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化学技术应用于抗氧化分析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方杰 代梦娇 +3 位作者 梁芷珊 宋忠乾 韩冬雪 牛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1-603,共13页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以自由基为主要形式的氧化活性物质,而抗氧化剂可以通过电子转移的方式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有效抵御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害,以保障和维护人体健康.食品作为人体外源性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补充...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以自由基为主要形式的氧化活性物质,而抗氧化剂可以通过电子转移的方式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有效抵御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害,以保障和维护人体健康.食品作为人体外源性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补充因体内代谢及体液排出而损失的抗氧化物质,因此对食品中抗氧化物质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光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快捷、低成本、低背景且高灵敏度的测定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光学法、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传统测试手段在抗氧化容量分析中的不足.本文综述了基于半导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及食品体系抗氧化容量分析的研究进展,评论了多种检测体系的特点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光电化学 传感器 食品分析
下载PDF
智能移动设备在电化学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包宇 王伟 +2 位作者 关怡然 王昭 牛利 《化学传感器》 CAS 2014年第1期5-16,共12页
智能移动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急剧增长。面向不同研究领域,与多种传感技术相结合的移动检测系统常见诸报道。该文综述了智能移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以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分析检测需求所开发的基于智能移动设备... 智能移动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急剧增长。面向不同研究领域,与多种传感技术相结合的移动检测系统常见诸报道。该文综述了智能移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以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分析检测需求所开发的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分析检测方法,特别是智能移动设备在电化学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设备 智能手机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利芳 宋忠乾 +3 位作者 孙中辉 李风华 韩冬雪 牛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子特性,在电化学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综述总结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各领域(能源存储、能源转化和电化学传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二维纳米材料在...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子特性,在电化学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综述总结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各领域(能源存储、能源转化和电化学传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二维材料 电化学 能源存储 能源转换 电化学传感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在纳米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梦园 李风华 +2 位作者 包宇 马玉芹 牛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5-1125,共11页
微流控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的特点,且所合成产物形貌和单分散性好,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中。本文对微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对微流控芯片中流体流动、混合机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微... 微流控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的特点,且所合成产物形貌和单分散性好,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中。本文对微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对微流控芯片中流体流动、混合机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展望了微流体技术在合成纳米材料中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微流控芯片 纳米材料 合成
下载PDF
潜指纹显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艳 张春静 +3 位作者 高东梅 杨帆 韩冬雪 牛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9-1107,共9页
综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潜指纹显现方法及原理,其中主要综述了指纹的物理化学显现法和化学显现法的进展,包括多金属沉淀法、茚三酮法和荧光材料显现法等。
关键词 潜指纹 显现 进展
下载PDF
电化学测试中溶液电阻的自动测量与补偿 被引量:2
6
作者 包宇 袁福宇 +4 位作者 张玺 杨贵福 刘先毅 王伟 牛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由16位DAC器件作为分压器,设计了恒电位仪以及正反馈补偿电路,实现了对溶液电阻的自动测量和补偿,同时采用高阻抗体系对其溶液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和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溶液电阻最高补偿值可达1.0×108Ω,在可补偿电阻范围... 由16位DAC器件作为分压器,设计了恒电位仪以及正反馈补偿电路,实现了对溶液电阻的自动测量和补偿,同时采用高阻抗体系对其溶液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和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溶液电阻最高补偿值可达1.0×108Ω,在可补偿电阻范围内,自动电阻测量误差最大不超过1.5%,平均误差小于0.5%。本实验设计的电路可以较精确地控制补偿比例,稳定性好,并且溶液补偿效果较为理想,明显消除溶液电阻引起的电位控制误差,其性能已接近国外主流产品,完全能够满足专业电化学测量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位仪 溶液电阻补偿 电流响应
下载PDF
