/s。冷却速率的降低导致铸件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包括枝晶组织发生粗化,MC碳化物由规则八面体形貌发展为汉字体形貌,显微缩松含量增加。冷却速率对枝晶组织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而MC碳化物形貌和显微缩松含量变化主要由枝晶间距的变化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冷却 冷却速率 枝晶 MC碳化物 缩松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孔洞缺陷数值模拟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可立 王俊升 +3 位作者 郭跃岭 杨彦红 周亦胄 杨院生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6期75-85,共11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其孔洞缺陷是影响涡轮叶片服役可靠性与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常规试验分析手段往往只能获得定性规律,而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和三维形态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其孔洞缺陷是影响涡轮叶片服役可靠性与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常规试验分析手段往往只能获得定性规律,而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和三维形态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孔洞形成和演化机理以及精确预测孔洞缺陷的几何特征、分布方式和含量提供了条件。总结了国内外铸态孔洞、固溶孔洞和服役中孔洞缺陷形成与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评述了目前孔洞缺陷预测模型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指出了从铸造到服役全流程孔洞演化与预测精确化、定量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孔洞缺陷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孔洞缺陷 数值模拟 孔洞表征 孔洞控制
下载PDF
铸造高温合金中氮的影响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33
7
作者 袁超 郭建亭 +3 位作者 李谷松 周兰章 葛云超 王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3-746,共14页
总结中国科学院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几种铸造高温合金中氮(N)的研究结果;讨论了铸造高温合金中N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无论镍基还是钴基铸造高温合金,N含量随Cr含量或返回次数和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过高... 总结中国科学院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几种铸造高温合金中氮(N)的研究结果;讨论了铸造高温合金中N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无论镍基还是钴基铸造高温合金,N含量随Cr含量或返回次数和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过高的N含量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导致合金质量明显下降,但N的影响机理不同;对镍基铸造高温合金,N主要以极难分解的TiN颗粒团簇存在于合金熔体中,在凝固过程中作为核心促进TiC碳化物的析出与快速长大,块状碳化物阻塞枝晶间的通道,降低合金液的流动性和补缩性,导致合金组织中的显微疏松明显增加以及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对钴基铸造高温合金,高N含量提高合金的初始凝固温度,使得合金枝晶组织粗大,枝晶间板条状M7C3共晶碳化物数量增多、尺寸增大,抑制周围基体中M23C6相的沉淀,导致共晶碳化物/基体界面更容易形成裂纹而降低合金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高温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 钴基高温合金 影响机理
下载PDF
DD5单晶高温合金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元 侯星宇 +1 位作者 金涛 周亦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采用Co基钎料在1 180℃/60 min条件下钎焊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利用SEM,EPMA分析接头的显微组织,讨论接头的焊缝间隙对显微组织和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间隙为10μm时,焊缝组织与母材相似,由γ和γ'相构成,其中弥散分布着细... 采用Co基钎料在1 180℃/60 min条件下钎焊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利用SEM,EPMA分析接头的显微组织,讨论接头的焊缝间隙对显微组织和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间隙为10μm时,焊缝组织与母材相似,由γ和γ'相构成,其中弥散分布着细小的M3B2相;随焊缝间隙的增加,焊缝中形成骨架状M3B2相,富钴的γ-Ni,Ni-Si化合物等脆性相;当焊缝间隙大于200μm时,焊缝中间形成球状的钴基固溶体,在钴基固溶体之间分布着多种化合物相.