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研究——Ⅳ.乙酰螺旋霉素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运发 王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7-550,共4页
本文对乙酰螺旋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7)中,於十0.85V(vs.Ag/AgCl)左右产生一良好的阳极氧化伏安峰.浓度在0.5~100μg/m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制剂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 本文对乙酰螺旋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7)中,於十0.85V(vs.Ag/AgCl)左右产生一良好的阳极氧化伏安峰.浓度在0.5~100μg/m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制剂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4.5%,平均回收率为101%.经循环伏安法验证,电极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玻碳电极 伏安法 抗生素
下载PDF
不对称三邻菲咯啉钌(Ⅱ)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和荧光光谱(Ⅱ) 被引量:1
2
作者 舒火明 王鹏 朱果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 5 -(3 -溴丙酰 )胺 -1 ,1 0 -邻菲咯啉 ,phen-NHCOCH2 CH2 Br(a) ,和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 (ECL)传感器活性材料 Ru(phen) 2 [phen-NHCOCH2 CH2 Br](PF6 ) 2 (b)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 5 -(3 -溴丙酰 )胺 -1 ,1 0 -邻菲咯啉 ,phen-NHCOCH2 CH2 Br(a) ,和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 (ECL)传感器活性材料 Ru(phen) 2 [phen-NHCOCH2 CH2 Br](PF6 ) 2 (b)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同时 ,还研究了化合物 b的荧光光谱和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咯啉钌 配合物 电化学 合成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药物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研究——Ⅲ.柱晶白霉素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运发 张瑞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3-546,共4页
本文对柱晶白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13)于+0.93V(vs.Ag/AgCl)左右产生一清晰伏安氧化峰可用于定量,分析了制剂中柱晶白霉素的含量,得到满意的结果,经循环伏安法验证,柱晶白霉素在GCE上的电极反应... 本文对柱晶白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13)于+0.93V(vs.Ag/AgCl)左右产生一清晰伏安氧化峰可用于定量,分析了制剂中柱晶白霉素的含量,得到满意的结果,经循环伏安法验证,柱晶白霉素在GCE上的电极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晶白霉素 玻碳电极 伏安测定 抗生素
下载PDF
两种钴(Ⅲ)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景晓燕 王鹏 +1 位作者 梅长松 朱果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4-66,共3页
多吡啶钴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报道了顺 -氯化二氯二联吡啶钴(Ⅲ)和顺 -氯化二氯二邻菲咯啉钴(Ⅲ)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 ,利用氢 -氢同核相关谱(1H - 1HCOSY)详细归属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氢谱峰 ,给出了各质子间的... 多吡啶钴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报道了顺 -氯化二氯二联吡啶钴(Ⅲ)和顺 -氯化二氯二邻菲咯啉钴(Ⅲ)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 ,利用氢 -氢同核相关谱(1H - 1HCOSY)详细归属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氢谱峰 ,给出了各质子间的偶合常数。核磁共振氢谱验证了他们的顺式立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钴配合物 核磁共振分析 结构
下载PDF
金的流动注射在线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淑琴 陈杭亭 +1 位作者 刘杰 曾宪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19,共3页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PVC尼龙6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金。2mL样品以流速1.85mL/min上柱 ,2g/L硫脲0.2mL以相同速度反向洗脱 ,分析速度为每小时10个样品。方法检出限 (3σ)是0.002mg/L。对Au含量是0.15...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PVC尼龙6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金。2mL样品以流速1.85mL/min上柱 ,2g/L硫脲0.2mL以相同速度反向洗脱 ,分析速度为每小时10个样品。方法检出限 (3σ)是0.002mg/L。对Au含量是0.15×10-6 的样品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 %。通过对地质标样和实际样品对照分析证明该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在线富集 测定 ICP AES
下载PDF
萃取色谱分离-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超高纯氧化铽和氧化镝中痕量稀土杂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武帅 彭春霖 +3 位作者 袁甫 綦文娣 刘晓辉 柯文武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研究了2_乙基己基膦酸单2_乙基己酯萃取色谱分离_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超高纯Tb4O7和Dy2O3中痕量稀土杂质,方法可用于纯度(质量分数w)为999999%~9999999%Tb4O7和Dy2O3的分析。在铽和镝的... 研究了2_乙基己基膦酸单2_乙基己酯萃取色谱分离_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超高纯Tb4O7和Dy2O3中痕量稀土杂质,方法可用于纯度(质量分数w)为999999%~9999999%Tb4O7和Dy2O3的分析。在铽和镝的样品中其它稀土杂质的回收率分别为73%~133%和95%~120%,6次测定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8%~22%和79%~20%,分离周期为9h和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 氧化铽 氧化镝 稀土杂质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镉中的杂质元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淑琴 陈杭亭 曾宪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4-857,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镉中的杂质元素。讨论了镉基体的谱线干扰,比较了镉基体产生的多原子离子的干扰程度,该干扰按CdH、CdO、CdO2 、CdAr、CdOH和CdOH2 顺序递减。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基体对分析...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镉中的杂质元素。讨论了镉基体的谱线干扰,比较了镉基体产生的多原子离子的干扰程度,该干扰按CdH、CdO、CdO2 、CdAr、CdOH和CdOH2 顺序递减。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基体对分析物信号的抑制或增强效应,镉的浓度大于0.25g·L- 1 时,对质量数小于100的分析物的信号强度产生抑制,而对质量数大于150 的分析物的信号强度产生增强,采用89Y和209 Bi作内标分别克服基体的抑制和增强效应。测定了高纯镉的As、Be、Co、Cu、Ga、Ge、Mn、Mo、Pb、Ni、Sr、Au、Tl、Th、V 和U 等16 个杂质元素,方法的检测限0.005~0.052 μg·L- 1 ,标准加入回收率82% ~10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等离子体质谱 高纯镉 杂质元素 测定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针剂中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亚军 吴明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830,共3页
建立了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测定方法。以未涂层融硅石英毛细管(55cm×75μm)为分离柱,40mmol/L磷酸盐+50mmol/LSDS(pH=7.5)为电泳介质,在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波长为231nm的条件下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进行测定... 建立了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测定方法。以未涂层融硅石英毛细管(55cm×75μm)为分离柱,40mmol/L磷酸盐+50mmol/LSDS(pH=7.5)为电泳介质,在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波长为231nm的条件下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进行测定。讨论了缓冲溶液、pH值的选择,并着重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增溶作用机理。以磷酸吡哆醛为内标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可行且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 十二烷基硫酸钠 含量 针剂 紫外检测波长 石英毛细管 磷酸吡哆醛 测定方法 分离电压 缓冲溶液 作用机理 分离柱 磷酸盐 pH值 注射液 介质 增溶 内标
下载PDF
吡哌酸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运发 阮志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823-825,共3页
本文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对吡哌酸(PPA)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1.2V(vs.Ag/AgCl)左右有一氧化峰,PPA的浓度2~100μg/ml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了胶囊和片剂中PPA的含... 本文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对吡哌酸(PPA)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1.2V(vs.Ag/AgCl)左右有一氧化峰,PPA的浓度2~100μg/ml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了胶囊和片剂中PPA的含量,RSD2.1%(n=10),回收率在97%~104%之间,方法操作简单快速。PPA在GCE上的电极反应是属于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哌酸 玻碳电极 伏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