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娇 李仁志 董献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9-503,共15页
自从2009年钙钛矿材料被应用到太阳电池领域,到现在仅6年的时间里,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从约3%提高到20.1%,受到全球瞩目。本文对近年来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钙钛矿吸光材料的性能及其制备,总结了钙钛矿... 自从2009年钙钛矿材料被应用到太阳电池领域,到现在仅6年的时间里,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从约3%提高到20.1%,受到全球瞩目。本文对近年来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钙钛矿吸光材料的性能及其制备,总结了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器件结构及其内在机理,探讨了该类型电池待突破的方向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阐述了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进展历程,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太阳电池 光电性能研究 全固态太阳电池 机理
下载PDF
新型宽频自适应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俊鹏 包宇 +3 位作者 林青 逄仁山 王连明 牛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3-778,共6页
针对目前石英晶体微天平(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仪器所存在的对晶体切割工艺要求过高,测量参数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交解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具有自适应功能,测量频率分辨率高,并且可同时连续获取谐... 针对目前石英晶体微天平(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仪器所存在的对晶体切割工艺要求过高,测量参数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交解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具有自适应功能,测量频率分辨率高,并且可同时连续获取谐振频率和耗散因子D的测试方法。实验表明:室温下,频率测量自适应范围在1~9 MHz且频率分辨率小于1 Hz;随着工作电极聚丙烯酸( Poly acrylic acid,PAA)膜厚度的均匀叠加,测得范围内各晶体频率偏移呈线性变化;随着不同溶剂挥发,D因子测量结果在时间轴上连续有效。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耗材成本低,获取参数丰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宽频自适应 正交解调 耗散因子
下载PDF
含偶氮苯基元对称双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凯凯 张齐贤 +1 位作者 李亚丰 牛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合成了含偶氮苯基元的对称双噁二唑衍生物Fn,利用IR、1H NMR方法确认了其分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偶氮苯基元对噁二唑衍生物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F3、F6、F10的发射峰皆为双峰,分别位于348、356 nm和345、357 nm及345、357 nm,属于噁... 合成了含偶氮苯基元的对称双噁二唑衍生物Fn,利用IR、1H NMR方法确认了其分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偶氮苯基元对噁二唑衍生物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F3、F6、F10的发射峰皆为双峰,分别位于348、356 nm和345、357 nm及345、357 nm,属于噁二唑基团的特征发射峰。偶氮苯基元的引入,对噁二唑衍生物Fn在溶液中的最大发射峰位影响较小,对发光强度影响较大,其发光强度大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光激发过程中偶氮苯基团与噁二唑基团间发生了分子内电子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噁二唑 合成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咪唑基改性的水溶性PDI荧光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及对Cu^(2+)离子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凯凯 张齐贤 李亚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6,131,共4页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荧光材料-N,N’-二(1-氨丙基-3-丙基咪唑盐)-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PDI),引入的咪唑基团使PDI不仅溶于DMSO、DMF等有机溶剂,可溶于EtOH/H2O、Acetone/H2O、THF/H2O等的混合溶液,不仅提高...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荧光材料-N,N’-二(1-氨丙基-3-丙基咪唑盐)-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PDI),引入的咪唑基团使PDI不仅溶于DMSO、DMF等有机溶剂,可溶于EtOH/H2O、Acetone/H2O、THF/H2O等的混合溶液,不仅提高了PDI在有机相和有机相/水相的溶解性,同时扩展了PDI的适用范围。对比不同的混合溶剂发现,PDI在EtOH/H2O中的荧光较强,UV-Vis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6nm和540nm。进而在EtOH/H2O溶剂中,比较了PDI对各种离子的荧光识别作用,其中PDI作为Cu2+的荧光探针时,受干扰小,选择性较高。TG结果表明,PDI拥有高的热稳定性,温度达353℃时质量损失仅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I 溶解性 热稳定性 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基于g-C3N4/P25复合光电敏感体系的中草药抗氧化容量测定
11
作者 梁芷珊 倪爽 +4 位作者 代梦娇 韩方杰 韩立鹏 牛利 韩冬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1-2089,共9页
采用粒径为25 nm的锐钛矿和金红石型混合相二氧化钛(TiO2)材料(P25)替代常规锐钛矿型TiO2,制备了基于石墨氮化碳(g-C3N4)/混合相TiO2(g-C3N4/P25)的可见光激发光电敏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氮化碳(g-C3N4)大的平面结构不仅能够成为TiO... 采用粒径为25 nm的锐钛矿和金红石型混合相二氧化钛(TiO2)材料(P25)替代常规锐钛矿型TiO2,制备了基于石墨氮化碳(g-C3N4)/混合相TiO2(g-C3N4/P25)的可见光激发光电敏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氮化碳(g-C3N4)大的平面结构不仅能够成为TiO2纳米材料合适的高分散载体,其高效载流子传输能力还赋予了复合体系优异的光电性能.当g-C3N4掺杂质量分数仅为0.5%时,复合体系的光电流响应信号可提高至原来的4.5倍,增敏效果最好.该光敏体系的研制显著简化了制备工艺并降低了成本,同时有效提高了体系的可见光利用效率.基于该g-C3N4/P25光电敏感复合体系,首次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实现了中草药抗氧化容量的测定,为量化中药体系抗氧化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氮化碳 二氧化钛 光电化学 中草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