对接头进行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可知,随着钎焊间隙减小,接头的高温性能提高,接头在870℃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79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钴基钎料 焊缝间隙 钎焊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抗热腐蚀镍基高温合金K44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志军 周兰章 +1 位作者 郭建亭 姚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研究了K44合金900℃低周疲劳性能和断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循环形变过程中,首先表现出起始循环硬化或软化,随后循环稳定及最终失稳断裂三阶段。高应变幅下位错切割γ′相形成层错,降低变形阻力,合金表现出循环软化行为;低应变... 研究了K44合金900℃低周疲劳性能和断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循环形变过程中,首先表现出起始循环硬化或软化,随后循环稳定及最终失稳断裂三阶段。高应变幅下位错切割γ′相形成层错,降低变形阻力,合金表现出循环软化行为;低应变幅下位错在γ′相前塞积造成位错可动性降低,合金表现出循环硬化行为。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处,以穿晶方式扩展;合金基体中块状碳化物对裂纹扩展起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腐蚀高温合金 K44 低周疲劳 循环应力响应 疲劳裂纹
下载PDF
DD2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各向异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健 卢玉章 +2 位作者 郑伟 张少华 李德元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研究取向对DD2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对实验合金进行了高温蠕变测试.结果表明,持久寿命随取向变化逐渐降低的顺序为:[111]>靠近[001]-[111]边界>靠近[001]>[001]-[011]边界>[011].靠近[111]取向的试样,由于... 为了研究取向对DD2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对实验合金进行了高温蠕变测试.结果表明,持久寿命随取向变化逐渐降低的顺序为:[111]>靠近[001]-[111]边界>靠近[001]>[001]-[011]边界>[011].靠近[111]取向的试样,由于具有较小的Schmid因子,位错不易开动,所以持久寿命最长.而靠近[001]取向的试样具有较大的Schmid因子,致使可以开动的滑移系最多,所以伸长率最大.靠近[001]-[011]边界和[011]取向的试样在蠕变过程中取向会向[001]-[111]边界旋转,并且较大的旋转造成这些取向的试样具有较短的持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各向异性 高温持久性能 取向旋转 位错 施密特因子 极图三角形
下载PDF
Ru含量对镍基高温合金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管秀荣 关英双 +3 位作者 纪慧思 刘恩泽 郑志 于永泗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3,共6页
采用沉浸法研究了不同Ru含量镍基高温合金的热腐蚀过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腐蚀层表面形貌,并利用电子探针观察腐蚀层横截面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随着Ru含量增加,Al的氧化物层逐渐变得连续、致密。经相同时间腐蚀后,随着Ru含量的增... 采用沉浸法研究了不同Ru含量镍基高温合金的热腐蚀过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腐蚀层表面形貌,并利用电子探针观察腐蚀层横截面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随着Ru含量增加,Al的氧化物层逐渐变得连续、致密。经相同时间腐蚀后,随着Ru含量的增加,表层腐蚀产物脱落程度逐渐变轻,合金的腐蚀增重速率逐渐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合金中加入3%的Ru就可以显著提高其热腐蚀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腐蚀
原文传递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DD8激光快速熔凝组织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涛 孙晓峰 +3 位作者 赵乃仁 刘金来 张静华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1-716,共6页
DD8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经激光扫描快速熔凝后,熔池表面宽度随扫描速率增加变窄:一次枝晶间距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减小。分析表明:熔凝后元素的枝晶偏析不明显,合金成分趋于均匀。熔凝后的凝固形态由熔池底部到表面依次为准平面凝固、胞状凝... DD8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经激光扫描快速熔凝后,熔池表面宽度随扫描速率增加变窄:一次枝晶间距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减小。分析表明:熔凝后元素的枝晶偏析不明显,合金成分趋于均匀。熔凝后的凝固形态由熔池底部到表面依次为准平面凝固、胞状凝固、胞枝状凝固和细密枝晶凝固。准平面和胞状凝固区由γ固溶体及弥散γ′相(20 nm)组成。在胞枝晶和枝晶凝固区,枝晶间出现一种高Ti含量条状相。在过渡区,γ固溶体及γ′相皆部分熔凝,未全溶的γ′相成为熔凝再析出弥散γ′相的核心,过渡区γ′相呈堆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单晶 激光辐照 快速凝固 微观组织
下载PDF
M951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高周疲劳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鹏杰 于金江 +3 位作者 孙晓峰 管恒荣 何向明 胡壮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81,102,共6页
对M951镍基高温合金光滑、三角形缺口试样分别在700,900℃下进行高周拉-拉疲劳试验(应力比R=1),并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951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高周疲劳性能;700℃时光滑和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为320,294 MPa,合金在该温度... 对M951镍基高温合金光滑、三角形缺口试样分别在700,900℃下进行高周拉-拉疲劳试验(应力比R=1),并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951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高周疲劳性能;700℃时光滑和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为320,294 MPa,合金在该温度下的缺口敏感性很小;900℃时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为315MPa,合金在该温度下没有缺口敏感性;光滑试样疲劳裂纹起源于由铸造缺陷和富钇的组织,其中前者引起的失效占全部失效试样的2/3;缺口试样的高周疲劳断口呈明显的多裂纹源性,应力集中是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周疲劳 镍基高温合金 M951合金
下载PDF
Mo对含Ru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林 程印 +1 位作者 王新广 李龙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89,共6页
为了研究Mo含量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讨论了Mo对高温合金的元素分配比、γ′相形态、微观结构稳定性和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增加有助于提高γ′相的立方度.J2合金在长期时效100 h后会析出少量TCP相,随... 为了研究Mo含量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讨论了Mo对高温合金的元素分配比、γ′相形态、微观结构稳定性和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增加有助于提高γ′相的立方度.J2合金在长期时效100 h后会析出少量TCP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TCP相的析出数量随之增加,表明Mo含量的增加促进了TCP相的析出.J2合金中的位错网比J1合金更密集,密集的位错网可以有效防止位错剪切到γ相,其为J2合金具有较长蠕变寿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高温合金 蠕变性能 长期时效 组织稳定性 Mo元素 TCP相 γ′相
下载PDF
MCrAlY涂层对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军淮 王然 +2 位作者 吴多利 张洪宇 韦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4,6,共5页
目前就MCr Al Y涂层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多。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出厚度约为40,60μm的MCr Al Y涂层,通过断口形貌观察、拉伸试验和持久试验考察了涂层厚度对合金在室温,700,900℃... 目前就MCr Al Y涂层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多。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出厚度约为40,60μm的MCr Al Y涂层,通过断口形貌观察、拉伸试验和持久试验考察了涂层厚度对合金在室温,700,900℃下拉伸性能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屈服强度σ0.2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涂层厚度对室温、700℃时的抗拉强度σb影响较小,对900℃时的抗拉强度σb影响较大;涂层厚度为40μm时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涂层厚度增加到60μm时,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均明显降低;合金760℃/725 MPa和980℃/235 MPa高温持久寿命均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ALY涂层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高温合金异种材料焊接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建平 李博 +4 位作者 白雪峰 刘璐 孙元 石峰 刘纪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2-656,共5页
针对含有较多合金元素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熔焊焊接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衍射分析和显微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8和钴基等轴晶K640M的氩弧焊焊接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焊接后接头形成定向柱晶区、... 针对含有较多合金元素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熔焊焊接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衍射分析和显微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8和钴基等轴晶K640M的氩弧焊焊接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焊接后接头形成定向柱晶区、熔合区和母材区.对实验合金进行焊后热处理后发现,熔合区和定向柱晶区中γ相发生长大,且Co等元素的分布趋于均匀,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个别位置出现再结晶现象.热处理前后接头内显微硬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8合金 K640M合金 氩弧焊 再结晶 镍基高温合金 钴基高温合金
下载PDF
难熔元素W/Re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智毅 胡肖兵 +3 位作者 谢光 朱银莲 濮晟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两种实验合金(DD00和DD0WR)被设计用于阐明难熔元素W/Re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对比DD00合金,加入W/Re的DD0WR合金的再结晶形核阶段被延长,晶粒长大速率减慢,这也意味着DD0WR合金的再结晶行为明显受到抑制。通过透射电镜(... 两种实验合金(DD00和DD0WR)被设计用于阐明难熔元素W/Re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对比DD00合金,加入W/Re的DD0WR合金的再结晶形核阶段被延长,晶粒长大速率减慢,这也意味着DD0WR合金的再结晶行为明显受到抑制。通过透射电镜(TEM)明场像观察,随着热处理时间地延长,DD0WR合金的位错密度消除得更慢。结合TEM中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探测器(STEM)和X射线能谱仪(EDS)观察发现,在DD0WR合金中,位错和晶界处有W/Re元素富集。据此可知,对于DD0WR合金,由于难熔元素W/Re在位错和晶界处富集,阻碍了位错运动和晶界迁移,有效地抑制了再结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再结晶 位错 晶界 WRe元素的分布
下载PDF
一种含Ru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印 王新广 +6 位作者 刘金来 梁静静 刘纪德 杨林 李金国 周亦胄 孙晓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55-357,共3页
采用恒温氧化的实验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等分析了一种新型含Ru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 100℃和1 140℃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氧化初期质量迅速增加,但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膜... 采用恒温氧化的实验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等分析了一种新型含Ru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 100℃和1 140℃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氧化初期质量迅速增加,但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膜质量增加速率变得缓慢,由于氧化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膜脱落,使得氧化增重曲线略微偏离抛物线规律。氧化膜大致分三层:外层由Cr2O_3和NiO组成,中间层为Cr2O_3,内层为Al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高温氧化行为 氧化动力学 氧化膜
下载PDF
电子束熔炼新型Ni-Co基高温合金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挥发行为及熔池温度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以霖 谭毅 +5 位作者 崔传勇 游小刚 赵龙海 崔弘阳 李鹏廷 李晓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本工作采用电子束熔炼方法制备了新型Ni-Co基高温合金,对熔炼后铸锭的显微组织、成分、合金元素挥发行为以及熔池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炼功率的增加,铸锭的显微组织越来越细,质量损失越来越大。熔炼后Cr和Al的质量... 本工作采用电子束熔炼方法制备了新型Ni-Co基高温合金,对熔炼后铸锭的显微组织、成分、合金元素挥发行为以及熔池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炼功率的增加,铸锭的显微组织越来越细,质量损失越来越大。熔炼后Cr和Al的质量分数下降,其余元素质量分数上升。在相同温度下,纯元素Al的饱和蒸气压最大,W的饱和蒸汽压最小。将熔体系统简化为Ni-Cr-Co三元合金模型来研究其挥发行为,合金元素的活度系数和活度可采用Miedema模型预测,Ti、Mo、W元素的理论挥发速率很小,挥发损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Al元素的挥发速率通过引入活度系数补偿因子计算。熔炼功率为10 kW、12 kW、14 kW时熔池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63.6 K、1890.6 K和1904.3 K,对应的熔池最高温度分别为2368.1 K、2402.4 K、2419.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电子束熔炼 元素挥发 温度分布
下载PDF
新型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68中的碳化物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晓峰 刘恩泽 +4 位作者 管秀荣 郑志 佟健 宁礼奎 惠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一种新型定向高温合金DZ68中的碳化物。结果表明,铸态DZ68合金碳化物主要是MC型,以汉字状和块状分布于晶内和晶界。热处理态DZ68合金碳化物是MC型和M23C6型,其中MC型碳化物以颗粒状和短棒状在晶界...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一种新型定向高温合金DZ68中的碳化物。结果表明,铸态DZ68合金碳化物主要是MC型,以汉字状和块状分布于晶内和晶界。热处理态DZ68合金碳化物是MC型和M23C6型,其中MC型碳化物以颗粒状和短棒状在晶界和晶内分布;而M23C6呈针状在晶内和颗粒状在晶界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碳化物 晶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